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M3型窄带噪声掩蔽器治疗耳鸣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TM3窄带噪声掩蔽器治疗耳鸣病人144例,有效率为56%。耳鸣掩蔽治疗安全无明显副作用,优于抗癫痫药物治疗,为治疗耳鸣的一种方法。掩蔽治疗无效者多为重度感觉神经聋或耳鸣声无法匹配者,噪声性聋掩蔽治疗效果较差。耳鸣病程短,有后效抑制者掩蔽疗效较好,延长掩蔽使用时间可能提高疗效。掩蔽声以选择窄带噪声为好。  相似文献   

2.
耳鸣治疗器治疗耳鸣患者10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在保留耳鸣患者残余听力的前提下,减轻耳鸣症状的方法,我们从1987年起,研制了一种简易耳鸣治疗器,并经近10年的临床应用,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04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男48例,女56例;年龄23~58岁,平均40.2岁。左耳43例,右耳48例,双耳13例。病史2月~9年,86例病史少于6个月,18例超过2年。均有用药物治疗史。根据听力曲线与掩蔽曲线关系分类:Ⅰ型8例,Ⅱ型24例,Ⅲ型52例,Ⅳ型20例。104例患者残留抑制试验均为阳性。耳鸣音调及响度测试:采用音调匹配及响度平衡匹配法。耳鸣掩蔽听力曲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耳鸣康复咨询(tinnitusrehabilitationcounseling,TR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5i例耳鸣患者,其中,男27例,女24例,年龄21~73岁,平均41.67±13.38岁,病程7天~18年,平均42.09土55.48月。比较所有对象接受一次耳鸣康复咨询前及其后1个月进行耳鸣残疾量表(tinnitushandicapinvento—ry,THI)评分,同时调查患者对TRC的满意度和需求。结果接受TRC1个月后的THI得分为20.35土14.37,显著低于进行TRC之前的THI得分(41.57±19.45)(P〈O.05);接受了患者满意度调查的17例患者对TRC的满意度为100%。结论TRC能有效改善耳鸣对患者的影响,对于耳鸣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耳鸣训练疗法治疗耳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中记载了1997年9月至11月间收治的9例耳鸣患者,采用耳鸣训练疗法(tinnitusretrainng therapy,TRT)进行治疗,包括(1)正确的咨询指导;(2)对合并有听力损失者选配助听器;(3)用一个低强度的噪声来掩蔽;(4)松驰练习.结果有7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耳鸣的治疗开拓了另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枢性耳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耳鸣原因不同,但都与神经元放电频率、放电共时性、放电模式的改变有关。通过椎体外系及丘系通路使其与大脑皮层密切相关,提出了耳鸣是一种中枢现象,治疗上要从中枢系统入手。  相似文献   

6.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涉及听觉系统以及某些脑区的异常 ,病因复杂 ,临床诊断有一定的难度。本研究旨在探索主观性耳鸣所对应的频率和强度的某些特性 ,为临床诊断、观察疗效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测试对象  2 0 0例 (2 62耳 )主观性耳鸣的患者 ,选自北京市耳鼻咽喉头颈中心和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听力学中心。全部受试者进行耳鼻咽喉常规检查和纯音听力测试 ,依据纯音测试的结果将受试者分为三组 :听力正常组 :受试者 2 4例(男 12 ,女 12 ) 3 7耳 (左耳 19,右耳 18) ,年龄 3 3± 13岁 ;传导性聋组 :受试者 3 1例 (男 19,女 12 ) 3 …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分析老年人群中耳鸣的临床特征.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197例以主观性耳鸣为第一主诉的60岁以上耳鸣患者的基本信息,并进行纯音测听及耳鸣匹配检查,分析耳鸣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9.63岁,其中60~70岁为分布最集中的年龄段(59.4%);突然发病者耳鸣的严重程度高于缓慢发病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耳呜响度与耳鸣的严重程度无关(P>0.05);其中92.4%的患者伴有听力下降,80.2%患者的耳鸣对其心理及日常生活已产生较明显的影响.结论 耳鸣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其影响主要是来自患者对待耳鸣的心理状态.在临床工作中应特别注重心理和社会因素对耳鸣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耳鸣的心理学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耳鸣的心理原因和结果,以期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和研究。方法:对225例以耳鸣为第一主诉的主观耳鸣患者,采用唔谈,耳鸣分类调查表,耳鸣问卷,Zuang抑郁量表等进行心理问题评定,结果:全部患者均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心理因素引起的耳鸣占21.0%,耳鸣引起的心理反应占67.7%,分不清先后(混合性)占11.3%。结论:耳鸣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耳鸣问卷和耳鸣习服疗法能较好地测量和治疗患者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耳鸣是耳科常见主诉,可以严重影响少数病人的生活。耳鸣的诊断与评估直接影响对耳鸣患者的治疗效果。耳鸣诊断包括寻找病因、测量耳鸣、评价耳鸣对患者影响的严重程度,以及确定有无影响患者耳鸣感受的其他因素,其中寻找和排除可能导致耳鸣的重要病因是第一位的。全面的耳鸣诊断应包括详尽和有针对性的病史采集和身体检查,及时的听力和耳鸣测试,合理的实验室以及影像学检查,以及必要的耳鸣问卷和其他辅助问卷的使用。除耳鸣本身和听觉系统疾患外,排除可能导致耳鸣的全身性疾病和及时寻求相关专科专家会诊也是耳鸣诊断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0.
耳鸣残疾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及其翻译量表是临床诊断耳鸣常用而有效的工具,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耳鸣的评估。本文将THI及其翻译量表在耳鸣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和分析,以便为临床医师和研究者提供有效、实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耳鸣患者对耳鸣的不正确认识与耳鸣对生活质量影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以耳鸣为第一主诉的1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8~83岁,平均45±15.52岁;男99例,女93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4岁)111例,中年组(45~59岁)42例,老年组(≥60岁)39例;男性患者耳鸣平均时间25.67±37.71月(0.20~216.00月),女性患者耳鸣平均时间27.12±45.42月(0.10~300.00月).所有对象均填写普通话版耳鸣问卷量表(Mandarin tinnitus questionnaire,MTQ)和普通话版耳鸣残疾评估量表(Chinese Mandarin 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CM),分析MTQ中认知压力(cognitive distress,CD)与耳鸣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92例患者MTQ平均得分为36.95±20.06分(6.00~88.00分),其中认知压力(问题17、18、23、41、42)平均得分为2.36±2.55分,问题17、18、23、41、42平均分分别为:2.81、2.63、2.59、2.40、2.41.THI-CM平均分为23.89±20.06分(2.00~90.00分),CD和THI-CM的相关系数为0.64(P<0.01),男性和女性CD和THI-CM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和0.66(P<0.01);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CD和THI-CM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2、0.07、0.38(P>0.01).THI-CM评分为无残疾、轻度、中度和重度残疾组的CD和THI-CM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0(P<0.01)、0.29(P>0.01)、-0.12(P>0.01)、0.23(P>0.01).结论 本组对象认知压力与耳鸣残疾严重程度之间有一定相关性,认知压力得分随着耳鸣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男性和女性均表现出相关性,但相关性不强;年龄和认知压力之间无相关性,但随着年龄增长,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增大,表明耳鸣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随着年龄增加,越容易受到对耳鸣不正确认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耳鸣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耳鸣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门诊以耳鸣为第一主诉的2 171例(2 736耳)耳鸣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耳鸣残疾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耳鸣的严重程度,并分析耳鸣的发病年龄、耳鸣侧别、听力状况及可能病因等基本特征.结果 2 171例耳鸣患者平均年龄为44.08±15.37岁,其中41~50岁为分布最集中的年龄段(491例,22.60%),其次为31~40岁(445例,20.50%)1~60岁(438例,20.20%);主观性耳鸣2 120例(97.65%),客观性耳鸣51例(2.35%);单侧耳鸣(1 606例,73.98%)多于双侧耳鸣(539例,24.83%), 颅鸣最少(26例,1.19%);2 736侧耳鸣耳8 000 Hz的平均听阈为69.26±27.70 dB HL,高于1 606侧非耳鸣耳(54.16±30.98 dB HL);THI分级以2、3级为主(55.78%,1 211/2 171),VAS分级以轻、中度耳鸣为主(83.83%,1 820/2 171);音调匹配以高频多见(4~8 kHz,1 199例,55.23%);位于前三位的可能病因为不明原因591例(27.22%)、突发性聋549例(25.29%)及中耳疾病270例(12.44%).结论 本组耳鸣患者中以主观性耳鸣为主,中青年者居多,单侧耳鸣多于双侧耳鸣,耳鸣与听力关系密切;引起耳鸣的病因多而复杂,部分患者不明原因或与耳疾有关,习服治疗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耳鸣患者耳鸣的心理声学特征,为开展耳鸣心理声学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59例以耳鸣为第一主诉的患者用耳鸣综合诊断治疗仪TTS-1000A进行耳鸣心理声学测试,对相关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59例患者的耳鸣主调大多为纯音(103例,64.78%),且主调频率以8 000Hz最多(58例,36.48%);耳鸣响度分布<5dB SL者最多(80例,50.31%);耳鸣最小掩蔽级测试佛德曼曲线中以汇聚型最多(63例,39.62%);残余抑制时间1~60秒者最多(75例47.17%),90例(56.60%)残余抑制试验部分阳性;117例(73.58%)伴听力下降,听力下降组患者的抑制试验阳性和部分阳性病例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听力正常组(P<0.05)。在掩蔽曲线为汇聚型的听力下降组中,残余抑制试验阳性和部分阳性者(73.33%)明显高于其它组(P<0.05)。结论耳鸣患者中,耳鸣掩蔽曲线为汇聚型且伴听力下降的患者,其耳鸣更易被掩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正常听力耳鸣患者的耳鸣音调分布状况,探讨耳鸣的听力下降相关机理。方法总结美国Iowa大学医院2000—2007年耳鸣患者数据库,根据听力图筛选196例耳鸣患者中的听力正常者,对他们的耳鸣音调进行观察。结果耳鸣患者中有34.69%为正常听力者,听力正常耳鸣患者的耳鸣音调分布从500Hz至8kHz频率范围,8kHz耳鸣音调患者占55.88%。最大听阈提高频率与耳鸣音调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结论耳鸣可以存在于正常听力人群中,耳鸣音调分布范围较广,耳鸣起源于听力损失的理论不适用于解释正常听力耳鸣人群,耳鸣产生的机理不能用单一的理论来解释。  相似文献   

15.
目的验证耳鸣致残量表(THI)和耳鸣功能指数(TFI)中文版本的信度和效度,为其在中国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耳鸣患者进行THI及TFI的调查分析并分别进行信度及效度检验。同时让患者填写流行病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贝克焦虑量表(BAI)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将THI和TFI得分分别与这些量表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00份中文版THI量表的Cronbach’sα=0.939,TFI量表的Cronbach’sα=0.966。THI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了3个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4.637%。TFI的因子分析显示各子量表的信度在0.351到0.859之间。其中84份量表与各心理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SWLS量表外,其余量表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中文版本THI和TFI的信度检验显示了很高的内部一致性,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中国的临床评估耳鸣对患者生活造成的影响,是可靠的耳鸣严重程度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耳鸣患者习服治疗(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TRT)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慢性耳鸣患者在医师指导下让患者长期坚持耳鸣不完全掩蔽、松弛训练、转移注意力和心理咨询等习服训练,并且使用有声材料如耳鸣掩蔽器、助听器、音乐光盘、收音机、磁带等以协助达到对耳鸣适应和习惯的目的。在治疗开始后第2、6和12个月时进行3次疗效评定。疗效分为完全适应、基本适应、部分适应、未适应。结果TRT治疗后总有效率2个月为4 4.2%,6个月为7 3.1%,1 2个月为8 8.5%。结论耳鸣习服治疗是临床治疗慢性耳鸣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旋转性)眩晕见于前庭系统病变,常见病为梅尼埃病、迷路炎、感音神经性聋、退行性前庭病变;主观耳鸣是听觉系统病的常见症状之一。由于对其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听神经瘤术后耳鸣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实际情况,完成耳鸣可视化模拟评分量表、术后耳鸣致残量表。统计学分析肿瘤特征、术中情况与耳鸣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90例患者中,12例手术前后均未出现耳鸣。剩余78例中,13例(16.7%)耳鸣消失,18例(23.1%)好转,24例(30.8%)无变化,23例(29.5%)加重。患者年龄(c2=4.753,P=0.029)、术前有无可用听力(c2=5.294,P=0.021)、是否解剖保留耳蜗神经(c2=4.618,P=0.032)对耳鸣预后有影响,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囊实性、内听道内受侵及程度、对小脑及脑干挤压、肿瘤切除程度等因素对耳鸣预后无影响(P>0.05)。结论耳鸣作为听神经瘤常见的症状之一,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显著,常常被研究者低估。≥50岁、术前无可用听力和耳蜗神经未保留的患者耳鸣预后较好。耳鸣的治疗应是听神经瘤综合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耳鸣咨询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慢性原发性耳鸣患者主观耳鸣程度及情绪改善的疗效。方法对2014年1~2014年5月就诊的45例慢性原发性耳鸣患者给予耳鸣咨询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耳鸣咨询主要以个体化咨询方式为主,对耳鸣相关医学问题进行解释咨询;认知行为疗法主要内容为矫正患者对原发性耳鸣的不合理认识,通过放松训练改善患者对耳鸣的不良体验,同时转移患者对耳鸣的注意;两种治疗同时进行,每二周治疗一次,共治疗二次。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采用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inintus handicap inventory ,T HI)、焦虑量表、抑郁量表对患者耳鸣严重程度及负性情绪进行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耳鸣咨询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前45例慢性原发性耳鸣患者T H I得分为31.71±10.54分,治疗后为22.36±8.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焦虑量表得分为5.18±2.39分,治疗后为3.09±1.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抑郁量表得分为5.22±2.73分,治疗后为3.16±1.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耳鸣咨询配合认知行为疗法后,患者的耳鸣程度分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前耳鸣残疾1级7例,2级20例,3级18例,4级0例,治疗后耳鸣残疾1级15例,2级26例,3级4例,4级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耳鸣咨询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原发性耳鸣患者耳鸣主观感受及伴随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