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梅 《现代保健》2011,(27):60-6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影响。方法选取血压控制达标的高血压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阿托伐他汀20mg/d,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治疗,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全定量酶免疫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速率法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Jaffe速率法测定尿肌酐。结果治疗组患者RBP、mAlb、β2-MG、NAG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减轻高血压患者肾损害及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联合缬沙坦治疗对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肾功能和尿蛋白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然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每天晨服缬沙坦胶囊80mg;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舒洛地特胶囊250LSU,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酸(uA)、血清光抑素C(cystatin C)、24h尿蛋白、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旺。微球蛋白(α1-MG)、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BUN、Cr、UA无明显变化(P〉0.05),cystatinC均明显减少(P〈0.01),而治疗组血cvstatin C减少更加明显(P〈O.01);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尿α1-MG、β2-MG、NAG均明显减少(P〈O.01),而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尿仪。α1-MG、β2-MG、NAG减少更加咀显(P〈0.01)。结论舒洛地特联合缬沙坦治疗比单纯应用缬沙坦治疗能够更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对肾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潘筱 《职业与健康》2002,18(8):42-43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患者尿-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Alb)及tamm-horsfall糖蛋白(THP)水平在肾脏损害及疗效观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8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其中并发症者18例,早期紫癜性肾病37例,临床紫癜性肾病20例)尿β2-MG、Alb、THP含量,同时选择54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尿β2-MG、Alb、THP含量,并对过敏性紫癜患者治疗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过敏性紫癜组尿β2-MG、Alb、TH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单检阳性率分别为45.0%、58.3%、20.2%,而3项联检阳性率可达91.9%。治疗后无并发症组和早期过敏性紫癜肾病(HPN)组与治疗前β2-MG、Alb、均有明显下降(P<0.01),THP明显上升(P<0.05),而临床过敏性紫癜性肾病组β2-MG、Alb、THP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β2-MG、Alb、THP联合检测对早期准确判断过敏性紫癜病并发肾病时病变部位、损伤程度及病情监测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美玲 《现代保健》2011,(17):62-64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九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动态血压技术及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来评定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后的降血压、降尿蛋白、肾保护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24h平均血压、血压负荷值、尿mALB、血和尿β2-MG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功效,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产后遗留高血压者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对该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初产妇产后5~11年跟踪随访,关注其血压转归情况,根据现在随访血压情况,分为遗留高血压组(n=61例)和无遗留高血压组(n=164例),并随机选取该院同期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妇女,随访当时仍无高血压的妇女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n=70例),研究对象填写调查问卷,并进行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测定其一般指标,如体重、身高、血糖、血脂等,其中肾功能包括血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浓度。结果:与正常血压组和无遗留高血压组比较,遗留高血压组的高血压家族史、体重指数、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和血、尿β2-微球蛋白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遗留高血压组的一般指标与原发性高血压有相同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遗留高血压组患者遗留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作用。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03例高血压和126例健康体检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单项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中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效果稍佳。(3)三者联合检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灵敏度为98.91%,特异度为97.92%,诊断符合度为98.76%。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有较好的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将汞接触组(Hg组)以工龄4年为标准分为Hg-1组和Hg-2组,不接触汞的机关工作人员组成对照组(C组),分别检测血清、尿NAG,以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水平。结果 Hg-1组和Hg-2组血清NAG总活性均高于C组(P<0.05);尿NAG总活性Hg-1组同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Hg-2组明显高于C组(P<0.05);Hg组的尿β2-MG、血肌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检测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对患者疾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实验组包括高血压患者60例、糖尿病患者40例,对照组为5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尿β2微球蛋白,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尿β2微球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尿β2-MG是诊断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临床上应作为常规检查项目,提高早期肾损害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α1 微球蛋白 (α1 MG)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 88例AOPP患者分成轻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 3组 ,另取 3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各组均行血、尿α1 MG ,血尿素氮 (BUN) ,肌酐 (SCr)测定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OPP轻度中毒组血、尿α1 MG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显著(P <0 0 0 5 ) ,而BUN、SCr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随AOPP中毒程度的加重 ,血、尿α1 MG ,BUN ,SCr逐渐上升。结论 血、尿α1 MG可作为AOPP肾损害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管功能损害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管功能与肾小球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24h尿微量白蛋白(UMA)、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变化,并设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临床白蛋白尿组尿α1-MG及尿β2—MG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且24h尿UMA与尿α1—MG及尿β2—MG均呈正相关(r=0.427,0.446)(均P<0.01)。结论 尿α1—MG、尿β2—MG可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之一,同时也表明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能存在肾小管功能的损害,提示肾小管损害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接触金属冶炼烟尘对废金属冶炼工生物学监测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30 名冶炼工为接触组,分别测定其尿和唾液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和尿中δ-ALA和尿碱性磷酸酶(AKP)含量作为金属烟雾对肾损害的生物学监护指标;另以50 名医大学生和20名慢性肾病患者分别作为正常对照和肾损害的阳性对照组。结果 接触组尿和唾液中的NAG 活性显著高于正常,但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接触组尿中δ-ALA和AKP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且接触组尿NAG活性和尿中AKP间呈显著正相关( r= 0.713,P< 0.05)。结论尿中δ-ALA 和AKP及唾液和尿中NAG酶活性测定,可作为接触金属烟雾冶炼工的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C)及非浓缩尿蛋白电泳成分改变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将70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CYC和血肌酐(scr)尿素(urea)检测结果分为三组:A组为三指标皆正常组23例,B组为CYC异常组(SCr、Urea正常)21例,C组为三指标皆异常组26例;检测肾功能同时收集患者晨尿作非浓缩尿蛋白电泳。结果A组仅1例出现生理性尿蛋白,22例无尿蛋白区带;B组仅2例无尿蛋白区带,19例出现不同类型的尿蛋白;C组26例皆出现不同类型的尿蛋白。结论CYC对早期肾损害有较高的敏感性,联合非浓缩尿蛋白电泳检测对糖尿病、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血脂、脂蛋白水平变化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将10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未发生肾损害组(n=44)、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组(n=40)、高血压肾损害组(n=22),以104例血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及B(apoA1、apoB)、脂蛋白(a)[LP(a)],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血压病人血清TC、TG、HDL—C、LDL-C、apoB、LP(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O.01),HD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C、LDL—C、apoB水平随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加重呈现升高的趋势,高血压肾损害组病人血清LP(a)水平及异常率明显高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组和未发生肾损害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其余各指标异常率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高血压病人存在着明显的脂质异常,高血压肾损害与脂质代谢紊乱相关联,肾损害加重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升高程度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8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伴有血压晨峰患者,根据血压晨峰值升高程度分为晨峰组(40例)和高晨峰组(46例),另选择3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不伴血压晨峰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晨峰组和高晨峰组尿mALB、β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ALB:(25.60±2.71)、(29.50±2.08) mg/L比(18.40±2.60) mg/L;β 2-MG:(0.43±0.10)、(0.61±0.12) mg/L比(0.28±0.09)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晨峰组尿mALB、β2-MG水平高于晨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压晨峰是导致早期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升高程度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时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浓度改变,了解窒息患儿肾功能变化及受损情况。方法:分别在新生儿生后3天内检测50例窒息患儿及46例正常新生儿血、尿β2-M浓度。结果:轻度及中重度新生儿窒息患儿血、尿β2-M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和(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时缺氧缺血可使全身脏器的损害,其中以肾脏受累机会最多,而血、尿β2-M可早期发现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6.
李志兵 《药物与人》2014,(10):88-89
目的:分析多指标联合检测对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A组)和82例正常体检功能指标进行检测,通过两组进行对照比较,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的血清CysC与尿MA、AIM、TRU、IGU各项指标均高于B组。可见这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对高血压患者的多指标联合检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肾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对85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按动态脉压分为脉压>60mm Hg(1mm Hg=0.133kPa)组34例和脉压40~60mm Hg组51例,并测定两组患者的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血尿素氮(BUN)、肌酐(Cr)。比较两组24h血压动态参数及血、尿β2-MG、尿mAlb、血BUN、Cr。结果脉压>60mm Hg组上述肾功能指标较脉压40~60mm Hg组者升高(P<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损害与脉压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并用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4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为常规西药和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血压、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改变。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经4周治疗后,两组血压、UAER、尿β2-MG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结论丹红注射液并用贝那普利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早期DN临床疗效比常规西药联合贝那普利疗效显著,其机理与降低TGF—β1改善DN早期的肾脏高灌注、高滤过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清胱抑素C(CysC)、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UAE)的检测,评估CysC在糖尿病和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6例,其中38例UAE在30 ~ 300 mg/24 h的患者归入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28例UAE< 30 mg/24 h的患者归入无肾病的糖尿病(NDN)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2例,其中25例UAE≥30 mg/24 h的患者归人高血压肾损害组,27例UAE< 30 mg/24 h的患者归入高血压无肾损害组;60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检测UAE、CysC、肌酐含量.结果 早期DN组CysC显著高于对照组和NDN组[(1.84±0.83) mg/L比(0.41 ±0.62),(0.66 ±0.59)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NDN组Cys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肌酐和UA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肾损害组CysC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血压无肾损害组[(0.93±1.04) mg/L比(0.41±0.62),(0.69±0.57)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无肾损害组Cys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肌酐和UA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可作为判断早期肾损害的指标,对患者病情进展有很好的了解,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降低和避免慢性肾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和尿免疫球蛋白G(IgG)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伤中的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儿科HSP初发患儿62例和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分别进行尿常规、尿β2-MG、MA和IgG及血尿素氮(BUN)、肌酐(Scr)的测定.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HSP组尿β2-MG、MA、IgG含量均明显升高,HSP患儿尿微量蛋白3项指标中1项或1项以上异常率高于尿常规的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儿童血BUN、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β2-MG、MA、IgG检测是早期发现HSP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可作为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