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历次海洋科学调查在闽东渔场获得的初级生产力为基础,通过2000~2001年对该渔场的鱼类资源结构、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生态效率、主要经济鱼类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等模型参数的调查和检测,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Cushing模型估算鱼类资源的生态容量(潜在生产量),进而应用Steele模型分别估算中上层鱼类、底层鱼类的资源生产量,最后从鱼类资源生产量中分离出近底层鱼类的资源生产量。采用Gadima模式估算鱼类及其各生态类群资源的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并讨论它们的开发利用程度。估算结果:闽东渔场鱼类资源生产量为63.08×104t,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33.82×104t。其中中上层鱼类资源生产量为38.68×104t,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20.34×104t,底层和近底层鱼类资源生产量分别为13.22×104t和11.17×104t,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合计为15.50×104t。底层和近底层鱼类实际年渔获量自1993年以来已连续11年超过其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呈过度捕捞。中上层鱼类实际年渔获量也于1998年以来连续6年超过其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因此必须加强保护和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削减捕捞力量和渔获量,实行捕捞力量和渔获量“负增长”,待到渔获量下降到最大可持续开发量水平时,才恢复实施“零增长”制度。 相似文献
2.
闽中渔场鱼类资源生产量和最大可持续开发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洋生态系统营养动力学为理论依据,依据历次台湾海峡海洋科学调查在闽中渔场所获得的初级生产力为基础,通过2000~2001年对该渔场的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和生态效率及61种主要经济鱼类的营养级,58种主要鱼类有机碳含量的调查、检测,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Cushing模型估算鱼类资源生产量;进而采用Cadima模式和剩余产量模式估算鱼类资源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估算结果:营养动态模型估算鱼类资源潜在生产量为38·59×104t,Cushing模型估算为43·68×104t;Cadima模式估算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25·32×104t;Schaefer和Fox模式估算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分别为23·96×104和25·28×104t,估算的最大持续捕捞力量换算为以福建单拖渔船艘为标准分别为3372和3983艘;1994年以来实际年渔获量在27·00×104~40·01×104t,实际捕捞力量在3897~5967艘标准单拖渔船,已连续11年超过了鱼类资源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和鱼类资源可承载的最大持续捕捞力量。主要鱼类种群结构出现简单化、小型化和低龄化,生态学参数渐近体长L∞和渐近体重W∞趋小,个体生长速率K加大,体重生长拐点tr提前,初次性成熟年龄提早,捕捞死亡系数提高和开发比率上升,资源明显衰退。必须加强对该渔场鱼类资源的管理,采取有力措施控制捕捞力量的投入和渔获量的产出,以防鱼类资源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3.
闽东北外海渔场中上层鱼类探捕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轻福建近海的捕捞压力,打破灯光围网作业生产的被动局面,解决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在春夏汛灯围淡季作业问题,于1989 ̄1991年5 ̄9月,对该渔场的中上层鱼类进行生产性探捕。在专业生产调查中,从统计的渔获量和其它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期间表明:闽东北外海渔场中上层鱼类有开发利用价值,不仅为福建灯光围网作业开创一条新路,而且为今后重点开发该渔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闽东渔场暨闽东北外海渔场鲐Shen鱼类多年各级水产研究部门的探捕调查所得结论,资源为丰富,应如何开发利用,本文资源状况,开发现状及应克服的问题入手,提出一些个人的意见,供大家斟酌。 相似文献
5.
闽东渔场渔业资源可持续产量和最适捕捞力量估算及近期捕捞结构和捕捞力量调整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90—2000年水产统计资料和实地广泛收集闽东渔场定置网、拖网(含对拖、单拖)、流刺网和钓等四种作业的大量样本船,以各类样本船的平均功率计算闽东历年四种作业的总功率。应用数学模式估算出闽东渔场四种作业类型最大持续产量(May)和最适捕捞力量(fmay),并提出闽东渔场近期捕捞结构和捕捞力量调整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随着海洋捕捞力量的盲目、快速增长,造成渔业资源明显衰退,渔业生态变得十分脆弱;同时,200海里经济专属区的实施及中日、中韩暂定措施水域的划定也对闽东渔区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何养护渔业资源,合理利用、评估渔业资源可捕量,研究与渔业资源相适应的最优捕捞结构和最适捕捞力量是首先亟待锯决的课题。鉴此,我部于2000-2003年开展了《闽东渔场渔业资源可捕量和捕捞业管理研究》项目,为今后实施TAC制度和渔获量配额管理做技术储备,为海捕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依据项目调查研究的资料,提出加强对闽东渔场渔业资源管理的看法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历次海洋科学调查获得的初级生产力为基础,在对该渔场的鱼类资源结构调查、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检测和生态效率的测算、52种主要经济鱼类的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的检测后,先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Cusing模型估算鱼类资源的生态容量(潜在生产量),然后应用Seetile模型分别估算中上层鱼类、底层鱼类的资源生产量,进而从鱼类资源生产量中分离出近底层鱼类的资源生产量,采用Gadima模式和MSY简单模式估算各生态类群的鱼类资源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并讨论它们的开发利用程度.估算结果:鱼类资源生态容量为98.62×104 t,最大持续可开发量为48.34×104 t.其中中上层鱼类资源生产量为56.90×104 t,最大持续可开发量为28.35×104 t,底层和近底层鱼类资源生产量分别为19.45×104 t和22.27×104 t,合计最大持续可开发量为21.27×104 t.底层和近底层鱼类实际年渔获量自1994年以来已连续9年超过其最大持续可开发量,呈过度捕捞.中上层鱼类实际年渔获量至今尚未超过其最大可持续开发量. 相似文献
9.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利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属上升流渔场,加上台湾浅滩独特的生态环境,在这里孕育着丰富的蓝圆鲹、金色小沙丁鱼等中上层鱼类资源。曾一度成为我国首届一指的群众灯光围网作业渔场。1987年闽南、粤东地区灯围产量曾高达15万吨。一、闽南地区灯围开发中上层鱼类情况自1964年机帆船灯围作业试验成功后,在闽南和粤东地区迅速形成相当规模的灯围渔业。三十年来,闽南地区灯围经历了70年代迅速发展;80年代相对稳定和90年代发生滑坡三 相似文献
10.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监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根据闽南、台浅渔场1987~1995年间灯围渔业逐年各月生产统计资料,以及渔获物组成、生殖群体结构和幼鱼发生量对中上层鱼类进行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80年代末期以来,福建闽南地区灯围作业船组不断减少,但平均单产逐年上升,从而保持了渔业质量在下降中相对稳定。中上层鱼类种群结构非常稳定,蓝圆鲹和金色小沙丁鱼一直是最重要的渔获对象,占灯围产量约2/3。其生殖群体几乎是一成不变,该两个鱼种叉长优势组均为180~200mm,各占60~80%,1龄鱼补充群体数量雄厚,且其幼鱼发生量连年增长,闽中、闽东沿海小型灯围和夏缯等作业夏汛产量逐年迅速上升,由此认为,90年代以来,闽南、台浅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利用不足,建议扶持灯围作业,加大对中上层鱼类资源的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1.
印度洋黄鳍金枪鱼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历次海洋科学调查所获得的初级生产力为基础,并于2000-2001年对该渔场的鱼类资源组成结构、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生态效率、52种主要经济鱼类的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等的调查、分析和检测,获得相关的生态参数后,应用营养动态模型和Cushing模型,估算鱼类资源的生态容量(潜在生产量),同时也应用Steele模型分别估算中上层鱼类、底层鱼类的资源生产量,进而从鱼类资源生产量中分离出近底层鱼类的资源生产量。然后采用Cadima模式和MSY简单模式估算鱼类及其各生态类群资源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并从捕捞现状和主要种群生态学参数的变化,讨论鱼类及其不同生态类群的开发利用水平。旨在为渔业决策部门今后在该渔场实行TAC和渔获量配额制度提供科学依据。估算结果:鱼类资源生态容量为98.63×104t,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48.35×104t。其中中上层鱼类资源生产量为56.90×104t,最大可持续开发量28.35×104t,底层和近底层鱼类资源生产量分别为19.45×104t和22.28×104t,合计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21.28×104t。然而,底层和近底层鱼类实际年渔获量自1994年以来已连续9年超过其最大持续可开发量,呈过度捕捞。中上层鱼类实际年渔获量至今尚未超过其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因此,对于底层和近底层鱼类资源必须采取有效管理措施,防止资源继续恶化。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0和2002年福建沿海捕捞生产调查资料,对8种作业不同功率级别渔船的捕捞综合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采用实际产量与实际产值2个产出因子和技术、资金等多种要素投入进行计量。结果表明:福建沿海8种作业各功率级别渔船能力利用度的变化范围为58.4%~100%,平均85.7%。其中张网、笼壶、单船底拖网、流刺网和灯光围网作业对给出投入因子的利用率较高,其次是钓具和双船底拖网作业,最低为虾拖网作业。无偏能力利用度的变化范围为36.9%~100%,平均71.8%。其中灯光围网、张网和钓具作业渔船的无偏能力利用度较高,其次是流刺网和单船底拖网作业,较低是虾拖网和笼壶作业,最低为双船底拖网作业;在不改变现有投入配置情况下,单船底拖网、笼壶和张网作业依靠加强管理来提高捕捞能力比较有限,而虾拖网、流刺网、灯光围网、钓具和双船底拖网作业,通过加强管理则可使其捕捞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可变投入对不同作业捕捞综合能力的发挥有较大制约作用,不变投入对不同作业捕捞综合能力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当前福建沿海单位功率小于220 kW的渔船及单位功率小于300 kW的双船底拖网和灯光围网作业潜在的捕捞综合能力较大,应作为捕捞结构调整的重点对象;决策单元(DMU)的集合度越高,DEA法计量的能力利用度增大。反之,所得的能力产量和能力产值降低。 相似文献
13.
福建沿海8种作业捕捞“综合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0和2002年福建沿海捕捞生产调查资料,对8种作业不同功率级别渔船的捕捞“综合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采用实际产量与实际产值2个产出因子和技术、资金等多种要素投入进行计量。结果表明:福建沿海8种作业各功率级别渔船“能力利用度”的变化范围为58·4%~100%,平均85·7%。其中张网、笼壶、单船底拖网、流刺网和灯光围网作业对给出投入因子的利用率较高,其次是钓具和双船底拖网作业,最低为虾拖网作业。无偏“能力利用度”的变化范围为36·9%~100%,平均71·8%。其中灯光围网、张网和钓具作业渔船的“无偏能力利用度”较高,其次是流刺网和单船底拖网作业,较低是虾拖网和笼壶作业,最低为双船底拖网作业;在不改变现有投入配置情况下,单船底拖网、笼壶和张网作业依靠加强管理来提高捕捞能力比较有限,而虾拖网、流刺网、灯光围网、钓具和双船底拖网作业,通过加强管理则可使其捕捞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可变投入对不同作业捕捞“综合能力”的发挥有较大制约作用,不变投入对不同作业捕捞“综合能力”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当前福建沿海单位功率小于220kW的渔船及单位功率小于300kW的双船底拖网和灯光围网作业潜在的捕捞“综合能力”较大,应作为捕捞结构调整的重点对象;决策单元(DMU)的集合度越高,DEA法计量的“能力利用度”增大。反之,所得的“能力产量”和“能力产值”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渔场浮游生物数量分布及与渔场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6年6~8月,对智利外海渔场的5个站点(31°00′~40°45′S、82°05′~91°52′W)进行了浮游生物调查。结果显示,浮游植物共有7属10种,其中硅藻门有5属5种,甲藻门1属3种,蓝藻门1属2种;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0.416 mg/m3,最高生物量为0.822 mg/m3,最低为0.13 mg/m3。浮游动物为33属40种,其中桡足类有14种,占总种类数的35%,其次为浮游幼虫、水螅水母类、糠虾类和磷虾类等;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0.656 mg/m3,最高丰度为211 ind/m3,最低为33.5 ind/m3。通过对智利竹筴鱼产量及CPUE(单位渔获量努力量)叠加分析,发现中心渔场区域主要集中于38~43°S、80~83°W范围内,与各采样站点浮游植物生物量分布趋势一致,中心渔场与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分布尚不存在相对应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长江口渔场渔业生物资源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本文用 2 0 0 3年在长江口渔场 3个航次的调查数据 ,对该水域的渔业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三个调查航次共捕获渔业生物 79种 ,其中鱼类 4 9种 ,隶属于 11目 ,30科 ,4 5属 ;虾蟹类共有 2 0种 ;头足类共有 10种 ,隶属于 3目 ,6科 ,6属。三个调查航次都是以鱼类的资源量指数最高 ,资源尾数密度表现为虾蟹类高于头足类 ,资源重量密度除 6月份虾蟹类低于头足类外 ,4月和 9月 2个航次都高于头足类。鱼类和虾蟹类的资源量指数值在 9月份达到最大 ,而 6月份为最低 ;头足类的资源量指数以 4月份最高 ,9月份最低。优势种组成的变化表现为 :4月份为黄鲫和小黄鱼 ,6月份为、黄和太平洋褶柔鱼 ,9月份为带鱼和小黄鱼。 相似文献
16.
长江口渔场拖网渔业资源利用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长江口渔场20世纪90年代的拖网生产资料,分析该渔场拖网生产的渔业资源种类及优势种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渔获物以底层鱼类为主,但是中上层鱼类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按照资源稳定状况,渔获物分为三种:1、资源状况较稳定的,如带鱼、小黄鱼、银鲳、梅童鱼;2、资源状况波动较大的,如鳓鱼、黄姑鱼、白姑鱼、海鳗、刀鲚、大黄鱼等;3、小型低值鱼,主要代表鱼种为黄鲫和龙头鱼。这些资源的稳定与否除了受高强度的捕捞和环境污染的影响外,在一定程度上与该物种对环境变化和外界压力的调节能力以及生命周期长短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在渔业生产过程中影响捕捞能力发挥的因素很多,给捕捞能力的估算造成困难。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灯光围网捕捞能力发挥的13个指标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可将影响灯光围网捕捞能力发挥的诸多因素归并为渔船作业能力、综合捕捞技术、作业天数、水下灯功率等4个公共因子;它们在围网捕捞作业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渔船作业能力因子、综合捕捞技术因子、作业天数凶子、水下灯功率因子。本研究还计算和讨论了各样品的因子得分,通过各因子的得分和综合得分,可对各样品的捕捞能力发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渔业生产和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福建沿海张网作业捕捞能力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2年福建沿海张网作业的生产调查及全省渔业统计,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分析福建沿海6个地级市和4个县市张网作业的捕捞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并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00年和2002年,福建沿海张网作业"能力利用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 2%~100%和7 3%~100%,平均为67 2%和80 9%。各地市间张网作业的"能力利用度"有极显著差异(P<0 01),对给出的投入要素的利用未达到充分发挥其应有产出能力的水平,存在张网作业船数和网具数量的投入过多、渔船功率和吨位的投入偏大的问题。调查36个捕捞单位的"能力利用度"变化范围为46 4%~100%,平均77 4%。4个县市不同生产水域间张网作业"能力利用度"的差异极显著(P<0 01),捕捞单位间的"能力利用度"有显著差异(P<0 05)。近海有翼张网的平均"能力利用度"高于沿岸无翼张网的平均"能力利用度";张网捕捞单位投入的功率、吨位、网具数量、渔船数和作业天数,对其捕捞能力的发挥有比较重要的影响。跨生产水域比较各捕捞单位投入的网具规格和船员数对其"捕捞能力"有一定的影响。CPUE法仅适用于单一或两个投入因子的计量,不足以充分反映张网作业的实际捕捞能力;DEA法则擅长多种投入要素的生产决策,提供各种约束条件的最优选择途径,可以有效获取比 相似文献
19.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蟹类种类组成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根据 1994~ 1996年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蟹类资源调查及相关资料 ,研究分析了该渔场蟹类的种类组成、地理和区系分布及其生物量分布的特点。初步鉴定该渔场蟹类有 5 9种 ,隶属 12科、2 7属 ,绝大部分种类为热带和亚热带暖水性种 ,属印度—西太平洋区系 ,与南海关系最为密切 ,其次是东海 ,而与黄、渤海关系较为疏远。蟹类群体分布遍及整个调查海区 ,但时空分布差异明显 ,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以 10月为最高 ,达2 9.5kg/h ,5月最低 ,仅为 5 .5kg/h。 1~ 6月蟹类群体分布范围基本不变且范围相对较小 ,7~ 12月分布中心有逐渐向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北部和内侧移动的趋势且范围相对较大 ,群体密集度较高。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种类约十余种 ,在渔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为拥剑梭子蟹、红星梭子蟹和善泳等 ,年渔获量约 ( 5 .0~ 5 .5 )×10 4t。 相似文献
20.
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2004年7~11月“中远渔1号”调查船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探捕调查的生产情况,对秋刀鱼渔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秋刀鱼渔场可根据渔场位置分为北部渔场和南部渔场,北部渔场范围为44°~45°N、156°~158°E,南部渔场范围为41°~42°N、150°~151°E,南部渔场的分布范围小于北部渔场。②秋刀鱼的生产以11月份生产最好,平均日产量达22.7t,其中最高日产量为60.42t;8月份的秋刀鱼生产最差,平均日产量为2.95t,与2003年的12.05t反差较大,主要是由于受到渔场环境因子变化的影响,鱼发位置偏至俄罗斯专属经济区内的缘故。③秋刀鱼舷提网作业平均日放网次数达7.6次,最高1天放网次数达到16次,而最高网次产量为11.05t。④秋刀鱼渔获组成以中小型鱼为主,占80%以上,除7月份渔获中特大型秋刀鱼占有较大比例外,其余月份很少有特大级秋刀鱼。⑤在相近的渔场位置,秋刀鱼个体随着生产月份的推迟,鱼体呈变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