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常秀兰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759-1760
目的了解北京市平谷区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或调整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1年平谷区流腮发病情况。结果 2011年全区共报告流腮病例98例,平均罹患率为25.16/10万。全年均有发病,5和6月发病较多,占全年病例总数的34.69%;男性报告发病数高于女性(1.51∶1);以1~15岁儿童发病为主,托幼机构儿童发病率最高,为411.8/10万;城区发病高于农村,占全部病例的46.94%。结论该区2011年流腮发病较2010年有所上升,应加强流腮疫情监测,建立综合免疫策略,严格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是控制流腮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二七区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的流行特征,探讨控制流腮的策略和措施,为流腮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流腮发病资料来自二七区2008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二七区共报告流腮病例323例,年报告发病率为58.09/10万。全年均有发病,以冬春为主。流腮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76:1。病例主要集中在3~9岁年龄组,占总报告病例数的55.11%。病例以学生为主(173例),占发病总数的53.56%;其次为托幼儿童(68例),占发病总数的21.05%。结论小学学生和幼托儿童是流腮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小学和幼托机构流腮监测和管理的力度,提高流腮疫苗的覆盖率,从根本上减少流腮的发病。  相似文献   

3.
高岚 《现代预防医学》2019,(18):3286-3289
目的 及时掌握贵阳市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可行的流腮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年1月1日 - 2018年6月30日贵阳市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流腮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贵阳市2008 - 2018年流腮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7.71/10万;5 - 7月和11月 - 次年1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 63.02%。3~14岁年龄组流腮报告发病数占86.91%;学生、托幼儿童和散童报告发病数分别占报告发病总数的54.26%、23.95%和15.62%;各区(市、县)流腮年平均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贵阳市流腮报告病例近年持续上升,聚集性疫情主要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建议在做好麻腮风三联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基础上,对入学入托儿童加强1剂腮腺炎类疫苗接种,同时在小学高年级、初中学校开展腮腺炎类疫苗普种,才能短期内有效降低流腮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福州市2010—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适合该地特点的流腮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福州市2010—2012年流腮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深入探讨影响福州市流腮流行特征的有关因素。结果 2010—2012年福州市共报告流腮5 879例,年均发病率为29.46/10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337,P〈0.05)。每年5—7月为流腮发病高峰,11月到次年1月为发病次高峰。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仓山区、罗源县、晋安区。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14岁,职业分布以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71∶1。3年共报告流腮暴发疫情7起,共发生病例179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福州市流腮发病率仍较高,应继续加强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免疫规划工作;加强中小学和托幼机构流腮的监测和管理,做好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降低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潍坊市奎文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腮)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为流腮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潍坊市奎文区2005-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2年潍坊市奎文区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38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80/10万,8年间存在两个发病高峰(2006年;2012年)(χ2=26.97、91.97、32.15、19.94、41.64、33.17,P均<0.01;χ2=28.02、96.64、33.27、20.88、42.90、34.32,P均<0.01);城乡结合部人群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城区和农村(χ2=24.54、12.58、43.33、4.69、8.14、22.20、10.65、35.48、6.34,P均<0.05);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χ2=4.153,P<0.05);发病呈现春夏季和冬季多发的特点;病例以学生人群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6.49%(258/388);有疫苗免疫史病例35例,占发病总人数的9.02%(35/388)。结论潍坊市奎文区流腮流行特征为自然流行状态,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学生、无免疫史者是发病重点人群,提示学校是防控重点,需认真落实以提高含流腮成分疫苗接种率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济南市天桥区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发病情况和流行规律,为今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6年所有县级以上驻区医院流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6年济南市天桥区流腮累计发病487例,累计发病率为15.24/10万,无死亡病例.其中,2001年发病率为16.62/10万,2002年发病率为14.28/10万,2003年发病率为10.91/10万,2004年发病率为18.09/10万,2005年发病率为5.84/10万,2006年发病率为29.77/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月均有发病,第1季度发病214例,占43.94%;男性高于女性(P<0.01);7~12岁发病230例,占47.23%;以学生为主 ,发病326例,占66.49%;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腮腺肿大.常见并发症有睾丸炎、心肌炎.[结论]天桥区流腮发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接种流腮疫苗是一种降低流腮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鄂州市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的流行特征,为流腮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鄂州市流腮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鄂州市共报告流腮2683例,年均发病率为37.93/10万。2008-2012年分别报告396、59、113、991和112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9.95/10万、5.93/10万、11.32/10万、94.50/10万和106.16/10万。发病主要集中4~14岁的学生和幼托儿童,共2001例,占74.59%;流腮具有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结论幼托机构和学校是流腮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王邦厚  徐斯娥  郭碧海 《职业与健康》2013,29(2):213-214,216
目的 了解陕西省旬阳县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流行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有效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1年流腮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旬阳县2004-2011年共报告流腮1274例,年均发病率为35.20/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高峰为10-12月和3-5月,分别占发病总数的48.04%、30.22%,其他各月发病占21.74%;年龄以6~14岁儿童、青少年为主,占总病例数79.04%;职业以学生为主、其次是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分别占83.44%、4.71%和4.40%;男女性别比为1.90:1,两者年均发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2.00,P<0.05).结论 陕西省旬阳县流腮发病高峰为10-12月和3-5月,以青少年、儿童为主,应针对学校和托幼机构加强流腮监测和传染病管理及流腮疫苗免疫接种,切实保护青少年、儿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5—2016年宁波市海曙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评估扩大免疫规划后流腮防控效果。方法从中国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导出海曙区2005—2016年报告的流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三间分布和流腮疫苗接种情况。结果 2005—2016年海曙区共报告流腮病例5 42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6.3/10万。2005—2009年发病率有升有降,波动明显;2009—2016年发病率从48.4/10万逐年下降至9.2/10万。流腮发病高峰为4—7月,共报告发病2 680例,占49.38%。流腮病例以男性(62.54%)、15岁以下(84.15%)和学生为主(47.98%),2005—2007年与2008—2016年流腮病例的性别、职业、地区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 187例有免疫史,占21.87%,2 831例无免疫史,占52.17%,126例免疫史不详,占2.32%;有免疫史病例占比逐年上升。有免疫史和无免疫史病例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免疫史病例发病时间与末次免疫时间间隔最短15 d,最长15年,中位数为5年。结论扩大免疫规划后流腮发病率明显下降,但1剂次接种策略可能无法形成高水平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2-2018年湖北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预测流腮短期发病趋势。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湖北省2012-2018年流腮病例,描述性分析流行特征;通过构建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ARIMA)预测2019年流腮发病率。结果2012-2018年湖北省共报告流腮105420例,年均发病率为25.84/10万(2012年vs 2018年:44.98/10万vs 26.31/10万);发病呈4-7月、12月-次年1月两个高峰;<15岁儿童病例占86.39%;各地市年均报告发病率在11.86/10万-249.03/10万之间。拟合的最优SARIMA模型为ARIMA(2,1,1)(1,1,0)[12],据此预测2019年湖北省流腮发病率为28.62/10万,平均相对误差为5.21%。结论2012-2018年湖北省流腮发病呈下降趋势;拟合的SARIMA模型对流腮短期发病趋势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吴惠颖  戴路露 《职业与健康》2013,(22):2982-2983,2987
目的了解2008--2012年沈阳市和平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促发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沈阳市和平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沈阳市和平区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数分别为285、240、300、438和21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3.3013/10万;全区12个街道均有病例发生,其中浑河湾、南湖街道发病率较高;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5月、12—1月为流行性腮腺炎高发季节;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24岁。结论沈阳市和平区需进一步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监测,提高防控意识,积极开展流行性腮腺炎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防控流行性腮腺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该区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2012年,深圳市宝安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数10 680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2.59/10万;全年每月均有发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5—7月和12—1月为发病高峰,男女病例报告发病率性别比为1.84∶1;病例主要发生在3~15岁(75.92%)年龄段,学生和儿童为高发人群;沙井、观澜2个街道发病率较高。结论深圳市宝安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应针对高发季节、人群和地区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张立芹 《职业与健康》2011,27(2):172-174
目的分析北京市平谷区猩红热流行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平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2003—2009年猩红热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3—2009年平谷区猩红热发病153例。2006、2007年为平谷区猩红热高发时期。2006年发病率最高,为18.24/10万;2004年发病率最低,为0.25/10万。猩红热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以中小学生(45.10%)和幼托儿童(47.06%)构成最高。男性(64.71%)高于女性(35.29%)。城区(53.59%)高于农村(46.41%)。近几年发病高峰集中在5、6月份(2个月发病占12个月中的52.94%)。结论学校、托幼机构是猩红热发病的高危环境,各级医疗保健科应针对在学习生活的群体进行经常性传染病知识培训、宣传、指导。学生、托幼儿童是防治的重点人群,卫生部门应联合教委通过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防止暴发,使平谷区猩红热发病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平谷区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杜志忠  刘志强 《职业与健康》2010,26(20):2339-2340
目的通过对手足口病疫情统计分析,掌握其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调整手足口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平谷区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报告信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区共报告手足口病780例,临床诊断病例占99.1%,其中重症病例占0.09%;发病人群以1-5岁年龄组散居和托幼儿童为主,占92.05%;男女性别比1.67:1;全年均可发病,但存在发病高峰提前和延后的可能;本年度我区聚集性发病疫情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结论依据卫生部颁发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要求,严格落实疾病监测,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群保健意识等各项防控措施,是防控手足口病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北京市2008--2012年恙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开展社区居民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利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计北京市主要疫区——平谷区社区居民恙虫病感染水平及实际感染病例数。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恙虫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利用AreGIS9.3软件展示病例的时空分布特征。在平谷区随机抽取常住人口170人,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测定人群恙虫病抗体水平,根据结果推算平谷区实际感染人数。结果截至2012年,北京市累计报告198例恙虫病临床诊断病例,患者职业主要为农民(73.1%),平均年龄(52±12)岁,男女性别比1.04:1(101:97),98.99%的病例现住址均为平谷区,此外昌平区和延庆区县各出现1例城区病例。近几年平谷区疫区范围迅速扩大,仅周边个别乡镇无病例报告。估计平谷区常住人口恙虫病抗体阳性率为14.12%,据此估计平谷区约有41142人曾感染恙虫病。结论北京市恙虫病疫情呈上升态势,人群感染水平较高,应通过多种形式在当地农村开展健康教育。此外,有必要开展社区干预研究,并根据成本效益分析结果,选择适合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武鸣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08-2012年武鸣县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84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9.59/10万,5年间出现1个历时2年的流行期,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冬季和春末夏初是该病的发病高峰期;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为1.51: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14岁人群(82.78%),学生、幼托儿童是主要的发病人群;武鸣各镇均有疫情发生,暴发疫情发生具有该病的季节性特点,发生场所均为乡镇小学。结论武鸣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水平较高,建议做好适龄儿童麻疹一风疹一腮腺炎联合疫苗(MMR)接种,并进行腮腺炎疫苗的加强免疫,保证疫苗接种率和有效水平,在流行年期间或发生局部暴发时仍应开展以腮腺炎疫苗应急接种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接种对象重点是幼托儿童和中小学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特征,探讨流行规律,为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青岛市市北区2004~2008年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合计报告腮腺炎636例,年均发病率为24.66/10万。发病率(/10万),2004年为25.57,2005年为17.39,2006年为38.58,2007年为29.57,2008年为12.33。年均发病率(/10万),男性为28.91,女性为20.38;0~2岁为65.85,3~6岁为650.26,7~9岁为422.28,10~14岁为309.59,≥15岁为6.27。全部病例中,4~7月发病的占51.26%,学生、托幼儿童分别占50.16%、35.22%。[结论]2004~2008年青岛市市北区腮腺炎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淄博市博山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博山区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博山区传染病报告系统中的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博山区报告腮腺炎515例,发病率为111.32/10万;14岁以下为873.78/10万,14岁及以上为11.73/10万(P<0.01);男性为138.22/10万,女性为84.70/10万(P<0.01);城区为194.48/10万,城郊为127.75/10万,农村为47.81/10万(P<0.01)。515例病人中,6月龄至3岁的占3.11%,4~12岁的占84.66%,13~46岁的占12.23%;小学生占64.85%,中学生占9.13%,幼托儿童占17.28%,散居儿童占5.83%,其他人群占2.91%;5~7月发病的占58.64%。有50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并发睾丸炎25例,脑膜脑炎13例,心肌炎12例,胰腺炎2例。[结论]2008年博山区腮腺炎发病率较高,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