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为聚合工艺,利用无机二氧化硅改性纯丙烯酸酯弹性乳液,使之兼有有机相和无机相的优点,制备有机-无机复合弹性乳液。分别选用3种不同形态的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硅溶胶、正硅酸乙酯和A-151)进行对比试验,考察了二氧化硅形态对聚合物膜力学性能、吸水率、光学性能、耐热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硅形态对有机-无机复合弹性乳液涂膜性能有较大影响,二氧化硅以正硅酸乙酯和A-151的加入方式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硅丙微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子乳液方法合成了平均粒径为46.12 nm、固含量约为40%的硅丙微乳液.研究了复合乳化剂用量及配比、有机硅单体(D4)和交联剂(A-151)用量对微乳液性能的影响.通过粒径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硅丙微乳液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有机硅氧烷对硅丙微乳液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引入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C-1706)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来制备高性能硅丙微乳液。着重探讨了有机硅氧烷单体及其滴加方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发现引入1.5%的C-1706可将乳液涂膜的硬度提高到7.3,并将其吸水率降低到4.2;且当采用硅氧烷的后滴加方式时,可有效抑制乳液聚合过程中硅氧烷的水解和缩合反应。此外,借助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聚合产物涂膜形态和共聚乳液的粒径及其分布,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硅丙微乳液的粒径可控制在50~70 nm之间,C-1706的引入可有效提高微乳液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往使用丙烯酸类涂料、聚丙烯酸酯乳液与有机硅树脂共混涂料成膜效果不佳,导致涂料性能较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了离子交联硅丙乳液的固化涂料性能研究。选择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的合适材料,采用离子交联聚合工艺,合成离子交联硅丙乳液。调节pH值到7~8,通过交联反应、离子交换反应和交联固化反应形成稳定的硅丙乳液。选取适量的硅丙乳液,在铝箔上进行薄膜的红外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乳液没有双键单体存在,不会出现有机硅的水解。通过研究pH值对乳液合成影响和涂膜交联度可知,在滴加硅单体前调节pH值乳液聚合稳定性较好;涂膜交联度越大,耐水性、耐溶剂性、耐污性越优异。研究结果表明,涂料固化漆膜光滑平整,膜厚为33.5μm,附着力为4B,抗弯曲程度和耐水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硅丙乳液及其硅丙外墙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了有机硅含量达20%以上的硅丙乳液及其硅丙外墙涂料。介绍了硅丙乳液及其硅丙外墙涂料的配方、制备工艺和性能指标。讨论了有机硅含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纳米TiO_2/硅丙复合乳液的光催化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纳米TiO2 /硅丙复合乳液。由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纳米TiO2 /硅丙复合乳液胶膜中纳米颗粒呈单分散状态,达到了纳米尺寸。通过分光光度分析方法,测得该膜在 200 ~400nm紫外光光波范围吸收强度大于 2 0,在可见光光波范围有明显的光吸收。杀菌实验测试结果为:该乳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达到 98%以上;该乳液胶膜对乙肝表面抗原 (HbsAg)作用 8h以后,HbsAg由阳性转变为阴性。研究表明,纳米TiO2 /硅丙复合乳液及其乳液胶膜具有显著的光催化效应,能将其吸收的光能转化为杀菌、抗病毒的化学能。  相似文献   

7.
高性能无皂硅丙乳液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无乳化剂下合成了硅丙乳液。利用丙烯酸丁酯与甲基丙烯酸(钠)制备低聚物P(BA/MANa)代替乳化剂,由于低聚物P(BA/MANa)与合成的硅丙乳液P(BA/MMA)结构中都有PBA链段,有利于两者互容,因此,在硅丙乳液合成中虽不使用乳化剂,但乳化效果更好。研究了丙烯酸丁酯与甲基丙烯酸单体配比、pH值变化对低聚物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低聚物用量、软硬单体配比、有机硅单体种类与用量、有机硅单体(KH-570)加入方式等对合成硅丙乳液性能的影响,找出了合成无皂种子乳液与无皂硅丙乳液的最佳工艺参数,合成的无皂硅丙乳液的耐候性、耐水性等性能更加优良,硅丙乳液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8.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酯类单体,配以环氧丙烯酸酯、乙烯基硅氧烷功能单体,合成了一种硅丙乳液,以此作为有机成膜物质添加至无机硅酸钾溶液中,与锌粉混合制备高附着力高柔韧性水性无机富锌涂料。通过红外光谱( FT-IR)、透射电镜( TEM)对合成硅丙乳液的形态结构进行表征;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改性后的杂化涂膜及其富锌涂层的表面形貌进行分析;使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了富锌涂层的耐腐蚀性。结果表明:经自制的硅丙乳液改性后的富锌涂层附着力 0级,柔韧性 1 mm,耐腐蚀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硅丙乳液/水泥基复合防水粘接涂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有机硅氧烷(A-174)和阴/非离子型乳化剂等为主要原料,制备硅丙乳液;然后以此为基体、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填料等为固体料,制备出一种耐水性、耐碱性、耐热性和柔弹性等俱佳的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粘接涂层。通过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该粘接涂层的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阴/非离子型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1、w(A-174)=1.5%、w(AA)=2%、硅丙乳液聚合物的Tg(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5℃和固液比为0.8时,制成的硅丙乳液/水泥基复合防水粘接涂层能够满足GB/T 23445—2009(Ⅰ型)标准中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在丙烯酸酯单体中水解的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硅丙乳液),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硅丙乳液的疏水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硅丙乳液具有稳定的核壳结构,核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树脂,壳为丙烯酸酯聚合物;硅丙乳液的疏水性较纯丙乳液强.  相似文献   

11.
石蜡一直存在难乳化、乳液稳定性差等问题。研究了以切片石蜡为原料,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选择复配型乳化剂;讨论了乳化剂用量,乳化时间,乳化温度以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石蜡乳液稳定性和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乳化剂用量为乳液总量的10%,乳化时间为70 m in,乳化温度控制在(85±5)℃,搅拌速度为1500 r/m in的反应条件下,可制备出稳定的切片石蜡乳液。  相似文献   

12.
用环氧树脂以及丙烯酸酯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共聚物乳液。讨论了主要因素对乳液稳定性及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壳型乳液最佳的合成条件是引发剂用量为0.4%、复合乳化剂的用量为4%、环氧树脂的用量为2%、核壳质量比为1/2.玻璃化温度分别为-30℃及-15℃,焙烘条件为140℃/5min.作为印花胶粘剂其弹性、手感、牢度等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和丙烯酸(AA)为反应单体,利用天然松香乳液作为改性剂,通过乳液聚合的方式制备了松香-苯丙复合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松香乳液用量和单体配比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并通过TGA、DLS、TEM对所制备的复合乳液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乳化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8%、松香乳液用量为单体质量的30%、m(硬单体)∶m(软单体)=2.5∶1时,制得的乳液呈白色泛蓝光,粒径为131 nm。成膜后,漆膜光滑透明,硬度(1H)、耐水性(接触角97.05°)和附着力(1级)等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To design an organic–inorganic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colloidal silica as the inorganic component, an acrylic resin emulsion and an organic silane hybridized acrylic resin emulsion were prepared by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The organic–inorganic composite films were prepared by blending the emulsion and the colloidal silica. The contact angles for water, gloss at 60°, and the transparencies of those films were measured. The dispersion state of colloidal silica in films was observed with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From these results, the contact angle for water of the organic–inorganic composite film obtained from the silane hybridized acrylic resin emulsio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rganic–inorganic composite film obtained from an acrylic resin emulsion. The contact angles for water in organic–inorganic composite films with colloidal silica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films without the colloidal silicas. The films prepared from silane hybridized acrylic resin emulsion composites with colloidal silicas of less than 100 nm were more hydrophilic. SEM and TEM observations demonstrated that some aggregations of the small colloidal particle silica were densely dispersed on the film surface.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101: 2051–2056, 2006  相似文献   

15.
硅油乳液的制备及乳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 000 mPa·s硅油为主要原料,研究了乳化剂HLB值与配方的选择及硅油乳液的制备中乳化方法、乳化时间、乳化温度和pH等乳化条件的选择,得到较佳工艺为w(复配乳化剂)=6%,采用剂在油中法,乳化温度70℃,乳化时间共40 min,乳化体系的pH保持在6左右.制备的硅油乳液固含量约为30%,乳液外观为均匀、细腻的乳白色黏性液体.  相似文献   

16.
复合乳化剂制备乳化炸药的热分解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T154、T155和Span80制备复合乳化剂,采用DSC-TG联用技术研究了用复合乳化剂制备的4种乳化炸药的热分解行为,用Kissinger法、Ozawa法及Satava-Sestak法计算其热分解动力学参数.通过3种方法结果的比较得到4种乳化炸药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和最概然机理函数.  相似文献   

17.
用国产原料制备尼莫地平注射乳剂,并且对其物理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其符合注射要求,主要参数有粒度分度、pH值、渗透压等.  相似文献   

18.
以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羟甲基丙酸(DMPA)及丙烯酸β-羟乙酯(HEA)为主要原料合成水性聚氨酯(PU)大单体,得到HEA封端的聚氨酯,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磷酸酯功能单体等单体,以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水性含磷丙烯酸酯聚氨酯(P-PUA)。考察了DMPA用量、引发剂用量、丙烯酸磷酸酯单体用量、MMA用量对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PMA用量、引发剂用量、丙烯酸磷酸酯单体用量、MMA用量分别为预聚体总量6.0%、3.0%~3.5%、5.0%、15.0%时,得到综合性能良好的P-PUA乳液,制得的涂膜附着力1级,涂膜耐水时间550 h,无闪蚀现象。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多步半连续滴加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具有双层和三层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弹性乳液。采用FT—IR确认了聚合物的结构,研究了乳胶粒子层数、各层单体的种类及用量对胶膜性能及应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可再分散乳胶粉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间歇法、平衡溶胀法和半连续法不同工艺制备乳液,并对不同工艺制备的乳液测试其性能.详细分析了乳液胶粒粒径的分布,不同胶粒粒径对乳液性能差异的影响。对制得的产品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用喷雾干燥法可以制得性能良好的可再分散乳胶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