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伍保祥  常兴旺 《山西建筑》2008,34(2):99-100
结合两河口水电站概况,从库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库区地震活动背景和应力条件分析入手,对水库诱发地震进行概率计算和综合要素法预测计算,预测水库诱发地震的几率和震级的大小,对两河口水电站蓄水后水库诱发地震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三峡工程水库诱发地震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面回顾三峡工程水库诱发地震问题研究的历史过程、研究手段和方法,前期研究的基本观点和结论;重点介绍依靠高精度监测台网所获得的自2003年分期蓄水以来库区地震活动的详细情况,并对所有记录的震动进行类型划分,对其分布范围、活动特征(频度、强度和时空分布等)和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通过对蓄水后地震活动状况和特征的分析,检验前期研究的认识和结论,也获得了许多新的重要信息,如大量记录到的地震属废弃矿山充水塌陷型和岩溶型,以微震和极微震为主,有明显的地域性;岸坡岩体变形也可以得到震动的记录;构造型水库地震高潮的出现明显滞后于非构造型水库地震;两类地震衰减过程都十分明显等。这些资料不仅有助于对三峡工水库诱发地震的分析预测,也极大地丰富了水库诱发地震问题研究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对三峡工程水库随着库水位抬升诱发地震的活动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在广泛、坚实地震地质工作的基础上,依靠高精度监测台网所获得的大量地震信息并对这些信息适时、认真细致地归纳、分析,对一个特定大坝工程水库诱发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测是有可能的,并全面回答了当前有关三峡工程水库诱发地震的争论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三峡水库地区与隔河岩水库地震类比及预测研究 该项成果主要用于水利电力枢纽工作的建议、水库诱发地震的成因机理地震危险性研究。通过对清江隔河岩水库诱发地震特征和两个水库库坝区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找出了两水库库坝区各种诱震条件的异同,给出了不同库段诱震活动水平、地震强度及地震对坝区的影响烈度,确定了库区遥感地震台网的布案问题进行了优化研究,提出了大动态及超宽频带的综合遥感地震台网的科学建设方案,为三峡水库蓄水后诱发地震的监测和预测、成因机理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联系人:武汉市小洪山中国地震局…  相似文献   

4.
《北京青年报》5月 2 9日报道 :类似阿尔及利亚和日本发生的大地震 ,如果发生在三峡水库附近 ,将不会对三峡大坝构成威胁。验收专家曾在大坝的混凝土上发现少数细如发丝的裂缝。有关专家介绍说 ,由于措施到位 ,这些裂缝已满足了设计要求 ,不会影响大坝的质量。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组织专家深入研究裂缝原因。三峡水库建成蓄水后是否会诱发地震 ?有关专家认为 ,有可能局部出现水库诱发地震的现象发生。到目前为止 ,全世界发生的水库诱发地震约 70至 80起 ,占世界水库的 2‰至 3‰。但随着大坝高度的增加 ,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比例也相应增加 ,坝…  相似文献   

5.
水库诱发地震机理的研究目前还停留在定性的层面上,没有进行系统的理论推导和计算。本文从岩石水力学观点出发推导了水体荷载、孔隙水压力和水岩物理化学作用诱发地震的数学模型,并以丹江口水库为例进行了计算,得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规律,为水库诱发地震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城市大型地下空间结构引领着未来地下工程开发的新趋势,其抗震性能已成为工程及学术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数值仿真分析的计算结果,提出了适合大型地下空间结构的地震风险评估体系,首次构建了评估指标,利用权重系数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评估项目实践,采用模糊语言描述进行了风险等级的划分,进而建立了适合地下结构地震风险评估的控制流程并进行了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数值仿真分析的地震风险评估体系能够直观地呈现结构地震破坏机制,有效地进行风险溯源,从而给出合理的风险等级和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获得满意的风险评估结果。地震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为城市大型复杂地下结构的地震风险预测相关指南规范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
王文山 《山西建筑》2012,38(18):246-247
以某水利枢纽水库诱发地震监测为研究背景,根据库水位变化规律和水库台网观测到的地震活动的不同特征,分四个阶段对地震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库坝区地质相对稳定,但应长期观测的结论,从而为水库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丹江口水库从1967年到1987年的水位及其变化幅度与地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水库蓄水后的诱发地震主要沿丹江断裂分布,并且主要集中在该断裂经过的碳酸盐岩区,说明库区岩石的渗透性,对诱发地震有重要影响;注意到当库区的水位增加到新的较高水位时,常常会引发新的较高等级的地震,并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表明孔隙水压力是该库区诱发地震的诱震机制。预计,当丹江口水库二期工程施工完毕,水位增大到170m时,很可能会引发M4级以上地震。根据Roeloffs建立的计算扩散孔隙水压力公式编写一维程序,计算了4个地震震源处的孔隙水压力大小及其日变化率,发现诱发地震时震源处的孔隙水压力约为几百千帕,该值远远低于围压及围岩的强度,表明该区域在蓄水前应处于饱和、临界应力状态。诱发不同强度地震所需要的孔隙水压力大小不同,并且与库区断层的岩性相关。诱发M2级以上的地震的孔隙水压力阈值应在100k Pa以上。孔隙水压力的日变化率值很小,即使在库水位有较大波动时也没有明显上升,表明水位变化幅度与诱发地震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
地震滑坡的滑距预测问题是滑坡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发生于2008年的汶川地震在西南地区诱发了多处滑坡灾害,文章以汶川地震诱发的一例切层迹象明显的岩质滑坡为例,利用离散元软件Udec模拟了斜坡在地震中的滑移过程,模拟所得到的滑距与野外调查所得滑距相对误差较小,说明滑距预测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这为地震滑坡的滑距预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地震诱发滑坡的概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地震是1个典型的随机过程,地震强度、震中位置及地震频度等都具有不确定性。目前,地震滑坡初判准则中,对地震滑坡只做了确定性分析,而没有考虑地震的随机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地震诱发滑坡初步预测的概率分析方法,并详细推导了评价地震滑坡危险性的概率函数。  相似文献   

11.
水库区滑坡涌浪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蓄水以来,三峡水库发生了多起滑坡涌浪灾难性事件。滑坡涌浪灾害的增多推动着水库滑坡涌浪风险评估的发展。系统阐述专项水库滑坡涌浪风险评估的目的、内容和对象,定义滑坡涌浪风险评估相关概念,并构建风险评估范围界定、涌浪危险性分析、易损性分析、涌浪风险估计和涌浪风险划分5个分析步骤的水库滑坡涌浪风险评估技术框架。以三峡库区巫峡板壁岩崩塌隐患点为例,展示典型水库滑坡涌浪风险评估流程及每个步骤的产品。板壁岩涌浪主要承灾体为河道船只,停泊船只的可能最大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3万元,航行船只的可能损失数量为2艘。长江河道有约3 km为板壁岩涌浪的高风险区域。定量化的滑坡涌浪风险评估体系有利于圈定涌浪灾害的风险点或区域,也有利于多个滑坡涌浪的风险排序。  相似文献   

12.
黄河小浪底水库环境工程地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琦  陈东亮 《土工基础》2003,17(3):69-71
黄河小浪底枢纽主体工程于1999年10月25日下闸蓄水。蓄水后,随着库水位的升高将引起库区水文地质条件的一系列变化,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就水库诱发地震、岸坡变形破坏、水库渗漏、水库浸没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核电厂抗震安全评估受到广泛关注。地震概率风险评估方法是核电厂抗震安全评估方法之一。该文针对地震概率风险评估方法进展做了全面综述:首先介绍核工程领域地震概率风险评估方法的发展历史;并总结核电厂地震概率风险评估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然后论述三种改进的地震概率风险评估方法:基于SMA的地震概率风险评估方法、基于性能的概率地震风险评估方法和先进的地震概率风险评估方法;最后对全文做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岩土工程界》2004,7(8):9-9
根据2004年9月1日起即将施行的<地震监测管理条例>,下列建设工程应当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1) 高100米以上、库容5亿立方米以上,且可能诱发5级以上地震的水库; 2) 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严重次生灾害的油田、矿山、石油化工等重大建设工程.<地震监测管理条例>还规定:核电站、水库大坝、特大桥梁、发射塔等重大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强震动监测设施.国家鼓励利用废弃的油井、矿井和人防工程进行地震监测.  相似文献   

15.
论水库地震     
水库地震是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地震,是环境地质中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据胡毓良统计,全世界已发生的水库地震达八十多起,震级(Ms)在2.0—6.5级之间。其中震级≥4.5级的28起,分布在16个国家(其中在我国有10起)。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水库地震往往发生在历史上地震活动微弱的地区,而且多数水庠地震并未对水工建筑物造成危害。洲如其中3个大于6级的水库地震并没有造成火坝的崩溃。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水库地震的史例不少,有必要从实践和理论上研究。水库地震可以看作是:在一定的地质力学环境下,在岩石动力、地下水动力的联合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地壳运动形式。为此,加强库区周用的观测网,结合模型和数学模拟实验米作水库地震的预测,是一条可行的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隔河岩水利枢纽水库蓄水 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分析了隔河岩水利枢纽水库岸坡的现场监测成果,论述了由于水库蓄水而诱发的地震。库水对岩体浸泡软化、冲刷、掏蚀并改变滑坡体的水文地质条件,使岸坡的抗滑能力大大削弱,严重影响岸坡的稳定。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在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重视对岸坡稳定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水库大坝地震后特别检查(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可以不同方式对水库大坝造成破坏:①强烈的地振动;②坝基沿断层或其他间断面的位移;③水库内断层活动引起波浪使大坝失去超高;④岩体向水库运动形成冲击波。大地震影响的范围较广,可能影响的水库大坝数量也较多,如2001年发生的印度Bhuj地震,有240多座水库大坝(主要为小型的土石坝)因遭受破坏而需要除险加固。另外,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8级地震,有1580多座水库大坝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2008年6月14日日本Iwate-Miyagi Nairiku7.2级地震发生后,对其涉及的134座水库大坝进行了地震后特别检查。通常,负责大坝安全的部门需要通过调查对震损水库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估,进行调查时最好使用检查表。2008年国际大坝委员会对使用了20a的地震后水坝检查导则进行了全面修订,其中包括土石坝及混凝土坝的震后检查表。介绍了导则修改后的特点,并希望提供的检查表不仅应用于水库大坝的震后检查,也可应用于水库大坝一般检查。  相似文献   

18.
黄河龙羊峡水电站工程地质勘察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羊峡水电站是黄河上游第一座梯级电站,坝高库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勘察主要完成于上世纪80年代,本文介绍了该水电站区域稳定性与水库诱发地震、近坝库岸稳定与滑坡涌浪、坝址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主要内容与经验。  相似文献   

19.
<正>瀑布沟水电站是实施大渡河"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战略的第一个电源建设项目,是国家"十五"重点建设项目,也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如今的瀑布沟水电站大坝巍然屹立,萝卜岗新城灯火明耀,汉源湖风光灿烂,汉源城处处新貌,雅西高速穿湖而过,环湖公路蜿蜒迤逦,乃一副人间仙境!而就在5年前,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城及瀑布沟水库周边的人们还在为瀑布沟水库建设和蓄水产生的"水库诱发地震"而忧心呢!  相似文献   

20.
汶川8.0级地震对典型高坝结构安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汶川8.0级地震具有震级高、震源浅、破坏性强和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等特点。在对震区高坝灾情归类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典型的不同坝型高坝,包括宝珠寺重力坝、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紫坪铺面板堆石坝等工程,从大坝距发震断裂距离、大坝基础处理及大坝结构类型的抗震性等因素对大坝结构安全的影响展开分析研究。结合在建的一批300 m级高坝,对抗震设防标准、水库诱发地震等问题进行讨论。结果表明:(1) 现行大坝抗震设计是可行的,300 m级高坝工程抗震能力仍需深化研究;(2) 大坝工程基础、抗力体经合理加固后,增强了岩体结构的整体性,可有效提高大坝及基础的抗震能力;(3) 高坝应急预案的设计与管理,流域性统一公共水电工程灾害应急平台建设有待加强;(4) 对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需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