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微波技术处理受Cr6+污染的土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微波高压密封法对受Cr6+污染的土壤样品的消解,研究了微波消解中如试剂种类、压力控制、消解程序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消解条件。并对样品进行微波消解法与常规消解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两者处理结果无系统误差,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43%,加标回收率为97.5%~99.0%。因此,与常规消解法相比,微波消解法加热快、升温高、消解能力强,大大缩短了溶样时间;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回收率实验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节省电的消耗,降低分析成本。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波消解方法消解催化剂样品。将催化剂样品置于密闭容器内 ,加入一定量的 1∶1硫酸和少量氢氟酸 ,放在微波炉内进行消解。详细考察了微波消解酸的用量 ,消解时间 ,功率和压力对消解效果的影响 ,选择了微波消解的最佳工作参数。用常规分光光度法测定催化剂中磷含量 ,其相对误差小于 3.9% ,相对标准偏差 (n =5 )小于 3 .2 % ,与常压溶样方法测定的结果吻合。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省时 ,省酸 ,操作简单 ,能减少环境污染 ,改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5种不同土壤样品进行甲烷降解实验筛选出甲烷降解率最高的稻田土壤样品,并从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具有高效降解甲烷能力的甲烷氧化细菌L08.通过对菌种接种量、pH、培养温度、培养方式等条件的研究,得到菌株的最优生长条件:培养温度35 ℃,pH 7.0;菌液接种量4.0 %(体积分数),甲烷含量为10 %(体积分数),测定其生长曲线,为甲烷氧化细菌降解甲烷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服装厂有机染整废水化学需氧量的微波辐照法快速测定,考察了微波功率、辐照时间、温度、压力、酸度及氯离子浓度等因素对CODcr测定结果的影响。与标准K2Cr2O7回流法比较,测定结果用F检验法及t-检验法分别进行检验,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而本法样品处理时间由2h缩短为5min,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服装厂有机染整外排废水的水样,在300~105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方法的相对偏差在-5 7%~0 9%之间,对CODcr值在300~500mg/L的标准水样方法的相对偏差在1 0~2 3%之间,测定标准样品时与标准值之间的相对偏差在1 0~1 6%之间,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108 3%~95 0%之间。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样品测定既不受环境污染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适用服装厂大批量的染整废水样品常规控制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去除土壤中的石油类污染物,采用热化学洗脱方法针对某油田采油区原油污染土壤进行了相关研究,分析了土壤中的石油烃含量,通过洗脱实验探究了温度和时间对石油污染土壤洗脱效果的影响,研究了固液比、震荡转速和无机盐助剂等因素对洗脱实验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表面活性剂中SDS溶液对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当洗脱温度为60℃、震荡时间为60 min、固液比为1∶5、震荡转速为150 r/min时,SDS溶液中添加硅酸钠助剂可使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率达到51%.固液比与震荡强度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土壤中的石油烃去除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去除土壤中的石油类污染物,采用热化学洗脱方法针对某油田采油区原油污染土壤进行了相关研究,分析了土壤中的石油烃含量,通过洗脱实验探究了温度和时间对石油污染土壤洗脱效果的影响,研究了固-液比、震荡转速和无机盐助剂等因素对洗脱实验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表面活性剂中SDS溶液对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当洗脱温度为60 ℃、震荡时间为60 min、固液比为1∶5、震荡转速为150 r/min时,SDS溶液中添加硅酸钠助剂可使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率达到51%.固-液比与震荡强度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土壤中的石油烃去除率.  相似文献   

7.
土壤重金属测定中不同消解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别用微波消解、电热板-坩锅消解、干灰化法3种方法进行土壤标准样品的前处理,然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Cu、Zn、Pb、Cd、Cr的含量。结果表明,微波消解能将土壤样品完全消解,且高效、快速、准确、污染少,优于其他方法。同时通过实验,进一步确定了微波消解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8.
植物中重金属含量测定是研究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内迁移、富集的基础.采用湿法消解玉米植物叶片样品,其消解液中的锌、铜、铅、铬和镉5种重金属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简便、准确,玉米植物叶片中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4%;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铅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铬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8%;镉的相对标准偏差为7.7%.方法的加标回收率锌为80.3%-85.1%;铜为81.1%-82.0%;铅为91.3%-94.7%;铬为88.7%-90.7%;镉为83.3%.该法适用于玉米植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微波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汽油中的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波消解方法消解汽油样品。详细考察了微波消解样品用量、酸种类及用量、消解时间、功率和压力对消解效果的影响,并应用正交设计选择了微波消解的最佳工作参数,建立了用微波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汽油中铜的方法,与常压溶样方法测定结果吻合,且两种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7.3%~101.5%。微波法的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1.45%,比常压溶样法小,符合企业产品精密度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该法样品用量少,省酸,操作简单,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0.
微波辅助分光光度法测定普钢中的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消解系统消解普钢样品,考察了微波消解时酸体系的选择,消解时间、功率和压力对消解效 果的影响,选择了微波消解的最佳工作参数。利用萃取法对样品进行了分离,消除了铜、铁、锰离子的干扰。用分光 光度法测定普通合金钢中镍质量分数,其相对误差小于2.67%,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3.72%,而微波消解方法 的相对误差小于1.67%,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1.24%,其值均小于常规溶样法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低温两步法对1,4-双(1,4-二氨基)苯氧基苯(TPEQ)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含醚二胺)与4,4′-六氟亚异丙基-邻苯二甲酸酐(6FDA)(含氟二酐)分别进行了二元共聚和三元共聚,而且对共聚物分别进行了高温环化和化学环化,考察了其物性并采用FT-IR、1H-NMR、DSC、TGA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有产品都具有良好地溶解性、耐热性和加工性能;不仅溶于DMF,还能很好的溶于低沸点溶剂三氯甲烷、四氢呋喃;Tg在220.9℃以上,Td在429℃以上,5%热损失的温度多在462℃以上,Tm在550℃以上。其中经高温环化的的三元共聚物(n(TPEQ)∶n(ODA)=3∶1)具有最好的综合性能:粘度1.065,Tg241.7℃,Td506℃,T5%488℃,拉伸强度108.81 MPa,可适用于激光约束聚变(ICF)实验用靶的自支撑膜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为了将代理模型应用于核工程反应堆热工水力现象中,以再淹没现象为研究对象,构建代理模型,并通过控制实验参数的数量,来化解精度与效率之间的矛盾。首先使用拉丁超立方方法抽取输入样本,并通过RELAP5建模获取输出样本,由MATLAB分别构建RBF神经网络代理模型和Kriging代理模型,对包壳峰值温度(PCT)进行拟合。然后分析比较了2种代理模型的拟合结果,发现2种代理模型的相对误差值均小于0.15%,均适用于再淹没现象;Kriging代理模型的拟合精度高于RBF神经网络代理模型。  相似文献   

13.
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集油能耗迅速上升,如果开展常温集输可节约成本,带来一定的企业效益。为判断管道能否进行常温集输,根据现场实测数据,构建并修正水力热力计算模型,进行水力热力耦合计算,确定了管道的常温集输半径,并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对常温集输半径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研制常温集输半径图版,为地面常温集输工作提供指导。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水力热力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该管道的压降、温降,其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9.42%、5.31%;对常温集输半径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为起点温度、起点压力、产液量;利用以上三个因素绘制的图版为管道能否实施常温集输提供了依据,当不能常温集输时,可以通过查询图版确定管道起点所需的温度压力。  相似文献   

14.
对一种经典的导热系数测试法——周期热流法进行了改进。结合相关文献,对其测试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2种传统的分析解法进行了修正。利用精密的电子仪器及先进的数据采集设备,设计开发了一套金属及合金导热系数测定装置,解决了采用该法测试时难以得到较为理想的正弦或余弦温度波这一难题,减少了测试误差。通过对几种金属及合金的测定,与经典实验数据比较,发现最大误差不超过4%,测试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不同因素对竖直U型地埋管管群传热特性的影响,以竖直U型地埋管周围土壤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非稳态传热物理数学模型。在试验验证和单井的研究基础上,以1 a为研究周期,分析了地埋管管群排列方式、热泵蓄取功率比以及土壤类型对竖直U型地埋管管群周围土壤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钻井间距一定时,地埋管排列方式对地埋管管群周围土壤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很小;在热泵运行时间一定时,土壤热扩散系数越大,钻井间土壤温度重叠区域越大;土壤导热系数越大,土壤温度波动幅度越小;蓄取功率比越小,土壤热失衡越严重;对于冬季热负荷较大的地区,可以适当地提高热泵蓄取功率比。所建模型得出的土壤温度值与试验值吻合度较好,其最大误差为14.2%。  相似文献   

16.
光催化降解甲醛的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固相光催化反应器,研究了包括相对湿度、甲醛初始质量质量浓度、温度和臭氧量对甲醛气体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相对湿度为30%左右,较低的甲醛初始质量质量浓度,其光催化降解率较高.但单位催化剂上甲醛去除负荷是随甲醛初始质量质量浓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少变化.温度的升高有利于甲醛的降解.甲醛的降解率随着臭氧量的增大明显升高,且臭氧与光催化氧化工艺具有协同作用.动力学研究表明,甲醛光催化降解反应可用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方程来描述,在所研究条件范围内,甲醛光催化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7.
环境中石油烃污染物组分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硅胶/氧化铝层析柱分别对原油及污染土壤中的油组分进行了分离,得到了胶质和沥青质、饱和烃、芳烃和极性物等组分,回收率达90%以上;通过气相色谱法(GC)和重量法对受污染土壤和水体的石油烃(TPHs)所进行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以20^#柴油为标准油,用GC法对水相中低浓度石油烃含量的测定效果较好;而用重量法测定受污染土壤中的油含量可以满足对环境样品的要求,利用GC图判别原油烃的指纹特征对于分析原油组成在环境中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Kohlrausch的离子独立运功定律,提出用电导法审查水中含盐量的公式,经审查几个电厂的生水含盐量,其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小于5%,与重量法审查相符合。经多样品t检验法检验,与重量法无显著差异。该法在快速、操作简便等方面优于重量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酸碱中和单点滴定法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进行了讨论。已导出滴定一元、二元弱酸单点法计算公式。讨论了滴定剂加入量与单点法测定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已用本法对试样、标准样品和标准溶液进行了一百多次测定,用HX—20微机处理数据,测定结果相对误差一般小于0.1%,相对标准偏差在0.2%左右。  相似文献   

20.
选用大庆减压渣油和单家寺、欢三联及胜利直们沥青为试样,考察了冰点降低法(Cryosoopy)测定渣油和沥青分子量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重复测定分子量数据的标准偏差小于65,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小于10%;与蒸汽压渗长期透法(VPO)相比,测定分子量数据的相对误差小于10%。可用于测定渣油和沥青的分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