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箭叶淫羊藿及近缘种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对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及近缘种进行了分类研究。将箭叶淫羊藿光叶变种E.sagittatum var.glabratum、宽序变种E.sagittatum var.pyramidale,毡毛淫羊藿龙头虎变种E.coactum var.longtouhum并人天平山淫羊藿E.myrianthum;描述了2个新变种,即贵州淫羊藿E.sagittatum var.guizhouense和剑河淫羊藿E.myrianthum var.jianheense;确认毡毛淫羊藿E.coactum为一独立种。  相似文献   

2.
箭叶淫羊藿及近缘种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箭叶淫羊藿Epimediumsagittatum及近缘种进行了分类研究。将箭叶淫羊藿光叶变种E sagittatumvar glabratum、宽序变种E sagittatumvar pyramidale,毡毛淫羊藿龙头虎变种E coactumvar longtouhum并入天平山淫羊藿E myrianthum;描述了2个新变种,即贵州淫羊藿E sagittatumvar guizhouense和剑河淫羊藿E myrianthumvar jianheense;确认毡毛淫羊藿E coactum为一独立种。  相似文献   

3.
对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及近缘种进行了分类研究.将箭叶淫羊藿光叶变种E.sagittatumvar.glabratum、宽序变种E.sagittatum var.pyramidale,毡毛淫羊藿龙头虎变种E.coactum var.1ongtouhum并入天平山淫羊藿E.myrianthum;描述了2个新变种,即贵州淫羊藿E.sagittatum var.guizhouense和剑河淫羊藿E.myrianthum var.jianheense;确认毡毛淫羊藿E.coactum为一独立种.  相似文献   

4.
通过探讨植株性状与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度,为淫羊藿药材道地性研究、种质资源保护及野生抚育、优良品种培育提供依据。对40个种质产地野生粗毛淫羊藿和巫山淫羊藿植株性状及土壤因子进行测定,用手持GPS基准定位仪记录各产地相应海拔、经度和纬度并通过查询各产地气象部门获取气候因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淫羊藿性状与环境因子进行分析,并对各产地居群植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和变异性分析。淫羊藿植株性状与其对应环境因子存在密切关系,其中影响巫山淫羊藿各性状的关键因子为7月均温,影响较大的因子为海拔、纬度。影响粗毛淫羊藿整体性状的主要为纬度、无霜期、年均日照时数、海拔,相对土壤因子,气候因子对粗毛淫羊藿性状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选择适宜环境,可加快植株的生长发育,益于淫羊藿药材的种质。  相似文献   

5.
应用除趋势对应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对中国境内十大功劳属(Mahonia)和淫羊藿属(Epimedium)植物的分布式样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境内十大功劳属植物可分为西南一华中区、华南区、华东-华中区和热带区,以中国特有成分为主,其次为东亚成分和热带亚洲成分,分别占中国十大功劳属植物总数的90.63%、3.13%和6.25%;四川、云南、广西是中国十大功劳属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中国的淫羊藿属植物可以分为西南-华中区、北方区、华东区、东北区和东南区,除朝鲜淫羊藿(E.koreanum)呈现东亚分布式样外,其余均为中国特有种;四川、湖北、贵州是中国淫羊藿属植物的多样性中心.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部分市售淫羊藿药材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抽样检测证明:不同地区淫羊藿药材成分含量差异极显著,淫羊藿苷、朝藿定A、B、C四种成分总含量在1.49%~6.96%之间,总黄酮变异在4.15%~9.66%之间.部分药材四种黄酮总含量和总黄酮含量低于药典标准.在不同地区采集的药典规定的五种淫羊藿药材在成分组成和含量方面差异极显著,四种黄酮总含量变异在2.08%~5.38%之间;以巫山淫羊藿为例,不同产地和同一产地的巫山淫羊藿药材个体间在四种黄酮组成上有明显差异,在四种黄酮总含量和总黄酮含量上差异极显著.因此,淫羊藿药材标准化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①对野生资源进行系统地调查和评估,筛选活性成分相关的优良遗传资源;②进行种质改良,培育优良新品种,推进中药材品种标准化;③研究适宜的栽培条件和栽培技术,为GAP基地建设和中药质量标准化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2000版中国药典中收录5种淫羊藿属植物入药,即传统中药淫羊藿.近年来对该属植物的研究在植物分类、化学成分提取分析和药理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综述了淫羊藿属植物分布、化学成分、主要药效成分检测方法以及提取工艺、栽培和采收,并对中药淫羊藿在增强免疫机能、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等方面的药效作用进行了简单概括.鉴于淫羊藿属植物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而我国淫羊藿属资源丰富,建议从植物发育生理、代谢过程,以及中西医结合等方面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开发,以期更好的利用淫羊藿属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陕西省略阳淫羊藿野生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其资源总量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略阳县淫羊藿野生资源总量为31064.21吨,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099m海拔范围内,以横现河、金家河等地区最为丰富。该县淫羊藿野生资源较为丰富,开发潜力大,可以进行适度的开发利用。同时,应该重点在该县横现河、金家河等地区发展淫羊藿的人工种植,最佳海拔为800-1099m之间。  相似文献   

9.
本品为小蘖科植物(心叶)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et Zucc.)Maxim、茅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 T.S.Ying或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干燥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10.
从药用植物种类和地理分布、药材质量控制、生物学特性与生理生态研究、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系统学研究、保育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几方面展开综述,回顾了淫羊藿属植物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这对建立农林复合体系,开发淫羊藿中药资源和加强淫羊藿野生资源保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贵州毛莨科植物种类与分布补遗(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顺志 《贵州科学》1995,13(1):29-34
本文对贵州毛莨科植物31种变种1变型的产地进行了增补,其中金沙人字果Dichocarpum dalziellii var.jishaense D.Z.FuetS.Z.He为新变种,獐耳细辛属为新记录属,南川升麻、川鄂獐耳细辛、褐鞘毛莨为新记录种,类叶升麻属、升麻等为贵州植物志未记载的属、种和变种。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水资源生态足迹评价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最关键的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依据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原理和模型,对贵州省2001—2012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指数平滑法对贵州省2013—2016年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2001—2012年间贵州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贵州省历年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均大于生态足迹,存在一定的生态盈余,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情况较好;2013—2016年贵州省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2013年人均生态承载力略微下降,水资源仍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但生态盈余量有所减少。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应该充分考虑贵州省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调度、利用水资源,促进贵州省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贵州省旅游业表现出了"井喷式"的发展势头,但是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略显滞后。贵州省拥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其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多样。发展贵州省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具有践行党的十九大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应用价值;具有深化地区旅游资源发展和助推经济发展的价值。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是贵州省发展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4.
选取贵州省为研究样本,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空间探索性分析(ESDA)、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借助Open GeoDA、ArcGIS等工具从时空两个视角分别探究贵州省旅游经济时空演化特征以及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 2009年-2018年贵州省各市州间旅游经济差异明显且总体差异上有扩大趋势,旅游经济发展非均衡性格局特征明显.2) 整体上贵州省东南部各州市旅游经济发展优于西北部地区,空间结构实现了从“贵阳-黔东南”双核结构向“贵阳”单核结构的转变,贵阳市“一枝独秀”的发展趋势日益凸显.3) Moran's I为正且随时间推移呈现出波动下降的演变趋势,局部自相关随着时间的变化,H-H型的市州数量变少,L-L型市州数量先增后减,L-H型数量从无到有,旅游经济发展表现出离散型发展趋势.4)旅游资源、接待能力、交通条件、科技创新、政府投入、人力资源和经济水平对山地省区旅游发展均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空间回归模型SLM检验发现,政府投入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调控力表现最为强劲,人力资源、旅游资源和经济水平等动力因素保持持续正向驱动,科技创新助推智慧旅游建设由负转正,交通条件因区域协作不充分转为负向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山地造就了多样化的生物和人文资源,其封闭与落后又促使了历史遗留资源的厚重成分的储存,横纵两向共同促进了贵州在传统知识保护上显著的资源优势,资源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又造就了其在传统知识保护上的战略优势.当传统资源已经普遍稀缺,储量丰富的贵州应该积极争取传统知识保护的主动权,创设符合自身利益的机制,构置并逐渐扩张权力范围,把资源的潜在价值转化为实际的市场价值,提高传统知识对当地福利增量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德夯风景区淀粉、油脂植物资源的情况,对于合理保护和利用其资源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贵州野菜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富寿 《贵州科学》2000,18(3):234-237
贵州野菜资源极为丰富,维管束类野菜共有118科334属589种。食用真菌有29种72属241种。许多种类营养价值高,有的还有良好的药用价值。约300种野菜分布于全省各地,有的仅局部分布于某区域。虽然本地人有丰富的食用野菜经验,但野菜的开发利用多不成规模,其科研和开发仍存在不少问题,资源未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因此,充分认识野菜的资源优势和应用价值,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利用野菜资源,对于发展贵州山区经济,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调查研究证明:贵州省务川县至今存在着较丰富的野银杏种质资源."丰乐镇张家山典型野银杏森林群落"的发现,为中国野银杏存在的事实提供了可靠的样地物证;黄洋坪廖家村"以雄树群为主体的野银杏残存群落",首次揭示了"野银杏群落学性比配搭及水平分布"的特殊性;在全县范围内,以十二盘为代表的野银杏残存群落、残存树群、残存树丛、残存孤立木及孤立木桩篼迹地等演替系列的普遍存在,表明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存在过大面积古银杏森林群落.该森林群落至今处于"逆向演替"过程之中."逆向演替"的基本规律是从大(面积)到小、从小到弱到无,直到消亡.同地球天然植被"逆向演替"规律完全一致.至今存在的古银杏残存群落、残存树群、树丛、特大孤主木及孤立木桩篼迹地,大部是古森林银杏群落"逆向演替"不同阶段的残余部分.具有明显的群落形态学演变特征和识别价值.有力证明贵州省务川县是中国野银杏的故乡和现代保留地.  相似文献   

19.
根据文献记载以及对采自贵州省各县市地萼苔科Geocalycaceae植物标本(300余份)的鉴定,经统计贵州省地萼苔科植物现有18种l变种,其中中华裂萼苔Chiloscyphus sinensis、爽气裂萼苔C.fragrans为贵州新记录.根据各个种的形态特征,编制了该科的分种检索表,并对新记录种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  相似文献   

20.
调查了贵州省畜禽寄生蜱的种类.发现贵州禽畜寄生蜱种类2科4属15种,其中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二刺血蜱Haemaphysali bispinosa为贵州省禽畜寄生蜱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