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ASME第XI卷和RSE-M是国际上影响力最大的核电站在役检查规范。本文就ASME第XI卷(2001版)和RSE-M(2005修订版)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梳理了主要的不同点,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核电厂设备役前和在役检查时,对核级焊缝中检测出的缺陷需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严格的分析评价,以保障核电机组的安全运行。描述了在役检查缺陷显示的通用处理流程,分别以ASME规范和RSE-M规范为例,就缺陷的性质判定、尺寸归一化、相关性和验收等方面开展分析,并对两个规范间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RSE-M规范、ASME规范第XI卷和CPR1000对蒸汽发生器管板一侧和二次侧环缝及R区超声检测的规定。结合CPR1000蒸汽发生器管板一次侧和二次侧环缝及R区力学分析结果,认为根据力学分析结果来规定超声检测区域和检测频度较合理。  相似文献   

4.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涡流检测对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由于传热管存在的缺陷大部分为降质缺陷,且较常见的类型为体积效应较小的缺陷。RSEM规范中要求涡流检测可以发现体积为1mm3的缺陷,对涡流检验系统的能力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其检测能力可以满足国际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核电站一回路部件由于长时间受震动、高压、高温、高辐射等因素的作用,容易产生各种危害性缺陷。针对核电站一回路水压试验,参照RSE-M压水堆核电厂核岛机械设备在役检查规则的相关要求,开展了水压试验期间的泄漏进行声发射检测,对一回路系统的相关焊缝进行了监测。  相似文献   

6.
起重机梁活性缺陷的声发射信号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起重机梁缺陷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和发展规律。采用模拟梁加载试验,获得梁上人工裂纹萌发和扩展过程的声发射信号。通过经验模式分解方法分析出不同载荷和裂纹扩展过程的声发射频率特征。结果表明,起重机梁活性缺陷声发射信号为突发性信号,每一事件声发射所含频率成分复杂。一般裂纹萌发时的声发射信号频率较低;随着裂纹的发展,频率逐渐增高,缺陷频率范围约为25~160 kHz。该研究为起重机械活性缺陷的声发射检测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RCC-M规范作为世界范围核岛建造继ASME规范的第二大体系,在我国核岛设备国产化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际标准(ISO)与欧洲标准(EN)趋同,而我国国家标准(GB)也渐渐向欧标靠拢,而RCC-M规范2007版引用的支撑标准已逐渐由法国国家标准(NF)向欧标(EN)靠拢。因此,可以断言,RCC-M规范对我国核岛主设备建造标准体系的建立,将起着指导或主要参考作用。RCC-M第III卷中的无损检测部分介绍了7种无损检验方法,其中既引用了EN无损检验方法标准,也体现了不同,针对主设备的特点阐述详细,所以相比ASME规范,RCC-M和EN还具有一定的理论学习价值。RCC-M规范第Ⅲ卷无损检测部分主要适用于制造检测。核岛主设备役前检测和在役检测方法也主要引用本部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简述了声发射的原理及其测量技术。接着对声发射分析方法在淬火、回火和退火等几个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评述和分析研究。马氏体形成时出现强度可测出的信号,奥氏体→铁素体(珠光体)的相转变则不能发生可测出的信号。声发射信号强度与组织形态有关,碳含量高时形成片状马氏体的声发射活性比形成板条状马氏体要强。马氏体回火时不出现可测出的信号。声发射分析对于探测退火时裂纹的发生及其扩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与其它无损检测方比法较起来,声发射分析的特点是,它不仅可作最终检验,而且可以用少量的传感器进行连续监测,这种方法对于大型构件具有特殊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9.
ASME规范中圆形缺陷的评定、验收参照第Ⅲ卷中的附录Ⅵ,国内圆形缺陷的评定多采用GB/T3323-2005中"点数换算"的方法,并划分级别,一般按Ⅱ级验收。通过对ASME规范中可验收的圆形缺陷用GB/T 3323-2005中"点数换算"的方法进行评定,且按Ⅱ级验收,比较两者圆形缺陷评定、验收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声发射、磁记忆检测技术与常规无损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400m^3氧气球罐进行在线检验,得到了400m^3氧气球罐典型案例的检测方案和检测数据。结果表明,采用声发射、磁记忆检测、联合超声和磁粉检测可以实现氧气罐的在线检测,磁记忆榆测技术可以检测到内部非超标缺陷影响形成的应力集中,声发射技术评价缺陷的活性,常规超声检测可能存在表面缺陷漏检的情况,声发射、磁记忆检测弥补了常规无损检测方法的不足。容器加压声发射检测中不活动缺陷和活动缺陷的磁记忆信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张忠政  巩建鸣  梁华  蔡文生  崔强  邵峰 《无损检测》2010,(2):143-145,148
为缩短检验工期与减少保温拆除费用,应用声发射技术对大型焦炭塔进行了检测,并采用常规无损检测方法对声发射检测结果进行了复验。结果表明,声发射检测与常规无损检测方法发现的缺陷位置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证明声发射检测方法在焦炭塔缺陷检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类似大型石化设备声发射检测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与旧法规(2001版)比较的基础上介绍ASME压力容器法规第五卷2002补遗中有关超声波检验方法的内容,重点介绍第四章焊缝超声波检验方法,包括缺陷尺寸的测定、耦合剂、温度控制、扫查方向、校准试块、几何反射信号的辨别和缺陷显示以及管道及管焊缝的超声波检测。新法规焊缝检验技术要求更加明确、具体。  相似文献   

13.
来诚锋  虞宏 《无损探伤》2012,36(2):23-25
介绍了ASME锅炉压力容器法规中有关承压设备焊接接头射线检测的一些重要规定,并针对ASME规范与JB/T4730标准中有关射线照相验收标准中的主要区别作了对照,主要对对接焊接接头中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条形缺陷以及圆形缺陷在两标准中的质量要求做了详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包层是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的关键部件之一。包层中第一壁界面脱粘是其主要的损伤形式之一,因此包层脱粘缺陷检测对ITER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声发射技术对ITER包层脱粘缺陷的产生和扩展进行检测,以双层板为对象,进行了双层板脱粘声发射检测试验;提出了区域定位法和最小二乘法多传感器的组合定位方法,实现了对脱粘缺陷的有效定位;验证了声发射检测方法对ITER包层脱粘缺陷检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无损检测》2015,(2):50
2013版的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已于2013年7月1日发行。现多数规范卷册的中译本已经出版,为了帮助ASME规范用户和相关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执行新版规范,提高实际应用水平,本刊拟于近期推出"ASME2013NDE规范评析"专题,主要对ASME规范(2013)第Ⅴ卷《无损检测》内容进行评析,现特向锅炉和压力容器等  相似文献   

16.
曹怀祥 《无损探伤》2001,25(4):37-38
简要介绍了球罐检验中采用声发射技术的检验方法和结果评定,论述了声发射检测用于球罐检验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曹刚  柳祥梅 《无损检测》2009,(8):619-621
国内外涡流检测标准通常规定通孔缺陷的信号相位为40°左右。但是在实际换热器管检测中发现,泄漏缺陷信号的相位大到105°左右,小至25°附近,若使用常规的相位一缺陷深度曲线进行评定,将导致缺陷深度的误差很大。分析了相关文献以及实际检测中通孔信号的涡流检测相位规律,发现通孔类缺陷的检测相位与孔径和壁厚等体积因素有关。若通孔的金属流失量大,则相位超前;若金属流失量小,则相位滞后。在使用涡流方法检测管道时,应该结合缺陷信号的幅值和相位信息,才能准确综合评定缺陷深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锅炉所存在的泄漏缺陷,提出了一种声发射逐点监测方法,然后结合声发射信号幅度历程和波形频谱分析法,通过现场检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用于锅炉泄漏缺陷声发射检测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齿轮表层疲劳裂纹扩展的声发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琳 《无损检测》2005,27(11):561-564
齿轮表面的疲劳磨损是齿轮故障的主要形式之一。从弹性力学的能量理论角度,推导出了齿轮齿表疲劳裂纹在扩展时的能量关系,并根据声发射信号的特征,构造出齿表疲劳裂纹在扩展时产生的声发射信号的理论模型,说明了影响声发射信号能量强度的主要因素为裂纹扩展时间、形变体积及载荷和弹性模量的变化率,从理论上证明了声发射技术用于检测疲劳磨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由于LD32-2PSP海洋平台原油储罐结构和应力的复杂性,以及储罐所处的特殊工况环境,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难以预测的缺陷。通过对LD32-2PSP海洋平台方形原油储罐的特点进行分析,设计和预制了储罐缺陷状态,分别对各种缺陷状态进行声发射试验,并分析缺陷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得到缺陷在升压和保压检测中的声发射信号数据,为声发射检测数据分析提供参考。经试验说明,声发射检测技术对于海洋平台储罐检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