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 种冲洗剂组合对桩道内壁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6 种冲洗剂组合去除桩道内壁玷污层的能力,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收集30 颗新鲜无龋的人单根管离体前磨牙,按常规方法桩道预备后随机分为6 组,采用6 种处理方式对桩道进行处理.Ⅰ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Ⅱ组:3%过氧化氢溶液,5.25%次氯酸钠溶液;Ⅲ组:2%洗必泰溶液, 5.25%次氯酸钠溶液;Ⅳ组: 3%过氧化氢溶液,17% EDTA溶液;Ⅴ组: 2%洗必泰溶液,17% EDTA溶液;Ⅵ组: 5.25%次氯酸钠溶液,17% EDTA溶液.每组冲洗剂组合处理后,生理盐水冲洗,在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FE-SEM)下观察不同方式处理后的根管内牙本质微观形态,并采用Berg分级法进行评价.结果:Ⅰ组(对照组)的桩道内壁可见大量典型的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完全消失.Ⅱ组和Ⅲ组均未有效去除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口堵塞.Ⅳ组玷污层部分去除,碎屑较多.Ⅴ组、Ⅵ组处理方式均可以有效去除桩道预备后根管内壁形成的玷污层,并达到Ⅱ级甚至更好效果.尤其是次氯酸钠/EDTA组,达到Ⅰ级,残屑极少.结论:2%洗必泰/17% EDTA、5.25%次氯酸钠/17% EDTA 2 种冲洗剂组合均可有效去除桩道预备产生的玷污层,且冲洗的处理效果由桩道上部向下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根管壁内表面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来提高纤维桩的粘接强度.方法 36颗新鲜无龋单根管离体前磨牙桩道预备后随机分为6组,分别进行根管内壁处理.Ⅰ组(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冲洗,Ⅱ组使用2%氯己定溶液和17%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液冲洗,Ⅲ组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17%EDTA溶液冲洗,Ⅳ组使用5.25%次氯酸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4组冲洗剂组合清洁桩道管壁玷污层的能力。方法:收集20颗新鲜无龋前磨牙,常规根充、桩道预备后随机均分为4组,A组:1%次氯酸钠溶液+3%双氧水溶液;B组:1%次氯酸钠溶液+1%Tritonx-100;C组:17%EDTA溶液+1%次氯酸钠溶液;D组:17%EDTA溶液+1%TritonX-100;每组冲洗后,再用10mL生理盐水冲洗,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各组根管内壁情况,并用Berg分级法进行评价。结果:A组和B组均未有效去除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口堵塞。C组、D组可有效去除桩道预备后根管内壁形成的玷污层,达到Ⅱ级甚至更好效果,C组达到I级效果,残屑极少。结论:C组、D组组合均可有效去除桩道预备产生的玷污层,且效果由桩道上部向下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Er:YAG激光桩道荡洗技术对纤维桩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大小形状相似的30颗单根管离体上前牙,经常规根管治疗后,根管上段2/3行桩道预备.按照荡洗技术随机平均分成3组:生理盐水组、2.5%次氯酸钠溶液组、Er:YAG激光联合2.5%次氯酸钠溶液组.纸尖干燥桩道并完成纤维桩粘接.截取离体牙釉牙骨质界至下方6 mm牙体作为检测试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测量其微渗漏情况.结果:生理盐水荡洗组的微渗漏为(0.941±0.096)mmol/L,2.5%次氯酸钠溶液荡洗组的微渗漏为(0.911±0.075)mmol/L,Er:YAG激光联合2.5%次氯酸钠荡洗组的微渗漏为(0.889±0.102)mmol/L.3种荡洗技术间的微渗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YAG激光辅助荡洗桩道能够减少纤维桩微渗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不同根管牙本质表面处理对树脂水门汀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24颗单根管离体前磨牙在釉牙骨质界处截冠后行根管充填,实验随机分为四组:A组为对照组(无表面处理);B组为冲洗处理组(17%EDTA 10ml和5%NaClO10ml联合冲洗根管各30s);C组为酸蚀处理组(35%磷酸酸蚀根管30s);D组为冲洗+酸蚀处理组(先17%EDTA10ml和5%NaClO10ml联合冲洗根管各30s;后用35%磷酸酸蚀根管30s).用PULPDENT树脂水门汀进行粘接.自凝塑料包埋牙根,切割为1 mm厚的试件,并将其按照根管的深度分为根尖、根中、根冠3组,测试其粘接强度.记录数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A组相比,B组、C组和D组冲洗桩道后,三个区段的根管牙本质与树脂水门汀的粘接强度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D组的粘接强度最高,D组根尖段与其他两段间的粘接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实验组的根中段和根冠段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实验组,根尖段牙本质与树脂水门汀的粘接强度均为最低,根冠段最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采用冲洗处理、酸蚀处理和冲洗+酸蚀处理根管壁均能增强根管牙本质与树脂水门汀的剪切粘接强度;(2)根管部位对根管牙本质与树脂水门汀的剪切粘接强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iRoot SP单尖充填根管后即刻与延迟桩道预备的根尖封闭效果.方法:收集因正畸拔除的70颗单根管前磨牙,截冠后随机分为8组.A1、B1、C1组:AH Plus+热牙胶充填(n=10);A2、B2、C2组:iRoot SP+单尖充填(n=10);D、E组分别为阳性、阴性对照组.A1、A2组行即刻桩道预备,B1...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根管封闭剂和清洗方法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探讨二者对纤维桩粘接强度是否存在交互影响作用。方法 48颗离体下颌前磨牙行完善根管治疗后,根据根管封闭剂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Endofil封闭剂(丁香酚类),B组采用AH-plus封闭剂(树脂类)。桩道预备后每组再根据根管清洗方法分为3个亚组(每组8颗):A1、B1组采用0.9%NaCl溶液清洗;A2、B2组采用17%乙二胺四乙酸(EDTA)+5.25%NaClO+0.9%NaCl溶液清洗;A3、B3组采用17%EDTA+5.25%NaClO+0.9%NaCl溶液+超声清洗。采用RelyXTMUnicem树脂粘接剂黏固纤维桩1周后,行薄片推出实验。对结果进行三因素方差分析及Turkey检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根管内壁的超微形态。结果 6组的纤维桩粘接强度分别为A1组(7.96±2.23) MPa,A2组(9.95±2.89)MPa,A3组(18.88±3.69)MPa,B1组(11.41±3.71)MPa,B2组(14.00±4.04)MPa,B3组(19.14±3.27)MPa。三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的根管封闭剂与清洗方法具有交互作用(P<0.05); B1组粘接强度大于A1组,B2组大于A2组(P<0.05),B3与A3组无明显差异(P>0.05)。SEM显示A3、B3组的根管内壁玷污层最少,牙本质小管完全开放。结论 采用0.9%NaCl溶液、17%EDTA+5.25%NaClO+0.9%NaCl溶液清洗根管时,使用丁香酚类根管封闭剂较树脂类根管封闭剂的纤维桩粘接强度降低;超声联合17%EDTA+5.25%NaClO+0.9%NaCl溶液清洗根管,两种根管封闭剂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两种牙本质表面处理剂对Dyract修复Ⅴ类洞边缘封闭性的影响。 方法 :选择 10 0颗无龋坏的前磨牙在颈部制备Ⅴ类洞 ,随机分为四组用 2 .5 %NaOCl、17%EDTA处理窝洞后Dyract复合体充填。经品红染色后纵剖牙体 ,检测充填体与牙体间的染色深度。结果 :2 .5 %NaOCl处理组 ,17%EDTA处理组与未处理组之间染色深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以 17%EDTA +2 .5 %NaOCl+17%EDTA组效果最佳。结论 :联合使用EDTA和NaOCl进行窝洞充填前的处理可减少牙本质窝洞与充填体间的边缘微渗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薄片推出实验比较硅烷偶联剂和三种树脂粘接剂对纤维桩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60颗因牙周病等原因拔除的上颌单根前牙,根管治疗后行纤维桩修复的桩道预备.随机分为5组,每组12颗牙.分别采用下列粘接剂粘接Matchpost纤维桩:A组:Paracore粘接剂+偶联剂;B组:Paracore粘接剂;C组:Panavia F粘接剂+偶联剂;D组:Panavia F粘接剂;E组:Multilink N粘接剂+偶联剂.纤维桩粘接后,在牙根中部横向切割1.0mm层厚切片2个,在Zwick Z100材料试验机上行薄片推出试验(Push-Out Bond Test),记录失败载荷,计算剪切粘接强度,体视显微镜观察粘接失败类型.结果采用SPSS 11.5进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五组样本的剪切粘接强度(MPa)分别为A组:14.69±2.76;B组:9.46±3.11;C组:13.12±3.10;D组:10.40±3.30;E组:13.86±3.81,方差分析提示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采用偶联剂处理时,Paracore粘接剂和Panavia F粘接剂与纤维桩间的剪切粘接强度均高于未用偶联剂处理者(P <0.05).采用偶联剂处理时,三种树脂粘接剂与纤维桩的剪切粘接强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五组粘接失败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未采用硅烷偶联剂处理纤维桩表面者,出现纤维桩-粘接剂界面失败者增多.结论:在树脂粘接前,玻璃纤维桩表面氢氟酸酸蚀后,采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可显著提高纤维桩与树脂粘接剂间的剪切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17%EDTA+1%NaOCl与超声波联合应用杀灭感染根管内厌氧菌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共100颗患牙随机分为A组(2.5%NaOCl)、B组(1%NaOCl)、C组(17%EDTA+1%NaOCl)、D组(17%EDTA)、E组(生理盐水)5组,每组各20颗患牙,采用手持器械预备根管后,分别采用2.5%NaOCl、1%NaOCl、17%EDTA+1%NaOCl、17%EDTA、生理盐水超声法冲洗根管,根管预备前后分别取样进行厌氧培养。结果根管预备前后,五组根管内厌氧菌减少程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C组(17%EDTA+1%NaOCl组)厌氧茵的减少程度明显大于B组(1%NaOCl组)(P〈0.05),显著大于D组(17%EDTA组)和E组(生理盐水组)(P〈0.01),与A组(2.5%NaOCl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7%EDTA+1%NaOCl与超声波联合应用可有效杀灭根管内的厌氧菌,其抗菌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的1%NaOCl,与单独使用的2.5%NaOCl效果相近,是一种有效的根管冲洗液组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根管充填体系进行根管充填后行纤维桩修复的牙体根尖微渗漏情况.方法:收集32颗下颌第一前磨牙,截冠、拔髓,随机分成3组(GP组,R/E组,F组,n=10),根管预备后,分别采用牙胶+ AH-plus、Resilon/Epiphany、Fibrefill充填根管并行即刻桩道预备和粘固纤维桩;印度墨水染色并透明处理后显微镜下测定根尖微渗漏的长度并统计学分析.另外两颗做为阳性对照.结果:GP组显示出最高渗漏发生率(100%),F组最低(60%);GP组的渗漏长度明显高于R/E组(P =0.002)和F组(P =0.001),R/E组与F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879).结论:Resilon/Epiphany系统和Fibrefill系统对于根管治疗并纤维桩修复的牙体较牙胶有更好的根尖封闭性能,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根充时是否预留桩道对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将48颗单根牙根据根管充填时是否预留桩道及纤维桩的粘结时机不同随机分为4组(即A组:预留桩道即刻预备组、B组:常规即刻预备组、C组:预留桩道延期预备组、D组:常规延期预备组),每组12颗,粘结纤维桩后对比各组纤维桩不同部位的粘结强度。结果:实验各组的根尖、根中和根颈部粘结强度组内差异没有显著性。A组与D组的根尖部粘结强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37)。A、B、C组的根中部粘结强度均显著高于D组P值分别为P=0.026、0.002、0.004。根颈部粘结强度各实验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预留桩道即刻预备不会降低纤维桩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A)对纤维桩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经根管治疗的36颗单根管前磨牙,桩道预备后随机分为4组(n=9)组,A组:6.5%PA+不老化,B组:6.5%PA+老化,C组:乙醇+不老化,D组:乙醇+老化。每组随机抽取7个样本从纤维桩的根颈、中、尖三分之一切取1 mm厚试件检测剪切粘接强度,统计并观察断裂模式。每组另2个样本进行印度墨水染色。结果:PA预处理组粘接强度高于乙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预处理和老化的交互作用对粘接强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不同部位和PA预处理的交互作用对粘接强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断裂模式以混合破坏为主。D组微渗漏最明显。结论:PA可以提高纤维桩根颈、中、尖的即刻和老化后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使用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粘接纤维桩时,经3种不同方法处理桩道牙本质壁后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收集30颗因正畸需拔除的健康下颌单根管前磨牙进行截冠、常规根管治疗、桩道预备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0颗;使用不同方法对桩道牙本质壁进行处理:Ⅰ组(对照组):手动注射器冲洗;Ⅱ组(超声组):超声冲洗;Ⅲ组(激光组): Er: YAG激光冲洗。使用自粘接桩核树脂水门汀将纤维桩粘接完毕后切片进行薄片推出实验。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桩道牙本质壁的不同处理方法及桩道的不同深度(根颈部,根中部,根尖部)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并用万能显微镜观察试件的破坏方式,对结果进行Chi-Square检验。设定检验标准α=0.05。结果:各组粘接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和Ⅲ组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桩道不同深度纤维桩的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各组破坏方式以混合破坏为主,但Ⅱ组和Ⅲ组中桩道牙本质壁—树脂水门汀破坏比例较Ⅰ组明显降低。结论:使用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时,经超声或激光处理预备后的桩道可显著提高纤维桩的粘接强度。桩道深度对纤维桩的粘接强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三种桩封闭根管冠方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纤维桩与金属桩根管冠方封闭能力的差异.方法 45颗离体前牙根管充填后随机分成A、B、C组,每组15颗牙齿.分别用石英纤维桩(A组)、预成金属螺纹桩(B组)和铸造平滑桩(C组)进行修复.经30万次负荷加载后制成透明标本,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每组标本冠方的微渗漏长度,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15颗牙只观察到2颗渗漏,螺纹桩组和铸造桩组30颗牙全部发生渗漏.平均渗漏长度:A组为(0.057±0.168)mm;B组为(2.136±0.678)mm;C组为(2.358±0.838)mm,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5.491,P<0.001.结论 纤维桩对根管冠方的封闭能力优于金属桩.  相似文献   

16.
Huang J  Wang J 《上海口腔医学》2011,20(5):490-493
目的:比较3种不同直径的纤维桩插入相同的根管桩道预备间隙对牙根发育不完全牙修复后抗折强度的影响,为临床使用桩核系统修复根尖诱导成形术后的牙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因正畸需要拔除的第一、二前磨牙75颗,随机分为5组。其中,实验组3组(3种不同直径的纤维桩+材料充填)、阳性对照组1组(材料桩道充填)、阴性对照组1组(根管充填后不作处理),每组样本牙各15颗,常规进行相同的桩道预备后,用不同直径的桩核系统修复,将修复后的样本牙进行包埋,采用TY-8000型电子万能测试机分别测量牙根颈1/3和中1/3区域的抗折强度,比较桩—桩道间隙的匹配对牙根抗折强度的影响。采用SAS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1(在桩道预备间隙中插入1.3mm的玻璃纤维桩)的牙根颈部、中部的抗折强度分别为(811±33.85)N、(681±26.64)N;实验组2(在桩道预备间隙中插入1.6mm的玻璃纤维桩)为(901±39.85)N、(729±28.77)N;实验组3(在桩道预备间隙中插入1.9mm的玻璃纤维桩)为(999±75.40)N和(799±21.77)N,阴性对照组分别为(501±38.4)、(472±22.98)N,阳性对照组分别为(704±88.39)、(550±20.14)N,对实验组1、2、3,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在牙根的不同部位,抗折强度均有显著差异(P<0.001),且与阴性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其中,插入直径最大的1.9mm玻璃纤维桩的牙根,各部位的抗折能力最强。结论:桩道预备间隙对牙根抗折性能有显著影响,植入直径最大的1.9mm玻璃纤维桩的牙,在牙根颈1/3和中1/3区域都显示出比植入其他2种直径玻璃纤维桩的牙具有更大的抗折强度。  相似文献   

17.
纤维增强树脂桩钉与非金属核材料粘结性能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纤维增强树脂桩钉 (s -glassfiberreinforcedcomposites,FRC)与 3种核成形材料的粘结性能。方法 :用 3种核成型材料在FRC桩钉上分别制作核桩试件 ,将试件按材料种类和制作方法分成 4组 :A组 :FRC桩钉 +Coreshade(日本松风 ) ;B组 :FRC桩钉 +AB双组分复合树脂 ;C组 :FRC桩钉 +Charisma通用型复合树脂 ;D组 :FRC桩钉 +釉质粘合剂 +Charisma通用型复合树脂。在万能力学试验机上测试桩钉与核的粘结力。结果 :不同的核材料与FRC桩钉的粘结力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B组 >D组 >C组 >A组。其中B组的粘结力最大 ,为 (345 .0± 2 7.6 )N ,A组的值最低 ,为 (14 4 .7± 9.6 )N。结论 :不同的核材料与FRC桩钉的粘结力不同 ,临床使用FRC桩钉时应选用流动性较好、强度大的树脂类核材料  相似文献   

18.
5种冲洗剂组合对前牙直根管清洁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比较5种冲洗剂组合对前牙直根管的清洁效果。方法:25颗离体直根管前牙,随机分为5组,不锈钢K锉常规法预备根管.应用5种冲洗剂组合进行冲洗。第1组:根管器械预备期间和预备结束后依次用1%NaOCl和3%H2O2冲洗;第2组:根管器械预备期间用1%NaOCl冲洗,预备结束后用17%EDTA冲洗;第3组:根管器械预备期间和预备结束后依次用1%NaOCl和17%EDTA冲洗:第4组:根管器械预备期间依次用17%EDTA和1%NaOCl冲洗,器械预备结束后用17%EDTA冲洗;第5组:根管器械预备期间依次用17%EDTA、1%Triton X-100(表面活性剂)和1%NaOCl冲洗.器械预备结束后用17%EDTA冲洗。每组冲洗剂剂量和冲洗时间均为22ml和7min。将牙纵劈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第1组,根管壁上见典型玷污层结构和大量杂质和残屑。第2组在根管冠、中1/3能部分去除玷污层.根尖1/3残留大量玷污层。第3组虽然能有效去除玷污层.但会引起牙本质小管中度腐蚀。第5组在根管冠、中1/3能部分去除玷污层,但根管壁上黏着大量杂质和残屑.此外还存在重度腐蚀现象。第4组根管清洁效果最好,且对牙本质小管无腐蚀性。结论:在严格控制冲洗时间和顺序的情况下,联合应用17%EDTA和1%NaOCl能有效去除玷污层.且不会腐蚀牙本质小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2种根管封闭剂对2种纤维桩固位力的影响.方法 将28颗完整离体上颌中切牙截冠、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按采用的根管封闭材料及纤维桩不同分为4组:Cortisomol封闭剂+Matchpost纤维桩(A组),Cortisomol封闭剂+Macrolock纤维桩(B组),Guttaflow封闭剂+Matchpost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MTAN在桩道制备后用于去除玷污层的能力。方法:经筛选得到符合要求的40颗单根管前磨牙,于釉牙骨质界冠方2mm处截去牙冠。根管预备、根管充填、桩道制备后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用以下溶液进行桩道冲洗。A组:10mL0.9%盐水;B组:2.5mL3%NaOCl溶液+2.5mL18%EDTA溶液;C组:5mL3%NaOCl溶液+5mL18%EDTA溶液;D组:5mLMTAN溶液;E组10mLMTAN溶液。每组冲洗后,均用10mL0.9%盐水冲洗。在场发射扫描电镜下观察桩道内壁形态,用Peters’标准进行计分,记录数据并统计分析。结果:A组未能去除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口全部消失。B组残留大量厚的玷污层,较多的牙本质小管被堵塞;C组残存的玷污层覆盖面积达50%,牙本质小管部分开放。D组和E组玷污层大多数被去除,牙本质小管口多数开放。结论:MTAN可有效去除桩道预备后的玷污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