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电痉挛治疗转运交接单在精神科病房和改良电痉挛治疗室安全转运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改良电痉挛治疗患者的生命体征、体重、禁食禁水、肌注硫酸阿托品、主要症状群、特殊防护、复醒情况等信息设计成表格记录单,病房、输送中心、改良电痉挛治疗室工作人员持交接单转运患者。结果应用改良电痉挛治疗转运交接单后,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转运相关投诉减少(P<0.01),满意度上升( P<0.01)。结论改良电痉挛治疗转运交接单设计合理,信息全面、填写方便,规范了转运交接流程,有效降低了转运交接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1日~2019年3月31日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41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平行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透析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透析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病区管理、操作技术、护理书写、消毒隔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高血压、动脉瘤、肌肉痉挛、穿刺针渗血、透析器凝血、体外循环管路漏血、医嘱处理不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可提高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质量,降低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延续护理措施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9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实施改良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实施延伸护理,患者护士服务满意度高,提高了手术效率,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ICU心脏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ICU 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40例心脏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74例,对照组按传统的心脏术后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拔除时间、ICU监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拔除时间、ICU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心脏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改善ICU心脏术后患者的预后,缩短患者的气管插管拔除时间、ICU监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在PICC维护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将96例成功进行了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50例,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并延伸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服务能够明显降低使用PICC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与优化护理流程在降低急诊患者转运风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需院内转运的危重症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实施标准化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优化护理流程,比较2组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优化护理流程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6例行血液透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流程优化。观察2组相关护理服务评分,记录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35%(1/23),低于对照组的34.78%(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65%(22/23),高于对照组的65.22%(1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胸外科围术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将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胸外科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胸外科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风险管理护理模式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0%,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围术期安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应用于胸外科围术期患者的辅助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而且安全、高效,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健康教育实施记录单在老年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20例住院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安全健康教育实施记录单,评估护理风险,预防护理不良事件。比较两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概率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病房应用护理安全健康教育实施记录单,不仅提高了护士的护理安全意识,更增进了患者对护理安全的认知水平和治疗依从性,有效预防了老年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前列腺电切术后循证护理对预防膀胱痉挛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泌尿外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200例实施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膀胱痉挛相关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循证组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8.00%)显著低于对照组(27.00%)(P0.05);循证组的膀胱痉挛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循证组的护理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P0.05)。结论在前列腺电切术后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对膀胱痉挛进行预防,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概率,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状况,同时能够大力优化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0例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膀胱痉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痉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痉挛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减少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膀胱痉挛发生,提高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家庭慢性伤口患者有效可行的伤口治疗护理管理模式,提高慢性伤口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慢性伤口患者2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以我院伤口小组为中心,建立患者档案及伤口治疗联络站,创面管理以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VAC)为主,辅以点状植皮或湿性敷料治疗并骑跨椅康复锻炼。住院患者联合会诊,出院延续治疗由门诊或社区伤口治疗护士换药治疗。对照组由医师清创联合无菌敷料换药治疗,出院患者由当地门诊伤口治疗护士同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治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时数、换药费用及对治疗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愈时间、换药时数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VAC辅以点状植皮或湿性敷料治疗并骑跨椅康复锻炼护理干预模式下的慢性伤口患者护理效果显著,适用于基层医院和家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300例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路径可缩短LC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手术室不良事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对性急救与护理对急诊宫外孕患者疼痛程度、治疗情况、不良事件情况、护理工作满意度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宫外孕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急救与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患者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不良事件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性急救与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状况,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不良事件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躁动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29例颅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外科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采用Ricker镇静-躁动评分法评定两组患者躁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舒张压、收缩压、呼吸、心率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可缓解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躁动,提高医护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接受输液的儿科患儿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家属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疼痛评分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及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室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7.
彭婷 《当代护士》2018,(7):82-8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手术分娩且发生产后出血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剖宫产术后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剖宫产后住院治疗总时间、产后出血持续时间、患者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母婴不良事件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剖宫产后住院治疗总时间和产后出血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母婴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现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出血症状,使母婴结局更加理想,缩短治疗时间,从而提高患者对临床产科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总结双腔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 40例自发性气胸或血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观察组采用18F或20F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对比2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7%(2/30),低于对照组的13.3%(4/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舒适度满意度93.3%,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安全、有效、围术期系统化护理措施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门诊抽血中心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1日~2019年11月1日在门诊接受抽血的患儿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恐惧心理、配合度、抽血相关知识认知程度、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恐惧心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抽血条件、抽血流程、抽血不良事件三项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对穿刺技术、健康教育、服务态度、室内环境、排队等待方面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门诊抽血中心患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减轻患儿恐惧心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儿的配合度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佩戴踝足矫形器(AFO)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2016年7月至12月,6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治疗3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价患儿肌张力,记录皮肤及软组织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佩戴AFO的依从性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298,P=0.002);观察组皮肤及软组织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7.386,P=0.007),佩戴AFO配合率、家庭康复方法掌握率及护理服务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χ~25.346,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能增加痉挛型脑瘫患儿佩戴AFO的依从性,提高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提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