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以促进学生自主、和谐的发展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但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存在很多弊端,主要表现有:在评价观念上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在评价内容上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全面发展的评价;在评价标准上过重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而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在评价方式上过分注重纸笔考试,而缺少体现新的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新方法;评价主体单一,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基本采用分数的定量评价,只注重结果,已不能适应当代中职教育发展的要求。新型的人本评价模式在评价理念上强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突出评价过程的目标明确性和全员参与性,评价内容以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交流合作精神为主。为体现以健康第一为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本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况,提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体育课人本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3.
潘勇 《考试周刊》2012,(15):184-186
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是用标准化的测试或下评语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评。这种评价模式过分强调学生学习和思维方式的统一性,而掩盖了学生在学习和认知方面的个性差异.因而不能很好地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多元教学评价.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参与者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实质是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的潜能、学业成就.以提供教学改进的信息.促进学生的发展。它基于建构主义的认知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是一种新型的评价模式。作者尝试将这种新型的教学评价方式应用于通用技术教学过程.本文主要就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两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开展多元化发展性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现行课堂教学评价模式追求客观化、数量化,但在评价观、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过程等方面却存在许多非客观的不确定因素,这不仅影响课堂教学评价的科学性,而且也难以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有必要改革现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开展多元化、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发展性教学评价有其鲜明特点:体现民主协商精神,关注目标的非预期效应和效果,注重评价标准及角度的多向化,强调评价过程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5.
一、立足平时,注重过程评价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由于每一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出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具体目标的不同和各自发展的需要,应该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更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把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的纵向评价上,强调学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性评价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实性评价作为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引起了教育者们的普遍关注。真实性评价并不是一种评价方法,而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评价理念。真实性评价具有积极的作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有助于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能使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真实性评价应注意:公开评分规则;注重持续不断地进行评价和提供反馈;注重与传统的课堂评价方式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杨慧卿 《滁州学院学报》2011,13(3):121-122,125
发展性学业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注重过程评价,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性。在大学数学课程中进行发展性学业评价应在充分认识发展性学业评价的目的和功能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8.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评价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确定有效的课堂评价内容,制定合理的课堂评价标准,正确实施课堂评价,合理使用课堂评价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构建有效的课堂评价体系,可采取以下策略:提倡课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评价内容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调课堂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注重过程评价,发挥评价结果的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9.
高中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应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要实现这一评价目标,必须改变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注重评价目标的全面性、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实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针对教学中评价的单一性,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课题研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丰富评价的内涵,拓展延伸评价的外延,让学生本人、同学、家长、老师参与到评价中,不仅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注重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行为习惯和思维品质,让评价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激励导向功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励学生不断积极进取,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