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了国内外大通量塔板研究的最新进展。通过对塔板操作原理的分析,提出了增大塔板通量的2种方法,将大通量塔板归为2类,详细介绍了国内外2类大通量塔板的结构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大通量塔板开发的一些具体措施,最后讨论了大通量塔板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Z1):221-223
研究了固定舌形塔板、V-Grid塔板、网孔塔板、浮动舌形塔板四种型号的老式优秀喷射塔板,特别针对近期研发的新型号喷射塔板,着重对梯矩形立体连续传质塔板、喷射式并流填料塔板、百叶窗式喷射塔板、V-V浮阀塔板、Triton塔板五种新型优秀喷射塔板的特性及优缺点做了分析研究。并根据本人的研究论述了喷射塔板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板式塔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影响塔板传质效率的各种因素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 ;根据气液在塔内的相对流动将塔板分为三大类 ,然后依据塔板的结构简图对各种塔板的结构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对其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进行了分析 ,还比较了不同结构塔板之间的优缺点 ;对在不同情况下塔板的选择及塔板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喷射塔板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喷射塔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各种喷射塔板的结构特点,通过对各种塔板的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的分析,比较不同结构塔板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板式塔板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相关的工业化情况,同时根据塔板结构简图介绍了各个塔板的原理和特点,对其传质和流体力学性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讨论了塔板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板式塔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板式塔的发展概况,着重浮阀塔板,喷射型塔板,旋流塔板,多降液塔板,复合塔板,并对近年来新开发的塔板的特点和性能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7.
对气体折流塔板的流体力学和传质进行了实验,找出了气液流动对塔板压降和传质的影响规律,通过气体折流塔板与传统筛板在流体力学与传质等方面的比较,找到了气体折流塔板的适用范围及相对于传统筛板的优点,为以后此塔板的应用提供了有效数据。  相似文献   

8.
韩瑜  谭蔚  王初琛  刘丽艳 《化工进展》2013,32(10):2279-2282,2439
近年来塔板吹翻的现象在化工生产中时有发生。设备的开停车、塔板的吹扫阶段、不同操作压力设备的联通、设备的泄压过程等都可能会引发塔板的吹翻,而高速气体对塔板的冲击是造成塔板吹翻的直接诱因。本文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筛孔气速、开孔率和开孔直径对塔板受高速气体冲击时稳定性的影响。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模拟研究了筛板塔内高速气体冲击塔板的物理过程,得到不同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下塔板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塔板受高速气体冲击时,塔板边缘和中心处为应力值最大的部位,并且塔板应力值随着筛孔气速呈二次方关系增长,而随着开孔率线性下降。对于开孔率一定的塔板,存在一最佳的开孔直径,使得塔板受高速气体冲击时其应力值最小。  相似文献   

9.
由于塔体受到横向载荷作用,板式塔的塔板倾斜,塔板上的液体流动发生变化。采用VOF两相流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商用软件FLUENT数值计算了直径0.38 m倾斜塔板上液相的三维流场分布,模拟计算过程中选用塔板上液体持有量作为流动达到准稳态的标准。在不同液体流量和塔板倾斜角度下,对比了塔板上液面高度的模拟计算值和冷模实验塔测量的实验数据,二者吻合较好,说明所建的数学模型可以很好地数值计算倾斜塔板液相的三维流场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塔板倾斜时,板上液体的回流区中心偏向塔板倾斜方向,与无倾斜的塔板相比,液流方向与塔板倾斜方向相同时的回流区增大,而液流方向与塔板倾斜方向相反时,回流区面积减小。  相似文献   

10.
MD型塔板及其改进型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俞晓梅  徐崇嗣 《化工设计》1994,4(6):17-20,30
MD型塔板是一种引进的优良塔板。本文介绍了对MD型塔板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的研究,以及对其改进型的开发研究和工业应用,改进MD型塔板具有MD型塔板的固有优点,并在塔板和降液管结构上有所改进,以满足特大液气比操作和高效节能的生产要求,工业应用已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新型塔板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俄罗斯塔板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介绍了这些新塔板的结构特点、研究结果、设计及其与传统塔板的性能比较。这些新塔板具有压力降低、雾沫夹带量少、处理能力大、操作范围广及塔板效率高等特点。研究及工业生产实践表明 ,新塔板在化工与石化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应用空气–富氧水系统,在直径1 200 mm不锈钢塔内,对半椭圆固定阀塔板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半椭圆固定阀塔板的压降略高于筛孔塔板,比F1浮阀塔板小得多,雾沫夹带率低于筛孔塔板和F1浮阀塔板,泄漏率比筛孔塔板低,比F1浮阀塔板高,传质效率优于筛孔塔板和F1浮阀塔板,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塔板。  相似文献   

13.
多溢流大型塔板的计算传质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丹  张雁  高雪颖  刘春江  袁希钢 《化工学报》2011,62(9):2427-2432
利用计算传质学方法研究了直径12.6 m的四溢流大型塔板上液相流动结构对塔板效率的影响,建立了描述多溢流塔板上液相流动和传质状况的理论化计算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了传统等鼓泡面积设计方法条件下单块塔板的速度场和浓度场。结果表明,所模拟四溢流塔板的左侧翼塔板出现返流区,而右侧翼塔板流动结构相对均匀未出现返流区。为进一步优化塔板结构,提高传质效率,对左侧翼塔板提出了加设导流板的改进结构。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塔板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塔板上液相的流动结构,使得塔板效率较传统设计方法提升了4.53%~9.22%(当Q1/Q2=[0.5,1.5]时)。  相似文献   

14.
FSV浮动筛片塔板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巍  王雷 《化学工程》1995,23(3):28-36
由洛阳石化工程公司研制开发的FSV浮动筛片塔板结合了浮阀与筛孔塔板的优点。通过与Fl浮阀和大筛孔塔板的冷模流体力学和传质实验对比,证实FSV塔板比上述两种塔板具有大负荷比、高效率和低压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DJ塔板是一种高通量型的塔板,尤其适用于大液量高液气比和加压操作。以DJ塔板代换普通塔板,可以提高通量30-50%。在新建装置中采用DJ塔板,可减小塔径,降低塔高,节约投资30%以上。本文以生产实例和对比设计数据表明了DJ塔板的优良性能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塔体受到横向载荷作用,板式塔的塔板倾斜,塔板上液层出现非等高。在冷模试验塔装置中以空气-水为实验介质,对倾斜塔板的漏液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塔板倾斜方向与液相流动方向相同时,倾斜塔板漏液小于水平塔板,倾角越大漏液越少,塔板气相操作下限减小;塔板倾斜方向与液相流动方向相反时,倾斜塔板漏液大于水平塔板,倾角越大漏液越多,塔板气相操作下限增大。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双欧拉模型对倾斜塔板的漏液状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模拟结果显示,倾斜塔板在液层非等高剖面上发生不均匀漏液,倾角大的塔板在液层薄的区域发生气相沟流现象。  相似文献   

17.
液体并流塔板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体并流塔板,即相邻2层塔板上液体流动方向相同,能有效提高塔板效率。文中介绍了国内外并流塔板的板效率模型的发展状况,对国内外开发的各种并流塔板结构及性能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立体传质塔板的性能及工业应用情况。为了开发适合大塔径的高效塔板,基于液体并流板型能提高板效率的机理,结合性能优良的立体传质塔板,采用特殊的降液结构,提出了一种新型液体并流复合塔板的结构型式。新型塔板具有气、液体处理量大、传质效率高、操作弹性大的特点,而且有效避免了普通逆流板型的液体滞留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讨论了浮阀脱落对塔板操作性能的影响。塔板上部分浮阀脱落时,气相通过浮阀脱落后形成的大筛孔中的速度约为正常阀孔中速度的2.5—6倍,这种气相在塔板上分布不均的现象会对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和传质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浮阀脱落比例的增大,塔板压降减小,泄漏量、雾沫夹带量增大,使塔板的操作弹性下降,当液相负荷较小时将会导致塔板效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9.
精馏塔塔板两相流理论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板上气液两相的流动状况尤其是液相的流速分布对塔板效率有重要影响。针对塔板上的气液两相流动 ,研究者提出了许多理论及实验方法 ,以期准确模拟和测量塔板上液相的流动分布。文中介绍并评价了塔板两相流动计算的各种理论模型以及两相流动测量的各种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自1973年5月对新型高负荷塔板旋流塔板进行初步试验以来,11年过去了,这里作一简要的技术总结。一、旋流塔板的原理和结构塔板的负荷主要是受雾沫夹带的限制,考虑到气流中的液滴在离心力场中的沉降要比受重力时容易得多,设想了类似风车叶轮的塔板,使气流通过后发生旋转(塔板不动),其允许气速应比一般塔板大很多。对于这种塔板,液体的沿塔下流情况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