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局部干法水下焊接电弧预热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邵珠晶  程方杰  张帅  王东坡  曹军 《焊接学报》2018,39(11):124-128
针对局部干法水下焊接接头硬度过高等问题,根据固定式排水罩的特点,提出利用电弧进行预热的方法来改善局部干法水下焊接质量,阐明了预热垫板的设计安装和水下电弧预热的操作方式,并对水下电弧预热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验验证. 通过焊接接头的工艺试验,对比焊前预热和未预热条件下所得焊接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增加水下焊接预热功能后,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的最大硬度明显降低,冲击吸收功明显增加,有效改善了水下焊接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对15CrMoR钢,采用R307焊条、焊前预热、焊后高温回火的手工电弧双面焊焊接工艺,可获得性能良好的焊接接头,接头的各项力学性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T91钢薄壁管的焊接工艺,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工况试验说明,对于T91钢薄壁管的焊接,采用GTAW方法,不进行焊前预热,焊后时效处理.焊接接头不会产生冷裂纹,接头性能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钨极氩弧焊工艺焊接TC6钛合金,并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真空热处理,对获得的焊接接头进行了气密性和无损检测,以及X射线衍射试验,分析了焊缝区、热影响区的显微组织和接头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焊前预热和焊后真空热处理工艺得到的焊接接头满足使用性能的要求,在焊接接头的焊缝金属中有少量的针状α′,并形成了编织状的α组织,热影响区为α+β双相组织,同时在焊接接头中产生了少量脆性Al3Ti相。  相似文献   

5.
对液压支架用Q550低合金高强度钢常温下焊接工艺进行了研究.进行了焊接接头的拉伸、弯曲、低温冲击试验,并对其冲击断口及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采用低氢型渣系的低合金高强钢药芯焊丝PK-YJ707A焊接后,焊接接头的屈服强度于母材等强度;冲击吸收功Akv值在-20℃时达到107J,在-40℃时达到80J;焊接接头弯曲后无裂纹或裂纹小于3mm.力学性能均符合Q550低合金高强度钢的要求.表明合理的焊接工艺、合适的焊接材料可以取消焊前预热.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高二氧化碳、高温、高矿化度环境下的输气要求,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采用了不锈钢复合钢管。根据某储气库集输管线施工实践,介绍了D219.1×(16+2.5)mm的X70/316L复合钢管的焊接工艺。打底焊及过渡焊采用管内外充氩保护的GTAW焊,填充及盖面焊也采用GTAW焊,并对其焊接接头进行硬度、拉伸、冲击、晶间腐蚀试验评价焊缝的性能。焊接工艺评定结果表明,整个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良好且具备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其过渡层起到了很好的隔离作用,保证了焊接接头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焊前不预热、预热100℃和预热150℃的条件下进行HG70钢C02气体保护焊,分析了预热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前预热使HG70钢焊接接头组织改善,硬度下降,淬硬倾向降低,塑性、韧性提高,强度稍有降低.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6082铝合金采用双丝脉冲MIG焊的焊接方法进行了工艺试验.分析了6082铝合金双丝脉冲MIG焊的特点,提出了合理的双丝脉冲MIG焊焊接工艺,进行了焊缝质量检验,分析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接工艺参数合理.在焊接接头中未发现任何焊接缺陷,焊缝质量良好;焊接接头强度、塑性均可达到母材的60...  相似文献   

9.
岑耀东  陈芙蓉 《焊接学报》2017,38(7):109-114
采用一种新型复合焊接工艺——电阻塞焊对1.5 mm等厚TRIP980高强钢/SPCC低碳钢板进行焊接,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其焊接参数,随后增加焊前预热,分析对比无预热和焊前预热两种条件下较优焊接参数时接头的力学性能及组织、硬度特点.结果表明,各焊接参数对接头的拉剪载荷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焊接电流、填充物直径、焊接时间及电极力;在电极头端面直径为8 mm的条件下,填充物直径为5.5 mm时的接头力学性能优于其它直径;相同焊接参数时,焊前预热塞焊接头的拉剪载荷比无预热提高7%以上;两种条件下较优焊接参数时,焊前预热塞焊接头的熔核偏移量小于无预热,熔核和熔合区的硬度比无预热时有所下降,熔合区脆硬马氏体组织比无预热少;焊前预热塞焊接头断口为韧性断裂,无预热塞焊接头断口为脆性断裂;其主要机理是,预热减小了熔核区金属过热倾向,使熔核扩展均匀,熔合区脆硬组织减少,有利于接头强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木佳 《钢管》1997,26(3):55-58
介绍了采用不同焊料和在不同焊接条件下进行的X-65钢级无缝管的对接焊试验。试验表明:采用特殊的接头焊接技术焊接的X-65钢级管线,可以输送酸性油、气;采用纤维素焊条焊接的地下管线,焊接头可不进行热处理;若焊前先将接头预热,可保证焊缝的冲击韧性;采用碱性药皮焊条和焊前接头预热的施焊方法,焊接的空间管道接头热应力小。  相似文献   

11.
TIG-拉弧复合热源铝合金螺柱焊接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德库  王岩  王克鸿  康路路 《焊接学报》2014,35(12):109-112
针对中大直径铝合金螺柱焊接过程中出现气孔、未熔合、热裂纹等缺陷及焊接接头性能不良问题,以直径16 mm螺柱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铝合金螺柱焊方法和工艺的探索性研究.提出了TIG-拉弧复合热源焊接技术,在焊前对铝螺柱采取预浸镀一层锌镍的处理方法,整个施焊过程处于惰性气体保护的状态下.力学性能检测得到接头抗剪强度能够达到128 MPa,其强度系数为70%以上.最佳焊接工艺参数为:预热150℃、焊接电流650 A、焊接时间1 000 ms.结果表明,铝板焊前TIG预处理、螺柱预浸镀锌镍等都能够有效的提高螺柱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并且改善焊缝组织.  相似文献   

12.
分别采用TENACITO 65R焊条电弧焊和DUAL SHIELD II 101H4M焊丝混合气体保护焊对X80钢进行焊接,研究了不同工艺对接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选的焊接工艺其接头抗拉强度均满足API 5L标准要求并且对预热温度与焊后热处理的变化影响不敏感;焊条电弧焊接头塑性储备更好。焊条电弧焊接头冲击韧度在预热温度150℃得到最佳值,经焊后210~230℃保温2 h热处理工艺所得到接头低温冲击性能优秀。混和气体保护焊接头冲击韧度随预热温度升高,先升高再降低,100℃时到达最佳值,焊后热处理对接头冲击韧度影响不大;接头弯曲性能均达到要求。结合实际生产2种焊接方法均推荐100℃预热,焊后210~230℃保温2 h工艺。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以中部槽用Hardox450低合金高强钢与ZG30SiMn钢为焊接材料,分别采用手工和机器人MAG焊接方式进行了模拟焊接,通过超声波探伤、显微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低合金高强耐磨钢中部槽机器人焊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预热温度为200℃,层间温度控制在150℃左右和焊后缓冷工艺进行机器人MAG焊接,其接头力学性能达到中部槽力学性能指标设计要求。与手工焊接相比,利用机器人进行中部槽焊接时,其打底焊和填充焊时的热输入较大,但盖面焊的热输入较小,焊接生产效率明显高于手工焊接的。机器人焊接热输入波动范围小于手工焊接的,其焊接产品质量稳定性优于手工焊接的。  相似文献   

14.
王永峰  陈彦宾  谭志成  曾亮 《电焊机》2022,52(5):123-130
针对海洋平台运维工程管线厚壁管道对接接头的机器人自动焊接生产线要求,分别采用K-TIG、高频TIG焊及直流TIG焊等打底焊工艺,以及混氩保护气体条件下的脉冲MAG填充盖面焊工艺,对生产线的焊接工艺进行了工艺适应性研究,并按照美标ASME BPVC相关要求对焊接试验中的焊件进行了焊缝力学性能和X射线探伤,制定出一套可用于实际焊接生产焊接生产工艺参数,为管线管道的自动化焊接生产奠定了工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经焊前预热的40Cr钢焊接宏观过程、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分析,研究了焊前预热对其手工自蔓延焊接接头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母材经预热后,焊缝熔池熔深增大,有利于单面焊双面成形;焊缝缺陷明显减少,力学性能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利用全自动氩弧焊设备对φ101.6 mm (4 in)碳钢工艺管线进行整管焊接试验,测试了焊接接头的拉伸、弯曲、硬度、宏观等力学性能,并进行了硫致开裂SSC和氢致开裂HIC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拟订的焊接工艺,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良好,达到了ASME标准要求。在酸性介质环境下,硬度和耐SSC和HIC腐蚀性能达到了ISO 15156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聚醚醚酮预热超声波焊工艺.采用金相观察法考察了预热温度对导能筋铺展程度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预热温度下焊接界面的温升过程,并对不同预热温度下获得的焊接接头进行了剪切强度测试以及断口分析.结果表明,预热超声波焊工艺可以避免界面密集孔洞的形成,并可将焊接接头强度提高20%以上;聚醚醚酮的预热超声波焊...  相似文献   

18.
利用OK Tigrod 55焊丝,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对35CrMo高压水泥固井管线进行整管焊接试验,焊后进行了焊接接头的拉伸、弯曲、冲击等力学性能试验,测试硬度,并检验了焊缝宏观形貌,观察了焊缝微观组织。结果表明,采用拟订的焊接工艺参数和热处理方式,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良好,达到项目设计要求;熔合线及热影响区的冲击吸收功高达175~191 J,主要原因是在二区域内形成了细小、等轴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焊缝中心的冲击吸收功相对较低(96 J),主要原因是形成了柱状晶及贝氏体组织。该焊接工艺方案已成功地应用于高压水泥固井管线建造中。  相似文献   

19.
在焊前不预热、预热100℃和预热150℃的条件下进行HG70钢CO2气体保护焊,分析了预热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前预热使HG70钢焊接接头组织改善,硬度下降,淬硬倾向降低,塑性、韧性提高,强度稍有降低。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十字接头裂纹试验法,对12mm厚16Mn钢板,在环境温度-28℃时,进行了对接的焊接性试验,并对不同预热温度、正常施焊和连续焊等工艺,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证明,12mm厚16Mn钢板,在-28℃以上的环境温度下焊接,完全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