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创清除术救治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 观察应用微创清除术救治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6 4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内科组 (33例 ,采用控制血压治疗脑水肿等方法 )和微创组 (31例 ,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 )。采用格拉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比较两组的近期 (1个月 )和远期 (6个月 )疗效。结果微创组近期优良率 (5 8 1% )和远期良好以上率 (73 9% )高于内科组 (30 3%、4 6 2 %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 ;微创组的近期死亡率 (16 1% )明显低于内科组 (5 4 .5 %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清除术疗效优于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脑出血的微侵袭手术治疗——前瞻随机多中心研究   总被引:138,自引:0,他引:138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微侵袭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11个医院应用前瞻、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内科组105例,微侵袭外科组144例,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内科治疗与微侵袭外科治疗近期(1个月)和远期随访(6个月).结果近期疗效外科组明显好于内科组(P<0.001);近期死亡率在两组间无差别内科组近期死亡12例,死亡率11.4%,外科组近期死亡13例,死亡率9.0%(P=0.471).远期疗效外科组明显好于内科组(P=0.006);远期死亡率外科组低予内科组内科组远期死亡7例,死亡率7.5%,外科组远期死亡4例,死亡率3.1%(P=0.013).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微侵袭手术治疗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抽吸术与内科疗法及开颅手术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微创抽吸术与内科保守疗法及开颅手术疗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1996—1999年内科保守治疗105例,2000—2006年传统开颅手术治疗75例,微创抽吸术治疗89例,比较病人的病死率、日常生活能力等情况。结果内科组死亡27例(25.7%),传统开颅组死亡13例(17.3%),微创组死亡12例(13.5%)。手术组与内科组相比均有差异(P<0.01),微创组与开颅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日常生活改善良好率,微创组(76.6%)与开颅组(43.5%)及内科组(42.8%)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手术能明显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而微创组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和内科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高血压脑出血116例随机分为微创术组(n=60),内科治疗组(n=56)。以死亡率及3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作为判断疗效的指标,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微创术组死亡率10%(6/60)及ADL1 ̄3者为83.33%(45/54);内科治疗组死亡率46.43%(26/56)及ADL1 ̄360.00%(18/3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明显降低了患者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方法简便、安全、有效;高血压脑出血的出血量、出血部位及手术时机影响微创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未昏迷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微创钻孔引流手术治疗与内科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分析116例未昏迷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患者采用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手术治疗(微创手术组),42例患者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微创手术组患者基底节区血肿的消除时间明显短于保守治疗组。治疗2周后,微创手术组血肿清除≥95%的患者的比率(97.3%)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47.6%),患侧肢体肌力改善亦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7,Z=5.617,均P0.001)。结论对有手术指征的未昏迷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手术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内科保守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10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和保守治疗,观察治疗后4周和6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A组治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治疗后6个月随访,A组重残发生率(23.9%)明显低于B组(37....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穿刺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8例软通道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联合应用亚低温治疗、颅内压监测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软通道微创穿刺常温治疗组23例(A组),软通道微创穿刺联合亚低温治疗组25例(B组)。术后颅内压比较:第1天,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第2、3天B组颅内压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再出血:B组少于A组(P0.05);术后6个月GOS评分:A组恢复良好1例(4%),中残3例(13%),重残6例(26%),植物生存6例(26%),死亡7例(31%);B组恢复良好4例(16%),中残9例(36%),重残8例(32%),植物生存2例(8%),死亡2例(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穿刺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高血压脑出血内、外科规范化治疗的疗效。方法: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比较内外科规范化治疗的效果。结果:外科组266例,内科组234例。按Logistic模型统计,外科组近期和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内科组。外科组近期死亡率9.8%,远期死亡率11.8%,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内科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规范化治疗疗效优于内科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临界点下血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34例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临界点下血肿,分别采用微创钻颅穿刺引流+尿激酶治疗及内科保守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30d时微创手术组生活自理26例,保守治疗组14例,微创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时微创组生活自理38例,保守治疗组21例,微创组ADL评分亦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微创手术组再出血6例,保守治疗组再出血5例,微创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再出血率无显著差异。两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对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临界点下20~30ml血肿,采用微创钻孔引流+尿激酶治疗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以2011-02—2013-07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微创组)和保守治疗手术(保守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GCS、ADL评分,并记录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GCS、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2组GCS、ADL评分明显升高,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48例,再次出血4例(8.33%),感染8例(16.67%),胃肠道出血6例(12.50%),高热3例(6.25%),死亡9例(18.75%);保守组48例,再次出血9例(18.75%),感染17例(35.42%),胃肠道出血13例(27.08%),高热8例(16.67%),死亡19例(39.58%)。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并发症少、病死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120例。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1:1:1比例,随机分为A组(传统治疗组,n=40)、B组(引导立体定向组,n=40)、C组(微创血肿清除术组,n=40)。对比三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C组恢复良好率明显优于A组、B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A组、B组、C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0%(4/40)、10.0%(4/40)、0.0%(0/40),C组明显低于A组、B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残余血肿量明显优于A组、B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能获得较传统治疗、引导立体定向治疗更为理想的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最佳手术时机。方法10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内科组507例,外科组493例。按发病-治疗时间分为:超早期组(7 h),早期组(7~24 h)和晚期组(24 h)共3组,分别进行内、外科疗效比较和组间外科疗效比较。疗效判定指标为: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病死率、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1)超早期组和早期组,手术疗效优于内科治疗;(2)超早期组和早期组,手术疗效无统计学差异;(3)超早期组术后颅内再出血风险高,早期组再出血率下降;(4)晚期组、外科组的呼吸、泌尿和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内科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后早期(7~24 h),是最佳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3.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所选病例分为微创组(100例)和对照组(103例),微创组采用微创术清除血肿,对照组行常规内科保守治疗。治疗后2周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2周微创组总有效率为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9.5%(P0.05),同时微创组治疗后2周的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内科保守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脑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观察脑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微创治疗对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立体定向微创治疗组和内科常规治疗组,每组28例。测定正常对照组患者和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2周的血脑屏障指数,并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脑立体定向微创治疗组及内科常规治疗组患者入院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35.52±7.43、37.18±6.24,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周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21.89±9.45、34.58±11.2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4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7.32±1.22、10.43±2.2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内科常规治疗组和脑立体定向微创治疗组的血脑屏障指数分别为0.0062±0.0003、0.0087±0.0007、0.0073±0.0008,内科常规治疗组和立体定向微创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立体定向微创治疗组与内科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能减轻高血压脑出血血脑屏障的破坏,与内科常规治疗组比较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治疗组42例和开颅治疗组40例,微创治疗组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开颅治疗组采用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有效率和日常生活能力状态(ADL)。结果手术治疗后对2组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微创治疗组42例,死亡5例,病死率11.9%;开颅治疗组40例,死亡15例,病死率37.5%。微创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于开颅治疗组,血肿清除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开颅治疗组,ADL优于开颅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清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治疗创伤小,手术恢复情况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开颅手术组,采用Kamafsky评分对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微创组死亡3例,病死率1.18%;传统组死亡21例,病死率8.27%;微创组病死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术后1个月、3个月Kamafsky评分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较传统术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在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01-2012-01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采取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2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提高高龄中、重度高血压脑出血救治成功率的新途径。方法:82例高龄中、重度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内科治疗组27例(Ⅰ组),多靶点微创术组28例(Ⅱ组),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组27例(Ⅲ组),对比3组间的治疗效果。结果:Ⅰ组27例,有效7例,有效率25.9%;死亡17例,死亡率62.9%;Ⅱ组28例,有效20例,有效率71.4%:死亡6例,死亡率21.4%;Ⅲ组27例,有效9例,有效率33.3%;死亡15例,死亡率55.5%。出院3个月随访总生活能力(ADL),II组ADLl-3级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床旁多靶点微创清除术是缓解高龄中、重度高血压脑出血颅压高、排除颅内积血简便有效的方法,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安全性及手术时间。方法 10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软通道微创手术组为观察组,硬通道微创手术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比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继发颅内血肿例数、手术后2个月和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巴氏指数(BI)、病死率。结果软通道组继发颅内感染较硬通道组少,且软通道组的手术时间较硬通道组手术时间长。2组治疗后2~6个月的GOS、BI、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手术和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均确切,虽较硬通道微创手术更费时,但更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微创治疗大量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微创抽吸引流颅内血肿治疗大量出血患者并与内科药物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 微创组死亡5例,病死率25%;药物治疗组死亡15例,病死率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存活病人中1个月后GOS评分6~8分3例,9~13分12例;保守组1个月后GOS评分:3~5分2例,6~8分3例,经统计学处理微创组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 微创治疗大量脑出血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