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格"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本指脏腑阴阳表里俱盛之危候,而究其源或在《内经》前早已有之。《内经》之后,历代医家对"关格"的理解虽不尽相同,但所言"关格"均具有阴阳离决的证候特征,故与《内经》旨意略有相通,均可视为《内经》"关格"之流变。明清以来,医者关于"关格"的认识渐趋一致,"关格"以上有吐逆、下见小便不通的危重证候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观点一直沿袭至今。  相似文献   

2.
通过"关"与"格"字源及《黄帝内经太素》前后医家相关原文及语言结构分析解释"关格"含义,以期扩充语义,分析其语义变迁轨迹及原因,指出《黄帝内经太素》中出现九处"关格",其中四处为杨氏注解,其中"不顺四时之养身,内有关格之病也。""见关格微病,得过失也。见微过而救人者,谓未病之病,疗十十全,故无危殆。"两处与现行之"关格"含义差别较大;杨氏之"关格"含义可为:1)内部气机"不和"之病,2)脉象,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讨论《千金要方·肝脏门·肝劳》治法方证特色;辨析"虚""劳"病名区别与联系,结合《内经》、《伤寒论》、《诸病源侯论》中"关格"的论述,对肝劳方主治中"关格"的概念进行了解析,并进一步分析了肝劳的病机为阴阳两虚、阴虚为主;治以"虚则补其子"和"虚则补其母"相结合;用药特色以辛散温通药配甘润滋阴药。  相似文献   

4.
正《药性论》与《本草新编》中均指出,郁李仁可以治疗关格。所谓"小便不通名曰关,呕吐不止名曰格"。关格的临床表现以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主。小便不通发生在前,呕吐出现在后,呕吐出现后则表现为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证候。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脾肾衰惫,气化不利,湿浊毒邪内蕴三焦,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关格之病,上下气机不通,不仅病在气分而且累及血分,气机滞塞,血瘀不行为其重要的病理因素。本病治疗颇为棘手。郁李仁治疗关格,意在:其一,郁李仁有通大便、利小便之功,  相似文献   

5.
论关格     
<正> 一概述:何为关格,关格一词,最早见于《内经》。所论述的关格,一、是指脉象,二、是指病理,但均晨指关格病。后张仲景正式作为病名提出,如《伤寒全书·平脉法第二》说:“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的疾患,可见于急性病,也可见于慢性病,属于危重症俟。二、关格“脉症”之说:自古论关格脉证者颇多,但皆衍系于内经:如《素问六节脏象论》曰:“人迎一  相似文献   

6.
“关格”一词,最早见于《内经》,古今理解不一。秦越人在《难经》有“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的解释,是指脉长有余之势。张仲景说“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乃指脉大之极。又说“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则言病证。巢元方于《储病源候论》中解释为“大便不通为内关,小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炎尿毒症是现代医学病名。本病与祖国医学“癃闭”、“关格”、“肾绝”“肾厥”颇相近似。闭症的原因甚多,要言之,不外四种:一、热结于下;二、阳虚气弱;三、阴液亏虚;四、中气不足。其变症:“闭症失治,上则呕哕呃逆,下则小便不通,则阴阳之气关格;若头汗出,即为阳绝,其命将倾;兼见脉细涩者,知阴亦竭,无可救药(癃症亦同)”(《大众万病顾问内科内伤篇》)。关于“关格”。《症治汇补》云:“关格者……既关且格,必小便不通,旦夕之间,陡增恶呕,此因浊邪壅塞三焦,正气不得升降,所以关应下而小便闭,格应上而生呕吐,阴阳绝闭,一日即死,最为危候”。  相似文献   

8.
“关格”之我见梁邕平广西中医学院二附院530011南宁市南京路39号"关格"一词语出《黄帝内经》。后世对"关格"的理解基本有三:①病证名。小便不通与呕吐不止并见之证。②脉象。指人迎与脉口脉俱盛极,系阴阳决离之危象。③指阴阳偏盛不能互相营运之严重病理状...  相似文献   

9.
<正>小便是排除水液代谢后糟粕的主要途径,与肺、肾、膀胱等脏腑的关系极为密切。小便通利与否,直接关系着人体的功能活动,所以古人十分重视小便卫生。苏东坡在《养生杂记》中说:"要长生,小便清。"注意饮食调摄《老老恒言·便器》中指出:"或问通调之道如何?遇谓食少化速,则清浊易分,一也;薄滋味,无黏腻,则渗泄不滞,二也;食久然后饮,胃空虚则水不归脾,气达膀胱,三也;且饮待渴,乘微燥以清化源,  相似文献   

10.
尿毒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肾功能损害而引起的体内代谢产物潴留、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时出现的证候群。中医文献虽无尿毒症的记载,但从古代医籍中的关格、癃闭等证候门中即可找到类似本症的描述。如《证治汇补·癃闭·附关格》曰:“关格者……既关且格,必小便不通,旦夕之间,陡增呕恶;此因浊邪壅塞三焦,正气不得升降。所以关应下而小便闭,格应上而生吐呕。阴阳闭绝,一日即死,最为危候。”所述小便不通、呕恶等症,确为尿毒症常见之主症。  相似文献   

11.
癃,指小便不利,点滴而出;闭,指小便闭塞,点滴不通。"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素问.宣明五气篇》),概言之,癃闭即小便点滴而出,甚至闭塞不通之  相似文献   

12.
历代医家对四关的临床运用已有不少论述,但将“四关”与“四化”结合起来运用的功能分析则很少涉及。笔者根据脏腑经络理论,结合临床体会,认为四关与四花相伍具有调理气机之功能,现述于下:“四关”即合谷与太冲之合称,《针灸大成》把“四关”列为奇穴,“四关四穴,即两合谷两太冲是也”。“四花”首载于《针灸聚英》即胆俞与膈俞的合称,亦为奇穴。“四  相似文献   

13.
<正> "转胞"作为一病名,源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有人据此,将转胞解为妊娠小便不通,如《中医名词术语选释》解曰:"转胞,指妊娠小便不通.即孕妇因胎压迫膀胱,出现下腹胀而微痛,小便不通的一种病证".其实此种解释尚欠全面.考《诸病源候论转·胞候》:"转胞者,由是胞屈辟小便不通,名为胞转,其病状,脐下急痛,小便不通是也.此或病由小便应下,便强忍之,或为寒热所迫……",对症状和病因作了更详细的描述,指出此病非单  相似文献   

14.
神机辨识     
<正> 神机的概念,在《内经》中曾一再论及.如:"根于中者,命日神机;神去则机患"(《素问·五常政》).又谓:"出入废则神机化灭"(《素问·六微旨》).但其涵义究竟是什么,它与心、神明等概念有何内在联系,它在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治疗等方面有些什么意义,都是值得进行探讨的.下面分这三个方面讨论一下.  相似文献   

15.
叶天士提出的"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是治疗湿温病的重要理论.从《内经》及《伤寒杂病论》对"通阳"论述的角度理解叶天士利小便通阳法的含义,分析其利小便的意义有四:其一,湿热分消,利湿化郁;其二,通利膀胱,邪从下出;其三,因势利导,湿祛热随;其四,津液流通,阳气得动.从邪气在三焦的不同部位,结合《临证指南医案》探析叶天士临证思路及遣方用药,擅用淡渗利湿之品配伍开宣肺气、健运脾胃、助肾及膀胱气化的药物来实现利小便以通周身之阳气.在寒湿、湿热、湿毒等邪气所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中均有利小便通阳法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叶天士提出的"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是治疗湿温病的重要理论.从《内经》及《伤寒杂病论》对"通阳"论述的角度理解叶天士利小便通阳法的含义,分析其利小便的意义有四:其一,湿热分消,利湿化郁;其二,通利膀胱,邪从下出;其三,因势利导,湿祛热随;其四,津液流通,阳气得动.从邪气在三焦的不同部位,结合《临证指南医案》探析叶天士临证思路及遣方用药,擅用淡渗利湿之品配伍开宣肺气、健运脾胃、助肾及膀胱气化的药物来实现利小便以通周身之阳气.在寒湿、湿热、湿毒等邪气所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中均有利小便通阳法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正> “发”在仲景文中凡三见,涉及猪膏发煎和滑石白鱼散两首方剂。用法有内服、润导之别,功能有消瘀、止血、利水、通便之异。仲景开创了用“发”先河,现归述如下: 一、开通关格疏利水道仲景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中说: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其滑石白鱼散中乱发(烧灰),取其开关格、通水道之功。小便得利,则病霍然自除。《本经》: “(发灰)主五癃,关格不通,利小便水道”。《张氏医通》亦曰:“滑石白鱼散,治消渴,小便不利……”赵以德也说:“发乃血之余,能消瘀血通关便。”仲景也正是取发灰的开关格,通水道之功而祛病的。  相似文献   

18.
1 脾胃与人体阴阳平衡 脾具有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作用,称为"仓廪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论》、"仓廪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脾脏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脾之阴阳.如缪仲淳《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说:"胃气弱则不能纳,脾阴亏则不能消".万密斋《养生四要》说:"受水谷之入而变化者,脾胃之阳也,散水谷之气而成营卫者,脾胃之阴也."《血证论》说:"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饮食物在胃中,初步消化,形成食糜,将精微物质游行布散,上输于脾,通过脾之运化,散精归肺,供养周身.  相似文献   

19.
正提及"开四关",大多是指针刺经外奇穴"四关"穴(合谷太冲组合),该组合临床应用广泛,对众多疾病确有疗效~([1-3]),高式国教授谓此二穴"能开通也"~([4])。但笔者在学习《标幽赋》过程中发现,当前将合谷和太冲作为"开四关"的唯一选穴组合与《标幽赋》原文存在一定偏差,甚至四关也被理解成"四关"穴,这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四关的真实含义。"开  相似文献   

20.
1关格源流 关格一词,首见于<内经>.后世医家虽亦每有论述,但涵义不同.<内经>论关格,一是指脉象.如<灵枢·终始>篇说:"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日关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