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51岁,主因间断胸部闷痛2d,加重2h入院。查体:血压135/80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6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示:V2-V5导联ST段抬高0.1~0.2mV。患者有胸部闷痛症状,胸前导联ST段抬高,初步考虑不除外急性心肌梗死,后经多次复查心电图无动态改变,化验心肌酶正常,除外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为过早复极综合征(ERS)。  相似文献   

2.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8岁,既往有心动过速发作史。因近日感冒,咳嗽就诊。查体:血压130/80mmHg,心界不大,心率104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示:心率104次/min,P波于Ⅱ、Ⅲ,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缩短约0.08s,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s,QRS波起始部可见δ波(Dehe),于Ⅰ、aVL、V1~V6导联向上,  相似文献   

3.
王大英  陈万春 《上海医学》2005,28(7):579-579
患者男,50岁。阵发性心房纤颤1年,有糖尿病史,无明确高血压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史。因心房纤颤发作9h入院。体检:体重65kg,心率120次/min,于发病10h后予普罗帕酮450mg顿服。模拟Ⅱ导联心电图记录见图1,第1行为快速心房颤动,心率约120次/min;第2~5行为连续记录;第2行为服药后5h19min时出现房扑2:1传导。  相似文献   

4.
患,男,6l岁,因右上腹阵发性疼痛月余人院。体检:急性病容,神志清晰,无心悸气短,既往无心肌炎。T:3TC,P:92次/min,心律不齐,心脏元杂音,BP:18.5/13.OKPa,Murphy征阳性。心电图示:Ⅰ导联心率为73次/min,P—R间期0.18S:Ⅱ、Ⅲ、avR、avL、avF、V1、V5导联心率为103次/min,P—R间期为0.2l~0.24S;avL、V3导联兼有上述二种改变,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间歇性快心率依赖型Ⅰ度房室传导阻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60岁,因“反复中上腹痛10年,加重1个月”于2013年1月9日入本院。患者入院前10年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疼痛,进食油腻食物后可加重,自服消炎利胆片可缓解,平素无胸闷、胸痛、心悸、气促等不适症状。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200/130 m m H g ,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血压控制在130/90 m m H g ;糖尿病病史10年,口服降糖药(具体不详),未检测血糖。入院查体:血压(BP)130/60 mm Hg ,心肺腹(-),B超提示胆囊结石。入院诊断:(1)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3)2型糖尿病,拟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后行胆囊切除术。术前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 T波改变,麻醉科医生建议行阿托品试验。阿托品试验用药前心电图仍为窦性心动过缓,T 波改变,心率50次/min ,Ⅰ、aVL、V4~V6导联 T 波低平或倒置。给予阿托品1.5 mg静推后1 m in ,患者出现胸闷,心慌,脸色苍白,冷汗,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频率176次/min ,Ⅰ、aVL、V2~V6导联ST 段弓背向上抬高0.2~0.6 mV,立即给予患者吸氧,监测血压为130/80 mmHg ,通知急诊医生。持续约3 min后,患者自觉症状好转,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率103次/min ,Ⅰ、aVL、V2~V6导联ST 段回落至基线水平,Ⅱ、Ⅲ、avF、V4~ V6导联 T波倒置。考虑为阿托品诱发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急查心肌酶谱:肌红蛋白130.1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2.3μg/L ,肌钙蛋白0.056μg/L↑;心脏彩超:(1)左房增大;(2)左室壁增厚;(3)主动脉瓣退行性变;(4)左室舒张功能减退;(5)左室收缩功能测值正常;(6)未探及明显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于第2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前降支中远段轻度心肌桥。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患者男,15岁,因突发心悸、胸闷、气短持续5小时,遂送某卫生院。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率174次/min,T波直立。静注西地兰0.4mg,半小时后心率154次/min,约2小时后降至70次/min,律齐,后仍觉胸闷痛,次日转入我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80次/min,无病理性Q波,ST段:Ⅱ、Ⅲ、aVF 、V5~V6导联呈凸面向上型下移0.1~0.15mV,ST-aVR导联呈凹面向上型抬高。T-Ⅱ、Ⅲ、aVF、V4~V6导联宽深倒置,T-V1、V2、aVR导联直立。Q-T间期0.46~0.48s。心电图诊断为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查体:T36.6℃,…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慢频率依赖性无痛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慢频率依赖性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CG)特征。方法 采用美国MGYHLTER12.NET3导联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动态检测时间为24h,检测开始后属患者详细记录生活日志和相关症状,专人测量分析心率、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指标。结果 96例患者发作时间为44.9min/24h,总发作时间4316.12min/24h,发作最长305min/24h,最短者3min/24h,ST段压低范围-1.3~-5、3mm,均为无痛性心肌缺血;ST段压低发作时间分布以凌晨05:00~08:00最多,与其他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在41~60次/min时,ST段压低的持续时间最长。结论 冠心病慢频率依赖性无痛性心肌缺血发生在清晨的比例高于其他时期,临床上应警惕该时段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变化,积极采取抗心肌缺血治疗,预防心脏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Brugada综合征并肝胆脾转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53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3h就诊当地医院。3h前在看电视时突发胸痛、胸闷伴心悸、心前区压榨感及出汗。当时测血压60/40mmHg,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双肺底闻及少许细湿性罗音,心率48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腹部检查无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48次/min),PR间期1.44s,QRS波时间1.08s,Q-T间期3.56s,V1、V2导联呈QS波,V1导联ST抬高0.15mV,V2导联ST段鞍背样抬高0.4mV,V3导联斜形抬高0.3mV。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痛时心电图心前导联 ST段压低在急性后壁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4 2例持续性胸痛超过 30 min患者常规做 12导联心电图 ,每隔 4 h做 1次 ,2 4 h后每天做 1次 ,当 V1 ~ V3导联 ST段压低时加做 V7~ V9导联 ,同时测心肌酶。结果 :胸痛时心电图 V1 ~ V3导联 ST段压低可能是急性后壁心肌梗死早期表现。结论 :对这类患者应常规加做 V7~V9导联 ,以利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0岁,因外伤人事不醒左腿损伤流血半小时入院。体检:神志淡漠,皮肤冷湿.脸色苍白,Bp30/10mmHg,心率150次/min,心律齐,心音低钝。发现左下肢膝关节动脉断裂大出血.临床诊断失血性休克。即进行抗休克抢救,做床边心电图。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150次/min,P-R=0.12sV12、3、4、5、6、Ⅰ、avL导联,ST弓背向上形抬高0.1~0.3mv,T波倒置,  相似文献   

11.
于秀芹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3):1177-1178
目的:探讨胸痛时心电图心前导联ST段压低在急性后壁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42例持续性胸痛超过30 min患者常规做12导联心电图,每隔4 h做1次,24 h后每天做1次,当V1~V3导联ST段压低时加做V7~V9导联,同时测心肌酶.结果:胸痛时心电图V1~V3 导联ST段压低可能是急性后壁心肌梗死早期表现.结论:对这类患者应常规加做V7~V9导联,以利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1病例简介 患者,男,62岁。因阵发性心悸伴胸闷、气短于2014年2月20门就诊于本院心内科门诊,常规心电图检查(图1)提示:窦性心律,心率85次/分,正常心电图。随后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结果提示:14:45:19心电图示(图2):心率83次/分,Ⅲ导联T波倒置,  相似文献   

13.
董莹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1):1060-1060
1病例资料 患者,女,60岁。因"车祸后右小腿、右肩及全身多处疼痛1h"入院,诊断为:右锁骨、右胫腓骨及右第一掌骨骨折。患者一般情况可,有高血压史,无糖尿病。入院查血常规:血红蛋白(Hb)89g/L,红细胞压积(I-ICT)28%,输红细胞悬液400ml后未复查。心电图(ECG)示:心率76次/min,Ⅱ、aVF、V4-6导联ST段下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同步记录诊断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采用单导心电图机,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采用12导联同步记录,分别分析ST抬高伴对应导联ST段下移、T波高尖伴对应导联T波倒置或低平、伴发的室性心律失常、U波倒置和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结果:60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其常规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0.1~0.2mV且伴对应导联ST段下移1例(1.67%);动态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0.1~0.2mV且伴有对应导联ST段下移18例(30.0%),且ST—T改变发生的时间为:第一高峰在00:00~08:00,第二高峰在13:00~15:00。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同步记录对于诊断变异性心绞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病人,男,61岁。发作性心前区疼痛5d,加重1d。查体:脉搏83次/min,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心界无扩大,心率83次/min,律齐,心音弱,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肺、腹部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窦性心律,电轴正常,V1-3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0.4mV,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因1周前查体心电图检查异常来复诊。该患者曾因病窦综合征、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而植入永久性起搏器2a。查体:R:22次/min,P:68次/min,BP:130/80mm—Hg,律不齐,双肺正常。听诊各瓣膜区无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波顺序发生,A—V延迟时间相等,  相似文献   

17.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15岁,因反复发作性心悸、胸闷半年加重4h就诊。查体所见:一般情况好,血压15.3/9.6kPa,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157次/min,律整,无杂音。心脏x线摄片、心脏B型超声波检查均正常。心电图:心动过速发作时首次记录心电图,心室率160次/min,各导联可见宽大畸形QRS波,QRS时限为0.11s,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62岁,2008年5月9日凌晨1时在睡眠中出现胸痛,并伴右上肢疼痛,于次日下午在门诊以“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收入院。入院急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84次/min,Ⅱ,Ⅲ,AVF导联弓背型抬高〉0.05mV,V2~V6缺血型下移〉0.1mV,Ⅱ,Ⅲ,AVF,V7,V8,V9存有梗死Q波。查体:T36.4,R17次/min,BP12/gkPa。心音低钝,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0岁。因股骨干骨折入院。查体心脏未见明显异常,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胸片、心脏彩超、血脂、心电图均正常。术后第11d病人半卧时忽然心慌胸闷,胸痛、气短、出汗。急查:BP60/40mg,心电图(ECG)示:窦性心律114次/min,SI≥0.35mV,且S波增宽。但QRS波群小于0.12s,明显的TⅢ、QⅢ图形,V1导联QRS波群呈现qrs型,呈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图略),V1~V4T波倒置,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45岁。于2005年3月10日18时因饮酒80ml后突然晕厥持续25min,伴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血压降至75/50mmHg(1mmHg=0.133kPa)。120急救车就地抢救,静脉点滴多巴胺20pg/min,血压回升至100/60mmHg,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Ⅰ、Ⅱ、Ⅵ-Ⅴ5导联ST段下移0.2mV,加用硝酸甘油点滴,于2005年3月10日19时急诊入院。患者既往健康,饮酒多年,间断饮酒,每次100~200ml,但无醉酒史,发病前曾因患上呼吸道感染应用头孢哌酮2.0静脉点滴,1次/d,共3天,停药1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