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门诊药房是医疗机构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院部的声誉和形象。门诊西药房是门诊药房的重要分支,遗憾的是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为数不少的医疗机构并不重视门诊西药房的药物咨询服务,大部分门诊西药房从业人员存在服务意识薄弱、缺乏责任感、综合能力欠缺等不足,这不仅会难以确保患者的消费权益和人身安全,还会阻碍院部的有序发展。有鉴于此,笔者倡导医疗机构提高门诊西药房药师任职门槛,重视药师礼仪和业务培训,以全面提高医疗机构门诊西药房药物咨询服务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与探究门诊西药房药学服务满意度。方法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2例门诊患者设为研究对象,让患者在提升药房服务前后的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结果 122例门诊患者经过问卷调查结束后,提升药房服务后门诊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提升药房服务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西药房药学服务中,医师应该多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门诊西药房药学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药房管理模式变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士朋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2):915-915,859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医院药房管理模式。方法:对传统的药房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将原中药房、西药房调整为门诊药房、住院药房、摆药室。结果:调整后药房节约人员,人员紧张缓解,简化了管理流程。有利于病人和病房。结论:条件适合的医院可采用此药房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门诊西药房服务特点和优化措施。方法:应用运筹学和数据统计的方法,对门诊西药房服务的特点进行定量研究,开展科学化、规范化、差别化服务。结果:科学化优化了流程,提高了门诊药房的运行效率;规范化减少了差错率;差别化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门诊西药房科学化、规范化、差别化服务有效可行,提高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品管圈降低门诊西药房内差次数,提升药事服务质量,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 运用品管圈的十个基本步骤,七大手法解决门诊西药房调剂内差存在的问题.结果 门诊药房内差次数由88次降到31.3次,达标率达110%,进步率达64.43%.结论 运用品管圈降低门诊西药房内差次数是有效的,并持续维持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西药房药品管理方法及发放中的注意事项。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西药房服务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每年对门诊西药房发生的差错事件进行统计,并总结发生差错事件的主要原因,以及对差错状况进行探讨,提出具体改进方案。结果药品差错是药品发放错误中占比最高的类型,其次为剂型、剂量差错。结论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能够显著提升药房工作质量,提升患者对于药房的满意度,减少甚至预防药房工作差错事件,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医院药房管理模式.方法对传统的药房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将原中药房、西药房调整为门诊药房、住院药房、摆药室.结果调整后药房节约人员,人员紧张缓解,简化了管理流程,有利于病人和病房.结论条件适合的医院可采用此药房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和数字化管理进行分析,通过数字化管理措施的实施提高了药房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高月荣 《中外医疗》2009,28(25):111-112
目的收集,整理一些有关常用药物使用的基本知识,以方便基层医院药房调配发药服务。方法参考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结果本院门诊西药房现有药物中,有餐前餐时或餐后服用要求的有100多种,有年龄禁忌的30多种。结论门诊药房调配发药服务需要扎实细致的专业知识,更多,更完备的知识储备对工作的开展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质量 做好药品的请领与验收:药品全部采用微机管理,由门诊药房组长向西药库申请,输入药品名,申请数量并确认后打出申领单交西药库,西药库专职人员按申领单实发数或确认全部申请数后,打印出库单,一式三联,一联西药库,一联门诊西药房,一联交财务科核帐。门诊药房在验收药品时,首先要核对药品的规格、剂量、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外观、数量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本院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差错展开调查分析,讨论避免差错的措施,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3年5月本院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情况,观察组选取开展数字化管理后的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情况,对照组选取开展数字化管理前的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情况,对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库存药品盘点时间、患者取药等候时间、药品报损率以及账实相符率。结果:门诊西药房发生药品发放差错共100例,其中观察组单人配发原因15例,疏忽原因8例,药品摆放原因7例;对照组单人配发原因36例,疏忽原因18例,药品摆放原因16例;观察组药品发放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药品管理与发放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数字化管理应用于门诊西药房,具有提高门诊西药房工作效率、改善账实相符率、降低西药报损率以及缩减各类失误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等优点,值得各医院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医院药房是直接为患者提供药品的部门,特别是门诊药房面对的患者更加复杂,虽然《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六章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造成了退药情况的不可避免.为了规范退药,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笔者对我院门诊西药房2006年7月至11月的退药处方进行了统计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门诊西药房适当的管理方式,并对药房的数字化管理对策进行探究,寻找最适宜的门诊西药房管理方式.方法:选择该院在开展药房数字化管理之前两年的数据作为对照组,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开展数字化管理后的两年的数据作为观察组,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月.对两组数据的取药时间,剩余药品统计时间以及药品报损率三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取药时间和剩余药品统计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药品报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西药房可以采用数字化的管理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取药及药品统计的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多方便,同时也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并分析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分析以及采取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为研究对象,其中125张处方存在调剂差错的现象。选取西药房的处方为研究对象,并分析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结果 2014年调剂差错55例,2015年调剂差错42例,2016年调剂差错28例。在这所有的处方调剂中,品种差错为主要原因且出错最高,其次为数量差错以及错发患者差错、用法用量差错等。结论对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中所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以上问题进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从而降低门诊处方的差错率以及能够规范门诊药房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探讨药学服务在西药房实践的意义。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12月接收的西药房服务对象200例,并且选择该院2014年1~12月接收的西药房服务对象200例,把西药房工作按照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分组,第一阶段为2013年1~12月,该段时间采取传统药房服务;第二阶段为2014年1~12月,该段时间基于传统药房服务,观察两阶段西药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与第一阶段对比,第二阶段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满意度明显更高,(P <0.05)。结论:西药房开展药学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邓江红  周波 《华夏医学》2012,25(1):73-75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西药房调剂错误的原因以及寻找解决措施。方法:结合我院门诊西药房的实际情况对日常药品调剂工作中容易发生差错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调剂差错的形式约有8种,产生错误的因素有3个,对此提出8条预防措施。结论: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切实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降低医院门诊药房药品差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情况分析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门诊西药房内部管理,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可减少由于医务人员自身差错造成的门诊西药房退药.严格执行门诊西药房退药制度,处理好门诊西药房退药问题.在拒门诊西药房退药品时必须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以免发生纠纷.医务人员要做到既保证门诊西药房的经济效益,又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对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作了统计分析,以探讨合理门诊西药房退药方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作用医院西药房实施药品监管制度与药品合理分类管理,观察比较医院西药房管理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与药房差错情况。对医院西药房实施药品合理分类与强化药品监管制度,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药满意度,降低药房出错率,减少医患纠纷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西药药房发生药品差错的影响因素,并就加强西药药房管理和减少药患纠纷提出解决策略.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本院门诊西药房的10间发药窗口为研究对象,先对10间西药房进行发生药品差错的影响因素调查,而后依据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和策略.再对管理和减少药患纠纷策略和方法实施后,将前后的药品差错、药患纠纷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依据发生药品差错、药患纠纷的影响因素制定和实施的西药房管理策略后,药品差错、药患纠纷的发生率降低,且患者的满意度有显著提高.结论 :西药房药品差错发生的影响因素多样,其中针对药方管理及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责任心采取的策略能够极大减少药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西药房管理中药品合理分类及监管制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实施改进的药品合理分类和药品监管制度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和药房的差错率。改进前一年在我院西药房购买药品的患者为对照组,改进后的患者为观察组,从而分析医院西药房管理中药品合理分类及监管制度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药房差错率分别为96.0%和0.6%,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和药房差错率分别为83.0%和2.8%。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药房差错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西药房管理工作中,实施药品严格和合理的分类和药品监管制度,能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药房的差错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