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保留颈外静脉、耳大神经和颈神经丛深支的新型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或称合理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在治疗口腔癌颈淋巴转移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TNM分期在T2N1M0~T4N3M0之间的口腔鳞癌初诊患者45例,随机分为2组(RND组和RRND组),RND组行传统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22例),RRND组行合理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23例),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颈淋巴结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结果:RRND组术后患者面部水肿及头晕、头痛症状显著低于RND组(P<0.05);术后6个月复查,RRND组患者耳廓和肩部麻木感显著低于RND组,耳廓皮肤感觉功能和肩运动功能显著高于RND组(P<0.05);随访3年,RRND组和RND组术后颈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8.70%、4.5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与传统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相比,不会增加术后颈淋巴结复发率,但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两种手术切口治疗腮腺肿瘤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一种腮腺肿瘤切除的改良式手术切口,并与传统方法进行临床对比。方法改良的腮腺切除术采用耳屏前面部除皱切口及耳后延续入发髻内切口,在嚼肌筋膜(SMAS)下翻瓣,减少了术后Frey综合征的发生;先解剖面神经总干减少了周围支的损伤,暴露面神经总干后,根据肿瘤的位置,选择性解剖面神经颈面干行腮腺部分切除术,保护腮腺的部分功能;采用蒂在上方的胸锁乳突肌填塞局部减少了术后畸形。结果应用传统术式的36例患者,38.8%出现面神经功能损害,16.2%出现涎瘘,8.3%出现Frey综合征;应用改良术式的6例患者中,无1例出现涎瘘及面神经损伤,随访3~6个月无1例出现Frey综合征,并且局部凹陷轻微,面容美观。结论改良式手术方法切口隐蔽,容易操作,不易损伤面神经周围支,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首次采用颌下-半颈发际缘切口行单侧和双侧全颈淋巴清扫术,探讨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6年11月至2007年1月入院的舌癌患者3例,采用颌下,半颈发际缘切口行单侧颈淋巴清扫术。选取2007年1月至11月4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颌下,半颈发际缘切口行双侧颈淋巴清扫术。单侧颈淋巴清扫术切口由颌下切口及半颈发际缘切口组成,颌下切口位于下颌下2~3cm。并与下颌下缘平行。尽量位于皮纹中,前至对侧颏部,后至乳突尖;然后由乳突尖处转折向下,沿发际缘下行至颈中份处。双侧颈淋巴清扫术则由双侧颌下切口及双侧半颈发际缘切口组成。单侧或双侧颈淋巴清扫术均在颈阔肌深面翻瓣后,合理利用手术拉钩牵引,充分暴露手术空间。术中评估操作的可行性及难易程度,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瘢痕大小。结果该切口单侧颈淋巴清扫术中暴露虽然不如类矩形切口,但通过合理牵拉仍能充分暴露术区,完成手术;手术操作有一定难度,需要手术医生具有丰富的颈淋巴清扫术的经验,耗时相对较长。双侧颈淋巴清扫术该切口暴露比平行切口较好,但不如“H”形切口和“T”形切口。然而通过合理牵引拉钩,能充分暴露术区,完成手术。3例单侧和4例双侧颈淋巴清扫术患者术后创口愈合良好,瘢痕较小。结论颌下,半颈发际缘切口行单侧或双侧全颈淋巴清扫术,皮瓣血运好,手术反应小,瘢痕形成少。外形美观。减轻患者心理创伤,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用于年轻的和对美观较为重视的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颊黏膜鳞癌隐匿性转移规律。方法:1992-01~2004-12月在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颈淋巴清扫术的颊黏膜鳞癌cN0患者69例,男性31例,女性38例,年龄31~79岁,平均58.2岁。颈部的处理采用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或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结果:颊黏膜鳞癌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率为14.49%(10/69),转移到Ⅰ区为10.14%(7/69)、Ⅱ区为5.80%(4/69)、Ⅲ区为2.90%(2/69);T1颈部隐匿性转移率为9.52%(2/21)、T2为15.38%(6/39),T3、T4例数较少,其中4例T3中有1例转移,5例T4中有1例转移;高、中分化鳞癌颈部隐匿性转移率分别为14.89%(7/47)、10.00%(2/20),低分化鳞癌例数较少,2例中有1例转移。结论:认识颊黏膜鳞癌颈部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特征,对制定颈部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内镜辅助下或依靠机器人经耳后径路或其改良径路行早期口腔癌(cT1-2N0)的择区性颈淋巴清扫术(selective neck dissection,SND)已有报道,然而,此种术式所带来的美观效果是以较大的手术创伤为代价.本文探讨内镜辅助下经下颌下径路行早期口腔癌(cT1-2N0) SND的手术创伤和美观效果.方法:54例早期口腔癌患者(cT1-2N0)随机分为内镜组和开放组2组.对患者围术期和术后相关指标进行评估,包括颈清扫切口长度、颈清扫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引流时间、总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患者美观满意度、围术期并发症、肩部功能和随访情况.结果:内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24.04±13.47) min,较开放组(73.47±15.36) min长.但内镜组平均切口长度仅为(4.23±0.56) cm,同时术后引流量和引流时间、总住院天数、术后肩部疼痛程度和美观效果均较开放组为优,而且2组清扫的淋巴结数目无显著差别.结论:内镜辅助下经下颌下径路行SND的时间较开放组长,但手术创伤小,美观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癌瘤颈淋巴结转移的部分规律及其与颈淋巴清扫术间的关系。方法 对250例行颈淋巴清扫联合根治术的口腔颌面癌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口腔颌面癌颈淋巴结转移率为18.8%,其中鳞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23.4%,腺上皮源性癌颈淋巴结转移率为9.6%,颈淋巴结转移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8.4%,漏诊率为9.1%。结论 鳞状上皮细胞癌比腺上皮源性癌更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临床诊断阳性的颈淋巴结应实施颈淋巴清扫术,对N0期颈淋巴结应采取适时监测,当其转为阳性时可再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口腔癌的发生部位和TNM分期对颈淋巴结转移及外科处理的影响。方法随访 30 1例首诊治疗口腔癌患者 ,计算颈淋巴结转移病理检出率、单纯原发灶切除后颈淋巴结复发率、颈淋巴清扫后颈淋巴结复发率。结果 病理转移检出率 41 6 % ,舌、口底、下龈、颊癌单纯原发灶切除后淋巴结复发率 32 1% ,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后复发率 14 7%。结论 TNM分期是临床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有效依据 ,对发生于上述 4个部位的鳞癌应扩大选择性颈淋巴清扫的适应证 ,选择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需慎重  相似文献   

8.
根治口腔鳞癌时采用传统的颈淋巴清扫术常行整块颈部组织切除,由此会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术后并发症,对患者肩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笔者采用保留颈外静脉及颈神经丛深支的颈淋巴清扫术,大大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  相似文献   

9.
王兴文  陈永辉 《口腔医学》2009,29(9):497-498
目的探讨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应用于早期舌体鳞癌(T1/T2cN0)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8月—2007年8月33例早期舌体鳞癌(T1/T2cN0)行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后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资料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率为24.24%(8/33),术后功能与疗效良好。结论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可作为早期舌体鳞癌(T1/T2cN0)患者区域性颈淋巴清扫的优选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一种改良的耳屏缘切口腮腺前缘穿咬肌入路在髁突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患者(女性9例,男性7例)采用改良的耳屏缘切口腮腺前缘穿咬肌入路行髁突重建术。术后定期随访,通过患者腮腺涎瘘、面神经功能、张口度、咬合关系、面部瘢痕等临床指标评价髁突重建后的功能,通过曲面体层片、CT及三维CT重建影像学检查评估移植肋骨肋软骨的位置和形态。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所有患者面形恢复好,切口瘢痕隐蔽,无腮腺涎瘘,张口度和咬合关系良好,1例出现暂时性面瘫,经治疗后痊愈。影像学结果显示,所有移植肋骨肋软骨存活,处于正常解剖位置。结论 改良的耳屏缘切口腮腺前缘穿咬肌入路在髁突重建术中可降低涎瘘和面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术野清晰,且切口瘢痕隐蔽,未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RIP,NF-κB在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9例口腔鳞癌﹑17例口腔扁平苔藓﹑19例口腔白斑﹑12例正常黏膜中RIP和NF-κB表达情况。结论:RIP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口腔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增,分别为50%(6/12),76.5%(13/17),84.2%(16/19),94.9%(37/39)(P〈0.05);NF-κB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口腔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也依次递增,分别为75%(9/12),82.4%(14/17),84.2%(16/19),92.3%(36/39)(P〈0.05)。结论:RIP,NF-κB在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头皮冠状切口在各类颧骨复合体骨折坚固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方法:将87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分别应用改良冠状切口(42例)与传统切口(45例)进行复位和固定,对比分析改良冠状切口的优越性、可能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结果:改良组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36个月,面部瘢痕不明显,开口度恢复理想,咬合关系正常,术后秃发率及颞部凹陷率较低,无1例出现面神经功能障碍。传统组中,2例术后第5天出现创区感染,切口延期愈合,术后肿胀反应明显;4例患者术后3月时仍存在面神经功能障碍,术后秃发率及颞部凹陷率较高。结论:改良冠状切口较传统切口具有切口隐蔽、术野暴露好、复位精确、美观效果好、面神经损伤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分化抑制因子-1(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1,Id-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肿瘤微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OSCC中Id-1,CD34表达,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Id-1定位于肿瘤细胞胞质,65例OSCC中有49例Id-1呈(75.38﹪)阳性表达,其与OSCC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而与患者性别及肿瘤发生部位无关;Id-1的表达与MVD值显著相关(P〈0.01)。结论:Id-1的高表达可能在OSCC分化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肿瘤微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甲基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的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特异性PCR的方法分别检测2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53例OSCC组织中APAF1基因的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2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无1例检测到APAF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53例OSCC组织中有41例(77.36%)APAF1基因启动子区完全甲基化,5例(9.43%)APAF1基因部分甲基化,总甲基化率为86.79%(46/53),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甲基化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PAF1基因的甲基化与病理分级、年龄、性别无关。结论:APAF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是该基因在OSCC组织中表达降低的机制之一,基因甲基化引起的基因功能静默可能与OSCC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Bag-1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Bag-1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不同分化的OSCC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52例OSCC及20例正常的舌黏膜组织中Bag-1蛋白的表达,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Bag-1蛋白在病理分级的高分化组阳性表达率为50.00%、中分化组阳性表达率为76.19%、低分化组阳性表达率为93.33%,三者之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临床分期为早期(Ⅰ级+Ⅱ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55.55%,晚期(Ⅲ级+Ⅳ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82.35%,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ag-1蛋白的表达与OSCC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发展关系密切,并且检测该指标有助于OSC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wist、Snail、Slug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术前未接受放化疗的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或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60例原发OSCC患者肿瘤切除石蜡标本中Twist、Snai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与鳞癌之间颈淋巴结转移异同点.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11年12月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及鳞状细胞癌颈部Ⅰ-Ⅲ区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回顾性资料;x2检验比较口腔鳞癌患者与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之间Ⅳ-Ⅴ区转移率差别.结果: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Ⅰ-Ⅲ区转移患者31例(35侧),其中Ⅰ-Ⅲ/Ⅳ-Ⅴ区转移4侧,转移率11.42%(4/35);口腔鳞癌Ⅰ-Ⅲ区转移患者170例(175侧),其中Ⅰ-Ⅲ/Ⅳ-Ⅴ区转移12侧,转移率6.86%(12/175),x2检验结果显示两者间Ⅳ-Ⅴ区转移无统计学差异(P =0.352>0.05).结论: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上比较少见,其颈部淋巴结转移主要发生在Ⅰ-Ⅲ区;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Ⅳ-Ⅴ区转移率与口腔鳞癌相类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okemon、Ku70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Pokemon、Ku70在4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中的表达。结果:1)Pokemo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及正常口腔黏膜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1%(32/47)、25.0%(5/20),P〈0.05。高分化组与中低分化组Pokemo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0%、85.2%(P〈0.05)。不同TNM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Ⅰ期+Ⅱ期组、Ⅲ期+Ⅳ期组Pokemo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0%、45.5%(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无淋巴结转移组Pokemo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35.5%(P〈0.05)。2)Ku70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及正常口腔黏膜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7%(29/47)、30.0%(6/20),P〈0.05。高分化组与中低分化组Ku7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0%、66.7%(P〉0.05)。不同TNM分期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Ⅰ期+Ⅱ期组、Ⅲ期+Ⅳ期组Ku7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0%、50.0%(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无淋巴结转移组Ku7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35.5%(P〈0.05)。结论:提示Pokemon及Ku70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okemon与Ku70可能成为判定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mRNA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和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以及在OLP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mRNA原位杂交法对正常口腔黏膜12例,非糜烂型OLP20例,糜烂型OLP20例及OSCC20例,进行hTERTmRNA的检测。结果:正常口腔黏膜、非糜烂型OLP、糜烂型OLP及OSCC中hTERT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1/12)、15%(3/20)、45%(9/20)、80%(16/20)。其中,除正常口腔黏膜与非糜烂型OLP中hTERT mRNA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正常口腔黏膜与非糜烂型OLP的hTERT mRNA染色强度明显低于糜烂型OLP及OSCC(P〈0.05)。结论:hTERT mRNA可能在糜烂型OLP的癌变过程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成釉细胞瘤(AB)中心体的改变,分析其与细胞DNA含量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关系,探讨中心体异常与AB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1例AB、5例成釉细胞癌、10例正常口腔黏膜及10例口腔鳞癌(OSCC)的中心体状况和kj-67的表达,检测细胞DNA含量,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29.7%的AB和70.0%的OSCC表现出中心体异常,而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无中心体异常表现(X2=165.905,P=0.000).②AB细胞DNA含量平均为15420.37,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低于OSCC组(F=16.523,P=0.000).③AB中心体异常组和OSCC中心体异常组细胞DNA含量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均与正常口腔黏膜组存在显著差异(F=10.222,P=-0.000).AB及OSCC的中心体异常组与中心体正常组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F=40.901,P=0.000和F=7.863,P=-0.023).④AB ki-67 LI平均为3.41,且随AB的复发,与恶变有增强的趋势(F=4.344,P=0.017).⑤AB中心体的异常与ki-67的表达相关(r=0.341,P=0.006),但细胞DNA含量与ki-67 u无相关(r=0.156,P=0.218).结论:部分AB中存在中心体的异常,与细胞DNA含量的增多有关,并可能与AB基因组不稳定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