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赵艳  柴红梅 《冶金分析》2015,35(9):73-76
在pH 8.00的NH3-NH4Cl缓冲溶液中,在100 ℃加热条件下,痕量镍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亚甲基蓝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镍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方法。研究发现,非催化反应吸光度(A0)和催化反应吸光度(A)在655 nm处的差值ΔA与镍的质量浓度在0.01~0.3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8.6×10-3 μg/mL。该催化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为8.2×10-4 s-1,表观活化能为66.08 kJ/mol。方法用于延河水和自来水厂污水中痕量镍的测定,测定值与原子吸收光谱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2%~1.6%,加标回收率为99%~102%。  相似文献   

2.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锌尾矿中痕量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高氯酸-邻苯二甲酸氢钾介质中,于90 ℃水浴中加热,发现铅(Ⅱ)对碘酸钾氧化核固红的褪色反应有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铅的新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8.0 mL 1 g/L核固红(NFR)溶液,2.5 mL 0.02 mol/L HClO4,0.5 mL 0.02 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和1.5 mL 0.02 mol/L KIO3溶液。方法线性范围为4.0×10-5~4.4×10-3 g/L,检出限为3.0×10-6 g/L。实验表明,该催化反应为假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Ea = 29.762 kJ/mol,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 = 1.2×10-4 s-1。方法用于本地锌矿尾矿中铅含量的测定,测定值与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n=9)为1.5% ~2.1%,加标回收率为98% ~ 104%。  相似文献   

3.
严进 《冶金分析》2017,37(8):64-68
从紫薯中提取天然花青素,作为测定铜(Ⅱ)的催化褪色反应指示剂。在盐酸介质中,铜(Ⅱ)对溴酸钾氧化天然花青素褪色反应有灵敏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铜(Ⅱ)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研究了催化褪色反应测定条件和动力学参数。在最佳测定波长530 nm条件下,铜(Ⅱ)的质量浓度在0.01~0.30 μg/mL范围内与非催化反应溶液和催化反应溶液的吸光度差值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3.09×10-9 g/mL。催化褪色反应为准零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41.99 kJ/mol,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为5.42×10-4 s-1。实验考察了2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按照实验方法测定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铜(Ⅱ),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8)为2.0%~2.5%,并且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
锑及其化合物是全球性污染物,易造成环境污染。但是,锑的催化效果差,测定锑的动力学光度法相对较少。在磷酸介质中,痕量锑(III)对溴酸钾氧化偶氮胭脂红B褪色反应有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锑的新方法。在两只比色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锑(III)样品溶液(催化反应,吸光度A)和同量的水(非催化反应,吸光度A0),再分别加入0.7mL 4.0×10-3 mol/L溴酸钾溶液、1.8mL 1.0mol/L磷酸和2.2mL 0.5g/L偶氮胭脂红B溶液,然后在90℃水浴中加热15min,在波长515nm处测定体系的吸光度A和A0。实验结果表明,表观活化能Ea=33.6kJ/mol,锑的质量浓度在0.02~0.26μg/mL范围内与lg(A0 /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79×10-9 g/mL。对复杂样品河泥的测定,先采用萃取的方法,规避了共存离子的干扰,再采用实验方法测定锑,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3%~3.5%;加标回收率为96%~98%;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锑及其化合物是全球性污染物,易造成环境污染。但是,锑的催化效果差,测定锑的动力学光度法相对较少。在磷酸介质中,痕量锑(III)对溴酸钾氧化偶氮胭脂红B褪色反应有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锑的新方法。在两只比色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锑(III)样品溶液(催化反应,吸光度A)和同量的水(非催化反应,吸光度A0),再分别加入0.7mL 4.0×10-3 mol/L溴酸钾溶液、1.8mL 1.0mol/L磷酸和2.2mL 0.5g/L偶氮胭脂红B溶液,然后在90℃水浴中加热15min,在波长515nm处测定体系的吸光度A和A0。实验结果表明,表观活化能Ea=33.6kJ/mol,锑的质量浓度在0.02~0.26μg/mL范围内与lg(A0 /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79×10-9 g/mL。对复杂样品河泥的测定,先采用萃取的方法,规避了共存离子的干扰,再采用实验方法测定锑,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3%~3.5%;加标回收率为96%~98%;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宋学省 《冶金分析》2010,30(10):51-53
在磷酸介质中痕量铑Ⅲ对KBrO3氧化水溶性苯胺蓝褪色反应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据此建立了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铑Ⅲ的新方法。在选定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是0.4~0.8 ng/mL,检出限为2.73×10-11g/mL,表观活化能为167.26 kJ/mol。试验了3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的常见离子不干扰。方法用于两个催化剂样品中铑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0%和2.3%,加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和103%(n=6)。  相似文献   

7.
在盐酸介质中,氧化剂溴酸钾可氧化甲基绿褪色使其吸光度下降,铅离子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溴酸钾氧化甲基绿褪色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铅的方法。取两支相同规格的具塞玻璃比色管,一支加入2.1 mL甲基绿溶液、1.0 mL盐酸、0.9 mL溴酸钾溶液、一定量铅标准溶液;另一支做空白对照,不加铅溶液。于100 ℃沸水浴反应10 min后,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催化体系(含铅)和非催化反应体系(不含铅)在最大波长631 nm处的吸光度,计算吸光度差值。结果表明,在0.004~0.12 μg/mL范围内,铅质量浓度与吸光度差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7。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为3.5×10-1s-1,表观活化能为11.99 kJ/mol;方法检出限为2.8×10-3 μg/mL,方法定量限为9.5×10-3 μg/mL。将实验方法应用于测定生活污水和印染废水中铅,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6%~3.6%,测得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一致,加标回收率为95%~108%。  相似文献   

8.
赵登山  高明  高强  孙永明 《冶金分析》2012,32(11):36-39
在H2SO4介质中,加热80℃条件下,Fe对溴酸钾氧化中性红褪色反应具有较强的阻抑作用,基于在波长520 nm处Fe的量与阻抑反应体系(吸光度为A)和非阻抑反应体系(吸光度为A0)吸光度差值呈线性关系,建立了阻抑褪色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Fe的分析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0 4~0.064 μg/mL,检出限为1.41×10-4μg/mL。测定了动力学参数,该阻抑反应为准一级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4.53×10-4s-1,表观活化能为69.25 kJ/mol。方法用于天然水中痕量铁的测定,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9.0 %~99.5%;RSD 为3.8%~6.2 %。  相似文献   

9.
在稀硫酸和四硼酸钠介质中,于85℃热水浴中加热,发现痕量钌对高碘酸钾氧化溴酚蓝褪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据此提出了用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钌的方法。实验表明,于波长591 nm处,吸光度差值ΔA与钌的质量浓度在9.60×10-4~4.4×10-2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1.506×10-10 g/mL。该催化反应对钌为一级反应,在试验条件下总反应为准一级反应,表观速率常数为4.137×10-3 /s ,表观活化能为56.45 kJ/mol。在25 mL溶液中对1.0 μg钌进行测定,其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n=11)。将本方法用于测定分子筛和活性炭样品中痕量钌,测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4.7%、1.1%,加标回收率为98%和102%。  相似文献   

10.
在硫酸介质中,高碘酸钾能氧化肼黄褪色使其吸光度下降,而铁的加入能明显地催化这一反应,其催化程度与加入铁Ⅲ的浓度有关,据此建立了肼黄褪色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铁Ⅲ的方法。考察了不同试验条件对催化反应灵敏度的影响,得到了最佳试验条件:4.0 mL硫酸,0.9 mL高碘酸钾溶液,1.5 mL肼黄溶液,反应温度为100 ℃,反应时间为 9 min。并考察了Na+、K+、Cl-、SO42-等多种常见金属和非金属离子对反应的影响,发现大部分常见离子对测定无干扰或者干扰较小。在最佳测定条件,测得体系的最大吸收峰为427 nm,该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为9.8×10-4/s,表观活化能为23.63 kJ/mol。铁的质量浓度在2.4~40 μg/L范围内校准曲线呈线性,相关系数r=0.998 7;方法检出限为2.4×10-7 g/L。实验方法用于测定自然水中铁,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7%~2.4%;测定结果与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宋学省 《冶金分析》2017,32(2):36-39
利用痕量钯(Ⅱ)能阻抑溴酸钾氧化甲基橙褪色,建立了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钯(Ⅱ)的新方法。建立了最佳测定条件为:在比色管中加入0.9mL 1.0mo1/L硫酸,2.0mL 0.01mo1/L溴酸钾溶液,1.1mL 0.25g/L甲基橙溶液,在75℃水浴加热19min,在波长505nm处测定了阻抑和非阻抑反应的吸光度差ΔA。钯(Ⅱ)的质量浓度在6~30ng/mL范围内与Δ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表观速率常数k=7.65×10~(-4)/s。表观活化能Ea=400.46kJ/mol,方法检出限为3.36×10~(-10)g/mL。实验方法可用于尘土中痕量钯(Ⅱ)的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9%~4.1%,测定结果与国标法GB/T 17418.3-2010硫脲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穆肖  王爱香 《冶金分析》2014,34(6):57-60
在磷酸介质中, 金能阻抑溴酸钾氧化偶氮荧光桃红的褪色反应, 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金的新方法。探讨了该阻抑褪色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并测定了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 金的质量浓度在2.00~20.0 μg/L范围与阻抑反应和非阻抑反应的吸光度差(ΔA)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 8, 方法的检出限为5.74×10-7 g/L。测得反应速率常数为1.60×10-3/s, 表观活化能为202.91 kJ/mol。方法用于金矿石标准物质中金的测定, 测定值与认定值一致, 相对标准偏差(RSD, n=6)小于2.5%, 加标回收率为98%~106%。  相似文献   

13.
在醋酸钠溶液介质中,过硫酸钾能将氨基黑10B氧化为红色,加入铋(III)能加快反应速率,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铋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考察了反应介质种类和用量、过硫酸钾溶液和氨基黑10B溶液用量、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用1cm比色皿,在波长615nm处,用水作参比分别测定催化体系与非催化体系吸光度,计算得到吸光度差ΔA。结果表明,铋(III)质量浓度在0.02~0.12μg/mL范围内与Δ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 0.9958。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为k=2.23×10-4/s,表观活化能Ea=48.52kJ/mol,方法检出限为1.15×10-9 g/mL。将实验方法结合铜试剂-氯仿萃取、硝酸反萃取分离方法测定了磷石膏中的铋,测定结果与原子荧光光谱法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9%~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