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生理参数监护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开发一种基于Windows的多项生理参数的监护系统,并集成到下肢康复训练系统中对病人的生理信息实时监测。该系统由生理参数传感器检测人体生理信号通过单片机处理,最终通过串口通信发送到上位机进行实时显示。该设计可为动态心电、血压、血氧、体温等多参数人体信号的检测建立一个软硬件系统平台,经测试,该系统稳定且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临床上对危重病人的监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监护系统既能同时显示一个病人的多个生理信号波形(作为多参数床边监护仪)或同时显示多个病人的ECG波形(作为ECG中央监护仪),又必须具有记忆示波(常称为波形“冻结”显示)的功能。与此相应,临床上更希望监护仪能在显示或冻结生理信号的同时、能对病人的多种生理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在参数越限或波形异常时,能及时、准确地进行报警,提醒医护人员的注意,并自动将显示的波形进行“冻结”,将有关的生理参数值实时显示在显示屏(CRL)上,以供医护人员分析、判断病人的生命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提高监护效能。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早在1905年,Einthoxen等人就利用电话线进行心电图传输实验,但真正实用的通过电话线传输心电图等信号的商品装置直到近几年才出现。但这种装置只能在病人有自觉意识有能力完成心电记录和人工拨通电话等操作,或是由旁人完成这些操作的基础上才能将信息传给急救中心或120台。实际上这种设备更适用于捕捉偶发性的心电异常等作为一种诊断手段,而不是用于监护。众所周  相似文献   

4.
为简化心脏保健技术,以帮助医生提高诊断、治疗和监测病人。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新近研发出PageWriter TC70十六导联全自动分析心电图机,可选择自动或手动方式,进行12导联等同步记录,以及长时间节律导联记录和周期记录。在记录常规心电图中,可自动完成节律导联的1分钟波形记录。另外,该仪器除了能进行实时记录心电波形外,还可通过“回顾”键,记录按此键之前lO秒的心电波形,让使用者能有选择地记录清晰、稳定的心电波形。  相似文献   

5.
家庭心电图监护网络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健康监护(Home Health Care),简称HHC。因为所监护的首先是心电,所以亦称经电话传送心电图监测(Transtelephonic Electrocardographic Monitoring),简称TEM。早在1906年,Einboven就描述了通过一根电话线传送心电图(ECG)信号。直到70年代国外才开始将TEM应用于临床。TEM可谓“心电电话系统”,其基本原理是应用心电记录仪将心电信号记录并转换成声频,随时随地能通过电话将其传送至监测中心,再经调制解调器转换成心电信号。  相似文献   

6.
对危重病人的监护愈来愈受到重视。呼吸监护与心脏监护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许多猝死或心脏骤停等意外具有呼吸方面的原因。休克、昏迷、严重感染、外伤、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心力衰竭、手术后病人也常并发呼吸衰竭。上述各种情况常需人工通气支持。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有效顺应性(Effective compliance,C_E)的测定不失为简单易行、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7.
心电图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由于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问世,本世纪后半叶心电图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应用日益广泛,在心电监护、心电Holter、心电图自动分析仪、心电体表标测以及高频心电、心室晚电位及希氏束、胎儿心电及心率变异性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进展。本文拟结合我们的工作扼要介绍ECG计算机辅助分析所需要的主要算法,如予处理、特征检测、病类判别及数据压缩等。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针对院外心血管病患者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包括便携式监护终端和医院监护中心。其特点在于可对身处院外、自由活动的心血管病患者进行远程、实时、连续的监护,同时获得被监护患者的地理位置信息。已完成的整体调试结果表明,本系统不仅能及时发现异常心电图并进行干预,而且还可根据地理位置信息对突发急病的患者进行快速救治。该系统是院内监护系统功能的延伸,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心电监护设备微型化、实时性、高采样率、存储量大等实际需求,采用了一种基于最新的SOPC(System On a Programmable Chip)技术的心电检测系统的设计。将DSP和MCU的功能集成在一块FPGA上,在FPGA内部实现多路心电信号的并行处理,由SD卡记录较长时间的连续心电信号,并实现心电信号的实时分析和心律失常的预警等扩展功能。  相似文献   

10.
田杰  赵捷  李群  赵艳娜  徐舫舟  王越 《生物磁学》2009,(20):3938-3940
目的:检测采集到的信号是否为有效心电信号,提高后续心电诊断和分析的准确率。方法:将采集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即去噪处理,主要抑制基线漂移,50Hz工频及其谐波干扰和肌电干扰;取滑动窗长度为4s,检测该段内信号是否有效。为了验证算法的准确率及对不同心电波形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对MIT-BIH Arrhythmia Database中48个记录,CU及MIT-BIH Noise Stress Test Database中部分记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正确区分有效和无效信号,错检率较低,实现简单,适合实时处理。结论:本方法准确率高,能减少后续心电诊断和分析的计算量并提高准确率,特别是对室颤检测,符合心电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50年代Plpberger等人揭开了心电信号计算机处理的新篇章。目前,心电信号的计算机处理大致可分成两类。一是心电图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诊断系统;另一类是心律失常的计算机监护系统(包括Holter系统)。这些计算机处理系统一般含有电极系统、模拟处理部分、数字处理部分、分类诊断部分和终端外设等,见图1所示。一、电极系统常用的体表电极系统有标准12导联系统,正交导联系统如Frank导联系统等。在计算机处理心电信号时,要根据对心电信号的处理要求以及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来决定采  相似文献   

12.
由于病人安全风险因素的复杂性,人工管理不但任务繁钜而且对可能发生的医疗不良事件也难以做到及时的预警与防控。借助信息技术来提升病人安全管理绩效,是改善病人安全状况的创新性探索。本研究立足于我国病人安全管理的现实需要,通过运用数学建模技术,从三个维度、两个预警点,对医院病人安全信息进行全面、动态的收集、分析与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病人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测与预警,达到降低医疗风险、减少不良事件,最大限度保障病人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心电向量图作为一种无创检测手段,对诊断心肌梗塞、束支传导阻滞等心血管疾病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心电向量图仪由示波管显示心电向量,图象模糊,摄像操作与测量费时费神。为了改变国内心电向量图仪的落后状态,为了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我们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于一九八八年曾研制成海生牌VCC—A型心电向量图仪。使用该产品的医院反映:该仪器功能强,能较好地满  相似文献   

14.
生物电信号通常指脑电(EEG)、心电(ECG)、肌电(EMG)、视网膜电流图(ERG),以及各种自发和诱发神经电位等,种类繁多,波形与频率也各异。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中,对这些信号的获取方式与处理手段也不相同。因此,很难用一种通用的仪器和方法分析和处理。目前国内多将电生理仪器取得的信号,收集放大后,用示波或描记方法进行分析处理。本文介绍几种生物电信号的计算机获取和处理方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蛇志》2015,(4)
目的探讨优化护士包干方法对危重病人急诊滞留时间的影响。方法 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科在危重病人院内急诊救护过程中在护士原有负责呼吸、循环、监护等三个角色分工包干抢救的情况下,明确了抢救室内外护士的沟通角色责任,运用于我科就诊的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并与实施前(2010年9月~2012年9月)比较8类危重病人急诊滞留时间。结果 8类危重病人急诊滞留时间均有改善,其中急性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出血及四肢骨关节损伤四类危重病人急诊滞留时间改善有差异(P0.05)。结论护士应当加强自身内涵建设,主动延伸服务范围,重视与病人家属的沟通,进一步规范护患沟通行为。  相似文献   

16.
瑞士Artema公司最近推出一种MM215型生命体征监护仪,它是为术后恢复室、加强监护病房或手术室中应用而特别设计的。该种监护仪可以提供对以下指标的准确监测;心电图、呼吸、无创性血压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2条创伤性血压监测通路,以及体温等。独特的使用于用户的连接系统和综合报警系统使该仪器可以对病人在不同临床过程中的状态进行监护,成为监护病人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心电、呼吸信号采集分析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一种用于移动监护系统的生理信息采集及预处理装置。该装置以ARM为核心,包括低功耗的双路心电信号放大、滤波、抗基线漂移电路。实现了心电信号的采集、预处理、简单分析及从心电信号中提取呼吸信号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急性脑卒中引发的动态心电变化进行系统性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8月入住的7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发生脑卒中部位不同将患者分为脑干卒中组与非脑干卒中组,对所有7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72h内进行24h连续心电记录,并进行出血性卒中与非出血性卒中比较分析。结果 78例急性脑卒中动态心电异常发生率为67.95%,脑干卒中组动态心电异常率(90%)明显高于非脑干卒中组心电异常率(75.85%),二者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出血性卒中动态心电异常率(87.10%)明显高于非出血性卒中动态心电异常率(70.21%)二者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的部位和出血程度和动态心电异常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心电监护治疗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心电监护治疗系统,可有效的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监护和治疗。采用小波变换的方法检测和处理心电信号。本文在介绍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32位WINDOWS环境、采用多线程技术实现串行通信的新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多机监护系统串行通信中的迟滞性和不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出Lown分级中各种室性心律失常,进一步完善便携式心电仪中心电的诊断分析,增强其功能.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在基于小波变换理论上检测出R波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阀值并结合新的模板匹配方法检测出室性早搏,并进而检测出Lown分级中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结果:利用Matlab仿真工具,选择MIT-BIH心率失常数据库中信号进行验证,能正确检测出各种室性心律失常,错检率较低,实现简单,适合实时处理.结论:此方法正确率高,符合心电分析要求.进行算法优化后可嵌入到心电检测仪中实现应用.为便携式心电仪功能的完善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