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青蒿鳖甲汤对K562细胞株增殖周期及凋亡率的影响。方法:用加味青蒿鳖甲汤、扶正祛毒汤、青蒿鳖甲汤含药血清与K562细胞共同孵育24小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三方不同剂量组G0/G1(%)明显增加,S(%)、G2/M(%)明显下降,PI和SPF下降,并与剂量有关。细胞增殖指数降低依次为加味青蒿鳖甲汤组、扶正祛毒汤组、青蒿鳖甲汤组;三组细胞凋亡率均增加,由高至低依次为加味青蒿鳖甲汤组、扶正祛毒汤组、青蒿鳖甲汤组。结论:扶正透毒祛毒法可能较扶正祛毒法、透毒法更能阻止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进程,能提高白血病细胞的凋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探讨加味青蒿鳖甲汤对Lewis肺癌小鼠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LLC细胞接种于小鼠右腋后线处,制备荷瘤小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加味青蒿鳖甲汤高剂量组、加味青蒿鳖甲汤中剂量组、加味青蒿鳖甲汤低剂量组和顺铂组,分别给药14 d,处死小鼠剥离肿瘤组织,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顺铂组,加味青蒿鳖甲汤高、中、低剂量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青蒿鳖甲汤能诱导Lewis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味青蒿鳖甲汤对干预诱导的T-ALL-CR患者骨髓CD34~+细胞源树突细胞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高、中、低剂量加味青蒿鳖甲汤煎剂灌胃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制备高、中、低浓度的含药血清;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T-ALL-CR患者骨髓获得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Nucleated Cell,BMNC),用CD34~+免疫磁珠阳性选择法提取BMNC中CD34~+细胞;将CD34~+细胞加入含细胞因子的培养体系中培养诱导DC,并分组加入高、中、低剂量含药血清干预诱导,诱导过程中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拍照记录,9天后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培养细胞CD80、CD86、CD83、CD1a、HLA-DR的表达以鉴定DC的成熟。结果:DC形态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观察发现CD34~+细胞逐渐聚集,出现不规则突起,形成集落,可见较为典型的DC形态;诱导第9天后CD80、CD86、CD83、CD1a、HLA-DR所有表面抗原在各组中均有较高表达,不同剂量含药血清组的表达大多数优于正常兔血清组及细胞因子组(P0.05),不同剂量含药兔血清组间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剂量加味青蒿鳖甲汤含药血清能促进T-ALL-CR患者CD34~+细胞源DC的成熟,能较高表达DC表面抗原CD83、CD86、CD80、CD1a、HLA-DR。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鳖甲煎改良方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T6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高剂量[28.4 g/(kg·d)]、中剂量[14.2g/(kg·d)]与低剂量[7.1 g/(kg·d)]的鳖甲煎改良方及与鳖甲煎改良方高剂量相同剂量的鳖甲煎丸灌胃大鼠以制备含药血清.将等体积不同剂量的鳖甲煎改良方含药血清分别处理HSC-T6细胞,以等体积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处理的细胞为阳性对照组,生理盐水处理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大鼠血清处理的细胞为正常对照组.CCK-8检测不同处理组HSC-T6细胞的增殖情况,并绘制其增殖曲线;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经不同处理的HSC-T6细胞的周期,Annexin V-PI染色法检测其凋亡;在mRNA及蛋白水平分别检测经不同处理的HSC-T6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CCK-8检测结果显示,鳖甲煎改良方含药血清对HSC-T6细胞增殖具抑制作用,高剂量与中剂量组的增殖速度慢于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 <0.05,P<0.01),且该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FCM检测证实,鳖甲煎改良方含药血清可将HSC-T6细胞阻滞于S期,能诱导HSC-T6细胞的凋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凋亡诱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RNA与蛋白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能在基因与蛋白水平显著下调HSC-T6细胞PCNA的表达.结论 鳖甲煎改良方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诱导HSC-T6细胞的凋亡,并能下调其PCNA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扶正透毒祛毒复方加味青蒿鳖甲汤对髓系微小残留白血病(MRD-L)患者骨髓CD34+细胞源树突状细胞(DC)的影响。方法用Ficoll离心法分离急性髓系MRD-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采用免疫磁珠分选出CD 34+细胞,并培养扩增,用不同浓度中药含药血清联合细胞因子进行体外诱导培养DC,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的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分子CD 83、CD 80、CD 86、CD 1a、HLA-DR的表达。诱导转化成熟的DC分别激发异体、自体T细胞,MTT法检测激发后的T细胞在不同效靶比时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杀伤作用。结果各中药含药血清联合细胞因子培养髓系MRD-L患者CD 34+9 d后均能促进CD 34+分化为形态特征典型的DC,各中药联合细胞因子组、细胞因子组均明显上调CD 83、CD 80、CD 86、HLA-DR的表达,与胎牛血清及空白兔血清对照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1),中剂量及低剂量含药血清组能促进CD 1a的表达提高,与高剂量组、细胞因子组比较有差异(P<0.01),其余各组无明显差异。DC激发T细胞杀伤K562细胞,各中药联合细胞因子组的杀伤率均高于细胞因子组、胎牛血清组和空白兔血清组,其中中剂量和低剂量组又明显优于(P<0.01)或优于(P<0.05)细胞因子组、胎牛血清组和空白兔血清组。T细胞的杀伤作用随效靶比的增高而增强,正常T细胞与患者T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味青蒿鳖甲汤能促进髓系MRD-L患者CD 34+细胞向DC转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证实参芪益心方可以抑制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方法:用SD大鼠制备含药血清,用阿霉素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建立模型,将细胞设置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含药血清高剂量组(8%)、含药血清中剂量组(4%)、含药血清低剂量组(2%)和卡托普利组。含药血清提前预处理,阿霉素造模72 h后进行试验检测,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9c2心肌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H9c2心肌细胞凋亡。结果:H9c2心肌细胞形态:参芪益心方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及卡托普利组可改善细胞凋亡现象,其中以含药血清高剂量组、卡托普利组改善最为明显。MTT法检测H9c2心肌细胞增殖率:模型组OD值、增殖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及卡托普利组OD值、增殖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含药血清高剂量组与卡托普利组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测得结果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数量(Q2+Q4)明显增多;含药血清预处理后(Q2+Q4)明显降低,含药血清高、中剂量组及卡托普利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芪益心方可以抑制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加味青蒿鳖甲汤对急性髓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患者CD34+源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DC)诱导过程中IL-6的影响.方法 以高、中、低剂量的加味青蒿鳖甲汤煎剂灌胃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不同浓度的含药兔血清备用.Ficoll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继予CD34+免疫磁珠提纯得到CD34+细胞.使用Flt...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化裁方对肝癌HCCLM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每天灌胃鳖甲煎丸化裁方(21 g/kg),7 d后腹主动脉取血离心获得含药血清。96孔板加入不同浓度鳖甲煎丸化裁方含药血清,分别干预24、48、72 h后,每孔加入10μL MTT溶液,继续培养4 h,检测各含药血清对HCCLM3增殖的影响;培养HCCLM3细胞后,向各孔内分别加入5%、10%、20%的鳖甲煎丸化裁方含药血清及葫芦素I培养24、48 h后,Annexin V-FITC/PI法检测含药血清对HCCLM3凋亡的影响。结果鳖甲煎丸化裁方各浓度含药血清在干预24 h后5%、10%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不大,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给药组干预48 h后,10%、20%含药血清组的增殖率分别为87.86%和84.60%,与对照组相比较,对细胞的增值率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给药组在干预24 h后,5%含药血清组对细胞造成的凋亡与对照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10%、20%含药血清及葫芦素I(0.5μmol/L)的凋亡率分别为7.90%,12.22%和15.36%,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给药组在干预48 h后,鳖甲煎丸代裁方含药血清5%、10%、20%组及葫芦素I(0.5μmol/L)的凋亡率分别为8.08%,11.95%,13.89%和19.0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鳖甲煎丸化裁方含药血清具有明显抑制HCCLM3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的作用,作用效果随剂量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9.
瘀毒清诱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代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瘀毒清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代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取PV患者骨髓制成的原代细胞悬液分成空白对照组,羟基脲组,瘀毒清高、中和低剂量组,羟基脲加瘀毒清高、中和低剂量组,分别加入不含药血清,含羟基脲血清,含高、中、低剂量(分别为1.50、0.75、0.375 mL/200 g)瘀毒清血清和含羟基脲加高、中、低剂量瘀毒清血清;另取正常人骨髓制成的原代细胞悬液,不加血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干预后第12、24、48和72小时通过Annexin V/PI双染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间、不同药物组的细胞凋亡率.结果 常人的单个核细胞也有比较低的凋亡率,而PV原代细胞的凋亡率更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毒清各剂量组在作用48 h时才显示出明显的促凋亡作用(P<0.05,P<0.01),且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在72 h时,相比48 h凋亡率未见显著提高(P>0.05),48 h开始,高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凋亡率未见显著提高(P>0.05).羟基脲组12 h开始即显示较高的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72 h后羟基脲组凋亡率与瘀毒清高、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羟基脲加瘀毒清各剂量组48、72 h的凋亡率与单纯羟基脲组、单纯瘀毒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含瘀毒清血清对体外PV原代细胞有诱导凋亡作用,其作用呈一定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含高、中剂量瘀毒清血清诱导凋亡作用与羟基脲含药血清作用相近;瘀毒清与羟基脲联合使用还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芍药甘草汤对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 AM)间质细胞的影响,并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芍药甘草汤治疗AM的分子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AM原代间质细胞,制备芍药甘草汤SD大鼠含药血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空白组、正常血清组、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采用MTT法检测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AM间质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检测AM间质细胞的迁移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M间质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芍药甘草汤治疗AM的主要活性成分、关键靶点和通路。结果 与干预24 h后比较,干预48 h后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各组AM间质细胞增殖率均降低(P<0.05),筛选出48 h干预时间的细胞进行后续实验;与空白组、正常血清组比较,干预24 h后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中、高剂量组AM间质细胞增殖率降低(P<0.05),干预48 h后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AM间质细胞增值率降低、迁移距离缩短、凋亡率升高(P<0.05)。与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低剂量组比较,干预48 h后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中、高剂量组AM间质细胞增殖率降低、迁移距...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六君子汤含药血清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加味六君子汤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培养BGC-823细胞后,以MTT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变化。结果:浓度为10%、15%、20%、30%、40%的含药血清作用于BGC-823细胞24、48、72小时后,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且与时间和剂量呈依赖关系。浓度为10%、15%、20%的含药血清作用于BGC-823细胞24小时后,G2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加药组BGC-823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27±0.88)%、(19.97±0.60)%和(33.09±0.58)%,与空白对照组相同浓度空白血清细胞凋亡率(0.34±0.02)%、(0.19±0.04)%和(0.18±0.0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六君子汤含药血清对BGC-823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诱导BGC-823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失巢凋亡抑制,对照研究新型5α还原酶抑制剂—度他雄胺和由人参、姜黄、肿节风组成的"扶正抑瘤"中药复方调控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转移的效应。方法:采用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MTT法检测PC-3细胞对度他雄胺和中药复方含药血清的敏感度,并确定两者的浓度梯度;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法观察两者对PC-3细胞失巢条件下增殖的影响;以Poly-HEMA包被培养细胞悬浮生长和琼脂糖电泳实验观察两者对PC-3细胞失巢凋亡的诱导作用;并采用流式细胞仪PI单染和AV-PI双染定量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MTT比色法确定度他雄胺的浓度梯度为15%(低剂量),30%(中剂量)和45%(高剂量),中药复方为30%(中剂量);软琼脂集落实验表明度他雄胺45%含药血清组和中药复方含药血清组对细胞集落形成数量具有抑制作用(P0.05),2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琼脂糖电泳显示度他雄胺45%含药血清组和中药复方含药血清组出现较明显凋亡DNA-Ladder条带;流式细胞检测PI单染显示,度他雄胺45%含药血清组和中药复方含药血清组可提高PC-3细胞失巢凋亡率(P0.01),AV-PI双染显示度他雄胺各浓度组和中药复方含药血清组仅具有提高细胞早期失巢凋亡率的趋势(P0.05)。结论:度他雄胺可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在失巢条件下增殖,并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中药复方也可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在失巢条件下增殖,两者效应相当,两者均对PC-3细胞失巢凋亡具有相似诱导作用,但对细胞早期凋亡诱导作用均有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蛇黄肝炎汤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方法 25只大鼠随机分为1倍、2倍、4倍浓度含药血清组,复方环磷酰胺含药血清组(阳性药物血清组),空白血清组5个实验药物组,分别将不同浓度的蛇黄肝炎汤含药血清、阳性药物含药血清、空白血清与HepG-2细胞共同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及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观察蛇黄肝炎汤含药血清体外对HepG-2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空白血清组相比较,2、4倍的蛇黄肝炎汤含药血清组吸光度值(OD值)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倍含药血清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逐渐增加(P0.05),当4倍浓度含药血清抑制时间为72 h时,抑制率达76.82%,与阳性药物血清组作用相当(抑制率达77.71%)。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均能有效降低肿瘤细胞集落形成,与空白血清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含药血清浓度增大细胞集落形成数逐渐降低,集落形成抑制率随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蛇黄肝炎汤含药血清具有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体外增殖、降低其克隆形成能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复制性衰老的影响,阐明辛伐他汀抗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取第2代EPCs作为正常对照组,取第8代细胞作为实验组,分为高剂量辛伐他汀组(培养基中的辛伐他汀浓度为1×10-7 mol?L-1)、低剂量辛伐他汀组(培养基中的辛伐他汀浓度为1×10-8 mol?L-1)和复制性衰老细胞组。继续培养7 d,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以及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低于其他3组 (P<0.05或P<0.01);高剂量辛伐他汀组、低剂量辛伐他汀组和复制性衰老细胞组3组间早期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复制性衰老细胞组比较,高剂量辛伐他汀组和低剂量辛伐他汀组细胞的晚期凋亡率降低(P<0.01或P<0.05),高剂量辛伐他汀组与低剂量辛伐他汀组之间的细胞晚期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剂量辛伐他汀组、低剂量辛伐他汀组和复制性衰老细胞组细胞大部分停滞于G0/G1期,S期及G2/M期减少(P<0.01);实验组3组之间各细胞周期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细胞Bcl-2蛋白表达的荧光强度和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高剂量辛伐他汀组的荧光强度和阳性表达率高于复制性衰老
组(P<0.05或P<0.01),低剂量辛伐他汀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复制性衰老组(P<0.01),但荧光强度与复制性衰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来延缓EPCs的复制性衰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化痰消瘤方含药血清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肺腺癌A549细胞,分为化痰消瘤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环磷酰胺组,空白组。分别于含药血清中培养24 h、48 h、72 h后,进行观察和检测,独立重复实验3次。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各药物干预组吸光度在同一时段内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痰消瘤方各剂量组吸光度同一时段内与环磷酰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痰消瘤方含药血清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不断提高。除化痰消瘤方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不断提高。显微镜下可见化痰消瘤方各剂量组肺腺癌A549细胞出现胞膜皱缩内陷的细胞凋亡征象。结论:化痰消瘤方含药血清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且具有一定的浓度及时间依赖性,同时可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和胃降逆胶囊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药物剂量(3 g/kg、6 g/kg、12 g/kg)制备的和胃降逆胶囊含药血清分别干预人胃癌AGS细胞,分为和胃降逆胶囊含药血清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空白组,分别干预AGS细胞24 h、48 h、72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相关蛋白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促凋亡基因(Bax)、抑细胞凋亡蛋白(Bcl-2)、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抑制剂(p21)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Cyclin D1和p21 mRNA表达情况.结果:随着和胃降逆胶囊含药血清作用时间的延长,各药物组细胞活力逐渐降低,同剂量组24h、48 h、72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与72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同一干预时间点,细胞活力随着药物血清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各组含药血清处理AGS细胞48 h后,G0/G1期细胞比值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胃降逆胶囊可以下调AGS细胞中p-PI3K、p-AKT蛋白及抑制凋亡蛋白Bcl-2和Cyclin D1的表达(P<0.05),上调AGS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ax和p21的表达(P<0.05);和胃降逆胶囊可以下调AGS细胞中抑制凋亡基因Bcl-2和Cyclin D1 mRNA的表达(P<0.05),上调AGS细胞中促凋亡基因Bax和p21 mRNA的表达(P<0.05),且呈现出浓度相关性.结论:和胃降逆胶囊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的活化,调控下游周期阻滞相关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并促进AGS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扶正透毒祛毒复方(加味青蒿鳖甲汤)中药含药血清对髓系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leukemia,MRD-L)患者CD34+细胞源树突状细胞(DC)诱导培养的不同阶段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含量变化,探讨扶正透毒祛毒复方影响MRD-L患者CD34+细胞源DC诱导及生物学效应的机制。【方法】将急性髓系白血病缓解期(AML-CR)患者骨髓经Ficoll密度梯度离心获得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后,用免疫磁珠阳性选择法提取CD34+细胞,培养扩增后用不同浓度中药含药血清与细胞因子进行体外培养诱导DC,培养过程中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CD83、CD80、CD86、CD1a、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的表达。在培养的第0天、第6天和第9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检测、比较各组血清中IL-2、sIL-2R的含量。【结果】(1)各中药含药血清联合细胞因子组能促进CD34+细胞分化为形态特征典型的DC,并高表达CD83、CD80、CD86、HLA-DR等DC的表面标志,与胎牛血清及空白兔血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中剂量及低剂量含药血清组能促进CD1a的表达提高,与中药高剂量组、细胞因子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IL-2含量:含药血清制成后(第0天),各中药含药血清组均高于空白兔血清组;各中药含药血清联合细胞因子组第9天、第6天均高于第0天,中药中剂量联合细胞因子组第9天显著高于第6天(P0.01),中药高剂量联合细胞因子组第9天高于第6天(P0.05);在同一时间内,各中药含药血清联合细胞因子组均高于空白兔血清组。(3)sIL-2R含量:含药血清制成后(第0天),各中药含药血清组均低于空白兔血清组;各中药含药血清联合细胞因子组第9天均显著低于第0天、第6天(P0.01),中药高剂量联合细胞因子组第6天低于第0天(P0.05),其余各组第6天与第0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时间内,各中药含药血清联合细胞因子组均低于空白兔血清组(P0.05或P0.01)。【结论】扶正透毒祛毒复方能增加血清IL-2的含量和降低sIL-2R的水平,随着DC的不断成熟,其含量变化更加明显,可能对CD34+细胞向DC转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葛黄颗粒含药血清对乙醇诱导的L-02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将SD大鼠分3组:空白对照组、葛黄颗粒组(3.1 g· 100 g-1·d-1)、美他多辛组(0.1 g·100 g-1·d-1),每组20只,每日灌胃给药2次,连续给药5d后,取血制备含药血清.构建3%乙醇干预24 h诱导的体外肝细胞损伤模型.L-02肝细胞分为6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葛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L-02肝细胞接种培养24 h后,正常组加入含10%正常大鼠血清的培养基,模型组在正常组基础上同时加入3%乙醇,葛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则加入3%乙醇及不同体积比的葛黄颗粒含药血清,阳性对照组加入3%乙醇和美他多辛含药血清,干预24 h后,收集上清液及L-02肝细胞.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上清液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Fas、FasL、caspase3、caspase8mRNA的表达.结果 在模型组中,细胞上清液AST、LDH的水平,L-02细胞的凋亡率及Fas、FasL、caspase3、caspase8 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经相应干预后,上述各项检测指标在葛黄颗粒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黄颗粒含药血清可降低细胞上清液中AST、LDH的水平,下调Fas、FasL、caspase3、caspase8 mRNA的表达,减少凋亡率,对酒精性肝病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臭牡丹含药血清对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及人肝癌MHCC97-H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15%臭牡丹高、中、低剂量含药血清作用于MHCC97-H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不同剂量臭牡丹含药血清作用于细胞后,细胞形态发生稀疏杂乱、折光性增强等改变;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随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凋亡比例和G2/M期细胞比例亦相应增加,S期细胞比例降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臭牡丹含药血清干预下各组Bax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P0.01)。结论臭牡丹含药血清可以促进MHCC97-H肝癌细胞凋亡并阻止其细胞周期,机制可能与上调Bax蛋白,下调Bcl-2蛋白,影响Bax/Bcl-2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方黄黛片(Compound Realgar and Natural Indigo Tablet,CRNIT)灭活兔血清对人红白血病(Human Erythroleukemia,HEL)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制备复方黄黛片、羟基脲片、生理盐水三组灭活含药兔血清,用不同浓度的血清处理HEL细胞,通过CCK-8检测细胞增殖-毒性,通过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细胞凋亡,Cell Cycle Staining Kit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细胞周期。结果:1.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复方黄黛片灭活兔血清对HEL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且强于羟基脲片组、生理盐水组(P0.05);2.对比复方黄黛片灭活兔血清处理HEL细胞24 h、48 h抑制率,提示其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复方黄黛片灭活兔血清对HEL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且优于羟基脲片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4.经复方黄黛片灭活兔血清处理24 h,处于G1期的HEL细胞较对照孔增多。结论:复方黄黛片灭活兔血清能有效的抑制HEL细胞增殖,促进细胞早期凋亡,并影响HEL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