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燕华  贾楠  严岩  李任强 《广东化工》2006,33(1):31-32,41
基于双水相萃取法在化工分离上的优点,研究了其应用于从白萝卜中快速提取过氧化物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盐析法,应用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法从白萝卜中提取过氧化物酶具有快速、操作简单、提取率高、成本低及可以使生产规模化等优点。本研究对于过氧化物酶制剂的工业化生产或开发利用白萝卜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多酚氧化酶的提取纯化条件对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丙酮法、缓冲溶液法对马铃薯中多酚氧化酶(PPO)进行了提取后,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凝胶层析法及分级沉淀和层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多酚氧化酶进行了纯化,然后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对PPO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铵沉淀和凝胶层析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大大提高PPO的活性,且在最佳pH值7.0和最适温度30℃的条件下PPO的活性达到1560 U,并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所提取的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用低温乙醇法、硫酸铵盐析法及等电点法提取的昆虫融合抗冻蛋白EGFP-OcAFP4浓度和蛋白相对得率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不同终浓度的乙醇(5%~65%)、硫酸铵(0.2~3.0 mol/L)及pH(5.6、5.4、5.2、5.0、4.8、4.7、4.6、4.5、4.4)提取重组质粒pET28a-EGFP-OcAFP4诱导表达液破菌上清中的EGFP-OcAFP4,并检测其纯度及蛋白相对得率。结果 乙醇终浓度为30%时提取EGFP-OcAFP4的纯度最高,达86.21%,蛋白相对得率为6.89%;硫酸铵终浓度为2.0 mol/L时提取EGFP-OcAFP4的纯度最高,达42.33%,蛋白相对得率为30.83%;pH为5.0时提取EGFP-OcAFP4的纯度最高,达15.46%,蛋白相对得率为11.97%。结论 低温乙醇法、硫酸铵盐析法和等电点法均可用于EGFP-OcAFP4的提取,但低温乙醇法和硫酸铵盐析法提取蛋白的纯度及相对蛋白得率更高,更适用于EGFPOcAFP4的提取。  相似文献   

4.
以霍林郭勒褐煤为原料,采用硫酸丙酮法和碱溶酸析法提取了霍林郭勒褐煤中的富里酸(FA),通过正交试验对硫酸丙酮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液含水10%的丙酮,酸煤比为0.15 m L/g,液固比为10,反应时间3 h为最佳条件,富里酸(FA)提取率可达到8%左右,并将提取的富里酸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硫酸铵-丙酮协同沉淀法纯化南极假丝酵母产脂肪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硫酸铵-丙酮协同沉淀法,对南极假丝酵母产脂肪酶(CALB)进行了分离纯化研究.经正交实验确定纯化工艺为:向酶液中加入硫酸铵至饱和度45%的同时加入0.3倍酶液体积的丙酮;离心后再向上清液中加入硫酸铵至饱和度75%,分相后,相界面处沉淀即为脂肪酶粗品.经分离纯化后,酶活回收率为54%、纯化倍数为2.72.  相似文献   

6.
栝楼籽蛋白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化工》2016,(1):7-10
采用超声波辅助碱溶法提取栝楼籽蛋白,以等电点沉淀、乙醇沉淀、硫酸铵沉淀等三种方法对栝楼籽蛋白纯化,并对纯化蛋白分别进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还原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在三种纯化方法的最优条件下,蛋白质析出率最高的为硫酸铵沉淀法,其次为等电点沉淀法,较小的为乙醇沉淀法;三种方法沉淀蛋白质的抗氧化性均随着蛋白质浓度增大而增强,但它们的抗氧化能力不一,抗氧化能力强弱顺序为:硫酸铵沉淀等电点沉淀乙醇沉淀。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工》2022,(1):7-10
采用超声波辅助碱溶法提取栝楼籽蛋白,以等电点沉淀、乙醇沉淀、硫酸铵沉淀等三种方法对栝楼籽蛋白纯化,并对纯化蛋白分别进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还原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在三种纯化方法的最优条件下,蛋白质析出率最高的为硫酸铵沉淀法,其次为等电点沉淀法,较小的为乙醇沉淀法;三种方法沉淀蛋白质的抗氧化性均随着蛋白质浓度增大而增强,但它们的抗氧化能力不一,抗氧化能力强弱顺序为:硫酸铵沉淀>等电点沉淀>乙醇沉淀。  相似文献   

8.
海带中褐藻糖胶的酸提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提法从海带中提取褐藻糖胶,分别采用MgCl、乙醇分级沉淀法进行纯化.主要探讨了提取时间、温度、pH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70 ℃,pH 2.5,70%乙醇浓度,提取3 h,提取率为7.3%.乙醇分级沉淀法提取率高于MgCl法.  相似文献   

9.
烟曲霉分泌蛋白质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3种丝状真菌烟曲霉分泌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并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对提取的蛋白质进行分离。方法利用TCA沉淀、丙酮沉淀及TCA-丙酮沉淀法分别提取烟曲霉的分泌蛋白质,SDS-PAGE比较其结果,初步确定最佳提取方法,并利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提取的蛋白质。结果TCA-丙酮沉淀法提取的蛋白质浓度最高,种类和数量最多,双向凝胶电泳显示蛋白质点聚合较好,无非特异的条带和杂质,背景透明。结论TCA-丙酮沉淀法提取的烟曲霉分泌蛋白质图谱较好,为丝状真菌分泌蛋白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一种新的简单纯化工艺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分离纯化实验研究。该工艺为酶液经硫酸铵-丙酮协同沉淀,丙酮分级沉淀,最后用硫酸锌除杂。使豆壳过氧化物酶的Rz达到1.32,总酶活收率为65%。使用了丙酮-硫酸铵协同沉淀法,即有机溶剂-无机盐二相系统,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根据硫酸铵法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反应过程特性,提出利用热反应釜良好的反应气氛、均匀的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可控、粉煤灰颗粒度要求低等特点,研究热反应釜用于硫酸铵法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焙烧工艺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热反应釜进行粉煤灰硫酸铵法提取氧化铝在工艺上可行,但此工艺因流态时间与物料反应时间存在矛盾关系,氧化铝提取率较低(在工艺可行的工况中,提取率最高为58.18%);总结了影响本工艺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及规律(如硫酸铵质量比、反应时间、预混合、粉煤灰粒度等),这可以为硫酸铵法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焙烧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乙醇—水为溶剂提取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滤液用5%的Na Cl盐析,然后对比离子沉淀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盐析法等多种提取方法,并探讨了茶多酚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3.
茶多酚三种提取工艺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茶叶中一般含有20%-30%的茶多酚。现以低档绿茶为原料.分别用有机溶剂革取法、金属离子沉淀法和树脂吸附法进行茶多酚的提取研究。并比较三种方法的优缺点,表明离子沉淀法具有能耗和溶剂损耗少的特点。产品纯度较高,但操作较复杂,提取率较低。树脂吸附法能耗低.提取率较高,但产品纯度不如离子沉淀法。寻找选择性高、容量大的树脂是树脂吸附法工业化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以湘西青花椒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萃取法提取总多酚,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考查了丙酮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花椒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40%丙酮为溶剂,在料液比为1:15(m/V)、60℃温度下超声提取80 min,总多酚提取率为0.5068%.  相似文献   

15.
以脱壳蓖麻籽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蓖麻粗毒蛋白的提取工艺。选取液料比、pH、浸提时间和硫酸铵饱和度4因素3水平进行中心组合实验。结果表明,蓖麻粗毒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5 mL/g,pH 6.9,浸提时间38 h,硫酸铵饱和度65%。优化后蛋白提取率从2.82%提高到3.69%,SDS-PAGE凝胶电泳显示32 kD和34 kD两条蛋白带。  相似文献   

16.
针对榛子蛋白提取中存在提取率低、效率低及蛋白易变性等问题,采用球磨联合超声波方法提取榛子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榛子粉中位粒径及液料比对榛子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同时结合响应面试验进行优化并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超声时间为8 min、超声功率为180 W、榛子粉中位粒径为10.96μm、液料比为25 m L/g的条件下,榛子蛋白提取率可达84.7%。球磨联合超声波方法提取榛子蛋白具有提取率高、效率高、易操作等优点,为榛子蛋白及其他植物蛋白的提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葡萄穗轴废渣中提取白藜芦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藜芦醇的提取主要以有限资源虎杖为原料。作者开发了以新的原料葡萄穗轴废渣提取白藜芦醇的工艺。经薄层层析法对提取液分离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确定了白藜芦醇的含量。考察了不同提取剂(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不同乙醇体积比、温度、时间、物料比对白藜芦醇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体积分数50%的乙醇为提取剂,提取温度70℃,m(葡萄穗轴)∶m(乙醇)=1∶13,提取时间4.0 h,白藜芦醇一次提取率达0.34%。  相似文献   

18.
李静  凌敏  赵令群  杨涛  唐婷范 《应用化工》2012,41(4):681-684
以石油醚-丙酮混合溶剂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蚕沙中叶绿素,以叶绿素提取率为目标,对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固液比、助剂(丙酮)含量和提取次数进行优选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次数4次,助剂(丙酮)含量20%,固液比1∶4(g/mL),超声时间50 min,超声功率90 W,超声温度45℃。在此优化条件下,蚕沙中叶绿素提取率为90.6%。  相似文献   

19.
绿原酸的提取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绍重 《应用化工》2006,35(6):467-469
综述绿原酸的提取、生物活性及应用。常用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石硫醇法、水提-醇析法、醇提-铅盐沉淀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波法、聚酰胺柱层析法、超滤膜分离法、大孔树脂吸附法等,对各种提取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评述。介绍了绿原酸的抗氧化作用、抗肿痛作用及抗心血管病变作用等生物活性。绿原酸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应用于医药保健、日用化工和食品等行业。  相似文献   

20.
葡萄籽中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福祥  韩菊  于宝莉 《精细化工》2001,18(7):394-395,400
采用V (丙酮 )∶V (水 ) =2∶3和V(乙酸乙酯 )∶V(水 ) =8 5∶1 5两种溶剂体系从葡萄籽中提取活性成分。对比分析了两种体系的优劣 ,结果表明 :丙酮 -水体系提取过程复杂 ,提取率为0 2 0 %~ 0 35 % ,产物质量分数为 95 %~ 97% ,提取周期为 48h ;乙酸乙酯 -水体系选择性好 ,省去了除单宁步骤 ,使操作大为简化 ,提取率为 0 .30 %~ 0 .6 0 % ,产物质量分数为 97%~ 98% ,提取周期为 30h ,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以氯仿作沉淀剂 ,消除了叶绿素的干扰 ,提高了产物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