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0 毫秒
1.
采用投捞电子压力计探边测试工艺技术,可随时投放电子压力计进行压降、压恢测试,且在开井时可进行正常清蜡作业,不影响资料录取,但其测试时间长、测试时不能进行地面监测和跟踪分析、解释。针对这些情况,在测试设计、现场录取资料方法及资料解释评价方面进行了必要的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认真做好探边测试设计、提高现场录取资料质量是达到投放打捞电子压力计探边测试目的的前提;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综合解释、对比分析,选择最佳解释成果,才能保证探边测试资料及成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同住素注入剖面和连续流量组合测井资料,提出了影响同位素注入剖面测井解释成果的主要因素。通过利用多条同住素曲线选幅解释与分析技术,确立了用以提高同住素吸水剖面测井成果解释准确性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勘探的进一步深入,找油找气难度的进一步加大,对录井资料的精度需求也越来越高。仅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度的归位,已无法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录井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解释评价水平的提高,对采集资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采集信息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成为精细勘探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对录井资料处理技术的整合及研发,阐述了录井资料处理、实物资料、岩石热解分析资料处理的方法及录井评价参数的求取方法,通过对采集到的录井参数进行深度归位及准确度的校正,建立了岩性、地层可钻性、含油气性剖面。并提出了录井资料处理系统的构建设想,从而为录井最终成果应用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油气勘探的探井是否有失利井,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从油气勘探不同环节和不同角度出发,初步厘定和诠释了成功井和失利井的定义。目前,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井位部署主要依据是地震勘探成果,地震勘探是一门预测性科学,部署探井有成功和失利是正常现象。山地地震勘探主要对象为背斜圈闭。地震勘探过程包括采集、处理、解释3个环节,其中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会导致失利井发生。采集资料品质差导致处理解释存在多解性,地震成果精度降低;处理流程参数不当,产生构造假象,误导解释人员做出错误的判断;由于山地复杂构造解释的复杂性,导致解释中的层位标定、构造建模及速度建场会出现偏差,造成井—震不符。失利井分析,就是解释人员及时获得正钻井地质及测井信息,利用地震分析技术,对原有地震成果进行确认或修正,进而采取相应的地震勘探技术和措施,获得新的地震成果,及时地指导下一步钻探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气勘探效益。  相似文献   

5.
MDT资料解释影响因素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块式动态地层测试器(MDT)是当前识别储层流体性质、计算原始地层压力、渗透率及表皮系数等参数的一项经济与实用技术。在现场应用中,由于一些客观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常使得解释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通过分析油田的实际测试资料得出,管线存储效应、表皮系数、超压作用、流体类型、储层物性及数据处理技术是当前影响资料解释的重要因素。在资料解释时,剔除这些因素影响可大大提高解释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相干数据体和面块切片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中能减小解释人员对比和层位自动拾取产生的偏差,快速识别和把握断裂系统的总体特征,直观显示复杂断块的空间组合,以三维可视化图形展示解释成果。该技术应用于焉耆盆地本布图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处理效率和解释精度都有提高,依据最终成果部署的评价井,预测目的层浓度与实钻浓度误差小于10m。  相似文献   

7.
葛祥  刘金光 《测井与射孔》2002,5(3):33-36,74
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的气水关系比较复杂,常规解释符合率低。该文通过对测试和测井资料关系的分析,总结了几种用于常规储层的气水识别方法,将这些方法在洛带蓬莱镇组气藏运用,结果表明测井解释结论与测试成果吻合程度高。综合运用上述方法可以提高常规孔隙性储层的解释符合率。  相似文献   

8.
贾自力  周红燕  满林 《油气井测试》2010,19(2):12-14,18
经对吐哈油田试井资料中出现的各类井筒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了井筒效应对试井分析的影响,提出了测试环节控制及解释过程识别各类井筒效应影响的手段和方法。对试井解释全面综合考虑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非地震综合物化探技术应用及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非地震综合物化探技术,是根据不同的勘探目的和探区地球物理条件,有选择的使用多种物探技术进行联合勘探、综合解释。目前采用的主要勘探方法有重力,磁力,电法,化探等。随着野外采集质量的提高及计算技术的不断进步,突破了单一资料解释的限制,开展了物化探资料综合解释的新技术,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单一重,电异常的多解性,提高了解释成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溱潼凹陷工区包括10块三维地震资料,每块资料的处理成果数据之间在分辨率、信噪比、波组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尤其是各区块结合部位存在着严重的边界效应,这给全区统一的构造解释、岩性处理和解释造成一定的困难。针对各区块处理成果资料之间存在的各种不一致性、边界效应及成像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确定处理方位角和扩展半径,采用了面元均化技术;为达到能量的一致性,采用了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技术;为提高资料分辨率和统一全区频率,采用了不同的反褶积技术;为提高资料信噪比,采用了噪音自动识别与压制和动校CMP道集迭代校正等技术;为正确归位、准确成像,采用了DMO和偏移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不同三维边界处的拼接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原三维资料的处理质量,得到了统一的成果数据体。  相似文献   

11.
数值试井在白6-2井测试资料分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值试井是在近来发展的一项新的试井解释技术,具有处理非均质,复杂边界油气藏问题的优点,弥补了常规解析试井技术的不足。运用数值试井解释技术,结合动、静态资料,通过对白6-1断块白6-2井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评价,确定了储层渗流参数,落实了该气藏的边界情况,为该断块下一步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数值试井在描述油气藏复杂边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例探讨了综合运用解析试井及最新的数值试井进行联合分析的方法,将测试动态成果和地质静态成果进行对比,相互验证、补充,实现了对油、气藏外部复杂边界形态的精细描述。数值试井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评价解释技术,在油、气藏复杂边界形态描述方面发挥了解析试井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数值试井解释技术在复杂油藏早期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有限元数值试井解释技术,结合试井曲线特征和油藏流动状态诊断方法,建立油藏动态数值模型,确定油藏类型、流动状态、渗流参数、弹性能量大小等.通过在S油田碳酸盐岩复杂油藏早期评价中的实际应用,收到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4.
与常规的小型测试压裂不同,流体注入诊断测试(DFIT)是通过关井阶段出现的拟线性流或拟径向流阶段求取储层压力,采用改进的梅耶霍夫方法(M-method)解释储层渗透率。以长庆榆林气田一口开发井为例,依据DFIT的技术原理和测试步骤,对该井测试压降数据进行解释分析,结果可信度较高,证明了该项工艺在长庆低压低渗油气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智能分层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抽油井智能分层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常规油井产液剖面测试技术和抽油井智能分层测试技术的评述,介绍了抽油井智能分层测试技术的优点及在孤东油田的应用情况.该技术测取资料齐全,节约作业时间,降低作业成本,避免了井筒干扰和压井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郑家——王庄地区地处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西段、陈家庄凸起西段的南缘。受当时工艺条件和地质认识水平的限制,多数井试油试采效果不理想。该区勘探过程中,采取防砂工艺、泵抽排液工艺等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二联作测试(即射孔和DST测试)以其作业周期短,避免二次污染等特点深受地质专家 的青睐,但是二联作测试成功率仅60%,经对二联作测试工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总结,并 就DST测试资料指导后期的压裂施工作了阐述,使二联作测试在鄂北天然气勘探开发中发挥更大 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水平井已成为低渗透油气田转变开发生产方式、提高单井产量、快速建产的主体技术。而水平井的试井解释方法还不完善。通过对水平井试井理论和解释模型的阐述,分析水平井系统的流动规律,以及曲线特征的影响因素,探讨低渗透气田水平井试井解释方法,提高水平井试井解释结果的准确性,为低渗透气田水平井的高效开发起到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压低渗深井地层测试普遍采用射孔-测试联作工艺。在该项技术的应用中,由于射 孔枪点火瞬间产生的压力波动,使原有的井底压力瞬间发生改变,有时足以破坏井下工具和套管, 造成严重的井下事故。经对引起井筒压力场变化因素的讨论,对现场实测数据的分析,结合地层参 数,论述了射孔-测试联作管柱安全性,为评价射孔联作的安全性探索一条新思路,同时提出了减 小施工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吉林油田深层气井地层测试工艺技术目前处于初级阶段,在深层气井测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总结整理了吉林油田截止目前应用过的MFE,APR及RD阀测试工艺技术,对每种技术的管柱结构、工艺特点及现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下步工作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对地层测试技术的现场应用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