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989—2010年新疆经济发展差异的区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在综合考虑各县域人均GDP和GDP总量变化的基础上,运用象限图法和泰尔指数法,分析了新疆不同县域经济发展类型和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新疆县域经济呈现不同的增长类型,且在东疆、南疆、北疆之间及区内各县市之间呈现分异性。区域经济滞后型的县域明显多于经济活跃型的县域,经济活跃型的县域集中分布于天山北坡、铁路、公路主干线上,经济滞后型县域集中分布于南疆以及北疆、东疆的边远地区。泰尔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域总体差异扩大的同时,东疆、南疆、北疆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和区内各县域之间的差异都在逐步扩大,并且区内差异是区域总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2.
区域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差异分析——以新疆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供求越来越紧张,迫切需要实现建设用地的高效利用。新疆面积广阔,占全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貌,将新疆分成了北疆、南疆、东疆三大区域。由于区域之间地形复杂,土地类型多样,土地利用的差异性显著。为了对新疆不同区域建设用地利用差异进行比较,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分析新疆14个地区建设用地投入产出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建设用地利用有效性整体水平偏低,尤其是南疆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非常低;(2)新疆建设用地利用有效值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北疆的有效值最高,东疆次之,南疆最低。因此,要通过建设用地内部挖潜,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加大单位建设用地要素投入等,不断提升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内由于天山山脉的阻隔而分为南疆区域和北疆区域。由于地理条件的不同,两区域内各地州经济发展存在明显不协调现象。通过比较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以及人均生产总值,虽然能够比较各地州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但是没有考虑到各地州的人口总数的影响。选取不受人口因素影响的多组指标,通过先进行聚类分析后进行TOPSIS方法验证的方法说明南疆与北疆经济发展的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4.
时值隆冬,地处边陲的新疆天气格外寒冷,只有当一块块煤炭燃烧起来,人们才能享受到冬日的温暖。新疆煤炭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匀,北疆、东疆是富煤区,煤炭资源遍及各地,乌鲁木齐就是座落在煤海上的城市。南疆地域辽阔,人们逐水而居,是典型的绿洲经济。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特种煤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5.
新疆南疆棉花与中国主产棉区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疆棉花生产迅速的发展,棉花生产对自治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棉花收入也成为新疆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新疆已初步形成了三个产棉区,即南疆棉区、北疆棉区和东疆棉区。南疆棉区是新疆棉花的主产区,其棉花产量约占新疆棉区产量的80%,也是我国最适宜的植棉地区,是长绒棉的生产基地。2006年南疆棉花播种面积731.13千公顷,总产达到138.9万吨,南疆棉花的发展对新疆棉花的发展,乃至全国棉花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南疆棉花与我国三大主产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比较是否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公式对新疆2003年城市居民收入调查的2828个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新疆的地理特征将基尼系数按南疆与北疆进行分解计算,并按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进行集中度分解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并不严重,南疆的收入差距大于北疆,工资收入和转移收入是收入差距增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随着春季来临,气候逐渐转暖,南北疆各公路建设续建项目开始陆续进场复工。记者近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建设管理局获悉,2013年2月25日起,新疆南疆各续建项目陆续进场,至3月1日全部复工,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委的统一部署,至3月15日,北疆、东疆公路建设项目将陆续复工。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2000年以来新疆区域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指标的计量模型,重点估算出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污染的区域特征。实证结果发现:第一,在工业废水排放量方面,固定效应系数最高为克拉玛依市,最低为和田地区。第二,在工业废气排放量方面,固定效应系数最高为克拉玛依市,数值最低的为克州。第三,新疆产业结构调整对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固定效应系数最高的是乌鲁木齐市,数值最低的是塔城地区;第四,就新疆三大区域而言,北疆尤其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固定效应系数普遍高于东疆和南疆地区,区域分布差异非常显著。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推动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是抓好重点区域和领域的环保工作,要加强污染防治,积极推行排污许可和总量控制制度,落实重点流域、区域、城市、产业污染治理任务。  相似文献   

9.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新疆人口经济压力分类及其分布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索。人口经济压力较大的市县分布于经济不发达的南疆西南部,而压力较小的市县分布于经济较发达的天山北坡经济带。在空间分布关系上人口经济压力呈现明显的组团模式,南疆西南部地区呈现高—高关联模式,北疆中部呈现低—低关联模式。  相似文献   

10.
田甜 《经济研究导刊》2014,(27):248-249
通过介绍现今旅游者对森林旅游的需求情况和该旅游发展现状以及新疆特色森林旅游资源概况,运用SWOT(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和口头调查等方式对新疆不同地区(北疆、南疆、东疆)森林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对比分析,并对该地旅游资源作出相应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森林旅游业存在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但是该地具有开发特色森林旅游资源的潜力,并提出突出原始性和自然性、要加大高级旅游专门人才的引进工作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对策,研究宗旨是在为新疆森林旅游业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南北方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人口南北空间分异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以1982—2020年5期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采用泰尔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中国东南半壁南北方地区人口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南密北疏"的人口分布格局基本稳定,南方地区一直保持着人口规模和密度优势。(2)研究区人口分布的总体差异不断拉大,南北方地区内部差异的贡献占主导地位,其中南方地区内部差异比北方地区小,但上升幅度较大。(3)研究区人口具有向南迁移扩散的趋势,且人口密度变化的区域差异持续扩大,少部分区域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密度优势显著。(4)人口空间分异是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水平、创新能力和吸纳就业能力等是人口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2.
吕东辉  张郁  刘岳琪 《经济地理》2022,42(1):160-167
以松嫩平原乡村地区32个县域单元为例,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及人口集中度指数、经济集中度指数、人口与经济分布不一致指数的测度,揭示乡村收缩背景下松嫩平原乡村地区人口—经济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8年,松嫩平原乡村地区人口数量先增加后减少,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呈现"南密北疏"的格局。(2)人口空间分布的关联性较强,呈现典型的集聚分布模式,人口集中度指数南高北低且高值区域逐渐向北扩展。(3)经济集中度分布格局多呈现"双核"模式,且经济空间分布不均衡性大于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总体来看,近20年来,松嫩平原乡村地区人口—经济的空间耦合类型中,协调发展型和经济迟滞型的县域类型居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人口可比增长速度的空间差异(1949──1995)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川计算城市人口可比增长速度的方法.分三个阶段检验了我国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的总体状况和空间差异.认为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呈明显的马鞍形,大城市增长速度波动最大,与决策者的认识与愿望不一致。通过三个阶段快速增长城市和缓慢增长城市分布的分析、认为东中西之间和南北之间的差异都很明显。我国城市发展的重点,第一阶段在西部.第二阶段在中部、第三阶段在东部。南方城市的增长速度在第一阶段远远落后于北方。第二阶段差距有所缩小.第三阶段南方城市接近或超过了北方城市。东部快于中西部.南方快于北方的趋势仍在继续。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空间差异的变化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方针的转变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五因素模型框架,构建了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2007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低碳经济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由西部向东部逐渐提高、由北部向南部逐渐提高、局部地区表现突出的格局;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及其利用情况和政策扶持力度等因素决定了各地区的低碳发展水平;中、西部地区的低碳经济建设是我国低碳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广西入境旅游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经济学中的标准差、变异系数以及泰尔指教对2003-2010年广西备市及桂北、桂东、桂南、桂西、桂中五个区域的入境旅游人数和入境旅游收入进行区域性差异分析。研究发现广西入境旅游组内差异大于组间差异,各区域的入境旅游经济受国际环境、旅游营销措施、各地对旅游发展的重视程度、旅游产品转型升级以及与主要客源国之间合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宁一北海“双核”经济发展空间廊道,建立现代国际旅游营销体系,加大对旅游发展重视程度,抓机遇、促发展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鄯善县地处新疆四大油田的弧形顶端,东联内地,其辐射地域宽阔,资源丰富,但因其是内陆地区,远离内地和沿海货运航线,使其资源不能更为有效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进而影响了经济增长的速度。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在鄯善县发展陆港产业园区,依靠国家政策和自身的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构建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货运线,紧密连接欧亚货运航线,使鄯善转变为新疆陆地运输的"港口城市",以促进区域经济贸易发展。同时,这也为疆内交通节点县市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快递企业的空间组织研究——以顺丰速运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玲霖  王姣娥  胡浩 《经济地理》2012,32(2):82-88,159
以顺丰速运为案例,分析其网点布局规律,并从组织模式和快递流量等方面探讨其空间组织网络,以此来探讨中国快递企业的空间组织。研究发现,快递企业空间组织网络总体呈现出为社会经济和人口服务的特征趋势,并与区域地形地貌、当地的区位条件和产业特征相关。快递企业的网点布局遵循行政级别越高的城市网点覆盖率越高,同一级别城市的网点覆盖率从南向北、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随着市场的扩张,快递企业逐渐采用多层级分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并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特征、交通情况等,形成基于不同服务时限等级的快递服务网络,整个营运网络逐渐由单枢纽轴辐式网络向多枢纽轴辐式网络变迁。同时,快递流量和流向与城市的吸引力、城市间关联关系体现出较好的一致性,顺丰速递华中区快递流量分析充分说明了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在全国层面的较强吸引力和绝对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天山南北坡经济带外贸近年保持快速发展并在新疆外贸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未发挥地方资源及产业优势,故对地方经济增长拉动性不强,而解决措施在于建立立足资源优势的农业和林果业、工业,将天山南北坡建设成加工贸易的生产基地并加快利用高科技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城市化区域差异发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志宪  虞孝感 《经济地理》2004,24(1):53-56,66
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影响,江苏省的城市化出现了苏南、苏中及苏北之间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城市数量、城市规模、城市化水平、城市现代化、城市地域特征等诸方面。由于苏南、苏中、苏北的城市化发展环境不同,因此三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沿江地区是江苏省最发达的地区,完善的交通通信网络、良好的互通基础、密集而等级分明的城镇、政府的大力支持等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使沿江城市带的构建成为可能,沿江城市带的建设可发挥城市的集合规模效益,推动江苏省的城市化进程,增强城市的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人口发展状况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新疆人口问题的研究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本文划分了新疆经济区域,建立了人口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从人口数量、人口素质和人口负担三方面分析新疆及各区域的人口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