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9 毫秒
1.
枯水资源是关系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环境因素.创建了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水资源系统自身的不确定性、模糊性以及其他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的BP网络模型用于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中,并以贵阳市为实例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较为吻合,BP网络模型是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的一种新探索.  相似文献   

2.
贵阳地处长江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且由于受到特殊喀斯特地貌的影响,在枯水期水资源严重不足,直接影响着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发展。贵阳地区的枯水资源不足有着其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气候因素,具有动态性、振荡性和时空性的特点。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年际变化和空间差异)对贵阳地区流域的降水量和枯水径流的自然演变进行了分析,得出贵阳地区的枯水资源相对较少但较为稳定,从而提出了开发利用枯水资源的措施,为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的合理配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西南喀斯特地区特殊的二元结构水文系统使得该区水分运移相当复杂.目前,水资源短缺和水质退化已成为喀斯特地区面临的严重问题.开展喀斯特水资源相关研究意义重大.该文以喀斯特典型区贵州省为例,从水资源现状、水资源承载力、土壤水研究以及生态环境对喀斯特地下水的影响方面总结了喀斯特水资源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蒙海花  王腊春 《河南科学》2009,27(4):469-474
探讨了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水资源承载力方面的应用,在对贵州后寨河流域水资源特征分析及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该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后寨河流域绝大多数地区综合评分值不超过0.6,因此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潜力不大.这主要与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低有关,因而提出提高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区域枯水资源承载力的多目标分析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论述了区域枯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及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了多目标分析来解决枯水资源承载力的问题,构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同时利用模型以贵阳地区为例,提出了4种方案,预测了2010年2015年在不同设计方案下的枯水资源承载力状况,揭示了高方案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喀斯特枯水、干旱、灾害初探--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喀斯特流域独特的水文地质条件,其枯水、干旱、灾害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也较非喀斯特的地区不同,以贵州省为例,从喀斯特水文地貌学的角度,系统定义了喀斯特枯水、喀斯特干旱、喀斯特灾害的概念,并分析喀斯特流域枯水、干旱、灾害发生的时间、地区,进而探寻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彼此增强的正反馈关系,为贵州防旱防灾及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流域地貌类型对枯水径流特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水文地貌流域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喀斯特流域地貌类型与枯水径流的关系,并作枯水流量频率分析计算,按地貌形态组合类型把流域分为喀斯特流域、喀斯特化流域和非喀斯特流域3种类型,初步建立喀斯特流域地貌类型对枯水影响的回归方程并检验,揭示喀斯特地区枯水径流的规律,为分析和预测枯水径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系统存在的问题,运用熵权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系统的主要影响因子,并通过综合得分结果对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系统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的主要影响因子有人类活动影响因子、水量因子和水资源脆弱性因子;从年际变化来看,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系统整体状态在波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中2001、2003和2006年水资源系统状态较低,2014和2015年得分较高,水资源系统状态明显好转;可见,人类活动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环境生态的保护、基础水利设施的完善是保证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利用的前提,而且能够有利于积极应对异常气候变化下对水资源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喀斯特流域结构与枯水径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喀斯特流域系统出发 ,阐述了喀斯特流域结构的分类和特性 ,并从枯水退水过程及枯水径流效应角度阐明喀斯特流域结构复杂。在分析流域面积形态结构时 ,利用了流域多年平均降水入渗模数推求其枯水发生前月的降水入渗量 ,并证明用枯水发生前月的降水入渗量与枯水发生月月均径流模数来反映流域枯水期的闭合性是可行的。同时也揭示了流域结构与枯水径流功能的过程响应关系 ,再一次证明喀斯特流域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0.
贵州花江喀斯特峰丛峡谷耕地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喀斯特峰丛峡谷地区土地贫脊 ,土地有效利用面积比例小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小 ,环境容量低 ,生态环境脆弱。文章从光合潜力、光温潜力、气候潜力和气候土地潜力等方面综合考虑建立土地生产潜力模型 ,对贵州花江喀斯特峰丛峡谷土地承载力的耕地承载力部分进行了估算研究。研究表明 ,仅从耕地承载力来看 ,该区目前的总人口数已经超过了该区的耕地承载力  相似文献   

11.
将经济学中的基尼系数统计方法引入岩溶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演化的分析评价领域,提出构建岩溶地区各分区水资源与其内部产业用水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方法,并以贵州省为例计算出2000~2004年5年的一、二、三产业的区域基尼系数,总结了在此基础上反映的水资源承载力空间分配合理度的时间演化特征。并进一步用灰色统计的分析方法,分析各产业对水资源承载力演化驱动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12.
贵阳市水资源承载状态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源于日益突出的缺水危机,基于文献对水资源承载力及其承载对象的研究,认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季节性是影响水资源承载状态的主要因素之一。参考月蓄水量动态变化确定研究区的水资源供给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利用不同特征经济区的经济增长率和人们生产活动的季节性模数确定水资源承载对象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探讨水资源承载状态时空变化的量化方法,建立了基于水资源供给与经济活动规模互动的水资源承载状态评价模型。研究认为云岩、南明两城区水资源承载状态的季节变化较大,在枯水季节容易发生水资源超载而引发的水危机;而修文、息烽等县水资源承载状态的季节性变化较小,在枯水季节的超载程度较轻。研究将为区域可持续能力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大同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介绍了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方法和评价重点,并从生态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地表水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容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4.
岩溶水资源是西南岩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支撑点.西南岩溶地区降水丰富,岩溶水资源总量大,但由于强烈的岩溶作用和岩溶植被的破坏,西南岩溶地区成为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水资源问题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充分认识西南岩溶地区水资源的赋存特点和时空演变规律,认清目前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利于今后西南岩溶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对实现西南岩溶地区脱贫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胁迫两方面分析了岩溶含水层的特点以及目前西南岩溶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西南岩溶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矿区开发对水资源影响较大,故开展矿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晋城矿区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了晋城矿区水资源承载力情况。结果显示:晋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处于中等偏好水平;矿区废水回用对提高矿区水资源承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