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河南省青少年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状况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省青少年网络使用情况及其有关因素,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为指导青少年戒除网瘾、培养正确合理的网络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河南省23 388名大、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河南省青少年的总上网报告率为70.6%,男生上网率(77.8%)明显高于女生(63.6%);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为12.1%,男生(18.1%)明显高于女生(6.2%);网络成瘾报告率为2.2%,男生(3.5%)明显高于女生(0.9%);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为聊天、多媒体娱乐、玩游戏等。结论河南省青少年网络使用已非常普遍,网络成瘾行为逐步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关注青少年网络使用情况,对网络成瘾等不良行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利用互联网,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南省城市中学生精神成瘾行为状况,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应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河南省城市中学生共1271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河南省城市中学生电子游戏成瘾行为报告率为4.9%,男生(7.9%)明显高于女生(2.1%);网络成瘾报告率为2.4%,男生(3.8%)明显高于女生(1.1%);娱乐性赌博行为报告率为13.5%,男生(20.5%)明显高于女生(7.1%);观看色情信息的报告率为15.2%,男生(25.4%)明显高于女生(5.8%)。结论精神成瘾行为已成为影响河南省城市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社会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关注,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太原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荣  唐柳妹  姜峰 《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1):851-853
目的了解山西省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更加有效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山西省太原市6所高校3000名在校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2383份,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较好,知识知晓率平均为87.7%,医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好于非医学生。74.9%的大学生对艾滋病及艾滋病人持有正确态度,且正确态度持有率医学生高于非医学生,农村学生高于城镇学生(P〈0.01)。83.2%的大学生对校园艾滋病宣传活动表示肯定和接受,女生接受的比例高于男生(P〈0.01),大学生艾滋病的自我预防行为和宣传抗击艾滋病的行为形成率均在60.0%以上。医学生正确行为形成率明显高于非医学生,女生在做防艾志愿者和不共用注射器的行为上要好于男生(P〈0.01)。男生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最主要的途径是网络,而女生为广播电视。结论山西省高校艾滋病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艾滋病教育应加强态度的教育,知识宣传应把握全面性。  相似文献   

4.
某医科院校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学类高校大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现状,为制定适宜的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南京市某医学类高校664名大学生,采用自编"大学生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饮食及运动锻炼行为:664名大学生经常吃早餐的报告率为45.4%,经常喝牛/酸奶的报告率为26.1%,每天三餐固定就餐的报告率是48.0%,偏食的报告率是29.8%,经常锻炼的报告率是9.6%;2)吸烟、饮酒行为:吸烟的报告率是9.3%,饮酒的报告率是34.0%;3)性行为:大学生性行为的报告率为12.5%,不使用或很少使用避孕套的报告率为48.2%.此外,医科院校大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经常锻炼、吸烟、饮酒、性行为的报告率高于女生(P<0.01);女生经常吃早餐、喝牛/酸奶、三餐固定就餐的报告率高于男生(P<0.01).结论 该医科院校大学生的危害健康行为发生率较高,男生较女生问题更突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了解南通市大中小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况,为南通市有关部门制定干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南通市选取9所学校1 929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南通市学生不良饮食行为报告率为30.30%,男生喝碳酸饮料(28.34%)、不吃早餐报告率(39.60%)比女生多(15.95%,28.69%),女生偏食报告率(38.44%)比男生多(29.45%),大学生喝碳酸饮料、不吃早餐、偏食报告率高于其他学校类型(P值均<0.01).日常活动锻炼报告率为22.03%,男生报告率比女生高,大学生报告率(11.52%)最低.吸烟报告率为15.60%,饮酒报告率为49.51%,男生报告率比女生高,大学生是吸烟饮酒的主体.伤害行为报告率为46.29%,男生报告率比女生高,中小学生是伤害行为发生的主体.接受艾滋病和性病相关知识教育报告率为46.22%,男生报告率高于女生,大学报告率高于其他学校类型(P值均<0.01).结论 南通市大中小学生健康危险行为情况不容乐观.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时采取健康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河南某医学院大学生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及相关认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及相关认知,为高校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取某医学院校一~三年级大学生1875人,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3.0%的学生赞同同性恋行为,46.2%的人反对,其他持无所谓态度。女性赞成婚前性行为的比例(3.1%)低于男性(14.5%),反对婚前性行为的比例(65.3%)高于男性(3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比例为7.0%,男生(10.3%)明显高于女生(4.5%)(P=0.000),其中二级学院学生发生比例(11.5%)明显高于普通本科(5.5%)(P=0.000);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中,有30.0%的性伴侣数超过2个,6.0%的人曾与陌生人发生过性关系,67.7%的学生第一次性行为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发生;44.4%的学生认为发生性行为是爱情需要,36.2%的男生为生理需要。在发生性行为时,从未用过安全套者占16.2%,不方便获得的原因是购买不方便和不好意思买(48.5%),而使用安全套的主要目的是用于避孕(91.8%)。结论当前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婚前性行为、多性伴、性交易、从不使用安全套等高危性行为。应在大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和正确的爱情观教育,并大力提倡正确使用安全套。  相似文献   

7.
吴扬 《中国学校卫生》2008,29(5):395-397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大学生性道德现状,为在该人群中开展性道德教育及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广州市4所高校一~四年级的84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恋爱态度趋向“顺其自然发展”和“应当正确引导”,有72.6%的学生认为贞洁对男女双方都至关重要。对在校学习期间结婚、婚前性行为、未婚同居、商业性性行为、多个性伴侣等问题,持赞同态度的比例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值均〈0.01);在接触黄色录像或刊物、性冲动、手淫等方面,男生亦明显高于女生(P值均〈0.01);有过性行为经历的学生达13.5%,各年级性行为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有逐渐增高趋势,三年级最高。大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书报杂志、网络媒体、同学和朋友、影视录像,从学校和家庭得到的性知识很少。结论高校应加强大学生性道德价值观念教育,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两性关系,将情感教育、伦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促进大学生性道德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12 450名未婚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12 129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的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赞成未婚同居及性解放的比率男生分别为81.9%和60.2%,女生分别为74.8%和54.3%;74.3%的男生和24.9%的女生有性自慰史,18.4%的男生和10.5%女生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4%的男生曾导致性伴意外妊娠,23.1%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在对以上知识的态度和行为中男女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意外妊娠P=0.004,其余P=0.000).在首次性行为中使用避孕措施的男生和女生均为51.3%;没有使用避孕药具的主要原因是性行为没有计划而未备避孕药具,认为使用麻烦、影响情趣及认为偶尔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结论 大学生未婚性行为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未婚性行为中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意外妊娠发生率高,亟需在大学生中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12 450名未婚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12 129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的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赞成未婚同居及性解放的比率男生分别为81.9%和60.2%,女生分别为74.8%和54.3%;74.3%的男生和24.9%的女生有性自慰史,18.4%的男生和10.5%女生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4%的男生曾导致性伴意外妊娠,23.1%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在对以上知识的态度和行为中男女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意外妊娠P=0.004,其余P=0.000).在首次性行为中使用避孕措施的男生和女生均为51.3%;没有使用避孕药具的主要原因是性行为没有计划而未备避孕药具,认为使用麻烦、影响情趣及认为偶尔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结论 大学生未婚性行为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未婚性行为中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意外妊娠发生率高,亟需在大学生中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12 450名未婚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12 129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的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赞成未婚同居及性解放的比率男生分别为81.9%和60.2%,女生分别为74.8%和54.3%;74.3%的男生和24.9%的女生有性自慰史,18.4%的男生和10.5%女生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4%的男生曾导致性伴意外妊娠,23.1%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在对以上知识的态度和行为中男女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意外妊娠P=0.004,其余P=0.000).在首次性行为中使用避孕措施的男生和女生均为51.3%;没有使用避孕药具的主要原因是性行为没有计划而未备避孕药具,认为使用麻烦、影响情趣及认为偶尔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结论 大学生未婚性行为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未婚性行为中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意外妊娠发生率高,亟需在大学生中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价值取向,为探索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择本校1~3年级大学生1838人,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仅有3.0%的学生赞同同性恋行为,46.2%的人反对,其他持无所谓态度。女性赞成婚前性行为的占3.1%,低于男性的14.5%,反对婚前性行为的占65.3%,高于男性的3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占6.7%,男生占4.0%,明显高于女生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有过性行为的学生中,从未用过或偶尔用安全套者占43.2%。结论当前大学生的性观念逐渐趋于开放,并存在一定比例的婚前性行为及不使用安全套的高危性行为。应在大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和正确的爱情观教育,并大力提倡正确使用避孕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我国9省6类专业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全国28所高校6类专业的1762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药院校学生艾滋病的知识得分最高,民族院校学生最低;艺术类学生安全套使用意向最强,民族院校最弱;在使用安全套的自我效能方面,艺术类学生显著高于其他专业,男生中民族院校的学生自我效能最弱,女生中民族、理工和师范类较弱。男生性行为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艺术院校(31.2%)、民族院校(19.8%)、文科院校(12.3%)、医药院校(10.1%)、理科院校(9.9%)、师范院校(8.8%),艺术院校高于其他院校(P〈0.01),民族院校高于后4个院校(P〈0.01),文科院校高于师范院校(P〈0.05)和理科院校(P〈0.01)。女生性行为发生率排序依次为:艺术院校(13.7%)、理工院校(4.9%)、文科院校(4.2%)、民族院校(3.7%)、师范院校(3.0%)、医药院校(2.6%),艺术院校高于其他院校(P〈0.01),理工院校高于师范院校和医药院校(P〈0.01),文科院校高于医药院校(P〈0.01)。结论亟待全面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艾滋病预防教育,艺术类院校则需要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理工科学校需要对女生更加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理工科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网络使用自评量表对某理工科大学1192名本科生进行网络成瘾状况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网络成瘾检出率为8.7%,男生的检出率(9.5%)高于女生(4.9%),χ^2=4.025,P〈0.05,高年级学生的检出率高于低年级,χ^2=11.885,P〈0.01。男生在负性评价、日常影响和可能原因等项目和量表总分上均高于女生(P〈0.05)。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自控能力、负性评价和日常影响等项目和量表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措施时,要对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区别对待,要从大学生的行为、心理等方面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梅州市一所高校学生性观念及性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梅州市嘉应学院医学院大学一年级男、女生的性观念及性行为,为开展有效的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梅州市嘉应学院医学院1840名大学一年级男、女生进行调查。结果有33.69%的学生希望在大学期间有性行为,42.93%的学生赞成上学期间的性行为,4.34%的学生上学期间有过性行为,男、女生在以上项目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在获取性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电子媒体和书刊杂志,女生主要为书刊杂志和同伴,二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一年级是性意识性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应及时开展性健康教育,但在教育方式和内容上男、女生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南通市某卫生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女生性心理现状的调查分析,为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方法以南通市某卫生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女生为调查对象,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439人,采用匿名自填问卷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使用EpiData3.02数据库录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逻辑性检验,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58.1%的护生对手淫的问题不清楚,有25%的护生认为艾滋病是一种细菌性疾病;有52.6%的护生谈过恋爱,有15%的护生和异性发生过性行为,有9.6%的护生有过非意愿性妊娠,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生源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51.5%的护生认为校园恋爱过程更重要,在对女大学生做第三者的看法上,4.6%的同学选择支持,38.0%的同学表示同情,有40.1%的同学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57.2%的人认为同性恋是少数人的正常行为,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源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64.9%的同学对性知识感到好奇,70.8%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展性教育。结论该卫生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女生性知识比较缺乏,性观念比较开放,性行为和不安全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学校应加强卫生职业院校护生的性健康教育及引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榆林学院人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为大学生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6~2008年新生合计9862人,对全部新生进行肝功能与HBsAg检测,再对HBsAg阳性者运用酶联免疫法进行乙肝“两对半”测定。[结果]HBsAg阳性者667例,阳性率为6.67%,男、女生阳性率分别为7.98%、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模式以“大三阳”、“小三阳”为主,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升高96例,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预防和控制HBV在高校内传染,应加强新生中HBVM及ALT的检测,采取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于奎龙 《职业与健康》2014,(8):1108-1110,1116
目的了解陕西省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饮酒的状况,为控制大学生酒精滥用行为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分层抽样法,随机抽取4个年级181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总的饮酒率为48.0%,男同学为56.2%,女同学为42.4%,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13岁以前第1次饮酒率为46.5%,女生为26.4%;饮酒频率方面,有27.3%的学生在过去30天每天至少喝过1杯酒,男生为40.6%,女生为18.2%;重度饮酒饮酒率为2.0%,男生为3.2%,女生为1.1%;第1次饮酒年龄、饮酒频率与重度饮酒率指标在性别与年级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醉酒率为17.7%,10次以上醉酒率四年级最高,为2.5%。结论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饮酒行为较为普遍,应通过宣传指导、发展大学生控酒志愿者,建立个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机制,有效干预大学生饮酒行为,提高其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南省高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婚前性行为相关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于2012年3月运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河南省3所高校2011级非医学专业专科和本科学生中进行抽样。采用自制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性行为情况、生殖健康与避孕教育态度等。应用SPSS 13.0软件统计学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955份。①调查对象性行为发生率为30.26%,男生(32.80%)高于女生(25.45%)(P<0.05),专科生(39.19%)高于本科生(23.22%)(P<0.05)。②调查对象对婚前性行为持赞成态度者比例(16.65%)低于反对者(32.57%)(P<0.05),男生(21.12%)高于女生(8.18%)(P<0.05)。③调查对象避孕套的知晓率最高(97.24%),其次是短效口服避孕药(81.28%),对避孕栓知晓率最低(11.64%);男生能正确使用避孕套比例(68.41%)高于女生(38.37%)(P<0.05)。④初次发生性行为时采用比例最高的避孕措施是避孕套(54.42%),其次是体外射精(28.75%),采取安全期的比例最低(6.30%)。曾发生非意愿妊娠的比例专科生(35.23%)高于本科生(31.25%)(P<0.05)。结论:高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对避孕知识掌握程度普遍较低,性行为发生率较高,专科生发生危险性行为的可能比本科生更高,建议高校组织专人负责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及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杭州市男大学生性态度、性行为和安全套使用情况。方法在杭州市某高教园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使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在校男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描述分析,对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超过90%的男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接受态度,且在不同年级间(χ2=48.791,P〈0.01)和不同专业间(χ2=36.02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受调查者中,有性经历者占21.9%,其中仅80.1%的人在发生性行为过程中使用过安全套,但每次或经常使用安全套者不足60%。调查发现低年级男大学生在性行为方面呈现高增长、高活跃和高暴露的"三高"特征。结论男大学生性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性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太原市城区中小学生血压水平及血压偏高情况,为早期预防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9~11月,对太原市城区3所中学、3所小学的10~18岁学生6924名进行血压、身高、体重、胸围、心率检查。[结果]调查男生3453人、女生3472人,男女生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各年龄组收缩压水平男生均高于女生(P〈0.01);舒张压水平除13岁组外(P〉0.05),其余各年龄组男生均高于女生(P〈0.01)。血压偏高(收缩压或舒张压≥第95百分位以上)率,男生为5.65%,女生为1.56%(P〈0.01),除10~12岁组外(P〉0.05),其他2组男生大于女生(P〈0.01)。血压偏高率男生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1);女生13~15岁组最高。不同年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年龄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与身高、体重、胸围呈正相关(P〈0.01),与心率无相关(P〉0.05)。[结论]太原市城区中小学生的血压偏高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