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方法建立食醋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分析食用醋精、酿造食醋和配制食醋的指纹图谱的区别,找到能表征食醋质量信息的指纹图谱振荡周期数、振荡寿命等参数,并据此大致鉴别食醋中酿造食醋的含量,可以判断食醋真伪及质量优劣。结果表明,此法能将食用醋精与配制食醋、食用醋精与酿造食醋、配制食醋鉴别出来,并能准确表征食醋质量优劣。  相似文献   

2.
利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鉴别评价茶饮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向稳态体系“溴酸钠-硫酸锰-硫酸-丙酮”中加入不同的茶饮料,获得来自不同产家、不同品种的茶饮料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相似度计算。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的直观信息、定量信息、相似度计算结果都能很好的将冰红茶从其他茶饮料中鉴别出来,且振荡寿命与检测用量有很好的函数关系。通过比较不同掺水量的茶饮料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的参数信息,对茶饮料的质量进行评价。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可为茶饮料的鉴别和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正交试验优化检测条件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研究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真伪及产地鉴别。方法收集吉林、湖南、四川、云南4个不同产地的天麻及紫茉莉根、大丽菊、蕉藕和马铃薯等天麻伪品,以天麻样本成分作为振荡底物,构建"硫酸+硫酸锰+溴酸钠+丙酮+样品成分"振荡体系,利用硫酸、硫酸锰、丙酮、溴酸钠和样品成分产生的非线性化学反应来测定天麻及其伪品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通过指纹图谱直观差异比较和系统相似度计算对天麻真伪及其道地性进行鉴别评价。结果样品用量为0.800 g,反应温度为50℃时,天麻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特征性和重现性。天麻和伪品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之间的特征差异大,可通过直观差异比较直接区分。不同产地的天麻指纹图谱相似,具有相同的振荡起伏规律,但振荡寿命、振荡幅度及振荡波数等有差异。利用系统相似度模式识别可对天麻的产地进行鉴别,同一产地的相似度均≥0.989,而不同产地天麻相似度均≤0.951,鉴别准确率达98.3%。结论本研究为天麻真伪鉴别及产地溯源提供了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研究建立基于高效液相的食醋有机酸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方法,测定食醋中的有机酸。建立食醋有机酸的液相指纹图谱,并采用夹角余弦法对建立的食醋特征指纹图谱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标准酿造食醋与建立的食醋特征指纹图谱之间的相似度大于0.9。该方法可以用于食醋质量控制和掺伪判定。  相似文献   

5.
利用啤酒花成分、溴酸钠、硫酸锰、硫酸和丙酮组成的非平衡化学体系,研究了两种啤酒花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相似度计算.利用指纹图谱的直观特征和参数信息,对两种不同的啤酒花进行了种类鉴别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为啤酒花的真伪和品种鉴别及其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鉴别生乳掺假,采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建立基于"溴酸钠+硫酸锰+硫酸+丙酮"稳态体系的不同奶源地的纯生乳及掺入不同量豆浆、米汤的生乳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利用指纹图谱的直观特征信息能很好地将掺豆浆、米汤的生乳鉴别出来,并能对掺假物的种类进行判断。根据掺假生乳指纹图谱参数信息与掺假量的关系,可对生乳中掺入豆浆、米汤的相对含量进行评估。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为原料乳中豆浆、米汤的掺假鉴别及掺入物质的相对含量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1):185-191
利用大米成分、H_2SO_4、丙酮、NaBrO_3和MnSO_4组成的非线性化学体系,研究了2种不同产地的大米及其混合物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利用这些指纹图谱的直观特征和系统相似度模式识别对相应大米进行了鉴别,利用指纹图谱的定量信息对大米混合物中各种大米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非线性化学分析法可准确鉴别不同产地或品种的大米,对由2种大米互掺形成的混合物也可准确进行定量评价,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8.
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在蜂蜜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评价蜂蜜质量优劣。通过对9种瓶装市售蜂蜜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研究,得到各自的指纹图谱和各种参数值,并结合相似系统理论进行相似度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评价蜂蜜质量优劣,为蜂蜜的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对食醋的掺伪判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醋中有机酸的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各有机酸分离效果良好,采用HPLC法建立的食醋指纹图谱,通过模糊聚类中的夹角余弦法可用以食醋掺伪判定。  相似文献   

10.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对青海亚麻籽油中的甘三酯(TAG)组分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并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其TAG标准指纹图谱,利用指纹图谱鉴别掺入5%~50%的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芝麻油的掺伪模型。结果表明:亚麻籽油中主要的TAG为OLnLn(29.40%)、LnLnLn(23.71%)、OLnO(15.10%)、OLLn(13.43%)、LLnLn(13.32%);指纹图谱鉴别结果与真实掺伪量的相对误差表明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可以较好地鉴别掺入5%~50%的大豆油、葵花籽油、芝麻油的掺伪模型,对花生油掺伪量10%的掺伪模型的鉴别相对误差较高(9.15%),未能实现对菜籽油掺伪量5%掺伪模型的鉴别。试验构建的青海亚麻籽油TAG指纹图谱可为青海省亚麻籽油质量监控和掺伪识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醋糟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醋糟是固态食醋酿造过程的下脚料,呈酸性且含有纤维、蛋白、脂肪、无机盐等成分,随意堆放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是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如何实现醋糟的资源化利用是食醋酿造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国内外研究者开发出了许多醋糟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饲料化、肥料化、基质化、能源化等。该文系统阐述了醋糟资源综合利用方向,并对其进一步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醋糟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湘西原香醋的化学指纹图谱鉴别方法,考察其紫外光谱指纹图谱特性。在50℃、醋:水为1:5(V/V)条件下,以真空旋转蒸发法提取香醋特征成分,于200~350nm范围内扫描醋样紫外光谱,计算不同醋样紫外光谱图谱的相似度。结果表明:同一生产批次的3个醋样的紫外光图谱相似度为0.976~0.986,具有重现性;5个不同生产日期原香醋的紫外光图谱相似度为0.975~0.985,具有稳定性;湘西原香醋与其他4种不同种类醋的紫外光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下,具有特异性。这表明,湘西原香醋的紫外光谱具有指纹特性。  相似文献   

13.
食醋是一种传统的酿造调味品,当前食醋掺假的问题仍时有发生,食醋掺假检验方法的研究已成为当前调味品研究的热点之一。食醋掺假形式多种多样,掺假检验方法也各不相同,有的基于食醋特有的酿造组分如挥发性风味组分、有机酸、氨基酸等进行检验,有的通过检验食醋中掺入的非酿造组分如合成乙酸等进行识别。虽然当前食醋掺假检验方法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实际应用尚不理想,将多指标组合使用识别食醋掺假可能是未来食醋掺假检验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食醋功能研究进展(上)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24  
食醋,尤其是酿造醋,作为一种常用的食品调味品,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且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食醋用于医疗历史悠久,现代研究表明它具有缓解疲劳、调节血糖、脂质代谢、抗氧化、促进食欲等作用。主要回顾食醋药用历史,综述有关食醋功能的研究,以期拓宽食醋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食醋的美容保健功效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共轭亚油酸(CLA)的生理功能,及提高其在乳制品中CLA的途径,如选育高产CLA的动物品种、研发新饲料、控制和改进加工条件等.  相似文献   

16.
以铁皮石斛浆和大米糖化液为原料制备食醋,利用单菌及混菌进行酒精发酵,并采用固、液态方式进行醋酸发酵,得到液态单菌发酵铁皮石斛醋(DV1)、液态混菌发酵铁皮石斛醋(DV2)以及固态混菌发酵铁皮石斛醋(DV3)3种醋样。通过测定其理化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气质联用(GC-MS)法分析其有机酸和风味物质,并对样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样品DV3的不挥发酸、总酚、多糖、乳酸、苹果酸、琥珀酸含量最高(分别为0.66 g/100 mL、1.81 g/100 mL、2.55 g/L),乙酸含量最低(37.14 g/L);且其风味物质总数、特征成分数量均最多,分别为75种和36种;且其协调性和滋味较优。不同的发酵方式对铁皮石斛醋的理化指标、有机酸及风味物质的影响较大,结果表明固态混菌发酵最利于铁皮石斛醋风味物质的呈现。  相似文献   

17.
毛细管电泳-聚类分析方法在醋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醋溶液的毛细管电泳提供醋的内在成分信息,采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对醋的有机组分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出5个特征组分。在此基础上聚类分析成功的将山西和镇江醋分为两类,结果与实际基本符合,表明醋的有机组分的分布特征与醋的区域品种关系显著。这为醋的类别鉴定和醋的近缘性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葛根醋的指纹图谱,为葛根的综合开发和葛根醋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供试品溶液在24h内稳定,葛根素回收率达98.44%,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回收率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3%,该方法可作为葛根醋的质量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19.
食醋分为酿造食醋和配制食醋,二者在制作工艺、物质组成等多个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酿造食醋中风味物质多样,营养和功能成分突出,市场欢迎度高,但生产成本高于配制食醋。酿造食醋与配制食醋鉴别方法研究经历了从感官评价到理化分析,再到仪器分析的历程,目前仪器分析是研究重点。该文综述了鉴别两种食醋的一些分析方法,进而为两种食醋之间进行区分鉴别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20.
醋含有多种有机酸、酯类、酮类和生物活性物质,长期食用具有保健功效。但食醋在储存过程中会产生浑浊或沉淀,严重影响其品质。文章通过分析液态发酵米醋上清液与沉淀的组分,采用酸性蛋白酶和糖化酶法对液态发酵米醋稳定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酸性蛋白酶和糖化酶处理均可明显提高液态发酵米醋稳定性。酸性蛋白酶添加量为600U/g、反应时间为3h时,液态发酵米醋稳定性可以延长至少3周。糖化酶添加量为400U/g、反应时间为8h时,液态发酵米醋透光率增加了39.08%,放置5周时,其透光率仍为64.56%,较原醋高了11.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