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描述了合肥数字遥测台网中心技术系统基本功能和在安徽省地震速报中的作用,提出未来区域数字地震台网间数据共享与网络数据服务是台网中心技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台网快速准确完成地震速报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技术系统与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主要是由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流动数字地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和区域数字地震台阵、中国地震局卫星数据通信网组成。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是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台阵和数字强震台网数据的集中收集和处理中心 ,同时还保存一部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数字地震台网的数据 ,与各区域数字地震台网中心进行各种数据交换 ,另外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也为防震减灾中心的地震应急信息快速响应系统及时提供各种测震数据。国家数字台网中心是我国数字地震观测数据的收集、管理、保存、处理和提供各…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来,广西地震观测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回顾了广西数字地震台网建设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十五”期间广西各级地震台网的建设情况,阐述了广西区域数字测震台网实现与邻省、地方和企业不同属性和类别的台网联网和数据共享后,地震监测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过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数字化地震观测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中国地震局“九五”重点项目中国数字化地震观测系统,特别重点介绍了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国家标准数字化地震台、中国地震局卫星数据通信网、中国数字地震台网中心的建设规模、设计思路、技术参数、设备结构、服务功能,以及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运行流程和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5.
主要阐述了合肥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中心局域网设计基本思路和方法,介绍了该局域网软硬件系统的技术特点和运行效果,并对台网中心局域网运行的维护和完善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结构及监测能力,台网的功能及技术指标和遥测台技术系统、供电系统、中心系统、避雷系统、中继站、信道等的建设情况,分析了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考核运行期间获得的资料,结果表明,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在检测地震能力、动态范围、地震处理精度和速度方面优于模拟台网,对网内大部分区域及东部网缘区域的地震监控能力可达1.5级,网内地震响应速度小于10min,得出该台风可为地学研究及地震预报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字地震资料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2000年以来我国地震观测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已建成了由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火山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数字地震台网组成的新一代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本文介绍了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仪器配置情况和各种仪器的主要参数,并结合我国数字地震台网中使用的地震观测系统,阐述了仪器传递函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龙滩水电工程地震台网的建设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龙滩水电站是高坝大库,在大坝和库区周边建设的强震台网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已于2006年投入运行,对监视库区及附近地区地震活动及大坝地震动反应加速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时,龙滩地震台网监测数据实现了与广西区域地震台网联网与数据共享,成为广西专业地震台网的有效补充。龙滩地震台网对保障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介绍广东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自投入正式观测运行以来,在进行台网系统运行维护、台网规范管理和开展地震科研工作等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和取得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0.
ADAPT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数据汇集与处理软件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经开发了一种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处理软件包,称作ADAPT(Adaptive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Tools)。ADAPT软件系统适用于安装在区域遥测数字地震台网中心的Windows NT计算机网络,用于汇集和处理来自台网所属台站的数字地震波形数据,其主要功能包括在线自动处理和人机交互处理两个方面。本文将介绍ADAPT系统的基本功能,分析该系统的特点,并着重说明系统中采用的地震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1.
香港数字化地震监测台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香港天文台于1997年建立了一套设有8个短周期地震台站的地震监测网络。台网运用数字化及实时数据传送和处理等技术,增强地震数据接收及分析的效能和准确性。本文介绍了地震台站的选址和监测系统的特性与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一个紧密结构地震台网中心核心数据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个基于UNIX类操作系统的紧密结构地震台网中心核心数据处理系统。 该系统适用于复杂结构的数字地震台网中心, 支持以比较低的成本, 可靠地完成地震台网中心的核心任务, 可以接收来自串口和网络的实时地震波形数据, 支持虚拟数字地震台网组网要求的节点数据服务功能等。 该系统的数据服务协议具有实时性高、 通讯可靠、 适应范围广等特点, 可以满足包括地震预警在内的所有实时地震数据应用的需要。 系统结构紧凑, 自动化程度高, 安全, 稳定, 系统伸缩性大, 可以满足台站数目不大于100个的数字地震台网中心的需要, 同时也可以作为大型数字地震台网中心的处理节点, 构成大型数字地震台网中心的数据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3.
The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 system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rapid development over the Te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CEA) has comple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digital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 network. CEA has accomplished 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 of the existing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 systems and set up a number of new digital seismic stations. This indicates full digitization of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e scale,layout principle and major functions of the up-dated national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regional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and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 for volcano monitoring and mobile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4.
魏斌 《内陆地震》2002,16(4):360-365
介绍了在地震数据实时处理系统中常用的几种触发检测算法。以喀什地震台、巴楚地震台为例 ,对触发检测算法在国家数字地震台、区域有人值守数字地震台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雅砻江数字水库地震台网技术系统按照流域化建设和运行模式,以科学合理的测震台站布设、多样化及时通信组网方式和现代化台网中心,构成一个台站流域化布局、地震数据传输通信方式多元化、监测成果实时共享的水库地震监测系统,为工程安全监测和区域防震减灾及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准确详实的基础资料,并为同类工程及大规模水库地震台网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main result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tailed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 system in Kamchatka and the information on the system as of 2011. We describe the networks of seismological stations, the systems for the acquisition, storage, and processing of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s and their technical, methodological, and software support. We discus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cording channels and the system as a whole. We present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of the Kamchatka seismological data bank that provide for basic research in earth sciences. In 2011, the system of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 in Kamchatka was a specialized network for acquisition (recording), storage, transmission, and processing of seismic and geophysical data that provides support for the effective monitoring of seismic and volcanic activities, as well as tsunami warning.  相似文献   

17.
地震台站的数据共享和安全访问是基于IPv4的地震观测网络系统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由于IPv4的地址局限,缺乏安全认证和数据加密措施,现有的地震观测网络系统建立在私有IP地址的行业局域网,只能实现基于台网级的数据共享访问。下一代互联网IPv6协议取代IPv4是必然趋势,本研究以实现台站级数据访问为目标,构建在IPv6网络环境下地震观测网络系统的安全组网模型,同时针对现有观测系统的特点,探讨IPv4地震观测系统过渡到IPv6的系统模型,为下一步IPv6技术在地震行业的推广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利用“九五”期间北京遥测地震台网部分地震台站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并行的条件,通过开展模拟记录、数字记录与仿真处理记录在波形对比和震级对比方面的研究工作,我们认为可以实现区域地震台网从模拟记录系统到数字记录系统在常规数据处理方面的平稳过渡,建议在近震的数字记录中采用DD-1仿真震级。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