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联合灯盏花素粉针剂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依达拉奉和血栓通治疗。两组共治疗14d。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66.7%,是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与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只给予血栓通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与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林魁 《海峡药学》2012,(10):134-135
目的观察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予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14d为一疗程,观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存在显著差异,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老年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为(14.53±1.6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7±3.05)分(P <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P <0.05)。结论依达拉奉单药治疗老年性脑梗死的效果有限,联合血栓通治疗可进一步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陈捷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3):240-24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和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血栓通对照组40例和依达拉奉联用血栓通治疗组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血栓通,联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和NIHSS评分以及血清hs-CRP改善程度。结果联合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00%)与对照组(75.5%)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明显好转(P<0.01),且联用组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患者血清hs-CRP的浓度均显著下降(P<0.05),但联用组的下降水平更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协同保护脑细胞及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能使疗效增强;且能明显协同降低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治疗,对照组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4 d后,两组NIHSS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栓通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血栓通治疗,实验组实施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及血栓通静脉滴注,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巴氏指数(BI)评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2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1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采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治疗效果及...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0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每晚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给药基础上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hs-CRP、IL-6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5.58±2.70)、(78.88±15.93)分,优于对照组的(7.70±2.13)、(61.89±12.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给药治疗相比,选用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脑梗死更加有效,能降低hs-CRP和IL-6等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改善神经损伤、日常活动能力,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采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6.98±1.9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67±2.7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hs-CRP、IL-17水平分别为(4.76±1.47)mg/L、(34.93±11.36)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7±1.28)mg/L、(58.76±18.64)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方案后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NIHSS评分及血清hs-CRP、IL-17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人尿激肽原酶治疗脑栓塞患者的疗效以及对其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98例脑栓塞患者,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及实验组,每组49例。常规组予以依达拉奉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入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9%高于常规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实验组NIHSS评分(9.03±1.48)分低于常规组的(12.75±2.62)分,Barthel指数(82.44±3.85)分高于常规组的(73.65±4.3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低于常规组的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依达拉奉联合人尿激肽原酶治疗脑栓塞患者可取得确切效果的同时还具备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阿加曲班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14 d后的NIHSS评分分别为(10.28±1.76)、(5.11±1.7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2.74±2.19)、(7.32±2.1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s-CRP(6.41±1.52)mg/L,TNF-α(24.18±5.72)ng/L, IL-6(13.72±2.25)ng/L均低于对照组的(8.36±1.27)mg/L、(30.61±4.28)ng/L、(17.63±2.54)n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丁苯酞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联合芪参丹七三虫汤治疗脑梗死性偏瘫疗效.方法 60例脑梗死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芪参丹七三虫汤治疗.比较两组总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IHSS评分、FMA评分,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加曲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阿加曲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评定量表(FM...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与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5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B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54%高于B组的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NIHSS、ADL评分分别为(7.45±1.17)、(80.18±4.85)分均显著优于B组的(9.54±1.04)、(67.76±4.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与B组的5.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与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脑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曲克芦丁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3.08±1.21)分低于对照组的(5.15±1.5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克芦丁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Barthel评分分别为(14.01±3.24)、(61.41±27.96)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7.56±3.99)、(45.89±29.8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低于对照组的17.1%,治疗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获得显著疗效,其不但能缓解神经功能缺损,还能提升治疗效果,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