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通过概括丹溪学说的主要学术思想及新安地区几个代表医家的主要学术观点,从中探究新安医家的学术思想与丹溪学说的渊源,研究新安医家在丹溪学说传承基础上的发展。新安地区的医学深受丹溪学说影响,尤其是代表性医家汪机的"营卫一气"理论,及其再传弟子孙一奎的"命门动气说"等学说的形成均受到丹溪学说中的滋阴理论、脾胃学说等理论的影响,并予以传承和发展。新安医学在当时丹溪学派的影响下,以丹溪学说的理论为基础,在新安医学家的继承和创新之下,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医学流派。  相似文献   

2.
朱震亨,字彦修,生活于金元时期(公元1281~1358年),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其乡梓有小河名丹溪,后尊称之为"丹溪翁",是滋阴学派创始人,以"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为其理论核心,自成一家.在临床上又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故后人有"杂病用丹溪"之说.清代程钟龄归纳其治验,在<医学心悟>中指出:"杂病主治四字者,气、血、痰、郁也,丹溪妙".可见其影响之大.其在血证方面的论治也颇有特色,为进一步弘扬他的学术思想,本文就他对血证的认识及证治特点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丹溪先生"阳有余,阴不足"的基本核心在于"阴不足","阳有余"只是一种病理结果。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对"阳有余,阴不足"的认识也不断由宏观走向微观,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阴不足"是人体内有益物质的缺乏,"阳有余"是人体内有害物质的增多。深入研究丹溪"阳有余,阴不足"的理论,是现代临床诊疗和抗衰老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1生平简历 朱震亨,字彦修,又丹溪,尊称"丹溪先生",元时(约生于公元1281~1358年)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其医术出于罗知悌,受刘完素、张从正和李东垣的影响,并进一步发展,提出"阳有余阴不足",主张滋阴降火,后人称为"滋阴派",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相似文献   

5.
金元医学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除精于内科外,对妇科亦有较深的造诣.朱氏提出了气帅血配的理论,调经辨证离不开痰热;其治疗崩漏症,历代医家多以清热为法,而丹溪则遵东垣治崩之旨,独辟蹊径,力主祛寒;丹溪认为带下属痰湿为患,治带以燥湿为原则大法;胎前诸疾,主以清热养血,丹溪认为产后多虚,故治以大补气血.  相似文献   

6.
泄泻是脾胃专病,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对此颇有研究,笔者通过整理发现,丹溪对泄泻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兹将丹溪以脾为本论治泄泻的特色论述如下。1泄泻由湿,运脾为要丹溪所著《金匮钩玄》及其门人整编的《丹溪治法心要》《丹溪心法》《丹溪手镜》等均设泄泻专篇予以讨论,《金匮钩玄》言"泄泻者……皆能动乎脾湿".  相似文献   

7.
<正> 朱震亨,元、浙江义乌人,世称丹溪翁,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他除阐发"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论"外,临证亦富有经验,多有独到之处.故素享"杂病宗丹溪"之誉.其中以火热诊治尤为突出.本文试撮其一二,以彰其旨.朱氏对内经等经典之研究堪称精专,且旁通河间、戴人、东垣诸家之说,医学造诣至深.由于他生活在地土卑湿  相似文献   

8.
<正>元代·朱震亨(1281~1358),字彦修,婺州乌伤(今浙江义乌)人,因世居丹溪,学者尊称为丹溪翁。明代方广赞誉"求其可以为万世法者,张长沙外感,李东垣内伤,刘河间热证,朱丹溪杂病,数者而已,然而丹溪又贯通乎诸君子,尤号集医道之大成者也"。朱丹溪对郁证论治尤具特色,现将朱丹溪治郁理论及其在妇科的应用介绍如下。1朱丹溪治郁理论朱丹溪在继承前贤理论的基础上,继《内经》"五郁"之后,首倡  相似文献   

9.
《格致余论》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所著,书名取自儒家语"格物致知",意即"穷究医理,可为医识。"《养老论》篇是在丹溪"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思想基础上延伸的养老理论,穷究此篇医理,可指导当下老年人的养生保健及老年病防治。  相似文献   

10.
朱震享(1281~1358)、字彦修,号丹溪,元代婺州义乌县(今浙江金华)人,为金元时代四大医家之一.丹溪初学理学,三十岁才致力于医方,四十四岁罗知悌为师,得刘守真之传,复益于张从正、李东垣、王好青之学.其治疗杂病,享有盛誉,为后世所敬仰.其著作,主要有《丹溪心法》、《丹溪手镜》和《金匮钩玄》等.《金匮钩玄》,是朱氏晚年著作,成书于1358年(元至正十八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考证为丹溪原著,其弟子戴元礼校补.  相似文献   

11.
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是著名的滋阴学派创始人。丹溪学验俱丰,被尊为"杂病大家"。在临证中,丹溪非常重视情志的调节,其情志调摄思想不仅丰富了中医七情致病学的内容,同时也是其医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今临床仍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戴思恭(1324-1405),字原礼,号肃斋,浙江诸暨人,明代著名医学家.戴氏早年随父学医于义乌朱丹溪,能独得其秘,后世称之为"震亨高弟".戴氏在学术上继承了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并有所发挥,提出"阳易亢,血易亏"的气血盛衰理论.著有<证治要诀>、<证治要诀类方>、<推求师意>、<类证用药>、<本草摘要>,并校补丹溪之<金匮钩玄>.戴氏虽师承丹溪,但对东垣的<脾胃论>却深有研究,无门户之见,其治病强调时时顾护胃气的学术思想,处处可见,亦颇有特色.兹对其治病重胃气的学术思想,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朱明锦 《新中医》2021,53(12):207-210
主要从病因、病机及治法三方面对脊髓损伤后便秘进行论述。确定脊髓损伤后便秘属中医痿证、便秘范畴。其病因为督脉受损为病,肾气失司致秘。结合丹溪关于痿证、便秘的理论,脊髓损伤合并便秘可从丹溪"泻南补北,养阴润燥"之法进行治疗,若加以通督脉、通腑之品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丹溪四书"痛风"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朱丹溪的《格致余论》、《丹溪手镜》、《丹溪心法》、《丹溪摘玄》四书中的"痛风"内容进行收集、整理、考证、分析,由此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朱丹溪痛风学说.  相似文献   

15.
<正>丹溪学派始于元代,是以朱丹溪、戴思恭、王履、虞抟、王伦、汪机、孙一奎等为代表人物,通过师承、私塾的方式,形成的一支具有理论延续性及创新性的医学学派,朱丹溪为创始人。朱丹溪(1281—1358年),名震亨,字彦修,金华义乌人,因居于丹溪河旁,后人尊称为"丹溪先生"。历代医家中能力突出者不在少数,但能兴盛如  相似文献   

16.
朱丹溪年轻时曾师从理学大师许谦,四十岁受教于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罗知悌.自身经历决定了其医学思想的理学倾向."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的产生发展以及防治方法,均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理学成为丹溪学术思想的中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浙江义乌赤岸人,因世居丹溪,被尊为丹溪先生。朱丹溪是金元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也是名副其实的养生大家。他的滋阴论自成一派,与刘完素、李东垣、张从正等并驾齐驱,成为金元四大家之集大成者。朱丹溪运用天人相应的理论,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阳有余阴不足""滋阴降火"等理论和学说。  相似文献   

18.
牟雄  何良清 《四川中医》2011,(10):39-40
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为着眼点,临床重辨证,善于滋阴降火治疗阴不足补之以味的丹溪学术特色。通过分析总结丹溪的学术特色,从相关理论,并从理论基础、临床意义两个方面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丹溪学派是中国传统医学源流中的优秀因子,其中的身体医疗价值观念亦促动了江南地域中医学派的提升与发扬。文章从身体医疗史的方药观出发,首先分析方药理念与丹溪学派"阳有余而阴不足"观念的契合,其次考探丹溪学派医者对方药观的推崇方式,再次阐释明代江南士人的身体阴虚生命观念。力求探索出本草方药医疗与天地思维和合的转向旨趣,同时也期冀探解丹溪学派"阳有余而阴不足"及其相关疗法实质是向《黄帝内经》"阴阳同体"身体理念的回归,由此彰显丹溪学派身体医疗史的核心理念在于疾病观、方药观、生命观的和合汇融与文化承传。  相似文献   

20.
《丹溪医案》是元代朱震亨的一部医案集,目前无刊本、抄本流传.明代贺岳所著《医经大旨》中征引了部分医案,笔者以此为线索,结合史志书目记载及医学著作中《丹溪医案》内容的征引情况,综合考查《丹溪医案》的成书与流传状况,并此推测《丹溪医案》确有刊本流传,但是流传不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