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介绍了安徽无为裕溪闸的工程概况,分析了工程的地质情况。论述了长-短PHC管桩复合地基在该工程深厚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从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两方面对长-短PHC管桩复合地基的长、短桩桩长、布置进行了计算。提出在底板与桩之间设塑性砼褥垫层以满足长-短桩和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的要求,形成复合地基和闸基防渗。长-短PHC管桩施工完成后,经第三方抽检,检测结果合格,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依托某滨海水闸地基处理工程,利用数值分析软件,分析了海陆交互相软土区CFG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的增大,桩体荷载分担比随之增大,且桩土应力比与荷载呈现较好的对数增长关系,其对数拟合参数值受褥垫层厚度影响较大;设置褥垫层对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有显著影响。当不设置褥垫层时,桩顶应力集中明显,不利于土体承载力发挥,降低了其实际承载力;当褥垫层厚度为桩径的一半左右时,复合地基承载力增加较为显著;褥垫层厚度为50 cm时虽然其承载力有所增加,但经济成本相对提高,并且承载力提高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3.
泗阳泵站底板属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单块底板长为28.10m和28.30m,宽度为36m。基础土层为粉质粘土。基础处理为水泥粉煤灰和碎石桩,即CFG桩,其桩顶设计了复合基地褥垫层,以分散地基的承载力,减小地基的沉降。  相似文献   

4.
钉型水泥土双向搅拌桩与常见水泥土搅拌桩施工相比,成桩质量更可靠,能达到更佳的复合地基效果,且节省工程投资。通过介绍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复合地基在九里西排涝站较厚淤泥质土地基处理中应用,包括设计加固方案、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从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两方面通过理论计算确定桩长及布置,底板与桩之间设0.5m厚8%水泥土褥垫层以保证桩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形成复合地基和闸基防渗稳定。地基加固后,对桩身完整性及承载力进行检测,能满足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效果很好。该地基处理方式对中等厚度软土上的水工建筑物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福建平潭万北路市政道路工程土工格栅加筋褥垫层是否能够改善CFG桩复合地基在路堤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及桩土应力分配的问题 ,提出了基于有限差分软件FLAC3D的CFG桩复合地基的数值模拟.应用FLAC3D软件进行CFG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模拟 ,并将数值模拟所得的 Q- s曲线与现场试验所得进行了对比 ,对路堤荷载下有无土工格栅对褥垫层加筋处理两种工况下的复合地基进行了桩身应力及沉降的分析.结果表明 ,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所得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Q- s曲线吻合较好 ,证明了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土工格栅加筋褥垫层通过增大桩身受力来改善地基沉降 ,但改善效果不明显 ,主要起提高安全储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预应力混凝土管状增强体(简称PCT增强体,亦称为PCT桩)是采用离心成型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状构件,PCT桩复合地基是由刚度较大的管桩经过填芯微膨胀混凝土处理和桩间土共同作用的复合地基,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地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刚性桩复合地基,采用静压法施工。适用于处理黏性土、粉土、砂土、素填土和黄土等,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小、调整幅度大等特点。在上部荷载作用初期,大部分荷载  相似文献   

7.
CFG桩复合地基是一种经济、可靠的地基处理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地基变形、提高地基承载力。依据工程实例提出为了使桩与土之间的应力分别达到调节和平衡的目的,可以调整褥垫层厚度和置换率的方法来完成,减少基底应力集中,达到充分发挥桩间土的作用,并得出了褥垫层厚度适用范围值。同时,采用MIDAS/GTSNX有限元计算软件分析得出了褥垫层厚度、置换率对桩土应力比和沉降量的影响规律,并对有限元法和理论计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桩土应力比和沉降量随褥垫层厚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桩土应力比和沉降量随置换率的增大逐渐减小,而桩土应力比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结合高速公路桥头深厚软基现场试验段工程,对比了几种管桩复合地基单桩有限元数值建模方法,认为轴对称接触有限元模型可以较准确地反映路堤下管桩复合地基的基本性状。基于数值分析结果,详细探讨了管桩复合地基的受力特性和变形分布。结果表明:填土越高,桩顶承台应力集中越显著;桩土应力比与高距比、桩土沉降差之间均存在较好的正相关线性关系。填筑结束,带承台管桩承担了80%的路堤荷载,管桩外侧摩阻力承担了超过90%的承台受荷;与在天然地基上堆载相比,大部分荷载通过管桩传递到压缩性相对较小的深层地基中,管桩复合地基的附加应力分布得到了优化,桩长范围内地基的压缩率及压缩量大幅减小,管桩复合地基的总沉降量仅为相应天然地基堆载沉降量的18.5%,深厚软基的总沉降减幅为435 mm。  相似文献   

9.
针对采用减沉桩与加筋土褥垫层联合作用的某高填方区地基处理工程,监测了桩与桩间土的压力及沉降、加筋土褥垫层中土工格栅的变形和建筑物沉降,分析了桩和桩间土应力变化情况、土工格栅变形和桩与桩间土沉降差异,研究了减沉桩和加筋土褥垫层共同作用机理,可为类似工程地基处理参考。  相似文献   

10.
CFG桩复合地基具有较好的环保效益,近年来在软基处理中推广迅速。鉴于天然地基自身较差的工程特性,加之CFG桩施工扰动易引发表层土持力性能进一步弱化,受荷状态下刚性的CFG桩与桩间土易形成过大的桩-土应力比,褥垫层结构破坏风险增大,不利于复合地基协同受力。研究提出对截桩面下约50 cm厚剧烈影响区土层采用压实碎石换填,再铺设水泥土垫层而形成新型嵌入式褥垫层结构,以改善CFG桩复合地基持力性能,得到以下结论:(1)基于单桩复合地基现场载荷试验对比分析,采用嵌入式褥垫层测得的桩-土应力比显著低于常规平铺褥垫层,极限载荷下桩-土应力比较常规褥垫层的22.9降至13.8,降幅约40%,且全过程桩-土应力比曲线波动相对平缓,尤其是达到极限承载力后无陡降,有利于地基安全受荷;(2)采用数值试验手段模拟CFG群桩复合地基竖向受荷特性,嵌入式褥垫层对桩间土压缩层起到了显著的综合强化作用,既有效减小了桩向褥垫层的相对刺入,也使得褥垫层的变形形态更均匀平整,局部刺入和翘起得到有效缓解,避免了桩-土应力比过大对褥垫层结构的破坏;(3)嵌入式褥垫层条件下不同部位CFG桩的水平变形状态更优,顶部较强的约束将CF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