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K细胞以其自然性抗肿瘤、抗病毒效应而引人重视.在深入探讨NK如何获得这些功能活性的研究中,发现IL-2和IFN在NK细胞的增殖、分化及活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且在一定条件刺激下,NK细胞本身即可产生IL-2、IFN等淋巴因子.NK细胞在人体内的发育分化过程,大体经历先躯细胞(progenifor,Pro-NK)、前身细胞(Pre-NK)和成熟细胞或自然活性细胞等三个阶段.Pro-NK和Pre-NK出现于造血组织(骨髓),成熟型NK则进入血流及脾脏等周围淋巴组织.对于这些不同发育阶段的NK细胞的增殖、分化及活化,IL-2和IFN是必不可缺的调节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骨髓中NK细胞活性和数量的变化,探讨其在白血病治疗中的意义和白血病治疗的免疫学方法.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骨髓和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用MTT法测定NK细胞的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测定NK细胞的数量.结果显示:30例初发组白血病患者NK细胞活性[(13.52±5.82)%]和数量[(6.63±2.95) %]与缓解组NK细胞活性[(30.50±9.67)%]和数量[(13.57±4.48)%]相比均明显降低,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完全缓解后骨髓中NK细胞的活性和数量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自然杀伤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成熟的NK细胞主要分布于肝、脾和外周血,骨髓中含量很少。NK细胞占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10%~20%,在肝脏中约占30%,但在发生一些肝脏疾病时,NK细胞比例可达90%[1]。NK细胞是具有细胞溶解作用、能够分泌免疫调节因子的效应淋巴细胞。NK细胞与T/B淋巴细胞不同,它同时具有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特征。本文主要阐述NK细胞调  相似文献   

4.
NK细胞的发育、分化与识别机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NK细胞由NK前体细胞(NK cell precursors,NKPs)发育分化而来.骨髓造血干细胞可发育分化为NKPs,胸腺早期淋巴样前体细胞(Early lymphoid precursors,ELPs)亦能够发育分化为NKPs.肝脏、淋巴结、脾脏亦存在NKPs,提示这些组织器官均可能是NK细胞发育分化的场所.骨髓来源的NKPs能够迁移至胸腺、淋巴结、肝脏、脾脏等部位;胸腺来源的NtPs能够迁移至淋巴结而进一步发育分化.NKPs进一步发育分化为不成熟NK细胞(iNKs),进而经过一系列的"education"后成为成熟NK(mNKs).在iNKs向mNKs发育分化中"自身MHCI类分子"的"education"使raNKs至少表达一种抑制性受体,或者不经过"自身MHC 1分子"的"education"但也表达NK细胞特异性受体.NK细胞可表达一系列活化性受体及抑制性受体,两者间的平衡是控制NK细胞是否被激活的重要机制.除了经典的杀伤性NK细胞外,可依据NK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的不同将NK细胞分为辅助性NK细胞(NK1,NK2,NK3),调节性NK细胞(NKreg)和抗原提呈NK细胞(NKDC)等.NK细胞在体内的分布频率是lung>liver>blood>spleen>bone marrow>lymph node>thymus.何种机制导致NK细胞在某些组织器官(如肺脏、肝脏)的"优势"分布尚不清楚,可能与NK细胞的招募、归巢,亚群分布,或者不同组织局部的进一步发育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 21,IL-21)是最近发现的γc家族新成员,和IL-2、IL-15、II-4高度同源,主要由活化的CD4+T细胞产生.IL-21受体复合体由特异的IL-21受体识别亚单位和γc信号传导亚单位组成,高表达于胸腺、骨髓基质细胞、外周B细胞和NK细胞.IL-21能促进骨髓NK细胞增殖与分化,与抗CD40抗体协同刺激B细胞增殖,与抗CD3抗体协同刺激T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6.
自然杀伤细胞受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金伯泉 《现代免疫学》1998,18(5):257-261
<正>免疫系统最显著的特点是特异性识别,而免疫识别的分子基础是抗原(或配体)识别受体.自70年代以来,对T细胞受体(TCR)、B细胞受体(BCR)分子和基因结构以及信号转导的深入研究,极大地推动了T细胞、B细胞免疫识别功能乃至整个免疫学的发展.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 cell,NK)不表达TCR、BCR,如何区别“自身”和“非己”一直是个谜.直到90年代初,Ljunggren和Karre等发现MHC I类分子可保护细胞免受NK细胞杀伤,而丢失了MHC I类分子的靶细胞(病毒感染细胞或转化的肿瘤细胞)对NK细胞的杀伤十分敏感,据此提出了NK细胞所识别和清除的是一类“失去自己(missing self)”的细胞.此后,NK细胞受体(natural killer cell receptor,NKCR)的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目前已经明确,NKCR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在不同的环境下执行抑制或刺激的功能,1997年Lanier在Immunity杂志上发表了题为“Natural kill cells:from no receptor to too many”的评论文章,正是反映了NKCR研究发展趋势.鉴于NK细胞在抗肿瘤、抗病毒感染中的重要作用,从60年代起对NK细胞的发育、形态、表面标记、功能及其调节先后进行了大量的研究.NK细胞不表达TCR和BCR,是一个独立于T细胞、B细胞的淋巴细胞群,可能与T细胞共有一个前体,主要在骨髓中发育,由于在光镜  相似文献   

7.
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负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骨髓中含量极微的一群细胞,它们通过与造血干细胞的密切接触,支持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另外它也可以向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进行多向分化。近年来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弱免疫原性以及能够抑制T、B、NK细胞和DC的功能等一系列独特的免疫学特点,有望在将来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免疫介导疾病的治疗,但是目前有关免疫机制仍然有待全面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肿瘤免疫中,自然杀伤细胞(NK)和细胞毒性T细胞(CTL)均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而NK细胞的功能受到表面活化性和抑制性受体的调控.CD226,又名DNAX辅助分子( DNAM-1),是一种表达于NK细胞、CTL细胞和血小板等多种细胞表面的活化性受体,在NK细胞的活化和杀伤功能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CD226不仅直接参与调控NK细胞的活化和杀伤功能,在控制肿瘤转移以及调控树突状细胞(DC)功能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CD226分子在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9.
有关NK细胞调节的研究已有很大进展,但对其起源及其在干细胞水平上调节的认识还很缺乏。已知NK细胞起源于骨髓细胞并高度依赖于骨髓功能。本文报道一种简便且可高度重复的骨髓培养系统,它可使小鼠无细胞毒活性的前体细胞产生具有细胞毒活性的NK细胞。作者用4小时~(51)Cr释放实验测定NK活  相似文献   

10.
夏青  田志刚 《现代免疫学》2001,21(1):60-61,53
NK细胞是不同于T、B淋巴细胞而能够直接杀伤靶细胞效应的一个特殊淋巴细胞系 ,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其发育和成熟过程依赖于骨髓的微环境。NK细胞在体内发育分化的确切过程还不十分清楚 ,理论上大体经历了原始细胞、前体细胞和成熟细胞三个阶段 ,本文将重点介绍已知的NK前体细胞表面标志及其相应的诱导因素。这些资料将是进一步彻底揭示NK细胞整个发育过程的基础 ,有利于阐明NK细胞的本质以及NK细胞维持机体自稳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近来研究表明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具有获得性免疫细胞的特征--免疫记忆功能."memory"NK细胞具有获得性免疫应答所具备的抗原特异性NK细胞扩增、增殖减降、记忆维持及记忆应答四个阶段,该动力学与memory T细胞的应答相似."memory"NK细胞具有特定的表型,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模型中,Ly49H+"memory"NK细胞高表达Ly49H、KLRG1、CIM3、Ly6C,低表达CD27.半抗原特异的接触性过敏反应模型(DNFB致敏模型)中,"memory"NK细胞主要来自于肝脏,该亚群主要集中于Thy-1+Ly49C-I+NK细胞中,其比例仅占肝脏NK细胞的10%.Ly49H+"memory"NK细胞在抗NK1.1抗体或Ly49H抗体的刺激下,IFN-γ的分泌量高于初始NK细胞,且抗NK1.1抗体处理后Ly49H+"memory"NK细胞的CD107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在DNFB致敏的T、B细胞缺陷的Rag2-/-鼠中NK细胞的迁移和粘附途径与正常鼠T细胞应答相似.尽管NK细胞的记忆样免疫特征产生的机制及其调控尚不清楚,但毫无疑问NK细胞记忆功能在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时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2.
十多年来,一些学者研究了人及动物NK细胞的性质.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NK细胞有多种功能:包括对肿瘤,对病毒、对其他微生物感染、对骨髓移植的天然抵抗力.现就NK细胞的形态学、NK与K细胞的关系、NK细胞的细胞毒机理、NK细胞的调节作用、NK细胞与肿瘤及感染等的关系分别加以讨论.一、NK细胞的特征Santoli等(1979)从单个核细胞组分中除去粘附的及吞噬细胞,发现增强了细胞毒活性,并发现细胞毒组分富含于带有IgGFc受体的细胞而不含于具有IgMFc受  相似文献   

13.
自然杀伤(NK)细胞已被证实在肿瘤的发生中具有免疫监视作用.在啮齿动物和人中,虽然已知多种物质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各种激素或前列腺素(PG)等均可调控NK活性,但对于介导这些物质对NK细胞发生效应的细胞间相互作用所知甚少.关于单核细胞和多形核细胞对NK活性的抑制作用已有报导,但T细胞的作用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4.
文章报道在缺乏外源性生长因子情况下,NK细胞在LTBMC中的基质细胞支持下从原始细胞增生并分化.用雌性C57BL/6小鼠股,胫骨内容物按Dexter描述的方法建立髓样骨髓培养(LTBMC),培养2~10周后未检测到溶解YAC-1的NK活性;进一步加入20UrIL-2/ml培养也未测到NK活性,即在髓样LTBMC中既不能产生NK细胞也不能产生IL-2反应性NK前体细胞.然而将在髓样  相似文献   

15.
选择性扩增是对NK细胞免疫生物学特性和受体-配体相互作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NK细胞不是均质性群体,表达不同膜表面分子的NK细胞在分泌细胞因子和杀伤活性等方面有所不同.另外,在NK细胞的KIR受体与HLA位点不相合的肿瘤免疫治疗中,不相合NK细胞的数量明显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NK细胞进行选择性扩增以提高NK细胞的杀伤效果.本文中总结了目前调节不同NK细胞亚群扩增的影响凶素,从而为NK细胞选择性扩增的可行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自然杀伤细胞(NK)对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都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在肿瘤的免疫治疗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因此在体外获得足够数量的高杀伤活性的NK细胞不但是研究NK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将NK细胞应用到临床上的重要保证.了解人NK细胞活化扩增方法,以期达到临床治疗所需数量和杀伤活性,可为临床上应用NK细胞治疗肿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过继性自体NK细胞免疫治疗临床应用的效果不明显可能与肿瘤在恶化过程中对NK细胞的免疫逃逸有关,MUC16作为一种表达于卵巢癌上皮细胞表面的跨膜黏蛋白可能参与了卵巢癌细胞对NK细胞杀伤作用的免疫逃逸.因而了解MUC16介导卵巢癌细胞免疫逃逸NK细胞杀伤作用的相关性研究很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miR-191过表达对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的凋亡和肿瘤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磁珠阴性分选方法从小鼠脾脏中分离NK细胞,体外用IL-2刺激扩增5~7 d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和凋亡情况。制备小鼠骨髓、脾脏、淋巴结和胸腺的单细胞悬液,计算细胞总数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NK细胞的比例和数量。结果与野生型(WT)小鼠相比,miR-191过表达转基因TgmiR-191小鼠NK细胞的凋亡率及其对小鼠淋巴细胞瘤细胞RMA-S的特异性杀伤活性均显著降低。miR-191过表达可显著增加脾脏和淋巴结的NK细胞数量。结论 miR-191过表达对NK细胞的肿瘤杀伤活性和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细胞)是天然免疫应答中关键的效应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细胞杀伤功能发挥病原体清除和肿瘤免疫监视的作用。造血干细胞在外在因子和内在因子的调控下,可定向分化为NK细胞。经过30年的研究,科学家们在NK细胞发育过程、发育微环境、发育调控及NK细胞与疾病关系等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本综述中,我们将详细探讨调控NK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及NK细胞功能低下与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NK细胞是体内不同于T细胞和B细胞的一群淋巴细胞,由于其在机体抵抗病毒入侵及肿瘤防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现已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研究热点,以下将就NK细胞的来源、作用机制及目前N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肿瘤的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