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军  杨东来 《山东地质》1999,15(3):53-57
回顾了40多年来计算机技术在山东地矿工作中从无到有,从简单的数据处理到各种各样专用软件的开发应用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计算机技术在数据库建设,遥感影像的处理,制图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展望了GIS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GIS技术与IT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地矿事业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在社会的各个方面被广泛应用,从早期的科学计算到数据库管理系统,从计算机辅助设计到计算机网络通信,人类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么建设什么样的计算机网络,选择什么样的网络技术,我  相似文献   

3.
新型数字地质博物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地质博物馆是随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而产生,并能通过网络突破时空界限,走出深闺。数字地质博物馆以网络、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将地质特色在网络中灵活展现。本文扼要介绍数字地质博物馆的概念、特点和功能,描述传统地质博物馆到数字地质博物馆的发展,数字地质博物馆的意义和实现形式,并以昆明理工大学矿物数字博物为例,说明数字地质博物馆在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性,展望新型数字地质博物馆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对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的要求日趋强烈,它冲击着人的传统观念与传统办公模式,由计算机技术引发的现代办公方式的改变,提高着办事效率,促进着生产力发展。网络技术已成为计算机技术的核心,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网络RTK测量成果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GPS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RTK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应用。介绍了网络RTK定位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影响网络RTK定位结果的因素.质量控制的方法等内容。通过全面的质量保证措施,能够得到稳定、可靠的、实时高精度定位成果。  相似文献   

6.
徐高洪  张新田等 《水文》2001,21(6):14-17
为满足长江防洪规划的需要,以计算机技术量算了1998年长江宜昌至沙市河道地形图。考虑洞庭湖严重顶托影响,建立了以莲花塘水位为参数的宜昌到沙市河段的槽蓄曲线,并用河段水量平衡方法进行了检验分析。应用到大洪水年份河段洪水演进中,显著地提高了洪水过程特别是最高洪水位的拟合精度。历次槽蓄量对比分析表明,本河段槽蓄量变化较为稳定。与传统方法比较,计算机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工效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7.
利用计算机技术再现了岩质边坡上不连续面的空间形态,提出了利用三维网络原理预测岩质边坡不连续面空间展布的方法,并用C语言在微机上实现。  相似文献   

8.
长江干流宜昌至沙市河段地形法槽蓄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长江防洪规划的需要,以计算机技术量算了1998年长江宜昌至沙市河道地形图.考虑洞庭湖严重项托影响,建立了以莲花塘水位为参数的宜昌至沙市河段的槽蓄曲线,并用河段水量平衡方法进行了检验分析.应用到大洪水年份河段洪水演进中,显著地提高了洪水过程特别是最高洪水位的拟合精度.历次槽蓄量对比分析表明,本河段槽蓄量变化较为稳定.与传统方法比较,计算机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工效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9.
管奕  王浩 《吉林地质》2004,23(3):94-97
用气相色谱法测试矿物包裹体中的气相成份时,难以实现一次性多组分全分析。在采用单机双柱串联方式时,则需要精确的柱间切换,分时操作。显而易见,正确地选择切换时机是实现单机测试的关键。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微机控制的精密切换系统,与普通的气相色谱仪连接后,可以精确地找到切换时间,并实现自动切换。该系统也适用于其它需要分时操作的场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技术应用于地震数据处理系统中,使地震数据处理技术不断地发展和更新,进入到一个溶批处理、交互处理和并行处理三种方式为一体,并能灵活自如控制的阶段。本文主要介绍地震数据处理的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技术和计算技术、全三维处理和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以及处理硬软件等方面的新进展,并结合我局计算解释中心的实际情况,对其地震数据处理的技术改造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调研山东省土地综合整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建立土地综合整治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基于3S技术、ArcGIS软件平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构建土地综合整治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有利于提升山东省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教学录像带简介孙洪林,曾焱(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对水利系统应用计算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形势,更好地解决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技术中的问题。水利信息中心本着普及与提高和学习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与电子工业部计算...  相似文献   

13.
《环境地质工程概论》CAI课件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以ProntPage2000为基本开发工具而开发的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化的网络多媒体系统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并通过该CAI课件的网上发布向全社会讲解人类地质环境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4.
岩体裂隙线贯通率的计算机模拟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浩  吴晓玲  朱焕春 《岩土力学》2001,22(3):350-352
通过对工程范围内岩体裂隙的现场统计,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岩体裂隙网络进行平面模拟,在此基础上,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按概率统计学的观念,理论上提出了一种确定岩体裂隙搭接范围的方法,并据此对岩体裂隙的线贯通率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6,(4)
辽宁省为配合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后期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更有力开展,建设了辽宁省水资源实时监控数据接收与管理系统,该系统以物流管理、计算机技术、自控技术、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WEB技术为框架,通过监测中心水资源管理软件,实现遥测、管理报表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电子地图(Electronic Map),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与综合数字制图理论,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可视化地图。随着下一代通讯网络的建立,以及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我们将迎来大众化电子地图应用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李锋 《地质学刊》1998,22(A12):95-99
简要回顾了江苏省地矿厅(局)在立40年发展历程中,计算机技术在在地矿工作的应用从无到有,应用领域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地质找矿中的取得的主要成果,展望了未来地球科学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古生物物种分异度计算和绘图的计算机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采用BASIC程序,方便、快捷、准确地绘制出了物种分异度图,并与其它应用软件资源共享,绘制出的图件显得整洁、美观,充分显示了计算机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孙焕英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437-1440
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地质勘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施创造了条件。本文结合实际操作,从系统架构搭建、数据模型设计、系统功能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了阐述,并探讨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规范项目信息资源的存储与利用,解决异构数据的整合与集成,改进地勘业务的管理与衔接,方便用户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新疆勘察设计协会为贯彻落实建设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2000-2005年计算机应用工程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厅关于开展“三下乡、五服务”工作的部署要求,从骨干设计院邀请计算机专家11名,组成4个计算机技术服务组,深入到新疆10个地州市、102家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进行无偿服务,颇受欢迎,成效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