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淋巴细胞对自由基的潜在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敏生 《科学通报》1992,37(20):1894-1894
机体内的自由基不断地产生,同时也不断地清除,以达到自由基代谢平衡。机体内存在一套天然防御系统,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这些物质在体内呈相对稳定量,属固有调节,那么机体淋巴细胞系统是否参人自由基的调节?目前尚无报道.我们体外实验研究发现,淋巴细胞由IL-2激活后,对活性氧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对氧化溶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一现象的发现对生物体内的自由基代谢及其病理损伤调节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周公度 《科学通报》1963,8(5):42-42
在亚硫酸盐和亚硒酸盐结构化学的研究中,我们曾测定了二亚硒酸三氢钠[NaH_3(SeO_3)_2]等的晶体结构,探讨了亚硫酸盐和亚硒酸盐的化学反应性能。本文继续上述工作,报导亚硒酸氢钠的晶体结构的研究结果。亚硒酸氢纳的晶体系用碳酸钠中和亚硒酸溶液后,置干燥器中结晶而得,晶体经化学分析,含硒  相似文献   

3.
环境中硒的迁移、微生物转化及纳米硒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书伶  王平  张珩琳  戴春晓  孙璐  李政  杨婧  李严  曲媛媛 《科学通报》2020,65(26):2853-2862
硒,人类及动物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之一,在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然界中的硒通过风化作用从磷化岩、煤矿等富硒源中释放,经沉降、挥发、大气循环、生物作用等方式在生态系统中迁移转化.在众多迁移转化途径中,微生物对硒的转化尤为重要,主要包括异化还原、同化还原、氧化、甲基化和去甲基化5种方式.其中,异化还原是去除环境介质中SeO_4~(2-)及SeO_3~(2-)的主要方式,产物纳米硒(SeNPs)凭借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电子、医学、环境修复等领域.然而,关于生物源SeNPs合成的过程调控、机制解析,乃至生物信息学相关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本文综述了硒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着重阐述了微生物对硒的转化机理,以及生物合成SeNPs在化学传感器、抗癌领域及催化领域的应用,旨在为揭示硒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微生物转化机制,及拓宽生物SeNPs的应用领域提供必要的信息及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赵利军 《科学通报》1993,38(3):261-261
硒是生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生物学作用历来被认为是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发挥的.随着硒生物学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发现硒的某些生物学作用并不能用GSH-Px完满地解释,同时相继发现了20余种非GSH-Px硒蛋白.缺硒在克山病心肌损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心肌损害过程中抗氧化体系改变的机制普遍认为是由于缺硒而导致GSH-Px活性降低的结果.~(75)Se-Na_2SeO_3整体放射自显影发现~(75)Se在心肌中有较长时  相似文献   

5.
赵保路 《科学通报》1989,34(10):780-780
近年来人们提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由于产生了活性氧自由基。自由基清除剂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活性氧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也是明确的。但这些都是间接证明缺血再灌时可能产生了活性氧自由基。电子自旋共振(ESR)是检测自由基  相似文献   

6.
沃维汉 《科学通报》1987,32(20):1579-1579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我国流行广泛的克山病、大骨节病几乎都发生在低硒地区。我们于1983、1984及1986年对大骨节病生化考察中发现,大骨节病患儿红细胞膜异常。同时,我们以正常人红细胞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外加硒(Na_2SeO_3)对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硒能够影响红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对老化的红细胞有明显保护作用、维持膜骨架蛋白主要组份——收缩蛋白(spectrin)与膜的结合 本文在此基础上,从另一个侧面深入研究了硒对spectrin与红细胞膜结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周公度 《科学通报》1957,2(10):299-299
二亚硒酸三氢钠晶体系按J.Janitzki的工作制得,其含硒量的实验值和计算值各为56.51和56.42%。晶体的Laue对称性为C_(2h)。晶体单斜晶胞的参数为a=5.90±0.02b=4.82±0.02c=10.19±0.03β=91°20′晶胞中含有2{NaH_3(SeO_3)_2}。密度的计算值和实验  相似文献   

8.
黄腐酸引发大鼠肝细胞氧自由基产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法浩 《科学通报》1993,38(13):1235-1235
黄腐酸(Fulvic acid)可引起细胞的氧化性损伤,导致大鼠血液、肝脏、肌肉及软骨等组织中的 GSH-Px 活力降低和 SOD 活力升高.这些结果提示黄腐酸可能引起机体组织的氧化-抗氧化平衡失调.已知黄腐酸可促进体外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体系产生超氧自由基(·o_2~-),它所含的醌式结构部分可能参与生物体中单电子氧化还原过程.但黄腐酸是否可以诱导细胞产生活性氧还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大鼠肝细胞在黄腐酸作用下是否可产生释放活性氧自由基及可能  相似文献   

9.
吴媛媛  田兵  华跃进 《科学通报》2007,52(11):1263-1268
构建了一个耐辐射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未知基因dr1127的功能缺陷株MT1127. γ射线和H2O2处理R1和 MT1127的结果表明, dr1127基因的缺失影响了耐辐射球菌的辐射抗性和氧化抗性. 测试了指数生长期和稳定期的R1株和 MT1127株的细胞提取物活性氧自由基清除能力, 结果发现, 无论是超氧阴离子、H2O2还是羟自由基, MT1127株均表现为更弱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这些结果与前面的生存率实验结果相吻合, 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理解dr1127基因的功能. 同时, 在大肠杆菌BL21 (DE3)系统中成功表达了dr1127基因产物, 纯化得到46 kD的蛋白产物, 利用Fe2+-H2O2氧化损伤系统, 检测到DR1127蛋白在体外保护DNA免受氧化损伤的功能, 并测到该蛋白能通过结合双链DNA的方式来实现保护DNA的功能. 本研究揭示了dr1127基因在氧化损伤胁迫中的功能, 为耐辐射球菌庞大而又复杂的抗氧化系统增添了新的成员, 也为深入研究耐辐射球菌的超强辐射抗性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水溶性富勒醇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_(60)及其相关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C_(60)分子本身是非极性的,难溶于常见的极性溶剂,使得它在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合成出水溶性的C_(60)衍生物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1993年Friedman等人发现水溶性C_(60)衍生物[HOCO(CH_2)_2CONH(CH_2)_2-C_6H_4]_2C_(61)具有抗HIVP的作用.黄文栋等人报道了水溶性C_(60)-脂质体对人子宫颈癌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效应.最近,Chiang等人采用化学发光的方法研究了多羟基C_(60)衍生物——富勒醇吞噬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功效,结果表明富勒醇对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有关富勒醇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研究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1.
硒对过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直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量元素硒已被公认是一种天然的防癌剂,但其防癌的微观机理并不清楚,多年来,已有不少实验提示化学、物理致癌因子都有可能通过自由基而导致癌症,因此,某些防癌剂有可能作为自由基的清除剂来阻断致癌自由基  相似文献   

12.
陈琪  蔡海江 《自然杂志》1995,17(6):322-326
氧化反应是生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机体通过葡萄糖、脂肪酸以及氨基酸的氧化反应,为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在机体的氧化反应中,O_2一般获得4个电子,从而被还原成水。在少数情况下O_2获得的电子数不足4个,形成了氧自由基,其中氧的一价还原形成超氧化物阴离子(O_2),二价还原为过氧化氢(H_2O_2),三价还原则成羟自由基(OH)。上述自由基均有高度活性,但对机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产生各种化学损害。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内的这些自由基一旦产生,便能通过抗氧化体系予以迅速清除。如果氧化反应亢进和/或抗氧化体系功能障碍,就可引起体内氧自由基增多,从而造成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的一项热门话题就是:脂蛋白的氧化性修饰可以引发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3.
《科学通报》2021,66(22):2887-2897
乳胶清除蛋白LcpK30是一种内型双加氧酶,其通过活化分子氧催化裂解化学惰性的聚顺-1,4异戊二烯,进而生成醛和酮.实验发现活性区域的谷氨酸148对活性有重大影响,然而其作用机制和整个反应机理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使用量子力学/分子力学组合方法研究了乳胶清除蛋白催化分子氧氧化裂解天然橡胶模型化合物的反应机理.计算结果显示谷氨酸148在反应过程中为质子化态,并与铁(Ⅲ)-超氧物种形成稳定氢键,因此其作用可能与调节铁(Ⅲ)-超氧物种与底物的位置有关.可能反应机理为:(1)铁(Ⅲ)-超氧物种的远端氧进攻底物碳碳双键,形成过氧烃自由基中间体;(2)近端氧回弹到碳自由基,形成过氧化物中间体和铁(Ⅱ)中心;(3)铁(Ⅱ)调节的过氧化物中间体O–O键还原裂解,生成邻二醇自由基负离子中间体;(4)邻二醇自由基负离子C–C键断裂,生成产物醛和酮.此外,计算发现,过氧化物中间体O–O键直接断裂反应能垒超过160 kJ/mol,表明铁(Ⅱ)的催化对于过氧化物中间体的后续转化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结果不仅加深对于Lcp_(K30)反应机理的理解,而且为Lcp酶降解合成橡胶材料的设计和工程化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4.
涂亚平 《科学通报》1992,37(10):912-912
用质谱法研究自由基化学已开展了许多年。这些研究主要包括自由基电离能的测定、自由基结构的推测和自由基-分子反应等.Hvistendahl和Undheim首次报道了在电子电离(electron ionization,EI)质谱中观察到某些物质在气化过程中所产生的自由基。在化学  相似文献   

15.
竹红菌素衍生物在有氧条件下的光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竹红菌毒是一种新型光敏剂。为了克服其红光吸收弱和两亲性差的缺陷,合成了一系列竹红菌乙素(HB)的衍生物,研究了氧存在时活性氧(包括超氧阴离子、差基自由基和单重态氧)的产生。结果表明,乙素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影响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产生效率和单重态氧的量子效率。  相似文献   

16.
现在,研究人员普遍相信高温陶瓷是仅有的合适材料,但是东京大学的日本化学家制取一种化合物在常温下到临界11.4K具有超导性,这种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这个新的化合物方程式是:x-(BEDT-TTF)_2Cu(NCS)_2,称为有机自由基-阳离子盐,化合物分子包含一个有机正电荷自由基-阳离子,有一个未成对电子,这个阳离子与一个负离子相连.阳离子由平面环组成,碳原子之间单双键互变,这种固体中可以填充硫、硒或氧原子.  相似文献   

17.
抗氧化剂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研究发现有机体的多种疾病都与自由基对机体的氧化损伤有关.机体通过自我产生或者从外界摄取的方式获得SOD、过氧化氢酶等内源性抗氧化剂和中草药、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外源性抗氧化剂,这些抗氧化剂对自由基的损害构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不同的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的方式不同,丹参酮等是通过直接清除自由基而起作用,过氧化氢酶等是通过转化有害自由基为无害物质的方式起作用,硒、锗等是通过与其他物质协同的方式起作用的.另外人们已经合成了BHA、BHT等多种合成抗氧化剂.了解抗氧化剂的作用机制,对于抗氧化药物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几类具有代表性的抗氧化剂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生物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证实了微量元素硒在人的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延缓衰老硒作为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是身体赖以清除脂质过氧化物和自由基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必需组成成分,对延缓衰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由基是在细胞的各种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它可以使细胞中的核酸和染色体遭到破坏,还可以使细胞膜的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产生丙二醛,丙二醛能使蛋白质、核酸、磷脂发生交联而产生脂褐素。脂褐素是目前公认的  相似文献   

19.
硒是哺乳动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鉴于其缺乏和毒害剂量间范围狭窄,在作物硒生物强化及硒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需对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进行准确评价.但由于土壤是一个多相非均质的复杂体系,土壤类型较多且土壤性质差异很大,迄今国内外尚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土壤有效硒测定及其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因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常用的测定土壤有效硒含量的化学浸提法(包括单一浸提及连续浸提法)和新兴的梯度薄膜扩散技术(DGT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提出0.1 mol/L KH2PO4-K2HPO4浸提法作为土壤有效硒测定方法;讨论了运用化学浸提法测定结果、基于此计算获得的特征参数(土壤结合强度(IR值)和移动系数(MF值))、植物硒含量表征土壤硒生物有效性的可行性,旨在为土壤-植物体系中硒生物有效性的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硒是哺乳动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鉴于其缺乏和毒害剂量间范围狭窄,在作物硒生物强化及硒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需对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进行准确评价.但由于土壤是一个多相非均质的复杂体系,土壤类型较多且土壤性质差异很大,迄今国内外尚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土壤有效硒测定及其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因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常用的测定土壤有效硒含量的化学浸提法(包括单一浸提及连续浸提法)和新兴的梯度薄膜扩散技术(DGT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提出0.1 mol/L KH2PO4-K2HPO4浸提法作为土壤有效硒测定方法;讨论了运用化学浸提法测定结果、基于此计算获得的特征参数(土壤结合强度(IR值)和移动系数(MF值))、植物硒含量表征土壤硒生物有效性的可行性,旨在为土壤-植物体系中硒生物有效性的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