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茂慧  赵军  袁圆  王建华 《中国药房》2010,(35):3305-3307
目的:优选乳痛宁颗粒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柴胡、刘寄奴和锁阳的醇提液中总黄酮含量和乙醇浸出物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进行试验。结果:优选工艺为用10倍药材用量的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h。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可为研制乳通宁颗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晕宁颗粒提取工艺。方法:用正交设计试验优选水和醇提工艺条件。结果:乙醇提取的最佳条件:8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2h;水提取的最佳条件:加10倍量水,浸泡0.5h,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本工艺稳定可行,为晕宁颗粒提取工艺的优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罗毅  张伶俐  郭红军  周本宏 《中国药师》2007,10(12):1163-1165
目的:优选肾宁颗粒制备中益母草与川芎的最佳水煎醇沉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盐酸水苏碱含量和干膏收率为指标,对影响提取的各因素进行考察;以水苏碱含量和80%乙醇浸出物得率为指标,对影响醇沉的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最佳工艺为煎煮2次,每次2h,每次加水12倍量;水提液浓缩至1:1.5(g:ml),加乙醇使含醇量达50%,静置48h。结论:所建立提取纯化工艺稳定,为肾宁颗粒及其他制剂的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文  李俭  陆晓梅 《中国药业》2005,14(12):56-57
目的:优选四妙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方法.方法:以四妙颗粒中盐酸小檗碱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测定,系统考察不同浓度、体积的乙醇以及不同提取次数对盐酸小檗碱提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选提取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7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3次.结论:提取次数对盐酸小檗碱的提取率有较大影响,优选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痛风颗粒的醇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条件,以苍术素,盐酸小檗碱和干膏收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考察乙醇用量,乙醇浓度、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对醇提工艺条件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60%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0.5小时。结论:优选所得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适用于痛风颗粒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正交试验优选泌尿宁颗粒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泌尿宁颗粒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小檗碱、槲皮素、五味子甲素、欧前胡素含量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白芷和五味子加8倍量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黄柏加12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h;其它6味药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h。结论:该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
利胆消炎颗粒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章姐  陈师农  张毅  马玲 《安徽医药》2008,12(2):113-115
目的 优选利胆消炎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醇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大黄素为考察指标,水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黄芩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分别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 利胆消炎颗粒醇提最佳工艺条件:加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水提最佳工艺条件: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 h.结论 优选出的提取条件科学合理,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正交试验法优选妇炎康颗粒中芍药苷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妇炎康颗粒中芍药苷的提取工艺.方法:运用正交设计优选提取工艺,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含量.结果:优化后的提取条件为妇炎康颗粒中的赤芍采用加水提取3次,第1次2 h,加水量为8倍;第2、3次各1 h,加水量为6倍,提取后药汁浓度至适宜体积后加50%乙醇醇沉结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肾纤康颗粒乙醇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醇提取物中有效成分丹参酮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运用正交设计法优选肾纤康颗粒乙醇超声提取工艺.结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肾纤康颗粒乙醇超声提取工艺为:5倍乙醇量、4档频率、超声2次、每次30分钟的超声提取方法为最佳.结论:采用该超声提取工艺,肾纤康颗粒乙醇物中丹参酮的收率较高且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滋肾养阴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出膏率和80%乙醇浸出物含量为指标,以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出的提取工艺为加水煎煮3次,煎煮时间依次为3、2、1h,加水量依次为9、6、6倍量。结论:优选的工艺节省时间、节约能源,适合大生产。  相似文献   

11.
王宏  马全龙  姜亮  李鹏  王坤 《药学研究》2021,40(7):458-460,490
目的 优选升阳益胃颗粒的提取及成型工艺。方法 以甘草苷和芍药苷含量为指标,优选升阳益胃颗粒水提工艺并进行3次验证;以颗粒成品率和制粒可操作性为指标,优选润湿性和赋型剂,以160倍处方量投料中试生产3批产品。结果 升阳益胃颗粒提取工艺为水提3次,每次加8倍量水,煎煮30分钟;赋型剂为糖粉、糊精和可溶性淀粉,以低浓度乙醇制粒,颗粒剂成品率,甘草苷和芍药苷含量稳定。结论 优选的升阳益胃颗粒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优选芩黄凝胶剂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黄芩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法优选芩黄凝胶剂的水提取与醇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水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水,浸泡0.5 h,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5 h;最佳醇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4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0 h。结论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的芩黄凝胶剂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优化柴银颗粒的水煎煮工艺。方法 以出膏率、连翘苷转移率为考察指标,以加水量、煎煮次数和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验证。结果 优化后的工艺为煎煮3次,每次加水11倍量,煎煮1.5 h。结论 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的煎煮工艺可用于柴银颗粒的提取。  相似文献   

14.
周维利  孙铜  王坤 《药学研究》2022,41(6):384-386,390
目的 筛选乳块散结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丹参素转移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筛选乳块散结颗粒水提工艺,并考察了醇沉浓度、静置时间和制剂的赋形剂。结果 乳块散结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 h;醇沉浓度为75%,静置时间为48 h,赋形剂为可溶性淀粉与糊精(1:1)。结论 优选的乳块散结颗粒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优选止咳平喘颗粒处方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麻黄碱、连翘酯苷A提取率为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乙醇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8倍量,每次1 h。结论 优选的止咳平喘颗粒处方药材提取工艺条件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6.
张治蓉  黄勇  郑林  王爱民  王永林 《中国药房》2012,(35):3297-3299
目的:优选荭叶软胶囊中荭草、山楂叶的提取工艺。方法:分为水提取和醇沉淀2个步骤,均采用正交试验,以异荭草素+荭草素、金丝桃苷的转移率,总固体物得率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以加水量、提取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优选水提取工艺;以异荭草素+荭草素、金丝桃苷转移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以相对密度、醇沉浓度、放置时间为考察因素,优选醇沉工艺。结果:最佳水提工艺为8倍药材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1h;最佳醇沉工艺为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7,醇沉浓度为65%,放置12h。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荭叶软胶囊中荭草、山楂叶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刘群  刘伟  姜大勇 《药学研究》2020,39(11):644-647
目的 优选宣郁通经汤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宣郁通经汤颗粒水提工艺的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次数,以提取液中芍药苷含量和出干膏率为指标,每个因素3个水平,优选最佳水提工艺。结果 宣郁通经汤颗粒的最佳水提工艺为饮片加8倍量水浸泡30 min,提取3次,每次60 min。结论 优选的宣郁通经汤颗粒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胃乐舒颗粒药材中醇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延胡索乙素、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提取量和浸膏收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醇提工艺.结果:胃乐舒颗粒最佳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的80%乙醇,加热回流3次,每次1 h.结论:该提取工艺高效、稳定,适用于大生产.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 优选益气固脱颗粒醇提工艺。方法: 以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对组方中有效成分黄芪甲苷、阿魏酸用HPLC法进行定量分析,选取L9(34)正交表,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益气固脱颗粒提取量的影响。结果:方差分析表明,乙醇浓度与提取次数对浸出物的含量及阿魏酸的提取有显著影响。最佳醇提工艺即加10倍量的70%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 该工艺稳定可行,适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
杨海燕  甘灿云 《中国药师》2019,(12):2307-2309
摘 要 目的::优选金铃子颗粒的提取工艺。 方法: 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以干浸膏得率和延胡索乙素含量为考察指标,烘干法测定干浸膏得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延胡索乙素含量。 结果: 加10倍量水,煎煮1 h,煎煮 3 次为最佳提取工艺。 结论: 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重复性良好、提取效率高,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