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hs—CRP水平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从而能在疾病早期发现并进行有效干预,阻止病情向不可逆蛋白尿阶段发展。方法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筛选排泄率低于30mg/24h及介于30~300mg/24h者,各30例,分别成立正常蛋白尿组及微量蛋白尿组,同时建立含30例健康人的正常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各组受试者血清hs—CRP的含量。结果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有P〈0.01),微量蛋白尿组hs—CRP水平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1)。结论hs—CRP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关联紧密。  相似文献   

2.
周永勤  黄友敏  何平  宋静 《中国医药》2009,4(8):595-597
目的探讨血清抵抗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的变化在创伤患者病程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80例创伤患者,按照人院时APACHEⅡ评分分为轻度创伤组(34例)和重度创伤组(46例),分别在人院的第1、3、5、7天动态检测血清抵抗素和Hs—CRP浓度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抵抗素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Hs-CRP进行测定;并同步进行APACHEⅡ评分,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入院时轻度创伤组与重度创伤组比较,血清抵抗素和Hs-CRP含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创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在第3天开始下降,血清抵抗素水平在第5天开始下降,APACHEⅡ评分也逐渐下降;重度创伤组患者血清抵抗素和Hs—CRP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虽经治疗仍持续上升,2组上述指标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创伤患者血清抵抗素与Hs-CRP呈正相关(r=0.71,P〈0.01),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4,P〈0.01),Hs—CRP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1,P〈0.01)。结论动态检测创伤患者血清抵抗素和Hs.CRP水平结合APACHEⅡ同步评分,有助于准确及时地评估病情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PR)与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9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Mogensen标准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34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2例,大量白蛋白尿组24例,并且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监控体检的正常对照组3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血清CPR进行检测分析。结果CRP等指标大量蛋白尿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的水平,微量蛋白尿组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和对照组水平,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CRP与尿白蛋白的排泄率(UEA)呈显著的正相关(r=0.768,P〈0.01)。结论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是一种反映早期糖尿病。肾损害的理想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清抵抗素水平间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90例研究对象的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留取24h尿液采用散色比浊法测定尿蛋白,并计算UAER。其中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30例,2型糖尿病UAER正常组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结果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UAER正常组(P〈0.05);且2型糖尿病UAER正常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抵抗素与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及其微量白蛋白尿的形成可能与抵抗素相关。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TNF-α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水平变化及其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测定50例2型糖尿病无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和58例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血清CRP、TNF-α含量,并与52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CRP、TNF-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微量蛋白尿组CRP、TNF-α值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5)。结论CRP、TNF-α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时相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时相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并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40)和微量清蛋白尿组(n=60)。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α1-酸性糖蛋白(α1-AAG)水平,并分析hsCRP和α1-AAG与UAER的相关性。结果微量清蛋白尿组的UAER、血清hsCRP、α1-AAG水平和SBP均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6.585,7.383,2.896,9.989)。2型糖尿病患者UAER与血清hsCRP(1=0.410,P〈0.01)和α1-AAG(1=0.670,P〈0.01)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α1-AAG和SDP是UAER独立预期因子,均P〈0.01(γ=0.630,0.69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急性时相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糖尿病肾脏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超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74例作为观察对象,微量白蛋白尿组(n=74),同时常规治疗组70例作为对照组。随后分别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CRP、血肌酐(Scr)、尿白蛋白(UAlb),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肾病组CRP水平随尿白蛋白排泄量和血肌酐(Scr)水平的增加而升高,治疗组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血清CRP降低(P〈0.01),对照组降低不明显(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米沙坦有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的作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更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剑云  刘宝生 《河北医药》2010,32(13):1726-1727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将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单纯糖尿病组(DM)组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组36例,另随机抽取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中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24h尿微量白蛋白(mALB)、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DM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EDN组hs—CRP与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s—CRP是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损伤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其发生DN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徐骏  钱才风 《淮海医药》2008,26(6):495-496
目的 探讨糖尿病和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转铁蛋白(TRF)、1ɑ-微球蛋白(α1-MG)浓度变化及意义。方法 正常对照组30例,2型糖尿病组61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将糖尿病患者分为尿蛋白正常组29例,微量蛋白尿组17例,临床蛋白尿组15例,测定Hs-CRP,TRF,α1-MG浓度。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正常组血清Hs-CRP、尿TRF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尿α1-MG无明显升高。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血清Hs-CRP,TRF,α1-MG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临床蛋白尿组升高更显著。结论 血清Hs-CRP,尿TRF,α1-MG浓度与糖尿病肾病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β2-微球蛋白(β2-MG)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血清Hs-CRP和β2-MG含量进行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的含量做比较分析。结果DN组Hs—CRP含量为(5.58±2.77)mg/L、β2-MG含量为(9.63±3.98)mg/L,正常对照组Hs-CRP含量为(1.18±0.71)mg/L,β2-MG含量为(4.61±1.75)mg/L。DN组血清Hs。CRP和β2-MG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N组有42例Hs—CRP异常,异常率为67.7%;有44例β2-MG异常,异常率为71.0%。结论Hs—CRP和β2-MG是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超敏CRP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无微量白蛋白尿患者、2型糖尿病有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30例,测定其血清hs-CRP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前者中有微量白蛋白尿患者明显高于无微量白蛋白尿患者(P<0.01)。结论:hs-CRP作为一种主要的炎症因子,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进一步升高,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CysC)与血清尿素(Urea)、肌酐(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并评价胱抑素C(CysC)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预防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65例2型糖尿病无肾损害患者(单纯糖尿病组)、65例2型糖尿病肾损害患者(糖尿病肾损害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尿素(Urea)、肌酐(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肾损害患者CysC、Urea、Cr、hs-CRP水平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肾损害患者血清CysC阳性率显著高于Urea、Cr(P〈0.05),CysC水平且与Urea、Cr水平呈正相关;2型糖尿病肾损害患者联合检测CysC、hs-CRP阳性率与各单项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CysC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胱抑素C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对及时准确地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并比较2型糖尿病(T2DM)及T2DM伴有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及胱抑素C(Cysc)的水平变化,探讨联合检测对DN诊断的意义。方法依据24h尿蛋白的定量将90例T2DM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正常糖尿病肾病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mALB〈30mg/24h);B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mALB≥30mg~300mg/24h);C组:临床糖尿病肾病(DN)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mALB〉300mg/24h);健康体检的(NC组)正常人对照组30例,分别计算各组的血清hs-CRP、CysC均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C组血清hs-CRP及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血清hs-CRP及CysC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hs-CRP及CysC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与CysC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导致的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将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尿白蛋白水平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临床蛋白尿组,各50例。用ELISA法检测血清Hcy,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Hcy、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及临床白蛋白尿组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 (P<0.01);血清SOD、GSH含量所有糖尿病患者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及临床白蛋白尿组低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1);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清中MDA水平呈正相关(r =0.64, P<0.01),与SOD、GSH含量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 -0.57,-0.62, 均P <0.01。)。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导致氧化应激损伤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并比较2型糖尿病(T2DM)及T2DM伴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8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依据24h尿蛋白的定量分为A组糖尿病组(尿蛋白定量UAlb<30mg/24h)44例,B组糖尿病肾病组(尿蛋白定量UAlb≥30mg/24h)42例,以及健康体检的正常对照组44例。检测血浆胰岛素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T2DM两组与对照组hs-CRP水平比较,A、B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与各指标多元线性相关分析,T2DM患者hs-CRP与HbA1c、INS、HOMA-IR之间存在正相关。HbA1c:r=0.286,P<0.05;INS:r=0.332,P<0.05;HOMA-IR:r=0.36,P<0.01。结论 T2MD患者hs-CRP与HbA1c、INS、HOMA-IR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量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34例、微白蛋白尿组32例、高白蛋白尿组34例,另选3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外周血及尿样,对IGF-1、TGF-β和VEGF水平及其他临床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肌酐、尿素氮和收缩压随尿蛋白增高而增高(P<0.05).高白蛋白尿组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白蛋白尿组(P<0.05);正常白蛋白尿组、微白蛋白尿组和高白蛋白尿组TGF-β和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高白蛋白尿组TGF-β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白蛋白尿组(P<0.05),高白蛋白尿组和微白蛋白尿组VEGF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结论 检测IGF-1、TGF-β和VEGF水平能有效评估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损伤程度,指导临床及时进行相关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白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组,其中无白蛋白尿组(DM组)2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1组)34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2组)38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Hcy、IL-6水平,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组血清中Hcy IL-6及hs-CRP水平高于正常人组及DM组,且随糖尿病肾病的加重而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cy IL-6及hs-CRP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重要的炎性介质,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Hcy IL-6及hs-CRP有助于DN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判定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损伤中的意义及与DN进展的关系。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153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单纯性DM组(SDM)、早期DN组(EDN)和临床DN组(CDN),另设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NC)。所有待测者均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CysC、Hcy和hs-CRP,比较各指标的组间差异,分析CysC、Hcy和hs-CRP与UAER的相关性。结果各DM组的四项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EDN组的CysC、Hcy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SDM组,CDN组则高于EDN组(P<0.05或0.01)。各DM组患者的UAER和CysC、HCY和hs-CRP均呈正相关(r=0.783、0.651、0.663,P均<0.05)。结论血清CysC、Hcy和hs-CRP水平是反映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随着UAER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可能与DN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早期糖尿病肾病微炎症状态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炎症状态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23例2型糖尿病(DM)患者、2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分离淋巴细胞并检测PH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白介素-2(IL-2)表达,分析hs-CRP与PH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IL-2表达的关系。结果DM患者血清hs-CRP为(3.25±1.64)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7±0.65)μg/L(P<0.05),而DN组血清hs-CRP为(7.42±4.16)μg/L明显高于DM组(P<0.05)。DN组PH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IL-2分泌较对照组和DM组均显著降低(P<0.05)。在DN组中,hs-CRP与PH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IL-2分泌呈负相关(r=-0.652,P<0.05;r=-0.715,P<0.05),其他各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微炎症和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两者明显呈负相关,消除或控制促炎因素,可能对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免疫功能障碍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