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圆盘电泳,分析比较了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16个菌株和光帽鳞伞(Pholiota nameko)9个菌株的胞外漆酶同工酶酶谱。经多批次重复,得到了所有菌株的恒定酶谱。依照这些酶谱及各酶带等电点(pI)值的不同,确立了它们的漆酶标志位点相似系谱。16株黑木耳被区分成4种类型9个组。9株光帽鳞伞被分成两种类型3个组,但各组内之菌株间仍有异同。试验结果表明,把漆酶同工酶谱应用于菌株鉴别将是一种有意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几种担子菌胞外漆酶同工酶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猴头(Hericium erinaceus)、亚侧耳(Hohenbuehelia serotina)、毛柄金钱菌(Co-llybia velutipes)、多脂鳞伞(Pholiota adiposa)、香菇(Lentinus edodes)、黑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草菇(Volvaria volpacea)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和紫孢侧耳(Pleurotussapidus)、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风尾菇(P.sajor-caju)、金顶侧耳(P.citrinopileatus)、鲍鱼菇(P.cystidiosus)、佛罗里达侧耳(P.florida)、爪哇漏斗状侧耳(P.sajor-caju var.javanicus)商品化菌种的培养滤液里所得到的胞外漆酶(LC),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盘状电泳方法,分析比较了它们的胞外漆酶同工酶。经多批次比较试验,获得了侧耳属七个种和八个不同属间各自恒定的漆酶同工酶谱。在这些酶谱中,分别包含了 A 组(pH3—5)和 B 组(pH5—8)的谱带。而且,所有菌种间漆酶带的等电点值(pI)各有异同。没有测定菌种间各漆酶带含量差别。讨论了漆酶同工酶谱用于分类研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灵芝栽培菌株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对灵芝属(GanodermaKarst.)9株灵芝进行品系间鉴定,并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9个菌株(16 d)中共检测到40条酶带,各个菌株分别具有3至6条酶带,9个菌株共有4种酶谱类型。在相异系数为0.62时所有供试菌株归为1个群,在相异系数为0.81时,把9个菌株分为5个群。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方法可有效应用于灵芝属真菌品种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45个离褶伞属真菌菌株进行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析,分析其酶谱多态性,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45个离褶伞属菌株酯酶同工酶酶谱中,共检测到了10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酶带,多态性较高,并且在相似系数为0.75时,可将供试菌株分为4类,第一类包括17个菌株,第二类包括16个菌株,第三类包括11个菌株,第四类包括1个菌株。  相似文献   

5.
黑木耳菌株酯酶同工酶酶谱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索黑木耳菌株之间的遗传距离,构建出供试菌株酯酶同工酶鉴别图。方法: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21个黑木耳菌株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酯酶同工酶电泳各个菌株分别具有2~7条酶带,其中在Rf值为0.344处,21个菌株都有谱带出现。21个菌株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167-1.000之间,应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当相似水平为0.73时,可将供试的21个黑木耳菌株分为6个不同的类群。结论:酯酶同工酶可以有效快捷的对黑木耳菌株进行菌种鉴定,是黑木耳菌株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6.
毛木耳种质资源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毛木耳56个菌株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6份材料有一定的遗传变异,共检测到迁移率不同的10条谱带,各菌株分别具有1~6条酶带,共有26种酶谱类型。菌株被分成了8大群:第一群包括黄耳zh等34个菌株;第二群包括白背木耳等8个菌株;第三、第四群分别为黑木耳和915两个单独的菌株;第五群包括99等4个菌株;第六群包括43等4个菌株;第七群包括50385和AP067两个菌株;第八群包括小上3和杂交34两个菌株。酯酶同工酶分析技术是鉴别种及品种以下菌株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Trametes sp. AH28-2漆酶同工酶的合成需要铜离子的存在,较高浓度的Cu2+有利于漆酶合成。在以葡萄糖为碳源补加0.5mmol/L Cu2+的培养基中生长时,发酵液漆酶活性为44.3u/L,同时补加4.0mmol/L邻甲苯胺时,漆酶酶活提高到71.0u/L;而在补加Cu2+和邻甲苯胺的纤维二糖培养基中,酶活上升至2584u/L,为葡萄糖培养基的36.4倍。邻甲苯胺和铜离子诱导产生的漆酶同工酶组分,均为漆酶A(LacA)。竞争性RT-PCR分析表明,漆酶A基因(lacA) 转录本的累积伴随有发酵液漆酶活性的增加,邻甲苯胺对lacA的调控发生在转录水平。lacA 结构基因长2110bp,含有10个内含子;lacA的Cdna序列为1560bp,编码520aa的漆酶蛋白,其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真菌漆酶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采用改进的反向PCR技术,扩增得到的lacA5′-端调控区长1881bp,分析表明,该区域上分布有1个TATA框、7个CAAT框和多个潜在的顺式作用元件序列位点,包括5个MRE元件、9个CreA结合位点、4个XRE元件、2个STRE元件和7个氮因子调控位点等。这些序列位点的存在部分地对应了菌株摇瓶发酵条件下lacA的表达规律。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地将酯酶同工酶技术应用于食用菌菌株鉴别和遗传育种研究以及进行快速的菌种区分、鉴定,本试验对10个黑木耳菌株不同培养时期的胞内酯酶(EST)同工酶谱进行了研究,并对菌株间亲和性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培养时期的各菌株间同工酶谱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培养时期同一菌株同工酶谱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培养20d诱导的同工酶谱可有效区分、鉴定各菌株。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培养20d的酶谱聚类分析结果与亲和性试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菌物学报》2017,(9):1243-1250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其作用底物范围广,在食品、能源和环保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筛选高产漆酶菌株对于其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以78株香菇菌株为实验材料,利用愈创木酚平板法初筛,液体发酵复筛的方法筛选高产漆酶香菇菌株,并通过实时定量PCR分析香菇漆酶同工酶在不同菌株之间转录表达的差异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不同香菇菌株的生长速度、变色圈大小存在差异,以菌丝圈和变色圈大小及其比例为依据,从78株香菇菌株中筛选出19株潜在的漆酶高产菌株;液体发酵从这19株菌株中复筛出3株高产漆酶的菌株:香240、15和冕宁浅灰,其中香240在培养第3天酶活达到最高(3.583U/m L),香15和冕宁浅灰则在培养第7天酶活达到最高(分别为3.842U/m L和2.806U/m L);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10个漆酶同工酶基因在两株香菇菌株中的表达存在差异性和特异性,其中Lelac5和Lelac9只在菌株香240中检测到转录本;Lelac1–4在菌株15中表达量较高,而Lelac8、Lelac10和Lelac11在香240中的表达量较高。研究结果将为香菇漆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giihn)和禾谷丝核菌(R.E erealis Vande r Hoeven)的16个菌丝融合群或亚群的标准菌株及来自}工苏大麦纹枯病的9个菌丝融合群或亚群共68个菌株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1.立枯丝核菌主酶带数的变幅范围比禾谷丝核菌大;2.无论禾谷丝核菌,还是立枯丝核菌,各菌丝融合群或亚群之间的电泳图谱都有显著差异,但与各自对应的融合群或亚群的标准菌株的图谱则相似;3.44个大麦禾谷丝核菌CAG一1群菌株间的图谱也有差异,但都有一条共同的主酶带(E.);4.据主副酶带数目和位置,将禾谷丝核菌CAG一1群菌株再分为2个类型(1型和II型)和5个亚型(1a、Ib、Ic和Iia、Iib);酶谱类型与菌株的采集品种和致病性无关,但与采集地点似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甲基单胞菌甲烷单加氧酶缺陷突变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剂量紫外线诱变I型专性甲烷营养菌(Methylomonas sp.)761 AR菌株,获得了9个甲烷单加氧酶缺陷突变株。对其中76lAR-55突变株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此菌株完全丧失了氧化甲烷及氧化丙烯为环氧丙烷的能力,证明其甲烷单加氧酶活性存在缺陷。而其它特性如DNA内切酶谱,DNA中G+c克分子含量,可溶性蛋白电泳谱带,以及细胞内膜结构均与亲本菌株一致。  相似文献   

12.
章卫民  李泰辉 《菌物学报》2001,20(4):454-456
本文报道了海南省裸伞属(Gymnopilus Karsten)的1个新种和3个中国新记录种。该新种为海南裸伞(Gymnopilus hainanensis T. H. Li et W. M. Zhang)。新记录种为栎裸伞(Gymnopilus dryophilus Murrill),厄尔裸伞(G. earlei Murrill)和细鳞裸伞(G. parvisquamulosus Hesler)。所有标本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IGD)内。  相似文献   

13.
采用选择性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简称AFLP)DNA指纹技术对采自我国云南省与西藏交界的高山地区的野生型豆科植物毛苜蓿根际土样分离的291株毛苜蓿(Medicago edgeworthii)根瘤菌进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从AFLP图谱中,揭示出毛苜蓿根瘤菌有较显著的遗传多样性,从291株中选择出90个代表株用计算机进行树状图的分析。结果表明,所分析的菌株在79%的相似性水平上聚类成3个群。对这90个代表株进行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的16S rDNA的4种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简称16S rDNA PCR\|RFLP)分析,得出2个不同的16S rDNA PCR\|RFLP类型的菌株。分别选出这2个类型的代表菌株与各种根瘤菌的参比菌株进行16S rDNA PCR\|RFLP分析,再进行树状图的分析,初步得出了它们在根瘤菌系统分类中的地位。分析结果表明:毛苜蓿根瘤菌与根瘤菌属中的Rhizobium mongolense的相似性很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保藏在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的36株不同来源的草菇菌株菌丝阶段8个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并做出菇实验,探究草菇性状的多样性及各因素与草菇子实体开伞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中各性状的变异系数都比较少,品种资源均一化程度较高;二次多项式逐步分析获得了一个拟合程度较好的草菇开伞情况预测模型,根据方程得出果胶酶、漆酶、羧甲基纤维素酶(CMC酶)、菌丝浓密度、耐酸能力以及它们的互作对草菇开伞有密切关系,作用力从大到小为果胶酶耐酸能力与果胶酶互作CMC酶漆酶与果胶酶互作耐酸能力菌丝浓密度与CMC酶的互作菌丝浓密度与漆酶互作耐酸能力与漆酶互作漆酶,而菌丝生长速度、多酚氧化酶、木聚糖酶对草菇开伞难易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黑木耳原种胞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黑木耳菌株原种胞外酶活分泌特性,为进行大规模生产用种早期判定提供检测手段。方法:以9个黑木耳栽培菌株的原种为实验材料,分别测定了其胞外漆酶、多酚氧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维素酶的酶活性变化。结果:胞外漆酶、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大致相似,酶活随培养时间呈规律性的升高、降低,除个别菌株(3、6)外,不同菌株同种酶活性差别不大,酶活相对较高的菌株有2、3、6、9号。不同菌株酶活高峰出现的时间有差异,较早的出现在培养的第10d,较晚的出现在培养的第70d。结论:被测菌株胞外酶活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利用该规律性可检测菌种退化、老化和不利变异。  相似文献   

16.
香港养殖海鲷弧菌致病菌药物敏感性及耐药质粒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发病海鲷(Sparus sarba)中共分离到51株弧菌(\%Vibrio)\%,经API20E细菌快速鉴定系统及Alsina和Blanch关键生理生化特性分析鉴定为7个种,它们分别是:溶藻胶弧菌(\%V.alginolyticus)(24株),创伤弧菌(V.vulnificus)(12株)和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7株),火神弧菌(V.logei)(4株),远洋弧菌Ⅱ菌(V.pelagius Ⅱ)(2株),河弧菌(V.fluvialis)(1株)和地中海弧菌(V.mediterranei)(1株)\%。其中3种优势菌溶藻胶弧菌创伤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证实对海鲷有致病性。另外采用平板稀释法检测了51株菌对16种抗菌素的敏感性。发现所有菌株对ceftriaxone,链霉素,萘啶酮酸和利福霉素敏感,几乎所有菌株对ceftazidime, netilimicin,氯霉素和sulfamethoxazole敏感.大部分菌株对氨苄青霉素 (60.8%),cefuroxime(667%),丁胺卡那霉素(55%),卡那霉素(588%)和三甲氧苄氨嘧啶(765%)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通过对菌株中所含有的耐药质粒进行分析,发现15株菌株含有1~4个质粒,分子量范围为9~123kb之间,对12株既含有较大分子量质粒又具有耐药性的菌株进行了质粒转化试验,结果其中9株菌的质粒具有转化能力,转化率为10-11~10-9,表明所分离的菌株的抗药性是由于细菌染色体相关突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对于分离自中国的属于裂殖酵母属(Schizosaccharomyces)的4种11株菌,即日本裂殖酵母(Schiz. Japonicus)、解苹果酸裂殖酵母 (Schiz. Malidevorans)、八孢裂殖酵母(Schiz. Octosporous)和粟酒裂殖酵母(Schiz. Pombe)进行了脂酶、过氧化氢酶、乙醇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以及菌体可溶性蛋白的电泳.经过分析及多次试验表明同一菌株培养条件一致时,可出现相同的谱带。不同种间的谱带有差异,同一种不同株间有较高的相似程度,只有个别例外。  相似文献   

18.
应用原生质体紫外诱变,对一株产漆酶荷叶离褶伞(Lyophyllum decastes)菌株紫外诱变,用愈创木酚马铃薯葡萄糖固体平板变色法初筛,然后用ABTS[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测定漆酶活性进行复筛,获得1株漆酶高产诱变菌株HY1022-01;对HY1022-01所产漆酶粗酶液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Y1022-01所产漆酶最大酶活力比出发菌株提高30.32%,最适条件下酶活达991.67 U/mL,且产酶稳定;HY1022-1所产漆酶最适作用温度为35℃,在30~35℃较为稳定;最适反应pH值为3.0,pH在2.2~3.8较为稳定,ABTS的漆酶动力学常数为72.622μM。  相似文献   

19.
香菇双单杂交后代不同发育阶段酯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香菇野生株分别与栽培株及杂交株进行双单杂交 ,得到 8个杂交后代 ,且具有结实能力 ,分别对液培 2 0d杂交后代菌丝与液培原基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液培 2 0d菌丝菌株间酯酶同工酶酶谱显示出多样性 ,可以作为鉴定菌株的辅助遗传标记 ,而原基菌株间酯酶同工酶酶谱谱带较少 ,呈现趋同效应 ,不宜作为鉴定香菇菌株的辅助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了根霉属(Rhizopus) 9个菌株天然态及解聚态可溶性蛋白、酯酶同工酶、葡萄糖淀粉酶和SOD电泳图谱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图谱和酯酶同工酶谱能显示五种已知供试菌种间的差异,尤其酯酶同工酶谱还能显示米根霉两个供试菌株之间的微小差异。经综合分析全部试验结果后得出的系统树图显示了9个供试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并为未知菌株F1(BR12)和Q303提供了鉴定和命名依据。文中首次报导了根霉的SOD同工酶,并对蛋白质和酶电泳图谱用于根霉分类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