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吉林省城市社区老年人急救自救能力需求现状。方法随机选取吉林省城市社区30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常见急危重病症和意外伤害的急救自救知识和服务需求。老年人自救急救服务需求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影响因素采用有序结果的累积优势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仅14%接受过急救自救培训;家庭常见病急救、危重病急救、常见外伤急救和家庭意外急救的自救急救需求率分别为81.8%、62.5%、66.7%、60.0%。对急救自救知识的总体需求率为62.9%;社区老人急救自救服务需求率受到性别(OR=0.436,95%CI:0.197~0.965)、年龄(OR=0.431,95%CI:0.197~0.965)和独居(OR=2.775,95%CI:1.225~6.285)的影响。结论城市社区老人急救自救能力培训需求强烈,目前急救自救培训率低,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急救自救能力培训方案,提高城市社区老人急救自救能力,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老年人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方案,以提高培训效果,为开展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头脑风暴和文献分析法制定访谈提纲,利用访谈法了解老年人对开展急救培训的需求,采用归纳法提取访谈信息,利用头脑风暴和文献查阅法并根据访谈结果制定培训方案,采用实证研究和统计分析法评估培训前后老年人急救知识、技能变化及培训满意度.结果 通过培训,老年人急救知识与技能均有明显提高(P<0.05),对培训整体满意.结论 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方案具有因需、因材施教特点,有利于满足老年人急救知识与技能需求,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国内老年人急救知识调查与培训的文献内容,为老年人急救培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数据库,辅以手工检索,对建库至2016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008~2016年的文献13篇,以2016年数量最多,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省份。3篇为中文核心期刊,6篇有基金资助。研究内容包括急救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培训意愿、施救意愿及其原因、获取急救知识途径等。结论我国老年人急救知识与技能匮乏,对急救知识培训需求较高,应加强老年人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从而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相似文献   

4.
鲁彦  杜宁  周宪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128-2129
目的了解老年人对预防跌倒知识的知晓情况及需求,以制定城市社区老年人预防跌倒健康教育策略。方法整群抽样法抽取佳木斯市向阳区7个社区,对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面对面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老年人预防跌倒知识知晓状况及需求情况。结果社区内老年人预防跌倒知识知晓总率为57.31%,老年人预防跌倒知识知晓合格率为34.20%,71.02%老年人获取预防跌倒知识的途径是电视、电台,87.49%的老年人想知道预防跌倒的知识,54.62%老年人希望通过电视、电台途径进一步获取预防跌倒知识。结论老年人预防跌倒知识知晓合格率不高,社区可通过老年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对社区老年人进行预防跌倒知识的健康教育,降低跌倒伤害,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居民急救知识现状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福州市5个乡镇共117名老年居民进行急救知识与需求的调查分析。结果农村老年居民急救知识得分为(5.11±1.73)分,其中触电急救措施正确率(91.5%)最高,对心肺复苏正确率(7.7%)最低,生活经验和电视广播是获取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经多因素分析,急救知识培训经历和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是影响急救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农村老年居民尤其是低收入老年人群急救知识与技能有待提高,急需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逐步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社区为老服务的现状,并据此提出完善社区为老服务的对策与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有效数据594例,对涉及社区为老服务的8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社区为老服务现状与老年人对社区为老服务的需求差距比较大,特别是农村。"医护人员上门看病送药"差值最大为74.58%,排在第1位;农村比城市更需要改善社区为老服务中的医疗卫生服务。"日常起居照料"差值为61.28%排在第2位,城市老人高于农村老人,老人希望社区为他们提供起居照料服务。结论不论城市还是农村,为老年人提供身心健康服务是未来社区为老服务发展的重中之重,政府应整合人财物等资源完善社区为老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老年人对院外急救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对150名老年人采用北京市朝阳区老年人院外急救认知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院外急救认知率为21.02%。其中各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相似,均处于对急救知识略有听闻但不太了解的程度;此外,了解急救知识的途径上以电视和书籍杂志居多;老年人对学习急救知识的愿望强烈,88.6%的老年人都需要并且支持急救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结论北京市朝阳区各文化程度老年人对院外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尽如人意,大多数老年人有学习的急救知识的需求和愿望,建议卫生部门及医疗机构应针对老年人接触较多的传播途径宣传急救知识,提高老年人的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调查研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方法采用问卷的方法调查重庆市南岸区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和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现状,运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克朗巴哈(Cronbach)α系数进行信度检验,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和列联表分析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养老方式意愿中有55%的老人选择了家庭养老,有20%的老人选择了机构养老,有25%的老人愿意社区养老。83.3%和84.1%的人分别认为经济收入和子女数量会影响其养老方式选择。月收入3 000元以上的老人相比于低收入老人偏向于机构养老。只要有子女的老人大部分选择了家庭养老;相比机构养老,2个及以上子女更偏向于社区养老。多子女老人最理想居住方式是独居,但与子女居住于同一社区中,可享受子女和社区双重关怀。愿意低偿享受社区养老服务的占55%,愿意有偿享受社区养老服务的占30%。被调查对象对精神层面需求较大。针对"需求最大的社区养老服务"提问,除了卫生保健(占41.5%)、生活照料(占18%)等传统的养老需求外,被调查对象还对文化生活娱乐(占27.5%)和教育咨询、精神慰藉(占10%)等精神层面有较大的需求。被调查对象选择为他人服务的仅占3%。结论在养老意愿上,大多数老年人更倾向于家庭养老,对社区养老认识不足,消费动力不强,老人的社区服务和参与意识不够;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大但供给不足,服务供给内容传统且层次不高;服务主体中非营利组织和志愿者少,社区服务专业化不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老年人心肺复苏的认知及需求状况调查,探讨对老年人进行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长春市老年大学同期的92名60岁以上的非医务工作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并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94.6%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心肺复苏知识不熟悉,50%表示愿意参加心肺复苏学习;分别有57.6%和32.6%认为自己有能力学习和实施心肺复苏;老年人对亲近人的急救意愿较高,而对陌生人意愿较低;影响急救意愿的因素依次为:担心急救能力不足,怕引起纠纷和怕得传染病;有心血管疾病史者和无心血管疾病史者学习和实施心肺复苏的自信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应酌情在老年人中开展心肺复苏培训,使有能力的老年人在其家属发生居家心跳骤停时积极发挥"第一目击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城乡社区老年期抑郁症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城乡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差异,分析社会支持与老年期抑郁症的联系及城乡差异.方法 抑郁症由GMS-AGECAT 进行诊断,用χ~2检验比较;单向有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支持与老年期抑郁症之间的联系.结果 城市社区老年期抑郁症患病率为3.59%,农村社区6.15%;城乡社区老年人在居住模式、最近亲人距离、健在兄弟姐妹距离、与孩子或亲戚联系情况、与朋友联系和与邻居联系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社区老年期抑郁症的影响因素有:独居、担心子女和每月与朋友联系1次;农村社区是:担心子女、从不与亲人联系、每月与邻居联系1次.结论 农村社区独居老人多于城市;农村社区老人较城市社区老人与亲人、朋友和邻居联系频繁;城市社区的独居老人是患老年期抑郁症的高危人群;城乡社区老人患老年期抑郁症的共同影响因素是担心子女.  相似文献   

11.
《内科》2020,(2)
目的了解广东省高州市特殊人群的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培训现状,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院前急救水平。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高州地区3个公安分局、3个消防中队、3所高中或大学有关人员共793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他们进行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培训现状调查;采用PPT教学、播放录像、现场示范等教学方式对被调查者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比较他们培训前后的急救知识合格率。结果被调查的368名公安人员、134名消防人员、291名高中或大学教师的中毒急救、溺水急救、中暑急救、触电急救、气道梗阻急救知识合格率分别为49.31%、62.17%、79.32%、76.67%、77.81%。被调查者近3年接受急救培训者共624人,培训率为78.59%,其中对培训内容感兴趣者共354人(56.73%),感觉培训有意义者共458人(73.40%);经过培训后,他们的中毒急救、溺水急救、中暑急救、触电急救、气道梗阻急救等知识合格率均得到显著提高,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省高州市公安、消防、教师等特殊人群的急救知识并不全面,经过培训后,可使他们的急救知识合格率得到显著提高,能有效提高他们的院前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并分析成都市空巢老人健康照护需求及其满足现状。方法横断面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人健康照护需求问卷对成都市城区、城乡结合部、农村3个社区共593名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确认存在的健康照护需求共11 572个,已满足需求4 732个(40.9%);每位空巢老人健康照护需求的中位数为20(1~42)个,已满足6(0~39)个。需求率排名前五的依次为:健康监测(94.7%)、慢病监测(66.9%)、保护与安全(60.7%)、知识(56.6%)和社会支持(50.5%),相应满足率分别为84.2%、87.9%、5.9%、34.5%和42.8%;专科护理(5.6%)与精神和情感支持(7.7%)的需求率虽较低,但相应未满足率却高达93.4%和83.3%。文化程度、月收入、慢病种类、用药数量与需求个数之间呈正相关,与配偶居住者需求多于独居者,城区老人需求亦多于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社区;文化程度、月收入与已满足需求个数之间呈正相关,城区老人已满足需求个数多于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社区。结论空巢老人健康照护需求复杂,且仍存在大量未满足需求,可为完善中国社区老年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杜晓  王志虹    军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0):2834-2835
目的了解社区健康管理人员对老年人的态度及老化知识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别运用Kogan对老年人态度量表(KAOP)、Palmore老化知识问卷(FAQ1)对参加培训的195名社区健康管理人员进行对老年人态度及老化知识的调查。结果社区健康管理人员KAOP总分为(154.10±16.06),FAQ1得分(11.32±2.89)(正确率为45.28%),其老化知识水平与对老年人态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社区健康管理人员对老年人态度正向但老化知识缺乏,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性的培训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天津市城乡老年人对信息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与对策。方法应用横断面问卷调查设计信息化社区居家养老需求问卷,调查天津市城乡老年人信息化社区居家养老需求内容,比较城市和乡村的差别。结果共调查333名城乡老年人,对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有需求者占82.9%,城市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总分为(128.95±42.33)分,乡村总分为(164.32±41.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P0.001)。城市需求最高的是社会参与,最低的是法律维权;乡村需求最高的是社会福利,最低的是生活照料。结论 "互联网+养老"是中国养老模式中的创新式改革,加强信息化养老产品的开发,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类型老年群体全方位多样化养老需求,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互联网大环境下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持续理论下城市社区老年人对社区健康服务项目的认知、利用、需求及满意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潍坊市城市社区1 02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20.0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在社区提供的7项老年健康服务项目中,有3项的需要程度在50.0%左右;2项的需要程度较低,为31.95%~46.52%;有42.96%的老年人对社区健康服务项目不感兴趣,对健康服务服务项目的满意度在33.09%~69.02%。对服务项目不满意前3位的原因是技术水平低、环境差、不感兴趣。结论老年人对多数项目的认知、利用程度及满意度较低,不能真正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社区要基于持续理论理念结合老年人的健康需要,完善、优化社区老年健康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老年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认知程度,分析城乡差异。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城市社区老年人159人,乡镇老年人161人进行调查。采用STOP-Bang问卷进行OSAHS高危筛查,自行设计的OS-AHS相关知识认知度问卷调查老年人一般情况和相关知识的认知度。结果 320名老人中OSAHS高危患者占59. 6%,老年人对OSAHS的认知度普遍偏低,且乡村认知现状明显低于城市(P<0. 05)。结论老年人对OSAHS的认知度相对较低,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老年人认知度。  相似文献   

17.
温州城乡585例空巢老人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目的 了解城乡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和社区护理需求,为空巢老人的健康老龄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表,随机抽取温州市所属区县和乡镇的常住人口中的≥60岁空巢老人.通过入户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学统计资料、健康状况、护理需求、日常生活能力等8项内容组成.结果 空巢老人患病率高,患1种以上疾病者占81.70%,患4种以上疾病者占20.85%,文盲组与大专组患病有显著差异性(<0.01);干部与农民组有极显著差异性(<0.001),干部在老年人群中患病比例最高.结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文化程度对空巢老人患病影响非常明显,脑力劳动者患病率较高.改善社会支持系统,建立社区老年人健康档案,合理的社区护理,对空巢老人健康老龄化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唐山市路南、路北区中两个社区的724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用老年人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表、ADL量表对社区老年人的生活现状、ADL及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进行面对面的调查。结果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对陪诊就医、做饭、洗衣、谈心聊天服务的需求比例较高,而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群对健康理疗、送餐、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迫切;ADL差的老人对紧急救护、用药指导、洗衣、送餐及心理咨询的需求较多。结论不同文化程度、ADL的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不同,社区医疗服务人员应有针对性的调整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方便抽取吉林、浙江、江苏、四川4省6个城市60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219例,进行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结果 47.0%的社区老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92.3%认为需要建设更多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入住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婚姻状况、慢性病、独立生活能力(P<0.05),尤以独立生活能力(P<0.01)为最。结论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群机构养老意愿比例日渐上升,机构养老将成必然趋势,入住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会是普遍选择。需强化政府作用,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构建和谐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20.
<正>"未富先老"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1〕。老年人作为社区居民中弱势群体,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及需求是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对老年人服务内容并未统一,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小城市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利用及需求。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整群随机抽取荆门市5个社区608名社区老人。60~94〔平均(75.90±13.5)〕岁,其中,60~74岁376人,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