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改变,为临床应用中医药辨证肝硬化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应用电子胃镜检查130例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的部位、条数、形态、颜色及有无胃底静脉曲张等相关指标。结果: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食管静脉曲张轻度以肝气郁结证、湿热内蕴证多见,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食管静脉曲张中度以血瘀证多见,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食管静脉曲张重度及合并胃底静脉曲张以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脾虚湿盛证多见,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①不同中医证型的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不同。②在一定程度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可以反映脾虚湿盛、肝肾阴虚及血瘀证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1)
目的分析门静脉血流速度变化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相关性。方法在院内收治的慢性肝病门静脉高压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应用胃镜与超声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经由一系列调查结果分析门静脉血流速度变化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关联。结果术前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率63. 33%,术后6个月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率23. 73%,术后12个月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率32. 76%,术后18个月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率37. 50%,术后24个月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率45. 28%。随着时间的延长,轻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较低,中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较高,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最高,三组之间对比差异显著。轻度患者血流速度与ALB明显大于其他两组,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血流速度与ALB最慢,明显小于其他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INR为1. 45±0. 05,明显大于其他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属于慢性肝病的主要并发症,可用手术方案加以治疗,而本次研究进一步证实,门静脉血流速度变化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静脉曲张越严重则门脉血流速度越慢。为此,在临床诊治中,可经由门静脉血流速度的观察,判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3)
目的探讨作为无创性检测手段的脾肝体积比在预测老年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中的价值。方法对77例确诊的老年肝硬化患者进行胃镜和肝脾CT扫描检查,然后计算患者的脾肝体积比,采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分级及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并比较各级静脉曲张患者的脾肝体积比和三个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脾肝体积比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分级存在相关性(t=0.590,P<0.05),且呈正相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分级与肝功能分级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t=0.125,P>0.05)。另外,肝功能分级与脾肝体积比也存在相关性(t=0.312,P<0.05),且呈正相关。各个级别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肝体积比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功能分级不能提示老年肝硬化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脾肝体积比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正相关关系,因此脾肝体积比可作为无创性检测手段判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 相似文献
4.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症患者的常见死亡原因,首次出血的死亡率有的竟高达50~70%,故在外科临床工作中,人们的注意力较多集中在如何降低门脉压力的手术及其时机的选择,先后提出了各种预防性、急症和择期性分流术等方法。这些手术确实挽救了一些患者的生命,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并发疾和死亡率。如门体分流术虽可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生,有时并不能改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这些手术在某些患者收效显著,而在另一些患者则不然。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设法寻找简易有效的临床指标来判断门脉高压症患者的预后,并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门脉高压症的预后除与患者的年龄和一般情况、病程的早晚、治疗是否及时与恰当等因素有关外,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其发病的原因。肝外梗阻性的预后比肝内梗阻性的为好;在肝硬化伴门脉高压时,以肝实质损害为主的预后通常比间质损害为主的要差,如坏死后性肝硬化伴门脉高压症患者的预后较窦前性阻塞的血吸 相似文献
5.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情凶险,首次出血的死亡率达40%~70%,再出血的发生率为60%~80%。内镜检查不仅可明确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断,而且还可在内镜直视下行止血治疗。现已证实内镜下注射硬化剂、组织粘合剂或皮圈套扎是治疗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门脉高压 (portalhypertension)引起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肝硬化患者静脉曲张出血每次出血的死亡率约为 30 %~ 6 0 %。除强调适当休息、合理饮食、防止过度劳累和继发感染 ,避免肝损药物的应用外 ,采取必要的药物和其他干预措施降低门脉压力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门脉高压曲张静脉出血的预防和治疗包括 :急性出血治疗、初级前预防 (pre primaryprophylaxis ,预防曲张静脉形成 )、初级预防 (primaryprophylax is ,预防曲张静脉出血 )、次级预防 (secondaryprophy laxis ,预… 相似文献
7.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主要的并发症,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导致患者死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内科治疗程序如下。 1.基础治疗: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失衡。(1)大出血病人应立即进行的是恢复血容量治疗而不是急诊内镜检查,进行快速补液,常用的是平衡液或糖盐水。抢救的开始阶段,应强调的是输液速度而不是液体的质。当中心静脉压<0.49kPa(5cmH2O)时可加速补液,>1.47kPa(15cmH2O)时说明补液过多,应停止输液。一旦休克纠正,就应重视补液… 相似文献
8.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肝硬化门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引起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肝硬化患者静脉曲张出血每次出血的死亡率约为30%~60%。除强调适当休息、合理饮食、防止过度劳累和继发感染,避免肝损药物的应用外,采取必要的药物和其他干预措施降低门脉压力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查脾硬度与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中选择拟行胃镜检查的72例进行研究,利用瞬时弹性扫描仪对患者的脾脏及肝脏硬度值进行检测,并进行胃镜检查。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脾脏硬度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随Child-Pugh分级的增加,患者的肝脏和脾脏硬度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肝硬化患者的脾脏硬度值与肝脏硬度值之间呈正相关(r=0.367,P0.05)。Child-Pugh A、B、C级患者的脾脏硬度值两两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149、7.231、6.119,P值分别为0.031、0.025、0.037);中度和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脾脏和肝脏硬度值均出现明显增高的情况,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脾脏硬度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均显著高于肝脏硬度值和PLT/脾厚度值。结论利用瞬时弹性扫描仪进行脾硬度检测与肝硬化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的曲张程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且安全无创,特别适用于不适合胃镜检查的肝硬化患者。 相似文献
1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症的主要表现及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也是造成病人死亡最主要的原因 ,其病死率至今仍高达 4 0 %~ 5 0 %。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也是我们多年来不断探索的课题。由于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因、病理生理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复杂 ,所以 ,其治疗方法也是种类繁多、各具特色。除了不断被改进的断流术及分流术等传统手术方法外 ,近 10年来 ,不断有新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并取得很大进展 ,如药物的联合应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经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 (EVL)和硬化剂注射术 (EIS) ,以及直视下或通过介入技术进行冠状静脉栓塞术 ,甚至肝移植手术等。但是 ,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及适应证 ,不能取代传统的手术治疗。结合我国门脉高压症治疗的现状及国情 ,现阶段应形成非手术疗法与手术治疗相互配合 ,以手术治疗为主的一套组合疗法。一、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则、术式选择及适应证(一 )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则 除了肝移植以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破裂出血的任何一种外科手术治疗均是治标 ,并不能治愈肝脏本身的病变。所以 ,不... 相似文献
1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术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 (EVL) ,是治疗和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esophagealvarices,EV)出血的有效方法。然而亦有文献报道对其并发症、曲张静脉消失率及复发率、再发出血率及死亡率等方面的评价不一。现结合国外近3年有关文献47篇 ,对其进行评价。1.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治疗 :本文综合25篇文献 ,704例内镜下结扎治疗 (EVL) ,经1~5.3(3.2±2.2)次结扎后 ,其中679例曲张静脉完全消失 (占96.4 % ) ,减轻13例(3.4 % ) ,失败1例 (1.2 % ) ,曲张静脉消失期出血17例(13.9… 相似文献
12.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门静脉血流速度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门静脉血流速度。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胃镜对80例肝硬化和24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门静脉血流速度测定和静脉曲张程度检查。结果 24例慢性肝炎、33例轻度静脉曲张、12例中度曲张和35例重度曲张患者门静脉血流速度分别为16.6±3.7cm/s、16.5±3.7cm/s、15.4±5.1cm/s和14.7±4.0cm/s,重度患者血流速度明显减慢(P〈0.05)。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轻重与门静脉血流速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9,(3)
目的:观察、记录慢性乙型肝炎(CHB)和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血瘀证患者腹部超声特征。方法:选择在湖北省中医院就诊的CHB患者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30例。均行腹部超声检测,观察并记录其结果与特征,分析其与肝血瘀证的关系,初步判断腹部超声检测与肝血瘀证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均辨证为肝血瘀证,部分CHB患者也可辨证为肝血瘀证。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内径(PVD)为(1.41±0.15)cm、脾静脉内径(SVD)为(1.21±0.31)cm,均高于非血瘀证CHB患者(1.21±0.21)cm、(0.70±0.10)c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均速(PVV)为(13.80±2.93)cm/s,脾静脉血流均速(SVV)为(10.45±4.9)cm/s,而非血瘀证CHB患者则为(17.18±2.91)cm/s、(13.76±3.62)cm/s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慢性肝病肝血瘀证患者腹部超声特征与非血瘀证人群在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上有明显差异,可用来作为肝血瘀证的影像学客观化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5)
目的研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与气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大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325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肝硬化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发生率,分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发生的月份及昼夜特征。结果 325例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发生率为73.54%;1月、2月、11月、12月平均气温0℃,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发生率为44.00%,6月、7月、8月、9月平均气温20℃,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发生率为14.46%。平均气温0℃的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发生率高于平均气温20℃的患者,差异明显(P0.05)。白天、黑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6:00-24:00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率较高,平均每时段发生率为25例;其他时段发生率较低,平均每时段发生率为16.29例。结论平均气温0℃的1月、2月、11月、12月及16:00-24:00时间段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发生的高峰期,提示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可降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 7岁,呕血、黑便伴多汗、心悸、头晕3d入院。自诉8d前自觉颜面及双下肢浮肿,经中药治疗后浮肿消失。3d前突然呕吐胃内容物及咖啡渣样物,量约1 0 0 0ml,当晚再次呕血约2 5 0ml,并解黑便1次,量约5 0 0 g,呕血后多汗、心悸、头晕。既往无肝病史。体检:体温36 .8℃,脉搏98次/min ,呼吸2 0次/min ,血压95 / 6 5mmHg(1mmHg =0 .1 33kPa) ,重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壁静脉无曲张,腹软无压痛,肝未及,脾左肋下1 5cm ,质中无压痛,腹水征(- ) ,肠鸣音活跃,下肢无浮肿。红细胞2 .0 7×1 0 1 2 /L ,血红蛋白35 g/L ,血小板774×1 0 9/L ,… 相似文献
16.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血供与侧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er row computed tomography,MDCT)了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与之相关的侧支循环,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51例临床证实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其中胃镜显示食管静脉曲张51例,伴胃底静脉曲张3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MDCT血管成像,重点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相关侧支循环。结果MDCT血管成像能清晰地显示肝硬化门体侧支血管,并显示所有食管静脉曲张。MDCT显示胃底静脉曲张32例(62.7%),与胃镜检查结果(31/51,60.8%)比较,两者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为0.876。食管曲张静脉几乎全部由胃左静脉供血,30例(58.8%)单纯由胃左静脉前支供血,21例(41.2%)伴有食管旁静脉;24例(75%)胃底曲张静脉为单纯胃左静脉供血,3例(9.4%)由胃短(胃后)静脉供血,5例(15.6%)为胃短(胃后)和胃左静脉双重供血,双重供血者因胃底静脉曲张和食管静脉曲张常相互交通,所以这些病例胃短(胃后)静脉也同时参与食管静脉曲张的形成。结论MDCT能较清晰地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侧支循环。食管静脉曲张主要由胃左静脉供血,大部分由前支经贲门进入曲张静脉,部分伴有食管旁静脉。胃底静脉曲张大部分由胃左静脉供血,但小部分则由胃短系统供血。 相似文献
17.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济南军区总医院(250031)于峻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是肝梗化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首先采用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行介入或手术治疗。对预防出血应予综合治疗。1急性出血的治疗内科治疗:①三腔管填压仍为有效方法,应强调熟练操作... 相似文献
18.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于永征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北京友谊医院(100050)于永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50%~70%,反复出血病死率达80%以上。如何有效地控制大出血和防止反复出血成为重要的治疗课题。近10余... 相似文献
19.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临床危重病症,如肝功能好,经内科治疗止血后择期手术,病死率为9.5%;如内科治疗后仍出血,可急症手术,病死率达43.5%;如肝功能差而不能耐受手术,则取内科保守治疗。本病治疗旨在减少门静脉血流量和降低肝内血管阻力。 1.缩血管药物:①垂体后叶素:能使内脏小动脉收缩,门脉、奇静脉和胃左静脉的血流量下降,从而使门静压降低23%~36%。一般用0.2~0.6U/min持续静滴12~24小时,如出血停止,可减量继用12~24小时;如减量或停药后又出血,则重新给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瞬时弹性扫描仪(FibroScan,FS)检测脾脏硬度对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肝内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259例肝硬化患者,同时以30名健康志愿者作健康对照组.使用FS测量脾脏及肝脏弹性值,259例肝硬化患者中有201例患者同时进行胃镜检查.以胃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脾脏弹性值、肝脏弹性值及PLT/脾厚度的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预测价值.结果 肝硬化组患者脾脏弹性值为(44.64±22.27) kPa,肝脏弹性值为(24.27±18.89) kPa,对照组脾脏弹性值(20.94±14.78) kPa,肝脏弹性值为(6.12±5.77) kPa,肝硬化组肝脏弹性值及脾脏弹性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肝脏及脾脏弹性值随Child-Pugh分级增加呈上升趋势,即肝硬化程度越重,肝脏及脾脏弹性值越高(F=0.068,P=0.000);脾脏弹性值在Child-Pugh A级、B级与C级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及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脾脏及肝脏硬度值明显增高,ROC曲线分析脾脏硬度值、肝脏硬度值及PLT/脾厚度对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AUC分别为0.918、0.749和0.743,以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的最大值选定的最佳界限值分别为50.7 kPa、20.1 kPa和1.65.脾脏硬度值的AUC、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肝脏硬度值及PLT/脾厚度.结论 应用FS检测脾脏硬度是评价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方法,对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