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以新型的含铌高强细晶IF钢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进行了热轧、冷轧以及轧后模拟连续退火实验。通过微观组织观察可以发现化学成分的改善、轧制及退火工艺的控制不仅可以使这种钢具有细小的晶粒,而且存在大量细小的析出物Nb(C、N);同时晶界附近析出物非常稀少,称之为PFZ带(晶界无析出物区),且仅存在于晶界的一侧。实验结果表明由于Nb系析出物非常细小以及晶粒细化作用使实验钢具有较高强度和良好的延伸率;而PFZ带的存在,这种钢具有较低的屈服强度。与传统的IF 钢相比,实验钢具有晶粒细小、屈强比低、延伸率良好且塑性应变比r值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以新型含铌高强细晶IF钢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进行了冷轧以及轧后模拟连续退火实验.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退火时间,晶粒变得细小、均匀,同时存在一定量的饼形晶粒.由于添加Si、Mn等固溶强化元素,增加了钢的固溶强化作用;而合金元素Nb的添加,在组织中形成了细小的碳氮化物Nb(C,N),这些碳氮化物弥散分布,通过细晶强化和沉淀析出强化增加了钢的抗拉强度,因而高强细晶IF钢的强化机制为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和沉淀析出强化.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存在PFZ带(无析出物区)而使实验钢呈现高强度低屈服现象.与传统的IF钢相比,含铌高强细晶IF钢不仅具有细小的晶粒,而且具有低的屈服强度、较高的r值等良好的成型性能.  相似文献   

3.
超细晶高强贝氏体钢析出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分析了武钢生产的新一代超细晶粒800 MPa级钢卷的显微结构.研究发现钢卷的晶粒结构已细化到3~5 μm,组织主要是板条贝氏体;第二相析出物主要为(Ti, Nb)(C,N)和CuxS (x=1~2),CuxS析出颗粒形貌呈长椭圆或长条形,Nb含量高的析出物则为圆球形;大颗粒析出物(150~250 nm)是含Mn相对较高的Nb、Ti和Cu的复合析出物,其中MnS为核心,Nb、Ti和Cu的析出物规则地分布在MnS颗粒两边.  相似文献   

4.
通过金相、SEM和EDS等技术,研究了900 ℃下不同时效时间对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39钢种高温时效对Ti(C,N)析出作用较小,晶界析出相TiN较少,晶粒粗化严重,塑性较低;441钢种高温时效会沿着晶界析出Fe2Nb(Laves)相,析出数量较多,晶粒较细小,但由于Fe2Nb(Laves)相沿晶界呈网状分布,对材料塑性影响较大;444钢种高温时效会在晶界和晶内析出Fe3(Nb,Mo)3C,析出数量较少,第二相钉扎作用较弱,部分晶粒出现异常长大,由于Fe3(Nb,Mo)3C析出相未呈网状分布,断后伸长率高于441钢种。  相似文献   

5.
退火工艺对高强细晶IF钢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型的含铌高强细晶IF钢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进行了热轧、冷轧以及轧后模拟连续退火试验.通过微观组织观察可以发现化学成分的改善、轧制及退火工艺的控制不仅可以使这种钢具有细小的晶粒,而且存在大量细小的析出物Nb(C、N);同时晶界附近析出物非常稀少,称之为PFZ带(晶界无析出物区),且仅存在于晶界的一侧.试验结果表明由于...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马钢热连轧生产厚规格X80管线钢的显微组织、析出物的种类、大小、分布和力学性能,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和轧制工艺,传统热连轧生产的厚规格X80管线钢的组织均匀,合理;析出物细小弥散,其析出物为Nb、V、Ti的复合析出物,根据形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析出物是以含Ti为主的(Ti、Nb)(C、N)析出物,主要作用是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第二类析出物以含Nb为主的(Nb、Ti)C析出物,主要作用是析出强化.在充分发挥细晶强化、位错和亚晶强化和析出强化等强化机制的条件下,厚规格X80管线钢力学性能优良,屈服强度达到580 MPa,屈强比合适;-20 ℃的夏比冲击功和剪切面积分别为290 J和100%,-15 ℃的DWTT剪切面积为100%.各项性能均满足西气东输二线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开发汽车整体部件用超深冲(EDDQ)冷轧薄钢板,调查了钢的化学成分和加工条件对超低碳钢力学性能影响。为了稳定C,即使在200ppmC的钢中也必须采用诸如Ti和Nb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含Ti人有比含Nb钢更优良的延性和冲压成形性,这是因为,由于析出物弥散方面的差异,致使加Ti钢的再结晶晶粒长大比加Nb钢更加快。对Ti稳定化钢添加少量Nb可有效减少力学性能的平面各向异性。用同时添加Ti和Nb的钢进  相似文献   

8.
王雪莲  董瑞峰  王建钢 《包钢科技》2004,30(2):22-25,83
通过对薄板坯高温变形奥氏体再结晶和未再结晶区变形的有效控制,在包钢CSP生产线上成功地解决了含Nb钢的混晶问题.利用Nb、Ti复合微合金化技术成功地开发了汽车冲压结构用高强度钢带QStE380TM.分析表明,开发的含Nb钢带具有优异的韧性和成形性能,其性能完全满足汽车车箱纵梁、横梁的冲压和装配要求.  相似文献   

9.
刘祥  杜群力  李新 《钢铁》2019,54(9):116-120
 为了解加热制度对Nb Ti微合金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和析出行为的影响,采用OM、TEM和EDS分析技术,研究了Nb Ti微合金钢在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以及微合金元素碳氮化物析出行为。结果表明,随加热温度升高,奥氏体晶粒尺寸逐渐长大,当加热温度超过1 200 ℃时奥氏体晶粒尺寸快速长大。随保温时间延长,奥氏体晶粒尺寸逐渐长大,当保温时间超过2.0 h时奥氏体晶粒尺寸快速长大。EDS分析显示Nb Ti钢中的析出物为(Nb,Ti)(C,N)复合相,随着加热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析出相体积分数减少,尺寸增大,从而减弱对奥氏体晶粒的细化作用;Nb Ti微合金试验钢合适的加热温度范围为1 150~1 200 ℃,保温时间低于2.0 h。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Nb对热轧含Nb低碳钢的Y晶粒再结晶的抑制作用以及对a晶粒细化的影响关系.主要结论为:①抑制轧后Y晶粒再结晶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受到热变形微细析出到Y基体中去的Nb(C,N)量,即与钢中含有可能形成Nb(C,N)的那部分Nb量有关,而与钢中添加的全部Nb量无直接关系.②钢的含C量对钢在冷却、变形、变形后的Nb(C,N)析出速度没有影响,而随着钢中含Nb量的增加其Nb(C,N)析出速度有所增加.③钢中析出的Nb(C,N)量增加,变形时Y晶粒再结晶的临界压下率也增加,这个影响当变形后的Y晶粒处于部分再结晶状态时比处于完全再结晶状态时要显著得多.④当轧后Y晶粒处于未再结晶状态时,相变后的a晶粒平均晶粒尺寸依赖于有效Y晶界面积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