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目的:研究<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的渊源关系及二者"方同名异"之特点.方法:通过<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中有关药方及服药方法来论证.结果:<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同出一源--<汤液经法>.结论:发现<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存在"方同名异"这一特点,并从仲景"避道家之称"、汉时医家方剂命名法等方面解玄"方同名异"...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全方,不过113方,全部用药,不过九十余味,确实"经方难得".因其用药精当,配伍谨严,功效卓著,堪称典范,因之被誉为"方书之祖".丽伤寒方所体现在传统医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意义与价值,也就早已超出了原有方剂的本身.正如严器之在<注解伤寒论·序>中所言:"伊尹以元(亚)圣之才撰成<汤液>,俾黎庶之疾疚,咸遂蠲除,使万代之生灵,普蒙拯济.后汉张仲景,又广<汤液>为<伤寒杂病论>十数卷,然后医方大备."尤其难得的是,仲景将<内经>倡导的辩证逻辑的哲学理念,与复方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理辨阴阳,方从法立,药显方义,创立了理法方药圆融的辨证论治体系,成为传统医学发展中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大承气汤药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炳兴 《医学综述》1995,1(5):225-226
<正>大承气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组成,功能峻泻热结,主治阳明腑证,是一首方义精卓、药少力专、疗效迅速、活人无数的经典方剂.近年来对该方的药理研究不仅阐明了中医的一些基本理论,更对大承气汤的临床开拓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火神派学术理论认识主要源自<易经>、<内经>,其临床治法本于<伤寒杂病论>及后世诸多伤寒名家.在滥用寒凉已成举世通病之际,郑氏在以辨证论治为规矩准绳的前提下,倡用温热且胆识过人,正是在他的影响下才有了一大批善于运用温热药物治疗阳虚病症的当代著名医家诞生,郑氏承前启后,功莫大焉.  相似文献   

5.
孙思邈是一位伟大的医学科学家,他对伤寒学有很大贡献。“博采群经”,“广设备拟”(《千金要方·伤寒例第一》),一个“博”字,一个“广”字,就是《千金要方》伤寒两卷的主要精神,后人称之为广义伤寒。如开首即提出,天行温疫、瘴疠,继之是《小品》论伤寒与天行温疫之异,华佗的伤寒热毒,王叔和的伤寒  相似文献   

6.
巫医混杂是古代早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战国时期<五十二病方>中的少量巫方的保留,正是医混杂现象在医学文献中残留的痕迹.<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巫方可分为祝由、禹步、祓除、傩礼、桃符等.巫同时又演变为民风民俗,术的实施常常表现民风民俗的形式,<五十二病方>的记载对此也有一定反映.  相似文献   

7.
巫医混杂是古代早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战国时期<五十二病方>中的少量巫方的保留,正是医混杂现象在医学文献中残留的痕迹.<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巫方可分为祝由、禹步、祓除、傩礼、桃符等.巫同时又演变为民风民俗,术的实施常常表现民风民俗的形式,<五十二病方>的记载对此也有一定反映.  相似文献   

8.
<伤寒微旨论>首次对阴黄病作了系统全面的阐述,明确提出阴黄病机为脾虚并阴湿加之,治疗上立温脾肾、化寒湿之法,首创治阴黄之效方,初现了阴黄分型论治的雏型.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遇到某些伤寒、副伤寒患者以肺部症状而就诊,而临床医生往往忽视伤寒、副伤寒的肺部合并症,未能早期诊治,从而延长了病  相似文献   

10.
<正> 寒热错杂证临床较为多见,前贤对该证的治疗也颇重视。如《内经》所载十三方中用治此类证的就有三方。《伤寒杂病论》中亦创有十九方、分别治疗多种寒热错杂证。后贤宗仲景意针对此类证也创立了很多名方。如刘河间的防风通圣散,李东垣滋肾通关丸,朱丹溪的左金丸,二妙散,它如陈无  相似文献   

11.
<正>乌梅丸为方书始祖,东汉医圣张仲景于《伤寒杂病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中所列的首方。该方寒温并用、配伍精当,历代医家多有对本方的演绎,但深求之,不难发现本方于儿科验之尚少。然笔者在临证中发现,乌梅丸若投之得当,亦能在儿科取得桴鼓之效,故总结经验如下。乌梅丸方解1乌梅丸组成乌梅丸一方自《伤寒杂病论》而出,由乌梅、当归、细辛、桂枝、黄连、黄柏、蜀椒、干姜、人参、附子共10味药组成。  相似文献   

12.
伤寒是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素问·刺志论》说,“气盛身寒,得之伤寒”。在古代文献中,又常把“寒”字假借为“邪”之义,如孟子曰:“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在古代书面语言和文言中把多种外感病称为“伤寒”。如《小品方》讲:“伤寒,雅士之辞,天行温疫,是田舍间号耳。”《肘后方》也说:“贵胜  相似文献   

13.
<正>《汉书·艺文志》收载了11家的经验方剂;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被誉为"医圣方祖",他撰著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合称《伤寒杂病论》,共收入其方剂339首。清代医家徐灵胎说:"古圣治病方法其可考者,为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说明上述文献所载的方剂,特别是张仲景的方剂,被后世称为"经方"。柯琴在《伤寒杂病论附翼》中,称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说明桂枝汤是《伤寒论》中的第一首经典方剂。  相似文献   

14.
<伤寒纪玄妙用集>10卷,元代医家尚从善著.此书书名,<医藏书目>作<伤寒纪元>,<中国医籍考>作<尚氏伤寒纪选>.书首有名士张翥于至元二年(1336)六月一日以小篆书于广陵寓斋的序文.  相似文献   

15.
<伤寒纪玄妙用集>10卷,元代医家尚从善著.此书书名,<医藏书目>作<伤寒纪元>,<中国医籍考>作<尚氏伤寒纪选>.书首有名士张翥于至元二年(1336)六月一日以小篆书于广陵寓斋的序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的渊源关系及二者"方同名异"之特点.方法:通过<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中有关药方及服药方法来论证.结果:<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同出一源--<汤液经法>.结论:发现<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存在"方同名异"这一特点,并从仲景"避道家之称"、汉时医家方剂命名法等方面解玄"方同名异"之谜.  相似文献   

17.
清代闽籍御医力钧是清末民初杰出的医学家和学者,有着独特的学术思想.力钧临证,重视气血,以益气行血补血为大旨,强调血脉的充实与畅通;重视伤寒、温病,善用经方,擅长治疗疫证,曾与郭永淦合著<伤寒论问答>;虚心学习西医,比较中西医理论异同,倡导中西汇通,著有<日本医学调查记>、<足利藏书记>,并取校柯为良译著<全体阐微>,撰写<内经难经经释>及<骨论>.  相似文献   

18.
清代闽籍御医力钧是清末民初杰出的医学家和学者,有着独特的学术思想.力钧临证,重视气血,以益气行血补血为大旨,强调血脉的充实与畅通;重视伤寒、温病,善用经方,擅长治疗疫证,曾与郭永淦合著<伤寒论问答>;虚心学习西医,比较中西医理论异同,倡导中西汇通,著有<日本医学调查记>、<足利藏书记>,并取校柯为良译著<全体阐微>,撰写<内经难经经释>及<骨论>.  相似文献   

19.
<正> 伤寒是一累及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感染性疾病,临床上由于患者病情变化所处的不同病期,有时依靠血清学、细菌学检查难以作出及时诊断。笔者发现伤寒患者骨髓涂片中出现的巨噬细胞及分析其形态特点对伤寒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伤寒患者常规检查一个新科题,现将观察结果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0.
<正> 温病、热病、伤寒,在《内经》时代指的是同类疾患,属时令病。“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紊问·热论》)热病二字,就证状而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生气通天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素问·热论》),进一步说明温病和暑病都在伤寒范围之内,不过发病时间有异而已。《难经》继承了这一学说,系统地归纳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苦各不同。”张机《伤寒杂病论》也提到中风、伤寒、温病、风温的名称和证状。总之,它们认为伤寒义广,不仅指伤寒证,并包括其他不同病种,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直到宋时,对伤寒、温病看法,基本不出上面所论,仍据《内经》“体若燔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