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魏勇军 《河北中医》2015,(2):265-267
<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源于《素问·四气调神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两千年来,作为重要的治未病思想原则,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对指导正确养生、治疗起着积极作用,浅析如下。1如何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1.1历代医家不同解释1.1.1以阴阳生长收藏而论明代医家马莳及清代医家高士宗均从四时阴阳变化规律,顺养生  相似文献   

2.
张芬 《光明中医》2011,26(5):1045-1046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讲述的是春夏季节,宜保养阳气,秋冬季节,宜保养阴气,乃是前贤医家顺应四时阴阳变化的养生方法,长期以来,它对人们养生防病、延年益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仅就这句话的摄食调护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始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因为四季阴阳消长变化在万物中体现了生长化收藏的特点,而人体的阴阳也随着四时出现节律性的变化,因此便提出了四季起居具体的养生措施,这即是四季养生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我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吴伟 《河南中医》2004,24(9):16-16
《素问·四气调神论篇》中有这样一段话 :“夫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对于“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这一四时养生的重要原则 ,历代医家认识尚不一致 ,其主要观点有五 :一是以马莳、高世木式为代表 ,高世木式注曰 :“圣人春夏养阳 ,使少阳之气生 ,太阳之气长 ,秋冬养阴 ,使太阴 (当作“少阴”)之气收 ,少阴 (当作“太阳”)之气藏”。认为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 ,秋冬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一般认为这种说法最合经旨。二是以王冰为代表 ,认为养 ,即制也 ,春夏阳盛 ,故宜食…  相似文献   

5.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语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说道:“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历代医家常视之为养生防病的基本法则。然到底应当如何  相似文献   

6.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现实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关于四时养生的指导原则,本文参考历代医家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养生上的见解,从情志、饮食、起居阐述笔者的观点,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应以顺应阳气的生长收藏为本,注重修养心性,要有恬淡之性,饮食起居要效法天地、顺应四时。  相似文献   

7.
《秦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多养阴,以从其根”。“春夏养阳,秋多养阴”是医家公认的四时养生的重要原则,但历代医家对其内  相似文献   

8.
邹晓明  谷松 《中医杂志》2008,49(5):474-475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内经>所论的四时调摄阴阳之法则,对平素养生与临床治疗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认识,历代医家立足点不同而论述不一,将我们的学习体会略陈于下.  相似文献   

9.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曰:“夫阴阳四时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  相似文献   

10.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索问·四气调神大论),并在中医教材中阴阳学说章节有引用。对此,历代医家和近代文献解释不尽一致,在教学中也成为疑难问题之一。历代医家注释有以下几种:一是从人体四时阴阳的联系来解释。如扬上善调:“圣火与万物俱浮即春夏养阳也,与万物仅沉即秋冬养阴也。”高世村谓:“圣人春夏养阳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养阴养阳以从其根”。二是从保养体内阴阳之气立论。如张隐庵认为“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从其…  相似文献   

11.
峨眉山引种人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低纬度的峨眉山进行人参的引种栽培研究。方法:在不同海拔高度进行引种栽培试验,对不同海拔、不同生长年限的人参进行人参皂甙的含量测定。结果:峨眉山引种人参获得了成功,其质量基本接近我国东北产人参的质量。结论:在峨眉山海拔1200 ~1600 m 高度内可以进行人参的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2.
金银花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荣顺 《吉林中医药》2006,26(12):61-61
金银花是国务院确定的名贵中药材之一。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称为忍冬,“凌冬不凋”。金银花为半长绿蔓生小港木,攀援缠绕依附生长,可匍匐于地,也可立地成形;用于保持水土,寿命可达数百年;用于采花,可达三四十年。在中药材中,金银花习惯上分为南银花、东银花和山银花。南银花主产于河南,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赞誉有加的金银花正宗上品,东银花指山东产的金银花,而山银花泛指南方各省的野生金银花。目前全国各地生长的金银花品种繁多且混杂不一,多是一些匍匐或攀缘生长,枝条节间长、产花量低,一年产一茬花,也是在生产上应该淘汰或改良的低产…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名老中医张云鹏年近八旬,仍面色红润,精力充沛,门诊不断,笔耕不缀。总结其养生经验,主要有以下3点:①“三淡”养生,仁德为先。“三淡”即淡泊荣辱,淡忘年龄,淡漠名利。②笑口常开,甘于奉献。保持乐观、豁达、开朗的性格才能防病抗衰,益寿延年。③养生方法,食药搭配。饮食以营养、素食、清淡为主。  相似文献   

14.
邓顺超  王小东 《中医药导报》2005,11(12):64-64,83
文章详细的阐述了药材在引种栽培中对药材品种的基源和品种的遴选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引种变异的现象,最后对政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认识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特质及其具有的鲜明特征入手,阐明了悟性思维不仅是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主要思维方式,也是中医思维的主要方法,其具有鲜明悟性特征,是今天中医学者认识疾病、立方遣药、推进中医学术发展不可缺少的思维方式.提出培养中医大学生的悟性思维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医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并认为中医大学生应从熟读古代经典、避免学习中固有的理性思维与悟性思维的冲突、积极投入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实践等方面加强悟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医学博士是研究生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医学教育体系中的精英。质量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生命线,保证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导师和管理部门的责任。近年来,由于扩招及博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逐年下降,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加强医院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医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是我们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allelochemicals such as benzoic acid, diisobutyl phthalate, diisobutyl succinate, palmitic acid, and 2,2-bis-(4-hydroxyphenyl) propane on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of ginseng cultivating soil. Methods Soil samples were sprayed with five allelochemicals (100 mg/L) and their mixture (20 mg/L), respectively. Carbon metabolic ability variances were analyzed by Biolog method and genetic polymorphism variance was analyzed by RAPD method. The Nei’s genetic diversity index and Shannon’s information index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arbon metabolic activity were found between allelochemical-treated soils and control. Furthe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although the carbon-utilizing ability and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soils treated with di-isobutyl phthalate, di-isobutyl succinate, and allelochemical mixtur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treatments, genetic similarities of soils treated with di-isobutyl phthalate, diisobutyl succinate, and allelochemical mixtures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treatments. Conclusion Allelochemicals significantly declined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carbon metabolic activity of microorganisms in newly reclaimed forest soil for ginseng cultivation.  相似文献   

18.
超声技术在药用植物种植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超声技术在药用植物种植栽培中的应用及前景,并进一步讲述了在面对全世界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潮流中,药用植物种植栽培的意义,以及在开发利用药用植物资源中超声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超声技术在药用植物种植栽培中的应用及前景,并进一步讲述了在面对全世界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潮流中,药用植物种植栽培的意义,以及在开发利用药用植物资源中超声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农村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思路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凡成 《中医药导报》2005,11(3):73-74,77
目前农村中医药人员的业务素质现状堪忧,主要存在学识低下、临床能力低下等不足。要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即建立农村中医药人才专业学习的激励与制约机制和建立适合农村中医药人才专业学习的渠道和方法,重点培养出一批农村中医药人才骨干队伍,从而满足基层对中医药卫生医疗保健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