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国务院在《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指出:要将节能减排宣传纳入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每年要制订节能减排宣传方案,广泛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宣传节能减排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建设部在节能减排实施意见中也将"加强节能减排宣传"列为九大举措之一,要求主要新闻媒体深入持久开展节能减排宣传。  相似文献   

2.
权威     
<正>财政部发布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本刊讯财政部日前发布《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就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的重点支持范围、分配、支付等做出规定。《办法》明确,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重点支持范围是: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创新;节能减排基础能力及公共平台建设;节能减排财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25)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决定了各区域对于节能减排的理解认识和实施战略也各有侧重,根据目前各区域节能减排工作要求和现状,建立了SE-DEA模型和节能减排指标体系,提出了全过程节能减排的战略思想,以许昌市各县域为例,深入探讨了许昌市节能减排战略,并对许昌市节能减排效率及潜力进行了分区对比研究,给出了许昌市节能减排分区最优指标分配。  相似文献   

4.
<正>《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主要内容是,中央企业应当建立内部节能减排工作逐级汇总报告制度,并定期将本企业节能减排汇总报表和总结分析报告报送国资委。国资委对中央企业节能减排考核目标进行审核,并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责任书中明确。《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共分6章32条。第一章总则。阐述了制定《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依据、适用范围和监管原则。第二章节能减排工作基本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指导监督中央企业落实责任,加强节能减排专业队伍建设;二是指导监督企业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工作紧密结合;三是指导监督企业加大投入力度,提升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第三章节能减排统计监测与报告制度。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明确了节能减排统计监测汇总报表和总结分析报告报送制度;二是明确了中央企业应当建立统计台账;三是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四是制定本企业节能减排规划。第四章节能减排考核。重点明确了节能减排考核指标和目标的确定原则、考核目标动态监控及考核结果核定程序。第五章节能减排奖惩。细化了节能减排考核处罚措施,规范了奖惩标准。第六章附则。规定环境污染事件实施依据,《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解释权及实施时间。  相似文献   

5.
宏观     
温总理重要讲话: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方案 9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动员和部署“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温家宝总理作重要讲话,他强调.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打赢节能减排持久战和攻坚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他提出五点要求:(1)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促进建材工为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并取得实效。目前,中国建材联合会向社会公布了《推进建材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方案》。方案分析了建材工业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建材工业切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建材工业节能减排的任务、目标及工作重点,明确了落  相似文献   

7.
李鹏 《门窗》2012,(11):247-248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自然资源浪费严重,推进节能减排,可谓迫在眉睫。本文介绍了节能减排的概念、采取节能减排的现实意义等内容,结合我国"十一五"时期节能减排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分析了节能减排的实施措施,呼吁公众从我做起,切实增强全局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为我国节能减排任务做出自身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1引言随着自然资源的日益紧张,国内外都越来越重视社会的节能减排。近日,国家发改委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介绍,"各地区、各部门将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等行之有效的手段,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深入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切实加强节能减排管理,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强化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增强全社会节能减排意识,务求取得预期成效。"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工业节能减排.我国拟建立工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储备库.工信部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司正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储备项目征集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国家发展改革委、监察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8年10月20日~11月初联合组织开展了节能减排专项督察行动。据了解,这次节能减排专项督察行动的目的是:督促检查有关地方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研究解决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各项措施的落实,及时向国务院报告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1.
《建筑节能》2010,(7):37-37
<正>为加强和规范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目标,按照全市节能减排工作会议精神,安庆市建委明确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目标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2.
行业动态     
<正>环保部坚持节能减排"三不原则"环境保护部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司司长赵华林指出,虽然上半年我国节能减排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国际金融危机也对节能减排提出了挑战,对此环保部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3.
建筑节能     
<正>湖南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湖南省高度重视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加强节能减排的制度建设、落实监管措施,各项工作较之去年有了较大进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2007年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监督检查第八组于日前对湖南省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郝然 《江苏建材》2007,(4):53-53
为实现江苏省“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解决制约节能减排的重大科技问题,江苏省启动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行动,省政府转发了省科技厅制定的《江苏省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行动方案(2007-2010年)》。该《行动方案》明确:2007年~2010年,江苏省将围绕高效清洁燃烧、工业余热利用、高效机电节能、半导体照明、建筑节能、新能源应用、工业清洁生产、工业废水处理、烟气控制治理、固废物资源化等10大节能减排关键技术领域,重点攻克100项制约节能减排的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并实现转化应用,开发推广100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节能减排先进实用技术,培育扶持100家创新能力居国内前列或能耗与排放指标属省内先进的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经过一年多的紧张筹备,11月28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节能减排分会正式宣告成立。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乔龙德,副会长徐永模、陈国庆、张东壮及叶向阳等会领导参会,并为节能减排分会负责人颁发聘书,同时向第一批建材行业"百家节能减排示范企业"授牌。节能减排分会发起单位、会员、会员代表及百家节能减排示范企业的代表近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节能减排分会秘书长石红卫主持。节能减排分会的成立,由乔龙德会长亲自提议,他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要把节能减排这个产业的发展"看作建  相似文献   

16.
《云南建材》2012,(8):I0001-I000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促进建材工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并取得实效。目前,中国建材联合会向社会公布了《推进建材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方案》。方案分析了建材工业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发展绿色安全节能适用技术 提高墙体保温材料使用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白丁 《城市住宅》2010,(10):34-35
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决战之年。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5月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动员和部署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在如此短促的时间内,国务院两次召开有关节能减排的会议,凸显出节能减排工作任务之重。  相似文献   

18.
建设要闻     
4月2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任组长,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任副组长。4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温家宝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今年一季度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过快,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  相似文献   

19.
《安徽建筑》2008,15(4)
<正>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7月1日召开的会议强调,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必须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务求使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突破性进  相似文献   

20.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会议,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总结交流节能减排工作经验,动员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促进中央企业转变增长方式,提升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水平。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荣融、副主任黄淑和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