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站系统工程》2016,(6):31-34
针对330 MW对冲燃煤锅炉分别采用的3种不同低氮改造方案,对改造后的环保指标、受热面汽温金属壁温指标、锅炉能效指标、负荷响应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3种改造方案的优劣,得出水平布置的前后墙各5个SOFA喷口组合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火电厂锅炉金属壁温的重要性,并对金属壁温安装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600MW机组锅炉金属壁温安装方案及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某电厂660 MW超超临界锅炉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锅炉变负荷运行对锅炉排烟损失、未燃尽碳损失、锅炉效率及NO_x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变负荷运行下的锅炉热效率均低于锅炉设计热效率,在低负荷下偏离更大,为此,在实际运行中应根据负荷变化要求改变煤粉细度、一次风速等运行参数。喷氨格栅开度是影响锅炉NO_x排放及氨逃逸的主要因素,在实际运行中,应在高低负荷下设置不同的喷氨开度,以保证机组稳定、高效率运行。  相似文献   

4.
针对1 000 MW二次再热机组塔式锅炉一级、三级过热器以及两级高温再热器金属壁温大范围超限问题,结合现场运行数据与模拟热力计算结果,提出了多项过热器与再热器的优化改造措施。具体改造措施为:通过将二级过热器外圈2根管子切除,减少了过热器受热面积;将低压高温再热器和高压高温再热器两侧管屏加装节流短管,增加了中部管屏冷却介质流量;针对部分超温严重的管子,通过截短高压高温再热器部分管段,以及在低压高温再热器中实施隔热喷涂,大大减少了两者的吸热量,降低了管子壁温。综合改造调整后,锅炉升降负荷过程基本消除了过热器超温现象,满负荷下各级过热汽温与两级再热汽温接近设计值,金属壁温无报警,大大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找到流化床锅炉NO_x生成的特性,以某电厂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试验分析。研究发现:NO_x生成量随氧量的增加而加速增加,最佳的氧量运行区间为2.9%~3.5%;NO_x生成量在175 MW附近达到最小值,随着负荷的升高和降低,NO_x生成量都加速增加,尤其低负荷增加速度更快;影响高负荷NO_x生成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为炉内温度,但脱硝反应区温度位于脱硝温度窗口内;影响低负荷NO_x生成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是流化风率,且脱硝反应区温度较低;由于流化风率的增加,导致流化床锅炉床温的下降速度超过脱硝反应区温度下降速度,且在负荷小于225 MW时,锅炉床温低于脱硝反应区温度。  相似文献   

6.
檀炜  闻德普  张琦 《湖南电力》2007,27(1):49-51
2台国产600 MW亚临界燃煤机组在实际运行中锅炉过热汽温一直存在较大的偏差.针对这个问题对2号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改造方法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华能玉环电厂4×1000MW机组在国内首次采用了26.25MPa/600℃/600℃超超临界参数锅炉,投产后4台机组性能稳定,居于国际先进水平;但锅炉在某些负荷段两侧主、再热汽温出现了较大偏差,对机组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产生一定影响。分析了汽温偏差大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型电站超临界锅炉烟温与汽温偏差问题,结合国内首台600 MW超临界W型锅炉,重点研究不同负荷下汽水分离器出口汽温偏差,以及尾部受热面汽温偏差变化规律,并从优化汽温偏差出发,首次提出汽水分离器出口管道交叉布置结构,从而改变汽水流动方向,并结合锅炉热力计算,验证交叉布置结构减少汽温偏差的效果:当采用汽水分离器出口交叉布置结构后,屏式过热器入口左、右侧汽温偏差减小到原汽温偏差的1/2左右。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一台330 MW贫煤机组的锅炉效率和大幅度降低NO_x排放浓度,采用贫煤锅炉改烧烟煤综合技术对该锅炉进行改造,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制粉系统、燃烧设备、省煤器、低压省煤器、空预器漏风回收系统等。贫煤锅炉改烧烟煤后,在负荷320MW、240MW、160MW工况下,修正后锅炉效率较改造前分别提高了3.04%、2.67%、2.54%;NO_x浓度由改造前的306.0 mg/Nm~3、374.0mg/Nm~3、361.0 mg/Nm~3分别降低至185.3 mg/Nm~3、177.9mg/Nm~3和166.7mg/Nm~3,降低的比例约为51%;过热器、再热器出口平均温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再热器温度较改造前提高并接近设计值,有利提高锅炉热效率。贫煤锅炉改烧烟煤后效果优异。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火电机组汽温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物理定律出发建立了600MW超临界机组汽温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其中包括单相受热管(过热器和再热器)模型、水冷壁两段简化模型和烟气侧传热模型。此模型繁简适度,便于应用,除了全面地反映了600MW超临界机组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的动态特性,还可以用于研究锅炉动态过程中工质压力和流量的变化规律。在建模的基础上,对600MW超临界机组在100%负荷下的汽温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