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新修订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10年>提出的首都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调整和历史名城整体保护的总体构思,已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新总规中提出的"市域战略转移"和"旧城的保护与复兴"及"保护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传统的建筑形态"等规划思路,是当前形势下推动首都城市发展与深入开展北京历史名城保护工作的新认识,对今后历史名城整体保护工作的实施,以及切实做好北京传统四合院、胡同的保护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本研究列举了北京传统四合院更新设计中的现实问题和误区,探讨了北京民居传统形态的现代更新途径和当代设计方法,并提出北京市四合院的保护和延续应当基于理解和关注"都市的乡愁背景",在更新改造中应运用创新性的理念和高品位的设计方法。1何谓乡愁?何为都市乡愁?北京四合院属于城市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必然面临必要的更新,同时也要回答如何使这个 相似文献
7.
古都北京作为京师文化与地方文化、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汇聚交融的中心,具有其他任何城市都不可比拟的历史风貌和人文氛围,是中国都城发展的结晶。元代以后,北京城以明清旧城为核心,历经千百年的生息繁衍,形成了秩序严谨的城市中轴线,充满历史烙印的"凸"字形城廓,北京城特有的胡同-四合院建筑形式,规整的棋盘式道路网系统等,都是古都风貌不可替代的载体。 相似文献
8.
北京四合院的砖雕(上)北京市第二房屋修建工程公司古建筑研究咨询部马炳坚蒋涛唐婧持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砖雕艺术,是随着建筑的发展,砖质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而出现的。从已发掘的墓葬看,我国自东汉时起,已经开始在墓穴建筑中使用砖材,并在砖材料上镌刻花纹,称为“纹... 相似文献
9.
北京四合院保护理念及政策方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北京在经历了建国初期所有制变更和出自发展生产的需要而对历史建筑的扰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对传统建筑及其文化的浩劫,以及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开发建设对胡同四合院的破坏之后,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认识到北京四合院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四合院及其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0.
北京历史上是我国多地震的地区之一。为了抗震,老北京人建设住宅时,巧妙地采用木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抗震功能。木材有韧性,不易折断,木柱、木梁的连接用卯榫,这是弹性连接,允许有较小的移动,可以减轻强烈地震的冲击力。古代大型建筑上厚重的屋顶与柱子连接用斗拱,斗拱是一连串的相互卯套的凹凸木块,每一块都是可以活动的。 相似文献
11.
四合院民居,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用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建造的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一种房屋建筑形式。四合院民居从在中华大地上出现迄今已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早期,无论在造型还是选材与质量上,都有一个逐步完善升华的过程。今天人们看到的北京四合院,始建于元朝,而大规模营建是在明朝,称明北京城的明四合院。明四合院与明宫城、明古城墙一样历史悠久,故此,它也是明北京城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对赫尔佐格与德梅隆两个建筑作品的分析出发,试图探讨城市因素对其建筑形式的影响及其对建筑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谈谈北京四合院的复建设计北京市第二房屋修建工程公司建筑研究咨询部马炳坚北京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古城格局和独特风貌,是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受到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如北京东城区南罗鼓巷、国子监街、东四1~12条,西城... 相似文献
14.
从瑞士山区某高层设计为讨论起点,对比"城市设计"这一概念在国内与瑞士所指代专业内容之异同,并以同在瑞士库尔市区边缘小镇哈尔登施泰因的两栋建筑为例,具体阐述了在材料、找形、语意、空间等层面上建筑如何与环境对话并互相渗透,间接比较了氛围化设计和"类比建筑学"学派两者对于建筑与环境关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北京四合院的地域分布特征内城和外城的建筑布局由于明清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起来的,因此元大都的街区设计对于明清城市职能建筑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以四合院为主体的建筑形式,其重要性更加明显。北京城以南北贯穿的中轴线为主干,左右两侧分布着棋盘一样的街巷。几条主要干道轴线并行,干道的两侧为街巷和胡同。由于元大都规划对街道、胡同的宽度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因此,城市街区的排列形式被明清两代传承并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继承传统是一种文化艺术行为和文化行为。尽管传统形式有着无限的魅力,但完全照搬昔日的形式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营造居住环境的过程中,选择北京四合院的风格和样式不应是简单的抄袭或者拓写。任何一种建筑形态总是与发生在其中的行为方式密切相关的,是人的一种行为意向。人们也是要融入自己对当下生活和文化的体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