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瘦素、人新饱食分子蛋白-1水平变化及其与血糖、胰岛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并纳入GDM组,选取同期于该院产检的90例健康孕妇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_(1c),HbA_(1c))、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指数、RBP4、瘦素、人新饱食分子蛋白-1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GDM组孕妇血清RBP4、瘦素、人新饱食分子蛋白-1水平与血糖和胰岛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GDM组孕妇FPG、HbA_(lc)、血清RBP4、瘦素、人新饱食分子蛋白-1水平、HOMA-IR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01),FIN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GDM孕妇血清RBP4、瘦素、人新饱食分子蛋白-1水平与FPG、HbA_(lc)水平及HOMA-IR指数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FINS均呈负相关(均P<0.05);GDM组孕妇围产期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剖宫产和产褥病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血清RBP4、瘦素和人新饱食分子蛋白-1水平与GDM孕妇血糖代谢、胰岛功能密切相关,临床应密切监测GDM孕妇血清RBP4、瘦素和人新饱食分子蛋白-1水平,以防治GDM和孕妇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清瘦素水平,分析血清瘦素与母婴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42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规范治疗的30例为治疗组,未治疗的12例作为未治疗组,随机抽取正常健康孕妇32例为正常对照组,在孕24~28周、孕38~40周分娩前、分娩后(脐动脉血)分别检测血清瘦素(ELISA法)和血糖,同时统计母婴并发症、婴儿出生体重、产后母体2型糖尿病患病率,并应用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未进行治疗干预前,GDM患者的血清瘦素和血糖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GDM治疗组在治疗后明显下降,分娩前血清瘦素和血糖与正常对照组水平相仿,但是GDM未治疗组血清瘦素和血糖高于其他两组(P0.05);分娩后各组脐动脉血瘦素无明显差异,但是脐动脉血瘦素与婴儿出生体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GDM治疗组母婴并发症和产后糖尿病患病率低于GDM未治疗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瘦素显著升高,瘦素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母婴并发症以及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建议临床监测GDM妇女血清瘦素水平,及时准确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联素(ADPN)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对妊娠糖尿病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178例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妊娠糖尿病组(GDM组)66例和健康妊娠组(对照组)112例,检测所有受试孕妇血清中Hcy、ADPN和CRP水平,并分析GDM患者三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GDM组血清血糖、Hcy、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GDM组ADP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Hcy、CRP和ADPN水平可能是影响GD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GDM患者机体处于炎症反应状态,检测妊娠妇女血清中Hcy、CRP和ADPN水平有助于GDM的诊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进行早期干预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01例观察组,选择同期未进行早期干预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01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产后大出血、剖宫产率、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早期干预,积极控制血糖,对于降低母婴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脂水平与新生儿出生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960例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GDM组和非GDM组两组,对两组孕期体质量增加、孕妇血脂水平及新生儿不良情况进行分析,并考察二者相关性。结果:与非GDM组比较,GDM组孕妇的孕期体质量增长及空腹血糖、TG含量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DM组孕妇的TC、LDL及HDL含量跟非GDM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新生儿出现巨大儿几率明显高于非GDM组;新生儿出现窒息、高胆红素症、低血糖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孕妇孕期体质量增加、TG、TC三种水平与新生儿巨大儿出生率呈正相关。结论:孕妇应早诊断早治疗,控制血糖、血脂水平,以实现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血清中微量元素及铁蛋白含量的变化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门诊产检的1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妊娠期糖尿病进行分组,比较两组孕妇血清中微量元素及铁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孕妇血清中铁元素、铜元素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孕妇锌元素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在镁元素和钙元素含量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孕妇血清平均铁蛋白指数为(40.17±28.06)ng/ml,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病情与血清中铁、铜、锌元素及铁蛋白浓度密切相关,与铁、铜元素和铁蛋白浓度成正比,与锌元素成反比,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中要合理控制铁、铜元素的摄入量,适当补充锌元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诊断妊娠糖尿病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糖尿病(GDM)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孕期检查的80例血糖正常孕妇作为参照组。检测两组孕妇Hb Alc、OGCT、FPG等指标,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孕妇FPG以及糖耐量试验第1 h、2 h、3 h的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Hb Alc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糖检验后,8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Hb Alc检测阳性者25例,阳性率为31.3%。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诊断妊娠糖尿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为临床早期诊断作出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护骨因子(osteoprotegerin,OPG)、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孕中、晚期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孕妇血糖和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产科门诊建档的300例孕中、晚期GDM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孕妇是否合并HDCP,将其分别纳入GDM组和GDM合并HDCP组,检测两组孕妇血清OPG、IL-1β、HGF、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指数、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并比较妊娠高血压亚组、轻度子痫前期亚组、重度子痫前期亚组孕妇上述指标的差异,分析血清OPG、IL-1β、HGF水平对GDM合并HDCP孕妇血糖和血压的影响。结果 GDM合并HDCP组孕妇血清FINS、OPG、IL-1β水平、HOMA-IR指数、SBP、DBP均显著高于GDM组(均P<0.05),血清HGF水平显著低于GDM组(P<0.05)。妊娠高血压亚组孕妇血清OPG、IL-1β、FINS水平、HOMA-IR指数、SBP、DBP均显著低于轻度子痫前期亚组和重度子痫前期亚组(均P<0.05),血清HGF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亚组和重度子痫前期亚组(均P<0.05);轻度子痫前期亚组孕妇血清OPG、IL-1β、FINS水平、HOMA-IR指数、SBP、DBP均显著低于重度子痫前期亚组(均P<0.05),血清HGF水平显著高于重度子痫前期亚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GDM合并HDCP孕妇血清OPG、IL-1β水平与FINS水平、HOMA-IR指数、SBP、DBP均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HGF水平与FINS水平、HOMA-IR指数、SBP、DBP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随着孕中、晚期血清OPG、IL-1β水平的升高与HGF水平的下降,GDM孕妇发生HDCP的风险逐渐增加,且严重程度逐渐加剧,检测GDM孕妇OPG、IL-1β、HGF水平有望为评估HDCP病情程度和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血清黄醇结合蛋白(RBP)与肾功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9例作为研究组,选取于我院工作体检正常职工98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肾功指标与血清RBP检测,肾功指标包括尿肌酐(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记录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对比测试结果可知,研究组血清RBP与肾功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血清RBP与肾功指标联合检测,可更准确、更迅速地判断早期糖尿病肾病,减少病情恶化情况,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及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2月于本院妇产科行产前检查的孕24~28周孕妇行空腹血糖(FBG)、75 g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HbA1c及CRP检查,分为正常妊娠者(对照组),妊娠期糖耐量受损者(GIGT组),妊娠期糖尿病者(GDM组)各40例。对受试对象孕36~38周再次进行FBG、HbA1c及CRP复查,比较各项指标及转归。结果孕24~28周GIGT组及GDM组FBG、HbA1c及CRP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进行饮食控制及(或)胰岛素治疗后GIGT组及GDM组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GIGT组部分孕妇可恢复至正常值。结论HbA1c检测快速简便,联合CRP有助于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检测及诊断,可用于孕期血糖控制的跟踪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妇女的铁营养状况,旨在探讨妊娠中期铁营养与GDM的关系及各项指标对GDM发生的预测作用。方法在产检孕妇中,按血糖筛查和75 g糖耐量试验(OGTT)筛选出GDM孕妇58例,随机选择糖耐量正常孕妇6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孕妇的血清铁蛋白(SF)等指标,以评价机体的铁营养状况,并对相应指标作对比和回归分析。结果 GDM组孕妇SF、血红蛋白(Hb)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 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表明,SF和Hb A1c是GDM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GDM病人铁营养状况较好,体内铁储备较高;孕期铁营养过剩与GDM的风险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的孕妇共计60例,合并甲减的孕妇共计30例,组成观察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共计30例,组成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FT_3)、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FT_4)、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产后出血情况、妊娠高血压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中低体重的发生率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以及终止妊娠或分娩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孕妇其FT_3、FT_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孕妇在产后出血情况、妊娠高血压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中低体重的发生率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方面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止妊娠或分娩时间方面,观察组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孕妇其妊娠期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且其母婴结局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系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17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1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糖尿病基本知识、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血糖监测、常见并发症等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妊娠期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性化营养指导对改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来我院门诊就诊GDM孕妇23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营养指导,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GHbAlc及FBG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病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4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结局发生率为9.24%,低于对照组21.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营养指导对于GDM孕妇降低剖宫产率,改善妊娠结局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糖控制与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30例GD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血糖控制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干预后研究组FBG、2 h PG、Hb A1c改善程度较之对照组更佳,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并发症总发生率4.16%比对照组29.23%低,且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应用于GDM患者,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减少孕妇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清血清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蛋白尿水平,将蛋白尿正常者为甲组(n=50)、微量蛋白尿者为乙组(n=50)、大量蛋白尿者为丙组(n=50),将同期门诊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为丁组,对比四组血清Cys-C、hs-CRP、Hcy检测水平,以及丙组血清Cys-C、hs-CRP、Hcy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血清Cys-C、hs-CRP、Hcy检测水平:丁组各指标低于丙组,丙组低于乙组,乙组低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丙组中血清Cys-C、hs-CRP、Hcy单独检测的阳性率低于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Cys-C、hs-CRP和Hcy联合检测在诊断2型糖尿病中应用价值显著,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母亲RBP4水平与巨大儿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8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研究对象共分为两组,观察组为75例GDM产妇,对照组为糖耐量正常(NGT)产妇785例,将观察组再次分组,巨大儿组(n=25),正常儿组(n=50);将对照组患者再次分组,巨大儿组(n=60),正常儿组(n=725)。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巨大儿发生率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巨大儿组与正常儿组的RBP4水平比较更高(P0.05);对照组中巨大儿组与正常儿组的RBP4水平比较更高(P0.05);观察组的正常儿与对照组正常儿的RBP4水平比较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RBP4水平正相关于新生儿体重(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产妇与正常产妇比较,巨大儿发生率更高,RBP4可能会影响巨大儿的发生,正相关于巨大儿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即时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行产前检查的孕妇90例,其中50例为糖尿病孕妇作为糖尿病组,另有40例身体正常孕妇作为健康组以便对照实验。所有孕妇均行口服糖耐量、空腹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等检测。结果健康组与糖尿病组在空腹血糖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糖尿病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与健康孕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统计学相关性分析,妊娠糖尿病的糖化血红蛋白诊断敏感度大于80%。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即时检验糖化血红蛋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孕妇糖尿病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尿Ⅳ型胶原(Ⅳ-C)、血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尿NAG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例早期糖尿病患者(A组为微量清蛋白正常者,B组为微量清蛋白升高者)及10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均进行Cys-C、尿Ⅳ-C、尿NAG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和B组患者的尿m Alb、Cys-C、尿NAG、尿Ⅳ-C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值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ys-C、尿Ⅳ-C、尿NAG值与尿m Alb值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检测Cys-C、尿Ⅳ-C、尿NAG水平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GDM)血糖控制、体重变化及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146例GDM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个体化的医学营养治疗,观察两组孕妇干预前后血糖水平、体重变化和母儿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体重增加更为合理(P0.05);干预组母儿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可以有效控制GDM患者血糖水平及孕期体重变化,改善GDM患者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