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该文以Cr:LiSAF激光作为激发光源,针对生物大分子设计了荧光实验,以探讨其在组织自体荧光研究中的应用。结果:最后设计并实现了氙灯泵浦Cr:LiSAF二次谐波产生可调谐蓝光脉冲激光输出,得到了良好的输出特性。方法氙灯泵浦Cr:LiSAF二次谐波用来产生可调谐蓝光脉冲激光输出,并设计了自体荧光试验。结论:氙灯泵浦Cr:LiSAF二次谐波产生可调谐蓝光脉冲激光输出得到了良好的输出特性,该实验为进一步研究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自体荧光产生机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该文以Cr:liSAF激光作为激发光源 ,针对生物大分子设计了荧光实验 ,以探讨其在组织自体荧光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氙灯泵浦Cr:LiSAF二次谐波用来产生可调谐蓝光脉冲激光输出 ,并设计了自体荧光试验。结果 最后设计并实现了可调谐蓝光脉冲激光输出 ,得到了良好的输出特性。结论 氙灯泵浦Cr:LiSAF二次谐波产生可调谐蓝光脉冲激光输出得到了良好的输出特性 ,该实验为进一步研究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自体荧光产生机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利用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对大肠癌进行临床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370 nm的激光器和荧光探测系统对临床病例进行大肠组织离体及在体实验,进行荧光光谱测定和分析.结果 大肠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自体荧光光谱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谱峰位置和强度方面,在400~600 nm范围内正常组织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癌组织,尤其是480m左右的荧光强度存在明显差异;癌组织在波长(623±8)nm附近有1个突起的小峰,光谱强度也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结论 用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对大肠癌进行临床诊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大肠组织自体荧光光谱的判别诊断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利用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对大肠正常与肿瘤组织进行可靠的判别与诊断。方法:利用自体荧光在体检测系统在结肠镜下测量获取组织自体荧光光谱,采用一种多元判别算法对光谱进行判别分类。结果:所建立的多元统计判别算法可以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区分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对未知组织进行判别的灵敏度为80%,特异性为84%。  相似文献   

5.
激光是本世纪60年代最重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以其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单色性等突出特点,广泛运用于农业、通讯、医疗、军事等各个方而,并在科学技术的许多重大领域里,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 激光荧光光谱技术用于诊断疾病具有灵敏、快速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所以近年来国内外应用荧光光谱诊断肿瘤的研究相当活跃,特别是早期诊断肿瘤方面已获得了一定进展,成为医学应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荧光分为原子荧光、分子荧光、自发荧光、外源性荧光。 1 激光荧光光谱在诊断上的应用 1.1 激光荧光光谱仪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氙离子激光、氮分子激光、氪离子激光、可调染料激光等均作为激励光源,可观察并记录肿瘤组织的特征荧光,激光荧光光谱仪由激励光源、专输光纤及荧光检测记录系统三部分组成。 1.2 使用荧光药物诊断肿瘤 用激光荧光谱技术诊断肿瘤的方法早在70年代初期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近年来获得新发展,肿瘤荧光辐射有两种类型:是由肿瘤组织本身经紫外光激发的,称自体荧光;另一种是聚集在肿瘤组织上荧光物质作光敏剂经激发后发出,然后根据荧光光谱对肿瘤进行鉴别诊断。使用荧光药物诊断肿瘤为其中的一种,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常用的荧光物质主要有荧光素钠盐,血卟啉衍生物,即HPD(Hematoporphy rin Dirivative)。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荷瘤鼠乳腺癌组织的双光子荧光光谱。方法:乳腺癌荷瘤鼠腹腔注射血卟啉(HpD)。以飞秒激光照射小鼠的癌组织部位及周围正常组织部位。观察HpD双光子荧光光谱。结果:小鼠的癌组织部位可观察到外源性HpD双光子荧光光谱,而正常组织部位未观察到明显的双光子荧光光谱。结论:结论:飞秒激光外源性血卟啉双光子荧光诊断可作为癌症诊断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区分大肠癌组织与大肠正常组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激光诱导自体荧光(LIAF)光谱方法诊断大肠癌的可行性,并确立判断依据。方法收集32例大肠癌手术切除的离体标本及相对应的大肠正常组织。采用Nd:YAG三倍频调Q激光器(波长380nm)和光学多道分析仪(OMA),观察大肠癌标本的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根据大肠癌组织和大肠正常组织的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特征规律,寻找能够区分两者的光谱差异,得出判断依据,并与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比较。结果大肠癌组织和大肠正常组织的LIAF光谱形状相似,均为双峰结构,大肠癌组织LIAF光谱强度及主、次峰强度明显低于大肠正常组织(P〈0.001)。LIAF光谱主峰波长475nm,次峰波长550nm,且大肠癌组织在640nm处,荧光光谱强度高于大肠正常组织。去除背景光后取上述各点集成荧光强度比值X1=(I475-1550)/I640,X2=I475/I640,X3=I550/I640为参数,采用改进的神经网络模型,建立数学判别方程√(6.184375*X1)^2+(1.987699*X2)^2+(2.965413*X3)^2+0.2,若W≥12判为大肠正常组织,若W〈12判为大肠癌组织。采用100个抽样标本进行模型检验,识别的准确率为94%。结论激光诱导自体荧光(LIAF)光谱可用于区分大肠正常组织与大肠癌组织。  相似文献   

8.
大肠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自体荧光光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目的:研究大肠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特征,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370nm激光诱导自体荧光检测分析采集24例外科手术切下的大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自体荧光光谱,分析两者的荧光光谱差异。结果:采集了400~700mm波长范围的自体荧光光谱。400~590nm正常组织的荧光强度高于癌组织。590~700nm癌组织的荧光强度高于正常组织。在波长460nm、690nm有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利用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对肿瘤进行诊断。方法用Cr:LiSAF激光器诱导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产生自体荧光,分析各试验组光谱强度差异。结果在(461.3±10.1)nm处,正常组织的荧光峰值强度明显大于癌症组织,而在(627.5±9.8)nm处,正常组织的荧光峰值强度则明显小于癌症组织。结论大肠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差异有显著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激光光谱以其极高的光谱和时间分辨率、灵敏度以及无损、安全、实时等优点而成为医学光子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其中,利用激光诱导荧光(LIF)诊断组织肿瘤的研究更是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1.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ntomileusis,LASIK)是利用准分子激光切削组织精确性较高的优势和角膜磨镶术可切削较高度数并避免角膜上皮下混浊等特点,获得一种精确性、可重复性、预测性好的新型屈光性角膜手术。我们自1995年开始应用Keracor11型ArF准分子激光设备行LASIK,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的发病机制,研究淀粉样蛋白前体(amyloid protein precursor,APP)酶解过程,构建含有APP Flemish突变的荧光真核表达系统。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得到含有Flemish突变的APP最后300bp片段(C99)、黄色荧光蛋白碱基序列(yellow fluorescence protein,YFP),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YFP、C99片段克隆至载体质粒pcDNA3.0中,通过酶切,测序鉴定最终得到重组质粒pcDNA3.0-YFP—C99,将其转染至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中,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融合基因表达和Aβ的生成,MTT检测转染细胞活性。结果①基因序列分析证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黄色荧光分布于转染细胞内,表明融合基因能够准确表达荧光;③MTT检测显示AB生成后细胞活性下降,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④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YFP—C99能够生成Aβ,转染细胞内有荧光颗粒聚集沉积,形态异常。结论荧光标记APP Flemish突变重组质粒构建成功,为进一步在体研究APP的有序裂解特别是γ裂解活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心外科小组的Gregor Wollenek和Gunther Laufer首次成功地用一种激发二聚体激光完成了经皮气囊激光血管成形术。激发二聚体激光能发射短的紫外线波,它在不引起正常组织热损伤的情况下能有选择地准确去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激光系统是由西德的Technolas设计的。它是利用组织荧光光谱的特性来区别正常的和  相似文献   

14.
用氮分子激光和YAG激光,激发一组新合成的激光染料,获得0.6717~1.52μm波段连续可调的激光输出。新型激光染料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2.3~34.7%)、Stokes位移大、光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而且,调谐激光波长1.52μm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5.
用氮分子激光(约500 kW)泵浦可调谐染料激光(用Rh6G,调谐波长在575.5nm~615.1nm)测得Na原子光电流谱。用Langmuir探针(特制的空心阴极灯),对激光照射下的Na-Ne放电体系进行电子温度(T_e)和电子密度(n_e)测量,发现n_e正比于激光强度,T_e随着激光强度增大而增高。  相似文献   

16.
Er:YAG激光,全名掺铒钇铝石榴石激光(Y3AL5O12:Er),是80年代新兴的激光品种,1997年获得FDA批准作为牙体硬组织激光应用于临床。Er:YAG激光在治疗过程中具有无痛、对牙髓组织刺激小、不改变牙体组织结构等特点,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就Er:YAG激光在口腔临床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内镜激光诊断消化道肿瘤研究,有助于早期定位及指示正确的活检部位[1]。激光诊断癌肿主要经静脉注射光敏剂血叶琳衍生物(HPD)后,利用癌肿对HPD选择性摄取或储留的特性,经激光照射肿瘤组织吸收的HPD,能发射红色荧光用于诊断;也可不注射任何光敏物质,通过检测癌肿的自体荧光来诊断癌肿[2]。动物实验已证明2mg/kg较小剂量的HPD可诊断肿瘤,其准确率与较大剂量的HPD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所以我们用2mg/kg的HPD检测人体的食管癌。对象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以5例临床上怀疑及内镇检查诊断是癌的病人作为检测对象。光敏药物…  相似文献   

18.
Er:YAG激光是一种新近出现的牙体治疗激光,以其能够高效、精确地切割牙体硬组织而成为近年来激光牙医学的研究热点,该激光避免了传统涡轮机钻震动、噪音的缺点,其应用于临床牙体切割的生物安全性目前已被大量研究认可[1]。因龋病、外伤、磨耗、发育不全等导致的牙体缺损,通常需要清除失去支持的病变牙体组织,选用适当的修复材料恢复至正常的牙体外形和功能,各种修复材料需要借助粘接剂才能达到有效的固位。然而,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在家兔与小鼠上探索了激光终止早孕的效应,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血卟啉衍生物(HPD)在胚胎组织中的荧光谱,证实HPD对胚胎组织有亲和力。将本文所选用的激光能量进一步观察了对遗传效应和卵巢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及532nm激光光凝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12眼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进行荧光血管造影并进行激光治疗。结果:12例中8例通过眼底检查和FFA可确诊,FFA表现为视网膜大动脉瘤处强荧光,周围有出血者则有遮蔽荧光环绕,或有黄白色渗出,4例FFA表现为出血遮蔽荧光,瘤体显示不清,通过ICGA可见视网膜大动脉上局灶性强荧光。532nm激光治疗后2个月复查FFA,出血均吸收,视力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瘤体均萎缩。结论:视网膜大动脉瘤通过眼底检查和眼底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和疗效评估,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