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通过开展石耶幅1∶5万水文地质图编图工作,对图幅内水文地质进行深入研究,可及时更新水文地质基础资料,为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可靠依据。根据研究分析,区内地下水污染主要有矿区污染和养殖场污染两种污染源,对此,主要对区内地下水污染的途径以及地下水污染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区域地下水环境修复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新郑矿区为例,采用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了矿区的水质资料,提高了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研究程度,通过分析确定了矿区内地下水的强径流带、不同含水岩组可能的联通地段及边界断层对矿区地下水的影响,为矿区防水治水提供了较为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新郑矿区水文地质勘查成果及相关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对矿区内灰岩岩溶发育地质条件、岩溶类型、富水性等进行了规律性的概要评述,总结了矿区岩溶水的最佳富水地带,为煤层开采过程中地下水防治及岩溶地下水源寻找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数值模拟是矿坑疏干排水设计的基础.该文以江西武山铜矿为研究对象,根据矿区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及水文地质条件,对矿区的岩溶-裂隙含水系统进行概化,建立地下水流三维数学模型,结合现场抽水试验资料,采用MODFLOW有限差分法进行地下水模拟,预测矿井在不同设计疏干水平下,地下水流场分布及矿区涌水量大小,为矿山地下水有效防治和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煤炭技术》2017,(4):113-115
为了掌握神东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和地下水循环对煤炭开采的影响,必须全面掌握神东矿区水文地质特点和地下水循环模式。系统分析了神东中心矿区、锦界矿区和保德矿区的地表水文资料、地层地质特征、地下水循环系统和模式。  相似文献   

6.
矿区水文特征研究对防治水文地质灾害、改善矿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依据人占石铜矿区详查资料,分析了矿区地下含水岩组补、径、排等基本水文地质特性及地下水化学条件:矿区具有3个含隔水系统,其中青龙山组裂隙-岩溶含水层是主要含水层,具有岩溶现象发育、地下以静储量为主、垂向水力联系密切等水文地质特征。由于白云岩岩溶作用,导致青龙山组水化学类型由SO_4·HCO_3-Ca·Mg逐渐向HCO_3·SO_4-Mg·Ca过渡。针对安全开采制定相应的防治水措施,为云南省具有相似水文地质特征的矿床勘探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为查明地下水对煤炭开采的影响,为矿井设计建设提供依据,布置了大量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水质分析资料。这些水质分析资料,反映了工作区内地下水的水文地质特征。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研究了瑶岭井田、嵩山井田、郁山煤矿的水质分析资料,论证了瑶岭井田与嵩山井田边界断层的阻水性质,找出了郁山煤矿的主要突水含水层,弥补了因勘探工作量不足,造成勘探目标水文地质条件不明的缺陷,为水质分析资料的充分利用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同时,也证明水质分析资料的深入分析研究和运用,对提高煤田勘探水平是一种经济有效地手段,应引起水文地质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金岭南凡口铅锌矿地下水害防治帷幕注浆工程实际, 根据矿区的水文地质调查数据, 在Visual Modflow中建立了该矿的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运用该模型分析该矿山地下水流场, 从而揭示了矿区的地下水动态特征。在此基础上, 模拟预测帷幕建立后的地下水流场, 对比帷幕建立前后矿区地下水位的变化, 分析了帷幕对矿区水文地质的影响, 并评价帷幕注浆工程堵水的效果。这可为有效防治凡口铅锌矿地下水害、保证井下作业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矿区开采造成水体污染,为了解矿区水体污染情况,试将物元分析法应用于阜新海州露天矿矿区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并根据矿区地下水水质状况选出总硬度、SO_4~(2-)、CL~-、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具有代表性的污染因子进行评价。为对矿区水质的了解,选取了3个远离矿区的对比点,7个矿区内的监测点位。结果表明,3个对照点位的水质为Ⅰ-Ⅱ类,水质较好;阜新海州露天矿矿区地下水水质为Ⅳ-Ⅴ类,水体污染严重;物元分析法是对不同评价因子所占权重比例进行综合评判,评价结果全面、系统、准确,与RBF神经网络对该矿区地下水的评价结果基本一直,说明物元分析法在矿区地下水水质评价中适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滕北矿区各勘探阶段水质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研究及采样进行同位素测试,揭示了区内各主要含水层水化学特征、水质变化规律,为分析矿区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指导滕北矿区各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滑坡中的地下水若干问题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量的勘察实践表明,三峡库区大多数滑坡中的地下水具有管道流或脉冲流的特征,但在勘察成果中一般都概化为层状地下水,本文对滑体中地下水模式,地质勘察中经常出现的“假地下水位”现象,不同模式的地下水对滑坡稳定性分析的影响,三峡水库蓄水后滑体中的地下水位变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简要分析了当前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预测误差较大的原因,在进行现场实验观测获取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反分析方法,对加固软基的工后沉降预测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粘性土的微结构加以研究,提出了一种具体的计算方法,通过与现场实测数据的比较,论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以轻型井点与管井结合方式在深大基坑降水 ,综合了 2种降水方式的优点 ,在满足基坑降深的前题下 ,即能迅速疏干基坑内的滞水 ,又消除了因滞流水沿基坑槽壁渗流易造成边坡失稳等缺陷 ,保证了基坑边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遥感技术在探查峰峰矿区奥灰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包括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主要有污染源调查,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单项水质参数法对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对地表水监测值分析结果和工业场地排水水质现状分析与评价。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主要有地下水监(观)测点及监测项目、时间、分析方法。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主要采用矿井井下水排水水质利用例行监测值。  相似文献   

16.
放射性同位素测速法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半个世纪以来,抽水试验方法几乎是供水勘察野外测试的唯一方法.本文从水文地质测试技术的发展、抽水法的局限以及测速法的兴起等方面,阐述了放射性同位素测速法的可行性.从而对这种方法作了推荐.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对沁水盆地东南地区煤炭采空区及采空积水区的快速、精确勘查,采用时域电性源地空电磁法对上述区域进行地球物理勘查。时域地空电磁法采用地面发射空中接收的方式,在地面布设接地长导线源,利用大功率发射机向地下发射时域方波信号,在空中利用无人机搭载接收系统沿平行于发射源的预定航线进行飞行探测获取电磁信号和测点坐标信息,发射与接收的电磁数据通过GPS时钟进行同步。利用时域电性源地空电磁探测系统,采集到了信噪比高的电磁数据,同时开展了地空电磁基线校正方法、地空电磁噪声抑制方法及视电阻率成像方法的研究,进一步提升电磁数据的质量和成像分辨率。通过对时域电性源地空电磁数据和空间坐标信息进行处理获得反应测区地电信息时间的电性源地空电磁法视电阻率,结合已知地质信息进行解释,推断解释了煤炭采空区和采空积水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时域电性源地空电磁法在极大减少地面工作量的同时,兼顾了勘探深度,因此兼具航空电磁法快速高效和地面电磁法勘探深度大的特征。本次勘查表明:利用该系统开展地空电磁勘查,可以实现工作效率4~5倍的提升,且勘探效果与已知地质信息基本吻合,表明时域电性源地空电磁探测系统可以实现对煤炭采空区的快速、精确勘查。针对本次勘查的效果,可以预期时域电性源地空电磁探测系统将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深部资源探测、环境、工程、灾害地质调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土坡滑坡区在库区蓄水影响下,临江崩滑堆积体不仅存在浅层滑移与库岸坍塌,而且存在沿基岩面的深层滑移,特别是其深层稳定性是该滑坡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xcavation often means penetrating the local or regional water table. This causes inflows, which if the country rock is significantly permeable can become at best a nuisance to operations and at worst a hazard. Dry working conditions are preferable as they reduce wear and tear on machinery, reduce earth moving costs and often improve slope stability and therefore safety. Options available to mine management are dewatering, diversion, sealing or a combination of methods. To achieve the most effective, least cost method it is essential that the origin of the ground water is determined. The success of a dewatering exercise is directly linked to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ground water regime. Mines cannot afford to use “blanket methods” when dealing with ground water. It is essential to target the actual inflows and not divert or seal off water indiscriminately.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ground water inflow to a mine can often be assessed at the pre feasibility stage. A hydro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is best tackled in three phases. The first phase is a desk study and borehole census and can be initiated by the mine or quarry developers. The main objective is to determine water levels and regional hydrogeology.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the Phase one hydro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is started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ll exploration drilling records should include comment on where water was encountered and in what volume. The objective of Phase two is to indicate at a first level of confidence the probable impact of mining on the ground water and vice versa. The level of confidence is determined by the quality of data collected in Phase one. At the end of Phase one management will be able to assess if water is going to prove a hazard to mining or not. If it is going to be a hazard then Phase three will be activated. The objective of Phase three is to plan how to reduce or remove the hazard and either handle or divert the probable inflows. Phase three can be accomplished through trial dewatering, computer modelling or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 level of sophistication at Phase three is determined by the potential costs and risks involved.  相似文献   

20.
水泥土搅拌桩的现场试验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通过现场静载荷、静力触探试验 ,在分析了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机理及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水泥土加固地基的方法。实践证明 ,该方法不仅大幅度提高了软土地基承载能力和变形模量 ,而且大大减少了地基的沉降量。该桩具有造价低廉、施工工艺简单、加固效果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