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住院科室医疗工作质量综合月评价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目的 建立住院科室医疗工作质量常规月评价系统,把医疗质量的评估、监测和改进融入日常目标管理制度中。方法 从医疗环节和医疗结果两方面,对医疗、护理工作环节质控标准检查的评分以及各科综合目标值在诊疗质量、工作强度、经济效益三方面完成的终末结果,应用秩和比法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计算出各科室医疗工作质量的环节指数、结果指数以及综合指数和排位,并指出了各科室需要改进的问题,建立了定量的月评价系统。结论 此系统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结果较客观合理,有效地促进了目标管理的检查评价和医疗工作质量的管理、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2.
住院部各科室医疗质量月报表评价子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为了每月对住院部各科室医疗质量进行比较评价,及时反馈给科室以不断改进日常医疗工作,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以住院部科室作为评价单位,以医院工作报表为数据来源,用秩和比法从诊疗质量,工作强度和经济效益三方面每月量化考核科室的医疗质量。结果评价出各科室医疗质量综合指数,优劣等级,同时给各科室提供了具体的改进指标。结论 此评价方法简单实用,结果客观实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用于指导效益奖金的分配,  相似文献   

3.
钟润芳 《现代医院》2011,11(7):108-109
目的探讨专业活动小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15个护理专业活动小组制订计划、评价标准,坚持每月深入各临床科室进行考核评价,及时反馈和指导、培训。结果促进了护理质量改进,在质量管理的多环节指标明显的提高。结论成立护理专业小组,深化质量评价的内涵,促进了科室之间的沟通和改进,锻炼了护士的个人能力,确保了护理工作的有序运作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按照DRGs的分组统计理论,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构建一套全面可行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让医疗服务水平得以可信性评价。方法利用DRGs分组工具,将某院收治病种分组,与国内排名前38位的三级综合医院相应疾病组进行核心指标完成情况比对,获得各科室各疾病组的多项指标O/E值,分析O/E值能真实评价医疗服务效能。结果运用DRGs系统,每月能准确抓取不同科室、不同疾病组和不同医师的临床诊治信息,通过横纵向对比分析,有利于找出科室质量管理缺陷,促进临床重点专科打造。结论DRGs是一种高效的医疗管理工具,基于DRGs系统构建的临床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有效推动医院精细化质量管理的落实,提升医院质量管理内涵。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系统聚类法与综合指数法对我院2009年各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行综合评价,为医院管理者了解临床工作情况,提高临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我院2009年33个临床科室5项具有代表性的医疗指标,作为评价临床科室的依据,见表1.  相似文献   

6.
满意度考评是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我院从1996年7月开始,逐月对医院各科室全面实施满意度考评,共发放各种满意度考评表21267份。这对评价医院和各科室、班组的医疗眼务质量,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探讨开展环节实时质量控制.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建立临床科室与医技科室相互之间实时的、互动的质量控制模式,临床科随时对医技科的质量实行实时质控、医技科随时对临床科的质量实行实时质控,医教科对所有临床科和医技科的质量实行日常随机抽查和每季度集中检查。结果:开展环节实时质控2年多来我院的医疗质量有明显提高。就医者的满意度有明显的提高.医疗投诉事件明显减少。结论:实施环节实时质控是基层专科医院保证医疗质量、提高医院综合实力和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8.
目的 促进临床与医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持续改进与提高.方法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自行设计临床、医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手册,监控员根据手册的各项要求实时检查并记录,医院感染控制科每月审查,每年进行评价,并纳入到医疗质量管理评价中.结果 使用管理手册3年来,监控小组的监测能力和各项监测项目明显提高,评价合格率≥96.30%.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手册有利于促进临床与医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与提高.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院管理》2015,(2):14-17
[摘要]:目的:对某三级医院医疗质量工作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其科室医疗质量情况和存在问题,为医院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TOPSIS法、秩和比(RSR)法对各科室医疗质量情况进行排序和优劣分档;利用指标指数分析法,了解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结果:根据排序分档结果,医疗质量较好的为肝胆外科、心脏科、消化科,有待改善的科室包括肾内科、骨科、五官科、泌尿科、胸外科,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一致。结论:本文采用的TOPSIS法、秩和比(RSR)法和指标指数分析法,在医疗质量工作综合评价中应用具有灵活性和广泛性,评价结果为进一步改善医院科室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效率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某精神专科医院DRGs运行结果的分析,探讨DRGs评价对医疗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利用2022年某精神专科医院市医保DRGs结算数据,分析该院医疗服务水平、科室医疗质量、精神科DRGs入组情况。结果:2022年该院CMI值、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各科室DRGs指标结果差异较大;精神科收治疾病诊断DRGs入组情况具有特异性。结论:应提高医院运营效率,降低时间、费用消耗指数;结合指标考核,调整医疗资源,实现精细化管理;根据精神专科医院特色,细化医保DRGs结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医疗质量评价系统,为实施医疗质量控制,提高医疗服务与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医疗工作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原则、技术关键进行论证,将诊疗质量、工作强度、经济效益等医疗质量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管理系统。结论 该系统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结果较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12.
临床科室工作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测量、评价临床科室工作量的指标和方法,加强医院科室管理,促进效益评价与核算。方法:应用医院病案和报表资料,每月计算科室工作强度指数并进行排位,用相对比方法初步分析科室临床工作量和排位变动的状况。结果:选取了实际占用床位数、危重病人抢救次数、门急诊人次数、出会诊人次数、出院病人数5项指标,计算出各科室工作强度指数和排位,并对各科室工作量排位变动进行了比较。结论:临床工作量评价指标和方法的代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较好,实际评价效果也较客观地反映了各临床科室的实际工作量大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科学评价临床医师医疗工作质量,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依托医院“军卫一号”工程和医师工作评价模型,自主开发评价软件,评价数据采取系统自动化采集和手工录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本系统由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经济效益、质量检查、综合评价和帮助6个菜单构成。结论:该系统实用性强、易操作,能够比较科学的评价临床医师医疗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文献法、Delphi专家咨询法,确定了临床医生医疗工作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并规定了指标的内涵以及评价方法,从而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对住院医师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进行的测评,基本能够满足现阶段医生医疗工作评价的需要,为医疗机构的人才管理活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e significance of high quality of initial information on medical activity as an object of management is emphasized. The author analyzes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obtaining necessary data and their processing for analysis. For improving the informative value of data on medical activity, methods of information obtaining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principle should be used. A scheme of medical activity monitoring, carried out for evaluating medical activity, is presented. The author emphasizes the necessity of high quality of initial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6.
运用密切值法评价医院科室工作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医疗工作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评价,便于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医院领导加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密切值法原理,首先确定待评单元各评价指标的“最优点”与“最劣点”,然后,分别以待评指标距最优点和最劣点的最小和最大距离作为参数,综合比较其隶属于最优点和最劣点的程度来评价医疗工作质量。结果:通过对2003年某医院住院部各科室医疗质量的综合评价,找出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讨论:密切值法是一种对多因素、多指标复杂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适用于不同领域的管理,对于各层次的质量管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秩和比法和几种常用评价方法在医疗质量评价中应用的比较   总被引:41,自引:17,他引:24  
目的 评价秩和比法在医疗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应用中的可靠性。方法 在分析比较的齐同原则和一定数量原则下 ,对秩和比法、层次分析法、TOPSIS法、系统聚类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用秩和比法计算的各科室医疗工作质量综合指数与层次分析法、TOPSIS法计算的综合指数有高度相关性 ,r =0 763和 0 83 0 ,P <0 0 5。其评价结果分类与系统聚类法分类具有一致性 ,Kappa =0 .5 0 0 7,P <0 .0 5。结论 秩和比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准确性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18.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医院发展的永恒追求,但目前大多医院只专注于医疗质量,而忽视行政、后勤工作质量对医疗质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疗质量的提高。某三甲医院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行政、后勤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通过将行政、后勤纳入医院质控考评体系,更好地落实了行政、后勤为临床一线服务的目标,从而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了医疗质量。本文就将行政、后勤纳入医院质控考评体系的具体内容和操作进行了介绍,并对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